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蚊子和獅子》教案精品

《蚊子和獅子》教案精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3W 次

 《蚊子和獅子》教案

《蚊子和獅子》教案精品

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目標:進一步瞭解寓言的相關知識。

口語交際訓練的設計目標:揣摩人物心理,轉換成語言表達。

閱讀需要突破的核心問題目標:怎麼理解蚊子可以打敗強大的獅子,卻死在不值一提的蜘蛛手裏?

寫作訓練的借鑑目標:用傳神的語言、動作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二、沉浸文本,整體感知

請學生散讀課文,思考:這篇寓言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請學生概述故事內容。

 三、體驗文本,品味語句,理解課文

1、請學生再讀課文,圈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

2、請學生站起來說出喜歡哪句句子,爲大家有感情地朗讀後,解釋爲什麼喜歡這句話。

重點品味的內容:蚊子的語言、動作描寫部分。

*分析品味課文過程中涉及的需要深入討論、理解的問題:

1小小的蚊子爲何能戰勝強大的獅子?

2挑戰前、獲勝後蚊子都吹響了他的小喇叭,這兩次的心情分別如何?

3和獅子比較,蜘蛛是多麼的不值一提,可蚊子爲何卻命喪其手?

4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麼道理?

3、全班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四、適當地穿插口語交際設計

“當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如果你就是那隻“小小的蜘蛛”,你想要對這隻“陰溝裏栽了船”的蚊子說什麼?

五、延伸體會寓意

  1、我們生活中有蚊子這樣的人嗎?你們在學習生活有過蚊子的表現嗎?

2、你能再講一個寓言故事,對我們的學習、生活有一定的警示作用嗎?

  六、質疑教材

故事講的是蚊子和獅子的故事,蚊子被蜘蛛吃了,故事也就結束了,爲什麼課文又加了第二段和故事情節“無關”的內容?

簡單介紹寓言的結構特點:大部分寓言第一段講述一個故事,第二段則說明其中蘊含的道理。前面爲記敘,後面是議論。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一個寓言可分爲身體和靈魂兩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體,所給予人們的教訓好比是靈魂。”但並不是所有的寓言都是這種結構。

 七、教學建議:教師可帶領學生排演課本劇,引導學生通過表演來體會蚊子的心理,分析蚊子被蜘蛛消滅的原因,從而明確寓意。

八、作業:必做:寫一段有中心的話,其中用上“較量”、“凱旋”、“嘆息”這三個詞。

選作:1、假設在蚊子將要送命的一剎那,一陣風吹破了蜘蛛網,蚊子幸運地逃生了。這之後,蚊子會有怎樣的想法和經歷呢?請發揮想象續寫這個寓言故事。

2、寫一段“用動作、語言描寫來表現人物心理”的小故事。

  二、電子課文

蚊子飛到獅子面前,對他說:“我不怕你,你並不比我強。要說不是這樣,你到底有什麼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齒咬嗎?女人同男人打架,也會這麼幹。我比你強得多。你要是願意,我們來較量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衝過去,朝獅子臉上專咬鼻子周圍沒有毛的地方。獅子氣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臉都抓破了。蚊子戰勝了獅子,又吹着喇叭,唱着凱歌飛走,卻被蜘蛛網粘住了。蚊子將要被吃掉時,嘆息說,自己同最強大的動物都較量過,不料卻被這小小的蜘蛛消滅了。

這個故事適用於那些打敗過大人物,卻被小人物打敗的人。

  三、備課資料提供

  《伊索寓言》簡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傳伊索是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人,善於講動物故事。現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臘、古羅馬時代流傳下來的故事,經後人彙集,統歸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通過簡短的小寓言故事來體現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爲我們察覺的真理。這些小故事言簡意賅,平易近人。不但讀者衆多,在文學史上也具有重大影響。作家,詩人、哲學家、平常百姓都從得到過啓發和樂趣。許多故事真可以說是家喻戶曉:龜兔賽跑,牧童作劇,狼來了,狐狸吃不着葡萄說葡萄酸。到幾千年後的今天,伊索寓言已成爲西方寓言文學的範本。亦是世界上流傳最廣的經典作品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動物故事,以動物爲喻,教人處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當,形象生動,對後代影響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個小故事,與抒情詩主要反映貴族奴隸主的思想感情不同,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層平民和奴隸的鬥爭經驗與生活教訓的總結。寓言通過描寫動物之間的關係來表現當時的社會關係,主要是壓迫者和被壓迫者之間的不平等關係。寓言作者譴責當時社會上人壓迫人的現象,號召受欺凌的人團結起來與惡人進行鬥爭。例如,《農夫和蛇》的故事勸告人們不要對敵人仁慈;《狗和公雞與狐狸》告訴人們要善於運用智慧,戰勝敵人;在《獅子與鹿》、《捕鳥人與冠雀》、《兩個鍋》等故事裏,作者揭露出當政權掌握在貪婪殘暴的統治者手中時,貧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世界著名寓言

寓言既有故事情節又有比喻性質,常常借物喻人、借古喻今、藉此喻彼、借遠喻近。把不易理解的道理寄託在具體通俗形象的故事裏,尤其適合少年兒童。

古希臘的《伊索寓言》、風趣《拉封丹寓言》、深刻的《萊辛寓言》、凝練的《克雷洛夫寓言》都是寓言中的精品。本書爲“世界兒童文學名著插圖本”系列中的一本,精選了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秀作品,配以形象生動的插圖,使少年兒童藉助引人入勝的精彩插圖的幫助,來理解每一個小故事裏的深刻寓意。以自然萬物爲主角,呈現人生百態,充滿着人生智慧的寓言,讓人回味無窮。願每一個小小的寓言故事都能幫助小讀者們理解一個寓意深刻的道理……

本書選收伊索、拉封丹、萊辛、克雷洛夫四位世界級寓言大師的優秀作品260篇,這些寓言有的已經流傳了甚至幾百年,但我們今天讀起來還是倍感親切。我們可以從這些不長的短文和短詩中體味伊索寓言的淳樸、智慧和機敏,拉封丹寓言的俏皮、風趣和生動,萊辛寓言的深刻、激越和時代感,克雷洛夫寓言的豐富、凝練和絕妙譏諷,從而瞭解大師們所生活的時代,品味大師們特有的藝術風格,領悟深奧的人生道理。

  語言教學注意

“ 寓言 ”就是以深刻的道理寄託小故事中,其主要目的在於說明道理,通過虛構的簡短故事加以譬喻,只所以簡短。它最基本特徵在於教訓和諷刺。

感受形象,掌握語言。因爲語言的寓意是包含在鮮明生動的形象之中的,這就要求對寓言的教學必須抓住生動形象的關鍵語句,找出重點詞語,理解這些語言所描寫的形象,並使學生感受和想象這些畫面,如:我在教寓言《矛與盾》中,首先指導學生朗讀和背誦,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反覆朗讀,整體感悟句子以至全文的意思。如:“吾盾之堅”“吾矛之利”中的“堅”和“利”分別作“堅固”和“鋒利”的解釋。讓學生輕而易舉的理解其意。寓言不是簡單的比喻,而是通過一個簡短完整的故事運用比喻、誇張、擬人等修辭方法來表現的,所以要引導學生按照故事情節的發展順序來想象,使學生對寓言故事形成完整而清晰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