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七年級教案 > 《古代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蘇教版七上)

《古代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蘇教版七上)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59K 次

 教學目的:

《古代寓言二則》教學設計(蘇教版七上)

1、初步瞭解寓言這種文學形式

2、瞭解課文中寓言所蘊含的道理,能說出自己的理解

3、能借助註釋及工具書讀懂課文大意

4、學習一些常用文言實詞及虛詞

 教學重點:

教學目的的2、3、4

 教學難點:

教學目的2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方法:

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自主、合作學習,教師適當指導

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

在熟讀的基礎上,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合作學習,讀懂課文大意,學習文中常用的文言實詞和虛詞;創設情境,共同探討寓言所蘊含的道理

 教學步驟:

 1、由一個寓言故事導入:

(1)學生講述狐狸和烏鴉的故事

(2)通過這個故事,你明白了一個什麼道理?

(3)這就是寓言:在一個短小的故事中蘊含着一個深刻的道理

(4)我國古代的寓言

2、簡介韓非及《韓非子》(投影)

  3、學習《鄭人買履》:

小組合作自主學習

(1)小組成員互讀;圈出文中不明白的或自己認爲重要的文言實詞和虛詞;重點字字音;小組成員互譯。教師巡視指導

附:字音:履度

詞義:欲置坐反遂無

辨析:先自度其足寧信度,無自信

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

何不試之以足(投影)

(2)小組間就以上內容互相提問,教師進行適當的指導

(3)找出文中能反映鄭人思想性格的語句;就寓言的內容來看,你認爲鄭人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4)根據課文內容,設計鄭人和賣鞋人的一段對話

(5)展示自己的設計,其他人進行評議

(6)小組討論交流:鄭人買履的故事蘊含着一個什麼道理?生活中有這樣的事嗎?(投影)

 4、總結

  5、作業:

(1)反覆朗讀課文,熟讀成誦

(2)展開合理想象,擴寫《鄭人買履》的故事。

  教學構想

本節課的設計力圖體現新課標的三個維度的要求:

 1、知識與能力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註釋及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

(3)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以上三點體現在教學步驟3的(1)、(2)、(4)

2、過程與方法

對課文的內容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和疑問,並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以上體現在教學步驟3的(1)、(2)、(4)、(5)、(6)

 3、情感價值觀

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人生的有益啓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繫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評價。以上體現在教學步驟3的(3)、(6)

刻舟求劍   《呂氏春秋》

 教學目標:

1、熟讀淺近文言文,通過理解意思,理清層次,來背誦古文

2、培養學生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事物,具有隨客觀事物變化而變化的觀念,不墨守陳規、因循守舊。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整體把握全文大意

1、聽錄音,聽清讀音

2、正音

涉 墜 遽 契 惑

3、散讀,讀準字音

4、齊讀

5、再聽錄音,邊聽邊劃好停頓、重音

6、跟讀錄音,注意停頓節奏、重音

7、複述故事大意

二、自讀課文,參考註釋,理解詞義

1、掌握下列詞的意思

涉江:渡江其:他

墜:落、掉遽:急速

契:同“鍥”,刻是:這裏

所成墜:落下去的地方所契者:刻的地方

求:尋找行:走

不亦――乎:不也是嗎惑:糊塗

2、再讀課文

 三、作業

1、熟讀課文

2、抄寫課文和註釋

第二課時

  一、複習舊課

1、齊讀課文

2、解釋字詞

 二、學生逐句朗讀,解釋意思

有一個乘船渡江的楚國人他的劍從船上落到水中,急忙用刀在船上刻個記號,說:“這裏是我的劍落下去的地方。”船停了,他從刻記號的地方下水尋找劍。船已經航行了,但是劍沒有“航行”,像這樣尋找劍,不是很糊塗嗎?

 三、理清層次,弄清句子的關係

1、哪句話告訴了我們故事的起因?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2、結果找到了嗎?

沒有

3、爲什麼沒找到?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4、文中哪句話表達了作者對這件事有何看法?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

這是個什麼句?(反問句)

5、按照起因、經過、結果、議論背誦全文

 四、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事物,隨客觀事物變化而變化,不能墨守成規、因循守舊

 五、聯繫生活實際,讓學生講講與刻舟求劍相類似的事,加深理解

 六、作業

1、背誦全文

2、練習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