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古代寓言二則的教案

古代寓言二則的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6W 次

教學目標:

古代寓言二則的教案

1.激發學習瞭解古代文化的興趣。

2.瞭解兩則寓言的寓意。

3.掌握文言文學習的一般方法。

教學設想:

所選的兩篇文言學生並不陌生。《鄭人買履》在小學人教版十二冊原文出現過,《刻舟求劍》在第六冊以白話文的方式出現。現在又出現在初中第一冊教材中,雖然有重複之嫌,但也爲小學與初中學習過渡降低了難度。在教學時,重點應在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學習方法的指導上。

作爲初中文言教學的起始課,進度不宜太快,一課時可能比較緊張,故安排兩課時。

教學時間: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重點:

1.熟讀課文,整體把握。

2.教給方法,歸納整理。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請同學們講講小學學過的寓言故事。

2.介紹《韓非子》,導入新課。

二、熟讀課文,整體把握。

1.齊讀課文。

2.師生評價,正字正音。

(要求學生認真讀,注意聽與自己不一樣的讀音,判斷正誤)

3.學生自讀。

4.同桌互讀。

三、教給方法,歸納整理。

1.在活頁紙畫製表格(先畫出框架,抄好原文,空好格。)

時間內容備註

2003.9.11鄭人買履《韓非子》

鄭人有欲買履者欲(且):想要,打算。

鄭國想要(lǚ)鞋子

鄭國有個想買鞋子的人,

先自度其足(duó)量長短

(duó)量長短度

事先量了自己的腳(dù)尺碼

而置之其坐置之不理

同“坐”,座位。

把量好的尺碼放在他的座位旁邊。

2.教師檢查指導格式是否正確,原文是否抄好。

3.原文抄好後,請同學對照註釋,給加點字注音,解釋,翻譯句子。

四、佈置作業。

課上沒有完成的,課後繼續完成。

第二課時

學習重點:

1.深入理解,積累詞語。

2.瞭解寓意,拓展能力

一、檢查反饋。

1.齊讀課文。

2.抽查同學的作業情況(到展示臺上展示)

3.師生評價。

二、積極聯想,深入理解文言詞語。

1.啓發學生積極聯想,深入理解文言詞語,句式

教師示範:文中“鄭人有欲買履者”而小學教師材中選用的是“鄭人有且置履者”

這兩句話的意思基本一致,只是個別字不一樣,由此可見:“欲”與“且”、“買”與“置”意思相近。請在活頁夾上“備註”欄上記下來。(見上)

2.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每個詞語的意思,想想他的`近義詞、反義詞、或者包含這個詞的成語有哪些,同一個詞有幾個不同的意項等。(學生自主研究)

3.請同學談自己的發現。

4.師生評價。(尊重學生的發現,鼓勵創新,把握不準的問題存疑,課後研究。)

三、瞭解寓意,拓展能力。

1.請同學說說這兩則寓言告訴我們什麼道理。(理解難度不大,學生可以完成)

2.思考:《刻舟求劍》原文中省略了幾句話:“以此故法爲其國,與此同。時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爲治,豈不難哉?”

請同學思考:這幾句什麼意思?爲什麼省略呢?

3.結合介紹《呂氏春秋》的相關知識。

四、佈置作業

1.背誦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