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5W 次

 【教材簡析】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秋天的雨》說課稿

《秋天的雨》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三組中的一篇課文。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濃的散文,名爲寫秋雨,實際在寫秋天。課文的內容豐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點,從秋天的到來寫起,寫了秋天繽紛的色彩,秋天的豐收景象,還有深秋中各種動物、植物準備過冬的情景。課文把秋雨作爲一條線索,將秋天衆多的景物巧妙地串起來,從整體上帶出一個美麗、豐收、歡樂的秋天。

 【學情與學法分析】

根據三年級學生的年齡和知識儲備特點,把教學重點放在理解課文語言和有感情朗讀指導兩方面。對於理解文章中被藝術化了的語言,在教學方法上,我設計了前置性作業做課前充分預習及思考探究,課堂中給學生聯繫上下文理解詞語、仿寫句子等方法,使學生感受秋天的美好,並對秋天的美產生共鳴,學習作者的寫作手法,做到讀寫結合。在知道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這一塊,由於平時我班學生少言寡語,課堂上不積極發言,針對學生這一特點,我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教育資源,準備了鋼琴曲《秋日私語》,通過圖片展示,把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融爲一體表現出來,以此來刺激學生的眼、耳等多種感官進行品味,幫助孩子更好地感受秋天的美好。也爲了課堂能自然活躍、輕鬆愉快。

  【教學目標】

1、認讀本課生字詞並寫好12個生字。聯繫上下文理解重點詞語“五彩繽紛”。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感受秋天的美好,讀出對秋天的喜愛和讚美之情,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通過仿寫句子,學習作者抓住顏色、樣子、動作來描寫事物的寫作手法,做到讀寫結合。

4、積累好詞佳句。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課文生動的描寫,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

難點:課文使用了多種修辭手法,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見的東西和事物,或很含蓄地抒發感情,這些被藝術化了的語言,會給學生造成理解上的困難,是教學上的一個難點。

 【教學準備】

1、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 2、教師製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這篇課文我分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是認讀生字詞,並指導寫好學生認爲難寫的生字;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的結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最後是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二課時則主要是兩個教學環節,第一,指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秋雨的特點以及秋天的五彩繽紛,感受課文的語言美。第二,積累展示環節,試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接着展示學生蒐集的有關秋天的詩歌,一起讀一讀,最後是一首小詩的仿寫指導。現在我就來具體介紹一下每一課時的教學安排。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大體上包括四個環節:一是導入。通過劉禹錫的《秋詞》,引導學生一起去感受勝過春天的美麗秋景,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是初讀課文,檢查預習。第一遍讀課文讓學生自由地朗讀,先自查生字認讀情況,第二遍指名分段讀課文,目的是檢查學生在朗讀課文方面能不能做到正確流利。接下來的認讀生字詞。分開來出示一類字和二類字,根據平時對學生的瞭解,本課生字不難,以抽查和說句子的方式來檢查學生認讀和理解的水平。在指導寫字上,尊重學生的感受,讓他們來挑選不太好寫的生字並作詳細的指導,有觀察有分析三是整體感知。用“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寫秋天的雨?”這個問題來分析課文的結構,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學生藉助“前置性作業”學習之後,簡單的同桌交流,進行彙報。四是指導學生提出有價值問題。每位學生在預習中提出兩個問題,先以小組形式彙總問題,接着是彙報,在彙報中篩選問題,簡單問題直接回答,課文中有答案的問題一會兒在書中作答,留下值得思考的問題並板書,引導學生在提問時提出能讓大腦動起來的有價值問題。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包括兩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本堂課的一個重點環節: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課文的語言美。主要方式就是挑選自己喜歡的一段美美地閱讀。重點指導學生朗讀第一、二兩個自然段,爲了能讓學生儘快融入這美麗秋景中,並將喜愛之情讀出來,特意將第一自然段改編成一首小詩,希望能激發學生朗讀詩歌的熱情;在指導朗讀第二自然段的時候,爲學生準備了秋景圖片,並把課文中的文字和圖像融爲一體表現出來,以此來給學生更多的感官體驗。

第二個環節是積累展示環節,通過朗讀試着把第二自然段背下來,接着展示學生蒐集的有關秋天的詩歌,一起讀一讀。由於住校生條件不允許,最後我讓他們自己創作有關秋天的詩歌,最後是一首小詩的仿寫指導。

秋雨,你是紅的嗎?——看,你把這麼多的高粱,都染成了紅色的火焰。

秋雨,你是黃的嗎?——看,你把數不清的穀穗,都染的金光燦燦。

秋雨,你是( )的嗎?——看,你把( )的( ),都( )。

 【課後反思】

1、課堂氣氛沉悶,教師也不夠有激情。在學生不說話的狀態下教師應變能力不夠,不能很好的帶動學生,讓氣氛活躍。

2、教師語言不夠精煉,有時表述不清,有時表述不夠精煉。

3、駕馭課堂能力不強,課堂教學環節完成的效果不好,第一課時的指導學生梳理有價值問題超時,拖到第二課時,第二課時的指導朗讀效果不好,沒有讀出情感。

4、有個疑問,選課是不是有問題。這篇課文是不是不適合提出更多問題。美讀好像纔是這篇課文該把握的重點。

5、由於各個環節落實不到位,導致每個環節進展和效果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