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下冊語文《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設計大綱

四年級下冊語文《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設計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2W 次

  教材說明

四年級下冊語文《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教學設計

《望讀書的“大眼睛”》一課是一篇夾敘夾議的說明文,語言平實中蘊涵着豐富的情感。全文圍繞着一張曾經引起全社會關注的照片展開,介紹了拍攝當時的情況和照片發表後引起的巨大反響。展示了貧困地區兒童在學習條件極度惡劣的情況下,仍然渴望讀書、渴望求知的強烈願望。對於生活在比較優越環境下的城市孩子極富教育意義。

  教學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掌握8個生字及其組成的新詞。

(2)瞭解課文內容,喚起學生對貧困山區孩子的同情,號召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現實幸福生活、學習機會的珍惜,

(3)引導學生據圖展開想象,提高想象能力。

(4)培養學生描寫眼睛的寫作技能。

(5)感情讀文。

 2、過程與方法

(1)結合課文理解新詞,學習生字。

(2)引導學生據圖展開想象。

(3)模仿課文2、3、4、5四個自然段寫寫眼睛,培養寫作技能。

(4)通過感情朗讀,體會山區貧困孩子對讀書的渴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喚起學生對貧困山區孩子的同情,號召他們伸出援助之手,同時激發孩子們對現實幸福生活、學習機會的珍惜。

 重難點、關鍵

1、瞭解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情感的'啓發和教育。

2、引導學生據圖展開想象,提高想象能力。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劃分

兩課時

  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略)

  第二課時

 一 導入新課

1、聽寫:跋涉、蜿蜒(注意容易寫錯的地方)

2、教師:同學們,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眼睛可以感受到人的許多心理活動。請同學相互看對方的眼睛,你能用一個什麼詞來形容對方的眼睛呢?

3、打開課本,看插圖,注視這雙大眼睛,你怎樣來形容這張照片中的眼睛呢?(明亮、專注、水汪汪、渴望、憂鬱……)這雙大眼睛讓你想到了什麼?

  二 學習新課

1、的確,這是一張不同尋常的照片,作者看到這張照片,也想到了很多。瀏覽課文,找出作者聯想的自然段(2——5),作上記號。

2、細讀2-3自然段,聽清讀書要求:把心放到課文中去,找到重點詞作記號,並把感受記在旁邊。

3、交流感悟:你畫了哪些詞,你感受到了什麼?你能讀出來嗎?

條件艱苦,渴求知識,爲什麼憂鬱?(擔心失去)怎樣讀?誰來試一下?

教師板書:明亮、專注、渴望、憂鬱

4、作者看照片爲什麼會有這樣的聯想?作者瞭解圖片的背景。“金鑰匙”:瞭解事情的背景可以幫助理解課文內容,聯想是以事實爲依據的。這張照片的故事背景,課文第幾自然段介紹的?

5、自由讀第一自然段,用“跋涉、蜿蜒”複述出來。

小姑娘怎樣上學的?指名讀句子“每天……”“蜿蜒……”

②讀了這句,你彷彿看到了怎樣的畫面?面對這樣的畫面,你想說什麼呢?

③結合背景,發揮想象,把文中省略的內容補充出來。

④怎樣讀出省略號呢?

6、瞧!這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正看着你,看着我,向我們深情地訴說着,她訴說着千千萬萬瀕臨失學的兒童渴望讀書的心聲——我們要讀書。你看,這雙會說話的大眼睛向世人熱切地呼喚着……(學生想象,如:救救我們,我們不想失學)

7、面對這樣一雙渴望讀書的大眼睛,你忍心拒絕嗎?指名讀第6自然段,爲什麼“大眼睛”能成爲希望工程的形象標誌?(教師讓學生交流課前蒐集的有關希望工程的資料)

8、看!這是誰?教師出示蘇明娟的近照,她依舊是那烏黑閃亮的大眼睛,它還憂鬱嗎?不,它不再憂鬱,而是充滿了幸福和快樂。(教師接着介紹蘇明娟現在的情況)

9、齊讀最後一段。思考並討論:課題中的大眼睛爲什麼要加上引號?

  三 延伸

1、正是由於希望工程的熱心捐助,才使蘇明娟實現了讀書的夢想,健康快樂地成長了起來。可是,還有更多的像童年的蘇明娟一樣的孩子————渴望讀書,但讀不起書。面對這些困難的夥伴,我們能做些什麼呢?

2、總結:同學們,當我們揹着書包高高興興地上學時,可曾想過那些因交不起學費而輟學的同齡人,他們是多麼的困苦;當我們在父母的懷裏撒嬌時,可曾想到那些在貧困中仍能自立自強的夥伴們,他們是多麼的令人愛憐。給予他們關愛與溫暖,我們能夠做到;珍惜美好幸福的學習生活,我們應該做到!只要我們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板書:渴望讀書的“大眼睛”

明亮

專注 呼喚援助

渴望 激勵孩子

憂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