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和反思

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和反思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1W 次

 〖教學目的〗

四年級語文《觀潮》教學設計和反思

1、學習本文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方法。

2、學習結構得當,語言精練的特點。

3、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頭腦中建立形象,體會大自然壯闊的美及無窮的威力。

  〖教學步驟〗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1分鐘)

錢塘江潮這一自然奇觀是一大勝景,古人稱爲“壯觀天下無”。觀潮也成了古今盛事。我國古代的墨客詞人多以錢塘大潮作描寫對象,例如宋朝柳永著名的詞《望海潮》中寫道:“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雲樹繞(阝是)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周密的《觀潮》則是用散文的形式,繪形繪色地描寫了這一壯美雄奇的景象。作者是怎樣寫景記事的呢?這是我們這節課學習的重點。

  二、重點難點的學習和目標完成過程。

1、指名朗讀第一段。

2、引導討論以下問題。

第一段是怎樣寫海潮的雄偉壯觀的景象的?

明確:先用一句“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總領全文,點示題旨,接着交待海潮最盛的時間。然後對潮水作正面描繪,最後用楊誠齋的詩句對上文作形象概括,呼應首句,又爲下文作鋪墊。

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對潮來之狀進行描寫的?寫出了江潮怎樣的特點?

明確:作者從形、色、聲、勢四個方面,由遠及近地寫出潮,刻畫了海潮的雄奇壯觀。運用比喻、誇張的手法,僅用簡單的“如銀線”“玉城雪嶺”“如雷霆”“吞天沃日”幾句,把在遠方,漸近奔涌到眼前時海潮的形狀、顏色、聲勢都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3、指名朗讀第二段

4、討論以下問題。

水軍演習的場面寫得扣人心絃,其精彩之處表現在哪裏?

明確:參加演習的船隻衆多,演習中陣勢變化多樣,水兵作戰技藝擁熟,演習中戰鬥激烈,聲勢浩大,演習結束後撤退迅速。

一場複雜的演習活動,而結在“煙消彼靜”的靜景上,這是採用了什麼寫法?採用這種寫法有什麼作用?

明確:這是一種動靜相襯的寫法,爲下文別開生面的另一場水上表演作了鋪墊。

5、齊讀第三段。

6、討論:段中哪些句子描寫了壯士形象?哪些語句突出了勇士逆潮游泳的高超本領?

明確:“披髮文身”、“手持大旗”、“爭先鼓勇”,寫出了壯士形象;“溯迎而上”“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溼”,更突出了勇士的絕技。

7、教師朗讀第四段。

8、討論:這段寫觀潮人衆之多與上文寫江潮和水上表演有何聯繫?明確:觀潮人羣如此密集,說明江潮和水上表演是多麼吸引人心,所以寫觀潮之盛,是爲了從側面映襯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三、總結全文。

浙江潮雄偉壯觀,水上表演頭緒紛繁、場面衆多,觀潮者人羣如潮,但在文中,作者卻寫得井然有序,主次分明。這一方面是由於作者構思精巧,以海潮爲線索,寫景記事相融合,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作者借墨如金,用語十分簡練的結果。

  四、佈置作業。

1、熟讀課文

2、翻譯下列句子。

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

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

出沒於鯨波萬仞中。

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閒也。

 五、說課精要。

本文是一篇寫景記事的佳作。結構得當,語言精練,場面描寫十分精彩是教學的重點。由於學生對南宋時觀潮活動不甚瞭解,會影響對課文內容的把握,這是本文教學的難點,教師可稍作介紹。教師要設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循續漸進地完成目標。

  【板書設計】

1、內容上:

觀 潮

海潮的雄偉壯觀

水軍演習的動人情景

弄潮健兒英姿

觀潮人衆之多

2、寫作技巧上:正面描寫與側面烘托相結合

  《觀潮》教學反思

《觀潮》一課是小學語文四年級上冊的一篇課文,課文通過作者的所見、所聞、所感,向讀者介紹了自古以來被稱爲“天下奇觀”的錢塘江大潮。潮來時雄偉壯觀的景象這一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抓住重點詞句品味是難點。學習這一部分時,我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讀,體會,並發動學生相互評議、補充,讓每個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因此,我設計如下環節:

1、讀。學生自由讀潮來時這一部分,找出自己最喜歡的地方讀,在閱讀教學中以讀爲本,把時間和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自學,讀中自悟,讀中自得。

2、悟。讀中感悟,說說自己的體會,學生在讀書時聯繫已有生活經歷,體會感悟,能更深入地理解課文。

3、議、評。即教師給學生足夠多的時間討論交流,讓學生能夠充分發展自己的見解,允許有不同意見,並鼓勵創新,圍繞“哪些景象最吸引你,說說體會,並把體會到的讀出來”這一問題,全班交流,大家各抒已見。全文的教學採取了自評、師評、互評等多種形式的評價。如讀到“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時,有同學說那情景像發生了海嘯,有同學說像發生了地震,感受到地在震動,有的同學感受到大潮涌動的速度。“議”、“評”這一環節的設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老師搭設的學習舞臺上發揮、表演。

4、賞。再次展現大潮來時的雄壯的情景,在體會文中描繪的情景的基礎上再次直觀感受到大潮的氣勢。

5、再讀。在學生深入體會感受後,把自己體會到的朗讀出來。使學生在讀中欣賞品味,既激發了學生讀書的慾望,提高品味詞句的能力,又再一次爲大潮的雄壯所折服。

6、想。如果你就在觀潮的人羣中,看到一條白線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最後猶如千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你的心情又如何呢?又會說些什麼呢?“想”既利於學生在頭腦中再現大潮的雄壯,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學完全文後,我再次讓學生自由讀自己最喜歡的地方,並給予時間讓學生展示,這樣既鞏固了學生的感受,又進一步激發了學生讀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