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四年級教案 > 《觀潮》教案賞析

《觀潮》教案賞析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9W 次

《觀潮》是一篇以寫景爲主的散文。文章語言優美,詞語豐富,句子變化錯落有致。特別是“潮來時”一段,把錢塘江潮描繪得有聲有色,讀來令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如見其景。這次有幸聽到第三屆重慶市語文賽課活動中南岸區的郭蕾老師執教的《觀潮》受益非淺,郭老師不僅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激發起學生讀的興趣,而且讓聽課的老師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觀潮》教案賞析

片段賞析一

師:自己讀讀3、4自然段,你覺得那些描寫潮水的語句你特別喜歡的,勾出出來努力地把它讀得精彩些,待會兒讀給大家聽。

生:(自由讀)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讀,學生讀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也更加有興趣。)

生:我特別喜歡這一句。“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人羣又沸騰起來。”

師:人羣又沸騰起來。看到那條白線,人們怎麼沸騰的咱們來演演看,好嗎?

生:(跳着,叫着,揮舞着手,有的喊:“噢!”有的喊:“快看,潮來啦!

師:沸騰了!剛纔這場面還可以用一個詞形容,就在這個自然段裏。

生:(齊答)人聲鼎沸。

師:(老師抓住這個契機,)來,我們讀出這種沸騰的感覺來。

生:學生如臨其境地(齊讀)

(讓全體學生用具體生動的表演來體現對“沸騰”這個詞的理解,然後又從這一情境中巧妙地引出另一個詞語“人聲鼎沸”,從概念到形象,又從形象到概念,這樣學詞語學生印象深刻,理解正確,也便於今後運用。)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師:(老師和藹地說,)你欣賞他讀的哪些地方?

生:流利、正確,有點感情。(實事求是地評價。)

師:你能比他讀得更有感情嗎?

生:(自信地說)能。學生讀“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

生:讀出了從遠到近的感覺。

師:他是怎樣讀出了從遠到近的感覺的呢?

生:拉長、變粗、橫貫江面,語氣逐漸加重,他讀出遠到近的氣勢。

師:(問讀的那個學生)你自己覺得呢?

生:剛纔讀得還不夠有氣勢,我相信我還能讀得更好。(學生自發地爲他的自信喝彩。)

師:你很自信,那就請你再讀一次,我們再欣賞欣賞。(可以看出老師非常尊重學生,學生有表現的慾望,老師就給他提供空間)

生:(生讀)

師:我也欣賞這句,但我更欣賞他的勇氣和自信。

我也想來讀一讀,可以嗎?老師聲請並茂地讀,還帶上了動作表演讀。(老師讀後學生自發地鼓掌。)

(老師很謙虛地問)有沒有你欣賞的地方呢?

生:您的字音很準。

師:謝謝你,你很有禮貌,對長輩稱呼“您”。

生:老師帶上了動作。

師:做動作有什麼好處呢?

生:讓我們感受到了潮來時的氣勢越來越兇猛,感覺就出現在我們面前。

生:很直觀,讓我們加深了理解。

師:那誰來說說,橫貫江面是什麼意思?

生:佔滿的意思。

師:你用什麼方法理解到的?

生:從你讀到“橫貫江面”時做的動作體會到的。

師:一邊觀察,一邊動腦筋理解,這種學習方法很好。

你們也做做動作讀讀這句話。老師全面巡視,適時幫助,參與學生的讀和評議(學生讀得鏗鏘有力,似乎要把整個江面佔滿,可以看出學生都理解了),兩個學生帶上動作讀後互相評議對方,老師加入其中一組評議時說:“我欣賞這樣的孩子,互相讀後糾正,評議,這樣能幫助我們把書讀得更好。”

(學生讀得有滋味,激發了老師讀的願望,老師也參與他們的朗讀。在這個讀的片段裏郭老師讓學生先當老師,自己當學生!學生讀之後自己再讀,把自己當作了學生參與到學生朗讀中,學生再反過來評老師的朗讀,從學生的評議中,老師巧妙地指導了學生的朗讀。這樣教師轉變角色,作爲學生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這種改變一種形式進行朗讀示範,使學生感到親切,融洽了師生感情。加上老師適時地對學生進行鼓勵,使學生願讀、樂讀、愛讀,極大地激發起學生讀書的積極性。在和諧的氣氛和環節設計中學生很自然地又學到了朗讀和理解課文的技巧——帶上動作表演讀能理解詞語的意思。這種別出心裁的形式,得到的效果遠遠勝過常規的讀法。這樣做不只是一種簡單的角色變換,而是從深層次分析,反映了教師對主體意識的深刻認識。這樣匠心獨具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借鑑。)

片段欣賞二

生:我特別喜歡這個句子。“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並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

師:喜歡這句的舉手。

(學生全體舉手)

師:(舉手)再加上我一個,我也特別喜歡。多精彩的語句呀!不過,要把它讀好還真不容易。你們在下邊也再準備準備,待會兒我們來比賽,看誰把這種雄偉的氣勢給讀出來了。(學生很積極地準備。)

(指名學生個別賽讀,學生自發鼓掌,教師加以鼓勵,並與學生一起爲朗讀進步者、優秀者鼓掌。)

師:你們讀得真不錯,能讓我試試嗎?

(學生高興地點頭叫好。教師朗讀這一句。學生熱烈的掌聲響起。)

師:謝謝鼓勵,該你們了,讓我爲你們喝彩,行嗎?

(學生有感情地齊讀)

師:棒極了!

師:這些語句寫得多精彩!正如課文提示中所說,作者把錢塘江的大潮寫得雄偉壯觀,有聲有色,使人如臨其境。

就這樣在學生競爭着讀,男女生比賽讀,老師參與其中競賽,小組比賽讀中學生讀地主動,讀得用繪聲繪色,使聽課的老師讚不絕口。

(用各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既能幫助理解,又能幫助記憶。)

在前面分別理解詞句的基礎上,迴歸整體,老師請學生再讀一讀三段,引導下面的老師們也去觀潮。

(學生再一次帶着自己深刻的體會朗讀,使聽課的老師也感受到潮水一步一步在向我們逼近和潮水滔天的聲勢。)

師:你們的朗讀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錢塘江大潮的壯觀,現在自己說說錢塘江大潮潮來時的景象,可以看書說,也可以用自己的話說,還可以跟着老師的畫面說。

(學生自由說,興趣很高)

學生一起邊看課件畫面邊說邊表演潮來時的景象。

(先讀後背,先扶後放,先分解再綜合,先憑藉文字感悟再看課件實實在在地感受,最後學生水到渠成,很輕鬆地將這一段課文背誦下來。這樣達到了及時將學到的精彩的語言積累起來的目的。)

這節課老師把朗讀作爲把文字作品轉化爲有聲語言的再創作,是一種語言表達藝術。對於個人來說,朗讀是學習語言、駕馭語言、運用語言的重要方法。對於學校的教學來說,朗讀又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手段。許多知識通過朗讀來傳達給學生,往往比單純講解更細緻入微,更感人至深。本課教學中老師具備較高水平的示範朗讀能力,引導學生每次朗讀有層次,有目的:一讀理解詞語,二讀體會潮的壯觀,三讀把人們帶入身臨其境的感覺中,創設了各種情境引導學生由不願意讀到讀出了味,讀得意由未盡,就這樣用讀的方式把對課文的理解一步一步地推向高潮。郭老師就是這樣把學生和聽課的老師帶入了語言文字的佳境,領略課文的意味,直到下課,學生和聽課的老師都意猶未盡,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來自讀的魅力。

總評:

這堂課在教學中主要體現出以下一些教學思想:

(一)學生爲主體的意識體現得十分清楚,教師比較充分地發揮了學生學

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了以人爲本。

整堂課中,教師幾乎沒有對課文的思想內容提出什麼問題,主要通過學生讀來讀懂、理解課文,教師的指導主要體現在組織學生進行語言訓練,並且在訓練過程中給予適當的指導。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民主意識也比較強,經常轉換角色,作爲學生中的一員共同參與學習,使課堂氣氛更加和諧,學生在愉快輕鬆的氣氛中學習得更加主動,更加投入,學習的效率也隨之得到提高。

(二)整堂課充分重視朗讀和背誦的訓練和指導,注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的提高,體現了語文學科的工具性。

以讀爲本,熟讀成誦,是中國傳統語文教學的寶貴經驗。課堂中教師就是應該抓住機會,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多讀,讓學生讀懂,讀通,讀熟,讀得有情有趣,讀得津津有味。通過讀,讓學生自己來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感,感受課文語言的直觀性和形象性,並且幫助學生積累課文中好的語言材料。熟讀自然就能成誦。好的語句讀熟了,有意識地讓學生背背,強化一下記憶,可以有效地促進語言的積累,很有必要,也很值得提倡。

(三)恰當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必須根據語文學科的特點,爲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服務。這堂課採用了錄像手段,第一次整體觀潮,第二次結合有關語句,讓學生感受觀潮時的氣氛,第三次讓學生邊看錄像邊背誦,既幫助學生理解,又能促進記憶。

反思:

這節課的通過創設情景把讀運用得可謂靈活自如,老師能不能創設新的情境,比如設計一個綜合運用本節課學過的部分詞語、句子的練習,給學生提供一個語言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各種層次的學生都參與進來,落實“三維”目標,我想這樣對學生內化課文的語言,發展學生自己的語言,運用到寫作中是有好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