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五年級教案 >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9海倫·凱勒》評課稿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9海倫·凱勒》評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32K 次

  《海倫·凱勒》評課稿一

蘇教版五年級下冊《9海倫·凱勒》評課稿

40分鐘,讓人覺得時間過得太快!這是我聽完馬老師執教《海倫·凱勒》一課後的感受。原因很簡單:情境感染了我。

“文以情而生”“情動而辭發”,兒童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怎麼會從“入情”到“動情”呢?讓我們先回顧一下陳老師的教學過程。上課伊始,在學生尚未深入課文之前,老師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師:讓我們帶着自己的感情來輕聲的呼喚一下(指課題)。生:海倫·凱勒。”從學生的呼喚聲中,教師可以瞭解到學生對人物瞭解的程度。接着,介紹海倫生平。再次呼喚……這個環節可以理解爲教師在引導學生“入情”。入情是被動的,這時教師的主導作用至關重要,怎樣入?入到哪兒?入的程度如何?這就是俗話說的“火候”,把握起來是不容易的。陳老師的“入情”切入點應當說找得很準,對學生初學時的情感要求也沒有人爲設置門檻。

我們知道,學生情感的產生是與他們的認識緊密聯繫在一起的。失明失聰的海倫將面臨怎樣的艱難,僅從字面上學生是難以感受的。陳老師採取的策略是運用課件演示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海倫的距離,效果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課堂上還有沒有更好的辦法呢?可能有,但我還沒想到(模擬情境體驗也做了)。隨後,教師反覆抓住第6自然段,通過引導學生評詞析句步步爲營,打下情感共通的基礎,使學生的朗讀拾級而上,最後達到最佳狀態。在這一過程中,有兩個環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在指導第7自然段朗讀時,教師用自己的激情有效地點燃了學生的激情,“爸爸,媽媽,我回來了!”三次引讀,學生的情感已被充分調動了起來。“要想學生被打動,自己首先要被感動!”這一直是我的觀點,教師的這三次引讀沒有做無謂的技術要求,那一句句充滿激情的導讀語,就是最好的榜樣!

二是在引讀之後,教師沒有戛然而止,而是乘勢而上又搭建了一級臺階——出示了“這是興奮的淚水,也是心酸的淚水。因爲他們(爸爸媽媽)彷彿看到海倫曾經 ,曾經,曾經。”引導學生回味、想象、說話。以本爲本,卻又不唯本是本,我以爲這纔是語文教學的真正目的。就在我以爲教學將要結束的時候,教師卻又殺了一個回馬槍“讓我們再飽含深情地讀一讀第6自然段。”,進得去,出得來,是語文教學的一個境界,教師務必具備很高的教學技能和對教材的透徹領悟。所謂高屋建瓴即是指。這最後的一讀,學生是真的動情了,直到現在,學生們那飽含深情的朗讀猶在耳畔縈繞。

最後,用我最喜歡的一句海倫的名言作爲結束語:“只要朝着陽光,便不會看見陰影。

  《海倫·凱勒》評課稿二

上午聆聽了老師五年級語文課《海倫·凱勒》第二課時。

小丁老師從事語文教學十多年,現在正處於“黃金時光”。多年執教畢業班,教學業績一直不錯。今天沒有預先通知,上課前五分鐘告訴他,便隨他來到教室。

課如其人,樸實清晰。主要環節如下:

板塊一:複習導入。

板塊二:理解主人公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

1.學生自讀,劃出關鍵語句,讀讀想想。

2.學生交流感受。

板塊三:體味文中“愛”的情感。

1.小組合作。

2.交流感受。

得到愛、奉獻愛。

板塊四:拓展延伸。

板塊五:課堂作業。

本節課主要亮點有:

一、採用“主問題導學”方法,教者緊扣文本,抓住學習重點,主體部分設計了二個主問題。這一設計,明晰了學習目標,避免了師生間零碎、隨意的問答,學生圍繞主問題深入學習研討,保證了對知識解讀的深

度。

二、板塊式設計給課堂生成提供了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有自學、探究的時間,有合作、交流的空間,很好地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三、充分挖掘課文情感因素。教者文祕雜燴網通過品味語句、朗讀語段,抓住生動的細節描寫,體味人物內心情感,使文中蘊含的濃濃情感深深打動了學生,感染了學生。

四、知識點的訓練得到重視。無論是字詞的識記理解、朗讀能力的強化,還是篇章結構的揣摩,本節課都能較好的落實。

提兩點建議:

一、課堂訓練要力求到位。

語文課雖不像數學課那樣有着嚴密的邏輯性,但每項訓練一旦實施,就要追求到位,追求精緻。比如本節課上,學生朗讀時,幾次讀錯“吮吸”,可見在字詞訓練上還待加強。再如朗讀訓練,專題朗讀時學生能做到聲情並茂,而交流討論時引用文中語句卻讀得輕描淡寫;有些同學朗讀時對關鍵詞語的把握上還不夠準確,教者要能及時發現、加強訓練,提高學生朗讀能力。“拓文祕雜燴網展”環節,要求學生說出各自了解的“海倫·凱勒”式人物,如果讓學生有所準備,學生就能說得更爲豐富、更加精彩,就能收到“豹尾”的效果。

二、技能的培養、情感的薰陶要能得到有效地提升。

先說技能培養。在引導學生體味沙利文老師對海倫·凱勒的幫助和愛護時,學生們準確的找到了兩個細節:慧心教寫“水”、愛心護傷指。此時,教者順勢引導學生領會課文從不同角度選材的精巧。這個設計很好,可惜學習方式不夠恰當,學生未能領悟文中的妙處。教師只好越俎代庖,說出結論,效果顯然大打折扣。如果精心設計好問題、採取合適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主理解得出,學生對此就會印象深刻,理解能力就能得到提升。

再說情感薰陶。海倫·凱勒曾經“變得暴躁起來,脾氣越來越壞”,後來“看”到了世界的美好,無比熱愛現實生活,是沙利文、薩勒兩位富有愛心的老師和她的父母讓她擺脫了不幸,增強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最後,海倫·凱勒決心像沙利文老師那樣,爲不幸的殘疾人服務。從“接受愛”到“奉獻愛”,對現今的學生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教育素材。如能在此稍加力度,本課的情感教育必將得到一定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