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

【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79W 次

作爲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幼兒園美術教案6篇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秋天的具體特徵,秋天有多彩的樹,開放的菊花和豐收的果實。

2.能夠合理構圖,畫出秋天美麗的景象。

3.感受作品成功帶來的喜悅,增強對秋天的喜愛之情。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彩筆每人一盒,畫紙每人一張,課件《我眼中的秋天》,歌曲《秋》。

經驗準備:觀察來幼兒園路上的風景。

活動過程

一、觀察秋天的美景圖片,瞭解秋天的特徵。

1.播放課件《我眼中的秋天》,出示一張秋天景色的圖片。

2.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秋天)你眼中的秋天是什麼樣子的?

3.播放多彩的樹,開放的菊花和豐收的果實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樹,菊花和果實的樣子。

:秋天有多彩的樹,有開放的菊花,還有豐收的果實。

二、交流討論繪畫方法,能夠畫出秋天美麗的景象。

1.出示秋天的作品圖片,引導幼兒觀察秋天是怎樣畫出來的。

2.提問:作品裏秋天美麗的景色都是用什麼樣的線條,形狀畫的。你想畫什麼表現美麗的秋天?(如我想畫秋天的樹,樹上的葉子有綠的、有黃的,有的在空中飛舞,有的在飄灑在地上,樹葉是兩條彎彎的線條連在一起,樹幹長長的,像長方形)

三、自由繪畫,能夠合理構圖,表現秋天的美麗景象。

提示幼兒注意在畫面上表現物體的大小、遠近、遮擋關係,大膽運用色彩指導幼兒豐富畫面內容。

四、作品展示,感受秋天的美麗。

1.幼兒展示作品,分享自己眼中的秋天。

2.提問:你還覺得誰畫的秋天也很美?和自己眼中的秋天不一樣?

3.課後繼續觀察秋天的變化,在美工區畫己最近觀察到的秋天。

:我們的眼中都有一個美麗的秋天,現在秋天纔剛剛開始,我們接下來繼續觀察秋天,看看它有什麼變化,發現秋天的美。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2

教學重難點

重點:製作雪花

難點:按雪花的線條將雪花撕下來

教學目標

1。學習按線條將紙撕成規定的形狀,發展幼兒手指小肌肉羣的控制能力,鞏固對各種顏色的認識,進一步提高幼兒的塗色能力。

2。瞭解冬季的一些季節特徵。

3。能積極參與活動並體驗活動的愉悅。

活動準備

紙做的各種顏色的雪花、油畫棒、小熊扮演者一名、瞭解冬眠的含義、歌曲《雪花》、自編故事《小熊的心願》

活動過程

1。瞭解冬季的季節特徵。

教師出示雪花並提問:

“小朋友,快看老師手裏拿的是什麼?”(雪花)

“什麼季節會有雪花?”(冬季)

“前幾天我們唱過的《雪花》你們還記得嗎?”

邊放音樂邊表演唱。

“小朋友看見過雪花嗎?在哪兒看見的?”

2。講述故事《小熊的心願》。

有一隻小熊今年快四歲了,從沒見過下雪,小朋友知道爲什麼嗎(冬眠)?熊媽媽告訴它下雪的時候會有“沙沙沙”的聲音。有一天小熊正在家裏搭積木,突然聽到窗外有“沙沙沙”的聲音,小熊高興的對媽媽說:“媽媽,媽媽下雪了”!熊媽媽向窗外看了看,原來是風吹樹葉的聲音。有過了幾天,小熊在家裏拍皮球,又聽見“沙沙沙”的聲音,小熊激動地對媽媽說:“媽媽,媽媽下雪了”!熊媽媽向窗外看了看,哦!原來是下雨了!再過幾天小熊就要冬眠了,它天天在家裏盼望下雪,可是雪一直都沒有下。

3。讓幼兒想辦法幫助小熊實現心願。(撒七彩雪花,提示幼兒我們可以做許多紙雪花,爲小熊來一次“人工降雪”。)

4。認識教師準備的紙雪花的顏色。

5。教幼兒製作紙雪花。

(1)出示畫好的雪花,教幼兒塗色(順着一個方向塗,不要塗到線的外邊。)

(2)教幼兒撕雪花。(用兩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紙,沿着雪花邊線一點一點地撕)

6。幼兒動手製作雪花,先塗色後撕,廢紙放在籃子裏。

7。遊戲“下雪了”。

(1)把幼兒和老師們的雪花收集在一起。

(2)到小熊家請出小熊一同到戶外看下雪。

請幼兒和小熊閉上眼睛,教師數完“一、二、三”再睜開,樓上 的教師將雪花撒下,幼兒歡呼雀躍“下雪了,下雪了”。

活動自評

《綱要》中明確指出:“

幼兒教育

各領域(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的內容相互滲透”。“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愉悅和創造的快樂,體現自我表現和創造的成熟感”。《七彩雪花》打破了傳統中白色雪花空中飛舞的思維模式,讓幼兒自主選擇表現雪花的色彩。有的幼兒把一片雪花塗成了五顏六色的,有的幼兒則只用了一種顏色。整個活動通過幫助小熊實現心願爲線索,有效的激發了幼兒創作的慾望,體會到創作的樂趣,在幫助他人中獲得自我滿足,獲得成就感。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3

一、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意義和任務

l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意義

1、通過美術活動,可以發展幼兒的審美情感和對藝術的興趣。

2、通過美術活動,可以促進幼兒智力的發展

3、通過美術活動,促進幼兒身體的發展

4、通過美術活動,可以培養幼兒的社會情感,發展幼兒的個性

l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任務

1、 在觀察的基礎上,以充分表現對生活的認識和情感。

2、 初步培養幼兒對美術的興趣及美的欣賞力。

3、 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創造力。

二、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內容及一般教學方法

l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內容

1、繪畫 2、手工 3、欣賞

l 幼兒園美術教學法的一般方法

1、觀察法 2、範例和演示 3、遊戲練習 4、語言指導

三、幼兒園的繪畫教學

(一)幼兒繪畫發展特點

1、塗鴉階段(從一歲半至三歲)

2、基本形狀階段(約三歲至四歲)

4、 初步圖式階段(約四歲至六歲)

l 命題畫教學法

小班:1、引起幼兒畫畫的興趣

2、用遊戲的方式命題

3、培養幼兒觀察的興趣和過程

4、教會幼兒正確作畫姿勢和習慣

中班:1、提出較爲廣泛的主題

2、提供多種多樣的實物、玩具、圖片等讓幼兒觀察,培養幼兒直接觀察實物作畫的能力

3、豐富幼兒的色彩感,培養幼兒正確使用顏色的能力

4、提供幼兒多種繪畫工具,提高幼兒作畫的興趣

大班:1、擴大幼兒繪畫的題材,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

2、鼓勵幼兒大膽創作,充分表達他們的想象和情感

3、綜合運用各種造型手段,畫畫、做做、玩玩,結合發展幼兒藝術興趣和藝術才能

l 自由畫教學法

1、 結合幼兒生活體驗,啓發誘導他們確立作畫題材

2、 瞭解幼兒作畫意圖,按幼兒不同能力加以幫助

3、 評價作品時要肯定幼兒的創造性

l 圖案畫教學法

1、 引導幼兒在觀察大自然美的基礎上觀察欣賞日常用品的裝飾圖案。培養幼兒對裝飾圖案的興趣和審美能力

2、 教會幼兒簡單的裝飾技能

3、 豐富幼兒的色彩情感,進一步培養幼兒使用色彩的能力

4、 充分運用自然材料,在遊戲活動中鞏固技能

四、幼兒園的手工教學

l 泥工

1、泥工的特點、材料和工具

2、泥工的基本技能(搓泥、團圓、壓扁、粘合、捏、拽拉)

3、小班泥工教學的要求和內容

4、中班泥工教學的要求和內容

5、大班泥工教學的要求和內容

6、幼兒園泥工教學的領導方法

l 紙工

1、摺紙 2、剪貼 3、撕紙

l 自制玩具

1、自制玩具的內容、要求和選材

2、自制玩具的領導

五、幼兒園的美術欣賞活動

l 幼兒園可進行欣賞的內容

1、玩具

2、圖片和兒童讀物

3、美術作品和美術展覽

4、工藝品和民間藝術

5、自然景色欣賞

6、節日佈置

l 幼兒園欣賞活動的組織與領導

1、有明確的目的性

2、選擇合適的欣賞對象

3、啓發引導幼兒觀察作品

4、分析、講解和評價欣賞對象

l 幼兒園教師必須具有的藝術修養

六、幼兒園美術課和美術活動的組織領導

l 幼兒園美術教學工作計劃的制定

1、學期及每個月美術教育的要求

2、教材進度的具體安排

①課題設計

②教學要求

③教學方法

l 幼兒園美術課的組織領導

1、課前的準備工作

①課題的選擇

②教師在物質上和教學技巧上的準備

③幼兒的知識和心理準備

2、開始部分

3、進行過程

4、結束工作

l 課外美術活動的組織領導

課外美術活動的內容

1、泥工

2、布工

3、紙漿工

4、利用自然材料的玩具

5、利用廢舊物做玩具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漢族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飲食習俗。月餅在古代被作爲中秋節時的祭品,據說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元朝開始。隨着時間的推移現在已成爲一種食品和禮品。月餅種類繁多,品種已異彩紛呈,當前根據中國本土月餅和中西方飲食文化結合產生的新式月餅,將月餅非爲兩大類:傳統月餅和非傳統月餅。月餅通常是指人們在中秋節這個特定節日裏吃的餅,通常爲圓形。但現在已有各種各樣的了。容易製作,是幼兒感興趣的手工製作。“香噴噴的月餅”這一活動,可以鍛鍊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讓幼兒在自主操作活動中動手動腦、開發潛能,培養幼兒對手工製作的興趣。

活動目標

1、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培養想象力、創造力。

2、瞭解做月餅的過程‘練習團、壓、捏、刻、印等技能。

3、感受中秋節的歡樂氣氛,體驗自己的勞動成果。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幫助幼兒瞭解中秋節的來歷,共同收集有關資料。開展觀察月亮變化的記錄活動。

2、物質準備:與幼兒共同制定慶祝中秋節親子活動的計劃、確定佈置方案後,共同準備佈置活動會場所需要的材料,月餅及分享食物等。活動前幼兒通過張貼海報、製作邀請函的形式,邀請父母來園參加慶祝活動。

3、實物月餅、音樂《爺爺爲我打月餅》請食堂師傅準備好作月餅的麪糰、餡泥等材料,各種形狀的月餅卡片。

活動過程

  一、入場

師: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唱歌曲《爺爺爲我打月餅》這首歌曲好不好。

師:剛纔我們唱了《爺爺爲我打月餅》這首歌曲,小朋友們吃過月餅嗎?(吃過)。那你們吃的月餅是什麼形狀的?什麼味道的?裏面都是有些什麼?(糖、紅綠絲、花生米等)。

  二、觀察感知

1、引導: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感官進行觀察感知。

師:月餅的種類可真多,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月餅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用手摸摸有什麼感覺,再拿起它放在小鼻子下面聞一聞有什麼氣味,注意不要離鼻子太近。幼兒教育網

2、請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告訴身邊的小朋友,鼓勵幼兒大膽地和同伴進行交流。

  三、表述交流

請幼兒坐好,教師分別出示幾種不同的月餅,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表述自己的發現,然後將幼兒發言進行小結提升,重點講述以下三種月餅:

1、五仁餡的月餅:

師:“這種餡的月餅你們吃過嗎?對,這是我們見過的用花生仁、糖和芝麻做成的,又香又甜,叫五仁餡月餅,這只是月餅的一種。”

師:請小朋友看一看,說一說五仁餡的月餅顏色(土黃色),形狀是(圓形),有花紋,聞一聞,說一說它的氣味(香味、好聞的味)。

師:請小朋友嚐嚐,真好,又香又甜。

2、棗泥餡的.月餅:

師:“小朋友們吃過棗泥餡的月餅嗎?是不是吃在嘴裏有種粘粘的感覺,對,它是由棗和紅糖搗碎做成的餡,是紅色的,看上去就很粘。月餅有很多種,棗泥餡的月餅,它也是其中的一種。”

師:“你們喜歡吃棗泥餡的月餅嗎?爲什麼?”

(它又香又甜,很好吃)

3、豆沙餡的月餅:

師:“豆沙餡的月餅吃過嗎?你知道豆沙餡的月餅是什麼製作而成的嗎?

師:如果小朋友們吃過豆包,就知道它是什麼製作而成的了,它是紅豆煮熟後和白糖和在一起而製作而成的,請小朋友嘗一嘗它的味道是怎樣的。

師:“月餅真好,即代表着團圓,並且讓人吃了還想再吃。”

  四、製作月餅

1、請幼兒來品嚐不同種類的月餅,讓幼兒觀察品嚐,並問幼兒:小朋友你們願意做一個香甜的月餅送給你最喜歡的人嗎?(願意)。現在老師就來教你們做月餅。

2、老師邊講解邊示範月餅的做法:

(1)先將面揉好,用手團、壓,然後包餡,一手託皮,一手沿皮的邊緣包上捏緊。

(2)將包好的麪糰放入模型,摁一下,然後磕出來。

(3)將做好的月餅放入微波爐內烤熟。

孩子在製作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三種情況:一是有的寶寶不會擀皮,對這樣的孩子,教師應更多地觀察其製作,並幫助他;二是有的寶寶包月餅的皮的邊緣捏不緊,因爲孩子的手勁很小;三是有的寶寶把月餅放入模型磕不出來。老師要多指導製作,在幼兒學習製作月餅過程中,教師應做到面向全體,注意個別差異,讓每個幼兒在各自不同的水平上有所提高。第一幼兒教育幼兒教育網

3、帶領幼兒一起做遊戲等着欣賞自己的作品,體驗成功的喜悅。第一幼兒教育兒童

教師講解: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很多月餅卡片,你們知道這些卡片是什麼形狀的?什麼顏色的嗎?(發給幼兒每人一份,先讓幼兒觀察並大膽發言講一講什麼形狀,什麼顏色的)。

4、做遊戲:(利用圖片進行分類)

教師拿兩個紙盆做汽車,請幼兒先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月餅裝到一輛車上,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餅裝到另一輛車上,再請幼兒把大小不同的圓形月餅分別分給兩種小動物(小貓、小兔),再把大小不同的正方形月餅分給(小熊、小鴨)。

教師向幼兒交代清楚,月餅的形狀要與車身上的標誌相同,再把月餅分別送到小動物的家裏。

5、將自己做的月餅帶回家。

觀察感知

1、引導:鼓勵幼兒運用不同的感官進行觀察感知。

師:月餅的種類可真多,請你仔細看看這些月餅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用手摸摸有什麼感覺,再拿起它放在小鼻子下面聞一聞有什麼氣味,注意不要離鼻子太近。

2、請幼兒將自己的發現告訴身邊的小朋友,鼓勵幼兒大膽地和同伴進行交流。

活動延伸

設計月餅盒。

區域活動

好吃的月餅。

活動經驗

練習用團、壓、捏、刻、印的技能製作月餅,鍛鍊幼兒的手部動作。

活動材料

橡皮泥、牙籤、塑料刀、模具等。

活動指導

1、把上次製作月餅活動的照片佈置在區域的牆面上,引起幼兒主動製作月餅的興趣。

2、鼓勵幼兒按自己的想法制作月餅,並能創造性的使用材料,如可選擇小木棒等輔助工具刻花樣,也可選擇瓶蓋印花紋等。

活動反思

月餅是幼兒喜歡的一種食品,所以在整個製作過程中幼兒的興趣很高,同時發揮了想象力 、創造力。培養了幼兒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創作過程中,老師大膽放手,讓幼兒自由發揮,遇到問題,自己解決,鍛鍊了幼兒遇事動腦的習慣。鍛鍊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鼓勵幼兒大膽製作。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培養幼兒喜歡小動物,冬天不怕冷的意識。

2. 學習繪畫企鵝的畫法。

3. 掌握用毛筆、控制力度、立手腕勾畫出企鵝。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有用毛筆繪畫的經驗。

物質準備:地球儀白板 課件 水粉 筆洗 調色盤 毛筆 畫紙 活動重點:能夠準確的畫出企鵝的形象。

活動難點:用毛筆勾畫企鵝輪廓的時候能夠掌握好力度。

活動形式:集體

活動過程:

1. 出示地球儀引出南極和北極的名稱,簡單介紹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

2. 南極和北極居住的是誰?他們爲什麼不怕寒冷?

3. 觀看關於企鵝的視頻。(白板)

4. 看圖片介紹企鵝的種類以及常識。企鵝有18種,是一種不能飛翔的鳥類。(白板)

5. 觀看範畫說說企鵝,觀察身體的外形的特點,幼兒嘗試說出繪畫的步驟,鼓勵幼兒學企鵝走路。

6. 教師示範繪畫的步驟(白板重現過程)

7. 我們都有爸爸、媽媽。企鵝也是喜歡羣居的動物,也喜歡跟在爸爸、媽媽的身邊出去鍛鍊身體。

8. 欣賞美術作品。

9. 幼兒繪畫,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添畫冰雪。

活動延伸:

美工區活動可以嘗試用毛筆繪畫其它形態的企鵝。

幼兒園美術教案 篇6

目標:

1、學會“放風箏”兒歌

2、喜歡討論風箏的話題

3、瞭解風箏的各種造型和顏色

準備:

1、兒歌磁帶“放風箏”

2、各種造型和顏色的風箏或者風箏圖片

過程:

1、播放“放風箏”兒歌,並與幼兒討論兒歌的內容,激發幼兒對風箏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賞五顏六色、造型各異的風箏或圖片,並自由討論。

3、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風箏話題,並激發幼兒對風箏進一步的認識和想做風箏的願望。

大家動手做

目標:

1、瞭解風箏製作的基本原理

2、喜歡與他人合作製作風箏,並分享喜悅,交流經驗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準備:

1、竹條,細繩,剪刀,紙,顏料,水粉筆等

2、各種風箏模型

過程:

1、拿出幾隻不同造型的風箏,與幼兒討論分析“風箏爲什麼能飛起來”

(1) 發現關鍵在於骨架重量適宜,左右對稱

(2) 風箏有尾巴保持平衡

2、分析出原理後,鼓勵幼兒自由分組(3-5人/組),互相協作準備製作風箏。

3、首先鼓勵幼兒用喜歡的顏色和形狀製作風箏面,再用竹條和繩子做出風箏架

(1) 在畫紙上畫出風箏的圖案,剪下。

(2) 塗上自己喜歡的顏色

(3) 互相交流討論並適當剪貼修改,使圖案更美觀,更利於起飛。

(4) 風箏骨架應左右對稱,大小適合風箏面。

(5) 骨架捆綁結實,並與風箏面粘合緊密。

4、製作過程中,教師應及時給予指導協助,並提醒幼兒使用剪刀等工具時注意安全,儘量不要把顏料沾到衣服上。

5、試飛風箏,並做一定修改。

  一起放風箏

目標:

1、學會放風箏的基本方法,樂於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享受大自然的樂趣,樂於與朋友合作放風箏

準備:

1、教師確定放飛的地點,時間

2、通知各小組幼兒帶上自己製作的風箏

3、帶上修補的工具,如剪刀,膠水,紙,繩子等

過程:

1、確定地點要開闊和安全。

2、與幼兒討論怎樣才能放飛風箏,確定風向風力。

3、每小組幼兒互相協作放飛風箏、

4、若有某小組幼兒的風箏不能起飛,組織大家討論風箏不能起飛的原因(骨架太鬆,不對稱,尾巴輕等問題)。

5、鼓勵幼兒探索解決的辦法,並對風箏進行改進。

6、教師對活動進行,並誇獎幼兒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