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4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點。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拉大鋸》幼兒園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1

適合年齡:

2—6歲幼兒

所需材料:

製作步驟:

學習兒歌《拉大鋸》拉鋸,拉鋸,拉倒槐樹,槐樹倒了,小鳥跑了。

遊戲價值:

鍛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啓發孩子的想象,能隨兒歌較爲協調的做拉鋸動作。

玩法過程:

兩人面對面,雙手交叉手拉手,邊說兒歌邊協調的做拉鋸動作,當說到小鳥跑了時,幼兒可以藉助想象,學小鳥跳來跳去,可以學小鳥飛動作等。

個人反思:

在教孩子游戲時,先進行啓發式,引導幼兒進行想象創編動作。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2

一、活動目標:

1、初步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

2、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活動重點:

幼兒學會兒歌。會表演兒歌。

三、活動難點:

幼兒有表情的朗誦兒歌的同時能與同伴合作遊戲。

四、活動準備:

背景音樂、姥姥形象(指偶)、情境表演

五、活動過程:

1、導入活動,通過遊戲情境,熟悉兒歌內容。

⑴出示指偶“姥姥”。

師:瞧!今天誰來我們班做客?

師:我們有禮貌的向姥姥問好!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過“大戲”嗎?今天,姥姥帶你們去看大戲,你們想去嗎?

師:好的!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播放背景音樂,豐富後半段兒歌歌詞,開火車,繞教室一圈)

⑵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

師:大戲好看嗎?

師:剛纔哥哥、姐姐手上拿的是什麼?

師:他們是怎麼表演的?(豐富“拉大鋸,扯大鋸”兒歌歌詞)

2、完整欣賞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師:在姥姥家看了大戲,又學了拉大鋸,還真有點累,休息會兒,豎起耳朵來聽首好聽的兒歌“拉大鋸”,聽——

3、學習兒歌。

師:“拉大鋸”真好玩,我們一起來玩好嗎?現在每人手上都有一把大鋸子,我們來拉大鋸了哦!(集體跟念、表演2——3次,鼓勵啓發幼兒配上相應的表情和動作)

4、遊戲“拉大鋸”,在遊戲中理解、表演兒歌。

師:剛纔我們是一個人玩“拉大鋸”,現在我請一個小朋友兩個人也可以玩“拉大鋸”遊戲,誰願意和我玩?(請一位幼兒上來與老師合作示範)

師:我與好朋友面對面,五個手指頭張開,舉起來,與好朋友的小手交叉,兩隻腳一前一後站的穩穩的,邊念兒歌邊玩遊戲!(遊戲2——3次)

5、結束

師:“拉大鋸”的遊戲真好玩,我請你們當小老師,去教教弟弟妹妹玩好嗎?(開火車出活動室)

兒歌:"拉大鋸"課後反思

一、對教材的反思小班幼兒缺乏生活經驗,參與活動時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遊戲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而源遠流長的民間遊戲,是我國文化寶庫中的一支瑰麗奇葩,對開發幼兒智力,豐富幼兒生活具有促進作用,民間遊戲注入兒歌元素,更顯示出它濃厚的趣味性,符合小班幼兒好奇、好模仿、好動的特點,兒歌"拉大鋸"幅短小,精煉,容易被幼兒所接受,且隨時隨地自由結合,不用任何道具就玩的很開心,針對這些特點,我設計了"拉大鋸"這一語言活動,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

二、對教學過程的反思小班幼兒意志較薄弱,如果活動過程不能激發他們的興趣,並使他們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很難說服和強制他們真正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動中去。因此,我採用遊戲化的方法創設教學情境,貫穿活動的整個過程,活動一開始,我便出示指偶"姥姥",讓小朋友與姥姥打招呼、問好的過程中,激發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熱情,一下子拉近了孩子與老師的距離,教師一句親切的呼喚:"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把幼兒帶入了寬鬆和諧的氛圍中去,幼兒很快進入角色,隨音樂旋律,輕鬆的成爲主人,在開火車去姥姥家的途中,自然豐富了歌詞"姥姥家,看大戲,你也去,我也去,我們大家一起去!"讓幼兒達到了自我享受的境界。這一環節的展開,幼兒和老師都起到了熱身的效果,唯一疏漏了一個知識準備--幼兒實際經驗的準備,由於幼兒沒有經驗的鋪墊,當我一出示"姥姥"指偶,問幼兒:"誰來我們班做客?",孩子們幾乎異口同聲的說:"奶奶!",由於孩子們沒有生活經驗,對奶奶和姥姥這兩個概念區分的不是很清楚,這裏教師欠缺了適時的引導幫助幼兒區分"姥姥"和"奶奶",而是運用了稍帶指令性的語言讓幼兒知道"姥姥",雖然幼兒都能接受,但似乎顯得有點強求!

第二環節,觀看情境表演"拉大鋸",這一環節中,教具的精美與充分的運用使的孩子們的注意力一直被吸引,積極性相當高,通過對教具的操作,孩子們一直在用所有的的感觀參與活動!他們聽着、看着、想着……然後教師適時的讓他們動起來,自己上來操作教具進行表演,成分體現了活動的遊戲化、趣味化、生活化的特色,通過他們自己的"玩"、"動"、"學",自然學會了兒歌歌詞"拉大鋸,扯大鋸",由於"大鋸"這個詞,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比較抽象,在幼兒的生活經驗裏可能沒有接觸過,幼兒不是很理解,這就需要通過我們教師言語上的幫助,以及教具形象的展示,幼兒才能很好的掌握!這裏教師忽略了講"大鋸"的特徵,如果再詳細點幫助幼兒理解了詞義,幼兒便能掌握的更快!

在幼兒"玩"的差不多的時候,我讓他們坐在小椅子上適時的休息會兒,聽教師欣賞兒歌一遍,這裏做到動靜交替,讓幼兒感覺不到疲勞,也自然的過渡到下個環節。

爲了引導幼兒積極主動的學習,因此,我引導孩子們用小手變出"大鋸子"自己動手邊做動作,邊學習兒歌,使本來外在的學習任務,變成內在的學習動機!這樣一來,孩子們又變的積極活躍起來,體驗到了共同遊戲的快樂!

最後在"拉大鋸"的遊戲中,這次活動也達到了高潮,我請孩子們自己找一個好朋友來玩遊戲,孩子們立刻變得興奮,各自找到了好朋友,可能過於興奮,老師的指令還沒有下來,孩子們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拉大鋸"遊戲,現場的氣氛比我想象的要活躍的多!就在這師幼互動愉快的遊戲中結束了活動!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3

活動目標:

1、在學會兩人律動“拉大鋸”和遷移“擊鼓傳花”遊戲經驗的基礎上,學習隨音樂玩遊戲貓捉老鼠。

2、嘗試通過追逐變化遊戲角色進行下一輪遊戲。

3、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4、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5、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遊戲分解音樂、遊戲完整音樂、紅花、小貓頭飾

活動過程:

一、自由結伴玩遊戲《拉大鋸》

二、圍坐成圓圈,跟隨音樂節奏玩遊戲《拉大鋸》

1、傾聽《拉大鋸》音樂

2、結伴跟隨音樂玩遊戲,練習轉身找到小貓。

三、學習遊戲《貓捉老鼠》

1、遷移擊鼓傳花的遊戲經驗,討論貓捉老鼠的遊戲方法。

?8?5 分解討論、練習找到老鼠、老鼠逃跑及貓捉老鼠的方法。

指導語:小老鼠到底是誰呢?我們來玩傳花的遊戲,音樂停止時,小花在誰的手上,誰就是小老鼠。我們來試一試。

指導語:誰是老鼠啊?小貓要來捉老鼠了,小老鼠會怎麼樣呢?小老鼠在哪裏跑?跑回到哪裏?小貓從哪裏開始追?我要來捉老鼠了,“喵”。

指導語:我沒有捉到老鼠,還做小貓,你們給我加油!我站到圓圈中間,這樣把老鼠看得更清楚(練習傳花,捉老鼠,老師捉到老鼠)我捉到老鼠嘍,可以去看戲啦,那現在誰做小貓啦?小貓要站在中間。(再練習一次)

?8?5 結合童謠和擊鼓傳花進行貓捉老鼠的'遊戲。

指導語:現在我們要把童謠和貓捉老鼠的遊戲連起來玩一遍,小貓在中間要和我們一起做動作哦!小貓要把老鼠看仔細,快快的把它抓住。

四、完整遊戲2-3遍。

1、創編拉大鋸的方法,學習並進行遊戲。

2、交換夥伴進行遊戲。

五、拓展遊戲經驗,進一步激發遊戲興趣

活動反思:

在念誦時的老師和幼兒的藝術性不夠,聲音不夠清脆。我反思後覺得如果進行兩遍完整唸誦,第一遍解決幼兒對兒歌內容的掌握;第二遍讓幼兒關注教師唸誦時聲音的音色變化,讓幼兒知道在念兒歌時可以嘗試用清脆、甜美的聲音來念兒歌,可能效果會更好。在幼兒完全掌握遊戲的玩法時,也要讓幼兒能夠注意傾聽音樂,讓幼兒能夠隨樂遊戲。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4

活動名稱:《拉大鋸》

活動主題的選擇:這個民間遊戲是以兩人一組的形式進行的,幼兒自己選擇玩伴進行遊戲。因爲對於中班幼兒來說,已經具備了這種與個別幼兒獨自交往的能力,同時他們也喜歡與自己的好朋友一同遊戲。而且這個遊戲在地區已經流傳了很久,幾乎是家喻戶曉,在戶外或在室內,在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所以幼兒在幼兒園可以和小朋友玩,回到家後對於忙於工作的家長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親子游戲。

活動目的:

1.鍛鍊幼兒肢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

2.提高幼兒語言的表達能力。

3.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合作意識。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風吹來,小樹在搖晃。"幼兒模仿小樹的樣子,進行腰部和上肢的活動。(小草、花------)

二、遊戲玩法及規則:兩人對坐或站立,雙手對握隨着兒歌的節奏,做拉鋸似的動作,最後一句兒歌時用手指向對方。

(兒歌:拉大鋸,扯大鋸。姥姥家門口唱大戲,接姑娘,接女婿,小外甥也要去。鍋臺後大母雞,下蛋給誰吃--你。)遊戲時要求幼兒注意安全,不要用力過大或忽然鬆手,以免傷到小朋友。

三、幼兒自由選擇玩伴進行遊戲,遊戲可以反覆進行。

民間遊戲:《老狼老狼幾點了》

活動名稱:《老狼老狼幾點了》

活動主題的選擇:這個遊戲的趣味性很濃,遊戲是以小動物爲線索進行的,幼兒同教師一起遊戲,更是幼兒喜歡的方式。這個遊戲更能體現出在玩中學。讓幼兒在遊戲的過程中不但鍛鍊的身體,也學到了知識。發展了個方面的能力。

活動目的

1.培養肢體的靈活性,鍛鍊幼兒大肌肉羣的發展

2.認識時間,練習1--24的順數

3. 培養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幼兒在場地上做熱身操,同時進行跑和跳的練習。

二、遊戲的玩法和規則。出示教具--大灰狼頭飾,教師給幼兒說明遊戲規則:教師扮演狼,幼兒來扮演他們喜歡的小動物,遊戲開始後,教師在前面走,幼兒在身後問:老狼老狼幾點了?教師在前面報點:1點了--24點了,教師在這24個小時中定上一個點(黑夜),做爲老狼出來抓小動物的時間。當教師說到這個時間時,幼兒要快速的回到家(出發地點),如果被抓住就要停止遊戲一次。

三、讓幼兒扮演大灰狼,來報點。遊戲反覆進行,

四、遊戲結束。與幼兒散步討論如果你遇到壞人要怎樣保護自己。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5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內容,學習有表情地朗誦兒歌。

2、在熟悉兒歌的基礎上創編兒歌最後一句,把“你、我”替換面自己的名字。

3、體驗創編兒歌的樂趣及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

4、體驗合作創編遊戲的樂趣。

5、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活動準備:

“大鋸”一把、教師排練好的“拉大鋸”遊戲。

活動過程:

一、設置遊戲情境。

1、教師出示大鋸:今天,黃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樣好玩的玩具,小朋友看,是什麼玩具呀?小朋友們知道這大鋸是用來做什麼的嗎?。

2、教師:現在黃老師要和袁老師玩一個很有趣的遊戲,遊戲的名字叫“拉大鋸”,遊戲的名字叫什麼呀?

3、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進行遊戲。

4、提問:

(1)、遊戲的名字叫什麼?

(2)、遊戲時老師唸了什麼?

二、引導幼兒學念兒歌。

1、教師再次有感情地念兒歌,後提問:老師唸了什麼?

2、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2遍。

3教師帶領幼兒一邊念兒歌一邊表演。

三、交待遊戲規則。

教師:請小朋友把小椅子轉過去,和好朋友面對面坐好,開始小朋友邊念兒歌邊做拉鋸的動作,唸到“你也去”時用手指着好朋友,唸到“我也去”時,就用手指着自己,唸到“我們一塊去看戲”時,先自己拍一下手,再和好朋友拍一下手。(教師一邊講解一邊示範遊戲)小朋友會玩嗎?

四、組織幼兒遊戲兩遍。

1請小朋友和旁邊的小朋友進行遊戲。

2請小朋友搬到椅子找到自己的好朋友進行遊戲。

五、教師示範創編兒歌。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能跟教師學念創作過的童謠。

2、喜愛與小夥伴一塊兒做拉大鋸的民間遊戲,體會與小夥伴遊戲的愉快。

二、教學預備:

在餐後遊戲時教師與孩子做過傳統拉大鋸的遊戲。

三、教學過程

1、幼兒教師請1名孩子上來與教師做拉大鋸的遊戲,激起孩子學習的興致。

2、幼兒教師帶孩子學念創作過的拉大鋸的童謠。

3、孩子游戲,幼兒教師踊躍參加與孩子一致遊戲,推動孩子的學習興致。

4、孩子自個兒找小夥伴遊戲,體會遊戲的愉快。

感觸與領悟:

拉大鋸這一個民間的遊戲教學,以前也在餐後遊戲教學中開展過。孩子在教師的帶動下興致也非常高。可是因爲過去的童謠句子較多,孩子不容易牢記。有些孩子在遊戲中不經意間會把自個兒平日裏講的話加進。例如:拉大鋸,拉大鋸,拉到首都去;或者拉到某某家中去等。所以我們自個兒創作了拉大鋸的童謠“拉大鋸,拉大鋸,孩子家(可隨機選一地點或某一孩子的家),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夥兒一塊兒去看戲。”由於童謠中有一些來自於孩子平日裏的經驗。因此孩子記起來較易。孩子感覺到新鮮、好奇,參加教學的興致就更加高啦。傳統的民間遊戲形式融進到平日裏的教學活動中也可以收到較佳的效果。孩子在教學中也提升了口語綜合表述的能力,平日裏也願意與小夥伴一塊兒加入到拉大鋸的遊戲教學中去。

《拉大鋸》幼兒園教案7

一、教學目標:

1.能跟老師學念創編過的兒歌。

2.喜歡與同伴一起做拉大鋸的民間遊戲,感受與同伴遊戲的快樂。

二、教學準備:

在餐後遊戲時老師和幼兒做過傳統拉大鋸的遊戲。

三、教學過程:

1.教師請一名幼兒上來和老師做拉大鋸的遊戲,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

2.教師帶幼兒學念創編過的拉大鋸的兒歌。

3.幼兒遊戲,教師積極參與和幼兒共同遊戲,促進幼兒的學習興趣。

4.幼兒自己找同伴遊戲,感受遊戲的快樂。

感悟:

拉大鋸這個民間的遊戲活動,之前也在餐後遊戲活動中進行過。幼兒在老師的帶動下興趣也很高。但由於以往的兒歌語句比較多,幼兒不容易記住。有的幼兒在遊戲中不知不覺會把自己平時說的話加進去。如:拉大鋸,拉大鋸,拉到北京去;或拉到某某家裏去等。因此我們自己創編了拉大鋸的兒歌“拉大鋸,拉大鋸,寶寶家(可隨機選一地點或某一幼兒的家),去看戲,你也去,我也去,大家一起去看戲。”因爲兒歌中有些來源於幼兒平時的經驗。所以幼兒記起來比較容易。幼兒感到新鮮、好奇,參與活動的興趣就更高了。傳統的民間遊戲模式融入到平時的教學活動中也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幼兒在活動中也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平時也樂意與同伴一起加入到拉大鋸的遊戲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