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十篇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十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3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有關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十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

一、活動目標:

1、要求幼兒用心聽音樂,根據音樂的節拍,節奏速度,力度,音的高低做動作,辨別C大調的各音,訓練聽覺。

2、正確地使用節奏樂器,會用相應的樂器演奏打擊樂,培養幼兒的思維能力。

3、通過視唱、打節奏,掌握彈奏方法,練習彈奏曲子,激發幼兒的興趣,體驗集體演奏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語言節奏譜一張2、打擊樂器數個3、打擊樂譜一張

4、樂譜表一張 5、電鋼琴數臺

三、活動過程: 1、《律動》進場,

1)老師發口令:“小兵們準備出發”幼兒“是”在進行曲的音樂伴奏下有精神地走步。

2)音樂變弱:幼兒輕輕走路,老師按音樂的節奏輕聲說:

××××О,××××О

發現敵人 , 認真偵察!幼兒彎腰半蹲着輕輕地走,手做持槍狀邊走邊做尋找狀進行偵察。

3)音樂變高(高音區)幼兒挺胸擡頭走路,老師發令:

××××, ×Ο×Ο ×Ο ×Ο

準備射擊!幼兒做向天空射擊打槍狀,嘴裏發出: 呯! 呯! 呯! 呯!

4)音樂變強:幼兒用力走路,老師: ××××,××××

發現敵機,準備開炮!幼兒做向飛機開炮狀,嘴裏大聲發出聲音:×Ο×Ο×Ο×Ο

轟!轟!轟!轟!

5)老師彈奏急促的下重滑音表示敵機被打落並說:

××××××

敵機被消滅了—,幼兒邊歡呼邊跳躍,腳走八分音符的節奏×× ×× ×× ××,嘴裏歡呼,×× ×××-

我們 勝利了-

彈奏 1 3 5 3 1 -| 1 3 5 3 1 -|1 -安靜自由站好。

師:“對,我們勝利了,高興嗎?(高興)那我們表示一下吧,笑一個吧!”

師:小兵們好!幼兒:“指揮官好!”今天,我們科苑幼兒園來了很多客人老師,我們小兵應該怎麼說:“客人老師好!英語: “ good moning tearch”ⅰ 5 3 1| ⅰ 53 1 |幼兒全體坐在地下

2、語言節奏遊戲《指揮官在做什麼》

出示語言節奏卡:邊問邊做動作

指揮官:

1)× × × × |× × × × | × × ×—|

小 兵 小 兵 |幼:拍 拍 小 手 | 吹 喇 叭—|

我 在 幹 啥 |

2)×· × × ×|×· × × ×|× × × —|

小 · 兵 小 兵|幼:拍· 拍 小 手 打 打 鼓 —|

× × × ×|

我 在 幹 啥|

3)× × × × |× × × × |× × ×|

小兵 小 兵|幼:拍 拍 小 手打 手

我 在 幹 啥|

3、訓練聽覺:小兵的本領真大,不但小手很能幹,而且耳朵也很靈敏,來!一起聽聽音吧!

傾聽教師彈出:說出音名,可做手勢 :上、中、下

1 3 5|1 3 5|1─(3、 5)

3 5 6|3 5 6|3─(5、 6)

6 7 1|6 7 1|6─(7 、1)

師:我 們 的 小 兵 真能幹,幼:嘿嘿,我真棒!

4、新授:

(一)今天,我們小兵來學個新本領,看着樂譜演奏好嗎?(好)

1)一一介紹打擊樂器:碰鈴、鈴鼓、雙響簡(叮 嗒 嘩啦)

2)出示圖形卡片,引導幼兒探索三種樂器的不同聲音

師:小兵們,你們看這張圖片上的符號代表什麼樂器?)

3)請小兵們把這些聲音學出來(叮、嘩啦、嗒)

4)現在我們跟着好聽的音樂用手演示一遍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創設情景、肢體動作、手指律動等形式,初步感受樂曲歡快、跳躍、活潑的特點。

2、幼兒嘗試與同伴合作創編不同的肢體動作表現小鳥玩的遊戲動作。

3、體驗音樂帶來的想象,感受與同伴合作音樂遊戲的快樂。

4、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5、鼓勵幼兒大膽正確的上色。

活動過程:

(一)情景與節奏

1、出示手偶互動,引發興趣。

2、帶領幼兒進行一些對樂曲相關的節奏練習。(如:點點手、拍拍翅膀等)。爲後面幼兒創編小鳥玩的遊戲做準備。

(二)師幼分享對音樂的想象與感受,幫助幼兒理解、記憶音樂的性質與結構。(教師邊講故事邊做動作,幼兒傾聽音樂。)

1、提問:

(1)小鳥們在草地上做了哪些動作?

(2)小朋友們看到小鳥手上的動作變了幾次?

(3)小鳥腳下的動作變了嗎?

2、教師帶領幼兒做規定的動作2次,熟悉樂曲。

(三)感受樂曲的歡快、跳躍,嘗試創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表現小鳥玩的遊戲。

1、教師引導幼兒創編小鳥的上肢動作表現音樂。

提問:小鳥除了拍手、扇翅膀,還會在草地上做哪些動作?

(1)分別請4名幼兒創編小鳥玩的遊戲動作,感受音樂的節奏。

2、教師帶領幼兒做輪流玩的遊戲,表現音樂的歡快、跳躍。

(1)教師與全體幼兒玩輪流的遊戲。(提要求:教師做,小朋友仔細看、認真聽音樂、記動作,當老師給手勢的時候再模仿老師做的動作做一次)

(2)教師加入2個動作與全體幼兒玩輪流的遊戲。

(3) 1-2名幼兒當發起者,玩輪流玩的遊戲。

(4)將幼兒分成4小組分別依次合音樂節奏做遊戲。

(四)幼兒遊戲

1、請幼兒兩人合作進行遊戲,討論兩人合作可以怎樣合作做動作?並完整的進行音樂遊戲。

(1)兩個幼兒第一次合作進行遊戲。

提問:

你們喜歡剛纔小朋友們做的哪些動作?如果兩個人合作怎麼做?

(2)交換朋友進行兩人合作遊戲。

提問:兩個人合作還可以做哪些動作?

2、討論三個或以上幼兒一組創編什麼動作玩遊戲,提升幼兒的創造經驗。

提問:你們喜歡兩個人合作的什麼動作?如果更多人一起做這個動作怎麼做?

(1)嘗試第一次3-更多人_一組進行合作。

(2)鼓勵幼兒創編更豐富的動作與朋友合作做小鳥的動作。

3、幼兒自由選擇角色玩遊戲2-3次,強化幼兒的遊戲規則和自己的角色。

(五)跟隨音樂走出教室,結束活動。

附故事:

一隻瘋狂的小鳥來到草地上玩起了快樂的遊戲。它一會拍拍手,一會扇扇小翅膀。玩的很開心。突 然,一隻兇猛的豬獵人竄了出來,小鳥悄悄的跟在它的後面,仔細觀察它的動作,豬獵人做什麼動作,小鳥也做什麼動作,它往前走,小鳥也往前走,後面好像有聲音,豬獵人_轉身,小鳥們都變成了小花、小草、木頭人,逃脫了豬獵人的追趕。

活動反思:

1、以歌唱的形式導入兩個問題:在哪裏有陽光?在哪裏有花香?一下子抓住了幼兒的注意力,使活動有了良好的開端。

2、回答問題的方式設計的很巧妙,不讓幼兒用口頭語言來回答,而用繪畫語言來回答。在幼兒作畫的同時聽賞歌曲,調動了幼兒視、聽覺感官同時介入,提高了學習效果。

3、小鳥的介入極大地提高了幼兒的創編興趣,使得每個孩子都急於將自己的美術語言用口頭語言表達出來,並轉變成小朋友們喜歡的歌曲。

4、圖譜運用的恰到好處,既幫助幼兒理解了歌詞又幫助幼兒記住了旋律。

5、讓能力較強的幼兒當小指揮,促進了每個孩子在不同水平上的提高。

6、創編的環節可以再延長些。因爲孩子感興趣,思維可任意馳騁,創造力可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3

 目標:

1.感知樂曲的歡快情緒。 2.學習看指揮演奏,掌握××|××|×一|×一|×一|一一|節奏。

  準備:

1.活動前可在餐前活動中欣賞、學唱此歌曲,並能隨樂曲節奏做簡單的身體動作。 2.鈴鼓、小鈴、圓舞板等。 3.《我愛北京天安門》圖譜一張。

 過程:

1.律動:《我愛北京天安門》。

2.複習歌曲:《勤快人與懶惰人》。

3.學習打擊樂:《我愛北京天安門》。 看圖譜拍節奏。 討論:《我愛北京天安門》這首樂曲可以用哪些樂器來演奏?爲什麼? 師生共同確定,並記錄在圖譜上。 如第一句用鈴鼓演奏、齊奏時,第一、二句用小鈴、圓舞板演奏等。(教師帶領幼兒做動作,啓發幼兒用鈴鼓演奏) 看指揮(教師),小朋友空手練習。教師指揮分部做兩次。 拿樂器合奏。 4.學習當指揮。 請1~2名幼兒看圖譜指揮演奏。

小結。 以後的複習活動中可增加難度,每句的末尾小結處加入大鼓,或讓大多數幼兒都有機會擔當小指揮,指揮演奏。增加幼兒對打擊樂的興趣,提高自信心。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樂意隨着音樂模仿小鳥飛,喜歡做小鳥和大樹的遊戲。

2、體驗小鳥和大樹的相親相愛。

3、願意跟隨教師和音樂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自然、連貫的聲音唱歌,情緒愉快地參加音樂活動。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聽音樂做小鳥和大樹的遊戲

2、難點:模仿小鳥飛

活動準備:

1、動畫:大樹和小鳥

2、大樹手飾、小鳥掛飾

3、音樂:小鳥飛

活動過程:

小鳥飛飛——模仿小鳥飛的動作

聽音樂:猜猜誰來了?

屏幕上出現飛翔的小鳥

小鳥是怎麼飛的?

一起模仿小鳥飛

觀察要點:

1)誰的翅膀最柔軟?張得大大的?

2)哪隻小鳥飛得高又高?(小腳踮起來)

【幼兒已有的動作經驗是腳步不動,翅膀飛起來時上下動的幅度不是很大,因此在模仿小鳥飛時,可用策略:找找誰是我的小鳥孩子來提升幼兒的原有動作經驗、用鳥媽媽和小鳥一起飛的方式來梳理幼兒的動作經驗,引起幼兒的模仿】

想象:小鳥在天上飛啊飛,還會幹什麼呢?

請個別幼兒來演示動作:如理理羽毛、喝喝水

4、教師帶領幼兒一起學小鳥飛。

二、小鳥和大樹做遊戲

1、屏幕上出現大樹:大樹在幹什麼呀?

2、一起聽着音樂模仿大樹輕輕地搖動手臂

3、欣賞動畫:小鳥和大樹的遊戲

小鳥和大樹是怎麼做遊戲的?

追問:小鳥什麼時候會停下來呢?找到朋友會幹什麼呢?

4、再次欣賞動畫。

森林裏住着可愛的小鳥,它圍着大樹飛來飛去可高興了,音樂停了,它們就和大樹抱一抱,做最好的朋友。

5、遊戲:小鳥和大樹

1)遊戲規則:

誰願意演小鳥、誰願意演大樹?(分別戴上手飾和掛飾)

什麼時候小鳥和大樹擁抱要聽好哦!一隻小鳥找到一棵大樹朋友。

2)幼兒結伴遊戲

觀察要點:

小鳥是否能在音樂停止時找到大樹朋友

小鳥和大樹朋友是否擁抱在一起。

【如大樹朋友沒有小鳥,則可以通過策略:大樹很孤單,需要鳥朋友來吸引小鳥和大樹做朋友;在遊戲過程中需要關注大樹,是否能聽着音樂輕輕地搖動手臂,教師可以和大樹一起做動作】

3)交換角色、再次遊戲

可以換一個大樹朋友一起遊戲

三、拓展:小鳥爲什麼要做大樹的朋友呢?

欣賞小鳥和大樹相親相愛的照片:做鳥窩、在大樹上休息等。

活動反思:

《大樹和小鳥》一首十分簡單活潑的兒童詩,非常符合幼兒心理特點。在教授這首兒童詩詩,孩子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這首好聽的兒童詩吸引了。整個活動開展的十分順暢。

活動開始,我把大樹和小鳥的圖片展示給孩子們觀看。請孩子們想一想,這棵大樹是什麼樣子的,小鳥會在大樹上面幹什麼,大樹又會做什麼。讓孩子們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再進行詩歌的朗誦欣賞。詩歌很簡單,配上準備好的圖譜,讓幼兒們耳目一新。圖譜不僅可以幫助幼兒理解和記憶兒歌,還能讓他們根據已有的科學知識主動學習,讓幼兒成爲學習的主體。他們非常喜歡,也很感興趣。在互動學習詩歌的過程中,我一次又一次的抽掉圖譜,和孩子們玩“去圖譜背兒歌”的遊戲,孩子們十分感興趣。在邊遊戲邊記憶的過程中很順利的把詩歌記住了。

《綱要》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的樂趣。”因此,在活動中,我設計了分角色表演,首先,由老師扮演大樹,找幾個較爲活躍的孩子做小鳥,來表演這首詩歌。然後請男孩子做大樹,女孩子做小鳥表演,最後男女小朋友交換角色表演。讓幼兒在遊戲情景中互相交往、互相合作。《綱要》還告訴我們: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因此還設計了仿編詩歌的環節,仿編詩歌是一種融思維、語言發展一體的創造性活動,在這中活動中,幼兒的語言能力、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在學習兒歌的過程中,我運用多種方法,把多個領域的知識相互滲透。整個活動中,我除了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外,還將社會方面的內容巧妙的滲透在其中,比如,讓幼兒瞭解了好朋友之間那種相互依存、友好的關係。增強了幼兒之間禮貌交往的意識,充分體驗到與同伴合作遊戲的快樂。幼兒自始至終沉浸在遊戲的情境中,通過仔細觀看和積極講述,幼兒的理解能力、感受能力、表達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的運用和發展都離不開一定的情境。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最佳時期。而讓幼兒“有話可說”就是語言教學活動的關鍵。在幼兒語言教學活動中,離不開循循善誘,更要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法則。幼兒個性化語言的發展,需要教師適時引導,這樣他們纔能有自己的語言本色,每個人才能從不同的角度說出他們自己想說的話。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創編歌曲的新唱法,體驗其樂趣。

2、學會有效的控制自己的音量。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重點難點:

學唱歌曲,嘗試創編歌曲的新唱法,體驗其樂趣

環境與材料:

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

學會有效的控制自己的音量。

備課

一、學歌詞

教師帶領幼兒按歌曲節奏說歌詞。

二、聽歌曲

播放歌曲錄音,幼兒欣賞。

三、遊戲"點兵點將"

玩法:幼兒手拉手站成圓圈,教師在圓內沿圓圈逆時針行走,邊走邊唱歌曲,同時和着節奏用手逐一輕拍幼兒肩膀,當唱完最後一句,手拍在誰的肩上,誰就學兩聲

小狗叫。在遊戲過程中,教師鼓勵幼兒跟唱。

四、遊戲"錄音機"

玩法:幼兒做錄音機,教師做開錄音機的人。

活動反思:

《張家爺爺的小花狗》這首歌曲歌詞比較簡單,幼兒學習起來也比較快。活動一開始我在黑板上放了一張《張家爺爺的小花狗》的圖譜,還有五朵小花和兩隻小花狗的圖片。第一個環節我出示了一張小花狗的圖片作爲導入活動,孩子們的興趣特別高漲,一下子都吸引過來,齊聲道:這是"小花狗"。接着我在用講述故事的形式講述歌曲內容,幼兒聽得比較認真,我再用歌唱的方式將歌曲演唱出來。幼兒對於"名字叫小花"這個歌詞有多少遍不太清楚,以至於我演唱了3、4遍也還沒有徹底的弄清楚。我就利用圖譜上的小花圖片讓幼兒弄明白到底要唱多少遍,"原來是5遍呀!"孩子們感嘆道。弄清楚之後,孩子們學起來就特別容易了。接下來就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部分了,用默唱或拍手的方式來演唱歌曲。首先我採用了孩子們的想法,用做小花和拍手的手勢來代替歌詞內容。先是"花"不唱,對於孩子來說是簡單的,然後是"小花"不唱,也是比較容易的。在上這兩個環節時,由於我的緊張我把這兩個順序倒了一下,自己都沒有發現,還是吳園長給我點評的時候提出來的。再是"叫小花"不唱,最後是"字叫小花"不唱,這兩個演唱是有難度的,孩子們唱的時候最容易把歌詞唱出來。活動最後我和孩子們一同把這首歌曲完整的演唱了一邊。

整個活動流程還是挺順的,但是在活動中我一邊彈琴一邊演唱,不太容易關注到所有的孩子,有時還特別容易彈錯,孩子們的興趣高漲,紀律有點收不住。還有在環節的把握上不是特別的清晰。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三個和尚》的故事,孩子們都很熟悉,這首歌曲的歌詞內容和故事內容相匹配,念起來琅琅上口。歌曲旋律優美、歡快、動聽。樂曲中的“嘿嘿、咿咿”使歌曲變的詼諧、有趣,深得孩子們喜愛;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我認識到音樂課不僅僅是教會幼兒學會唱這首歌,還應在幼兒會唱的基礎上發展幼兒多方面的音樂素質,於是,在我設計了 “以動畫片配歌曲爲主線,以三個闖關形式,引導孩子們不僅學會唱這首歌,並且培養孩子用對唱的形式表現歌曲,體驗唱歌獲得的快樂”。

教學目標:

1.在熟悉旋律的基礎上學唱歌曲。

2.根據歌詞內容的變化用不同的對唱形式表演歌曲,體驗歌唱活動的快樂。

3、教育活動中滲透品德教育。

活動準備:

《三個和尚》動畫課件、圖譜、禮物盒、禮物、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發聲練習,引起活動興趣。

《柳樹姑娘》使幼兒能夠用“哼唱”、“啦”、 “唱詞”等不同方式練習發聲。

二、看動畫引入主題,學說歌詞。

1. 利用闖關的形式激起幼兒活動興趣。

2. 用不同形式學說歌詞,進入闖關第一環節。

① 示範唱歌曲(要求幼兒說出其中部分歌詞)。

② 分析圖譜,有節奏讀念歌詞,強調弱拍起的“嘿嘿、咦咦”的法《三個和尚》。

③ 幼兒和老師進一步熟悉歌詞。

④ 老師宣佈:

剛纔由於小朋友們的團結努力,你們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關(打開神祕禮盒第一層),想不想把第二層也打開呀?那就進入咱們今天的下一個環節——學唱環節。

三、用不同一形式學唱歌曲。

⑤ 試聽《三個和尚》音樂,讓幼兒熟悉歌曲的旋律和節奏。

⑥ 試跟老師唱一遍(糾正不足之處)。

⑦ 配旋律唱,注重節奏感培養。

⑧ 提出更高要求,給動畫片配唱歌曲時的表情、聲音、節奏等。

5.配動畫片演唱。

6.老師宣佈第二關順利通過(找一名幼兒打開神祕禮合的第二層)。

四、用對唱地方法表現歌曲。

1. 請幼兒想一想還可以怎樣唱能把歌曲唱得更加好聽?(幼兒回答)。

2.老師與幼兒試着對唱。

3.老師、幼兒對唱(完整一遍)。

4.男女分組、交換對唱(糾正不足之處)。

5、幼兒用對唱形式進行表演唱,爲動畫片配音。

6、老師宣佈:順利通過第三關。

五、結束部分老師總結:

1.幼兒商量:一個和尚有水喝,而三個和尚爲什麼又沒有水喝了?怎樣纔能有水喝呢?

2.老師小結:小朋友說的都很好,我們不能學習三個和尚的懶惰,只有團結、合作纔會有水喝,今天由於我們小朋友的團結合作,纔會很好地完成交給你們的任務。

3、發禮物結束活動。

教研點評:

這一教學活動選材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孩子們非常積極地參與到活動中,教師在活動導入時,結合春天裏柳樹發芽自然導入發聲練習,接着,教師採用多種方式,讓幼兒理解、記憶歌詞,並用教學課件、闖關、對唱、配音、討論等形式,不斷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突出了教學重點完成了教學目標,使幼兒在本次活動中受到了藝術的薰陶,體驗到了成功的快樂,也使孩子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詞,初步唱準切分音和休止符。

2.在歌曲情境的提示下,學習歌唱遊戲的玩法。

3.在遊戲過程中能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追逃時注意安全。

4.有感情地學唱歌曲。

5.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活動準備:

1.眼罩一個

2.幼兒圍坐成圓形。

活動過程:

1.教師講故事,創設遊戲情境,激發幼兒玩歌唱遊戲的興趣。

(1)教師:有一隻小老鼠,喜歡玩捉迷藏的遊戲,他蒙上了眼睛,走進房間,東摸摸、西摸摸,摸到了小夥伴的尾巴,就又蹦又跳,開心極啦!

(2)教師:看看我這隻小老鼠是怎麼找到小夥伴的哦!

2.教師邊演唱歌曲,邊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並初步熟悉歌詞內容及歌曲旋律。

(1)教師清唱歌曲兩遍,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

(2)教師第三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歌曲結束時的對話。

(3)教師第四遍演唱歌曲,示範遊戲玩法,引導幼兒瞭解結束時兩個小夥伴要做親熱的動作。

(4)教師第五遍演唱歌曲,引導幼兒瞭解完整的遊戲玩法。

3.在教師的帶領下,個別幼兒嘗試摸小夥伴。

4.引入貓捉老鼠的遊戲情境,調動幼兒遊戲的興趣。

(1)老師示範遊戲玩法,幼兒觀察。

教師:房間裏除了老鼠,還會有誰呢?

老師繼續示範玩遊戲,幼兒觀察。

(2)引導幼兒用手指動作表現老鼠尾巴、貓尾巴。

教師:如果請你用手指表現小老鼠洗洗的尾巴,可以怎麼做?

教師:怎麼用手指表現小貓粗粗的尾巴呢?

(3)在老師的帶領下,幼兒嘗試遊戲。

師幼共同遊戲,重點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如何摸尾巴。

5.幼兒完整玩遊戲。

小百科:蒙目相捉或尋找躲藏者的遊戲。也稱捉迷藏。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熟悉音樂旋律,理解歌詞內容,感受說唱的音樂風格。

2、能按歌曲中不同的節奏,用京韻演唱歌曲。

3、產生對民間藝術的興趣。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音樂

活動過程

一、練聲《小朋友們好》

二、出示錄像,激發幼兒興趣

1、 “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有趣的短片,趕快看看裏面有誰?他在幹什麼?”

2、“對呀!短片中的老爺爺在捏麪人,麪人可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民間藝術!趕快看看捏麪人的老爺爺都捏了些什麼?”(出示圖片)

3、呀!老爺爺的本領可真大,捏出的麪人把我的眼睛都快看花了?你們是不是和我一樣呀!

三、出示圖片,幫助幼兒記憶歌詞

“今天,老爺爺還會捏些什麼呢?”

出示圖片

1、豬八戒吃西瓜。“豬八戒是怎樣吃西瓜的?我們一起來學學看。”

2、唐僧騎馬。

3、沙和尚挑着籮。

4、孫悟空變戲法。

四、感受音樂不同的藝術風格,學唱歌曲

1、欣賞歌曲

“呀!老爺爺的本領這麼大,我們聽一聽錄像中的小朋友們是怎麼誇獎他的?聽完以後要告訴我,這首歌曲和我們以前唱過、聽過的歌曲有什麼不同?”

2、再次欣賞

“歌曲裏除了我們剛纔說的,你還聽到了什麼?”

學說:“你說是啥就是啥”

3、跟着音樂念歌詞。

“你們說的可真棒,我們也來誇一誇老爺爺的本領吧!”

4、學唱歌曲。

(1)“剛纔我聽到有好多小朋友都迫不及待的想唱了,我們趕快準備好,來唱一唱吧!”

5、重點唱準歌曲中的難點。

6、教師與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

7、請幼兒與客人老師分角色演唱

五、教師小結

“今天老爺爺捏了一個西遊記的故事,在我們民間還有許多許多有趣的藝術絕活呢?如果你是捏麪人的老爺爺你想捏一個什麼故事呢?我們下次再來編一編。”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9

一、預設目標

(一)音樂智能

1、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引導根據童謠內容進行簡單的肢體律動。

2、初步認識樂器——響棒。

(二)整合其他智能

1.身體運動智能:在操場上玩遊戲。

二、活動資源

活動材料:1、小老鼠、小貓的頭飾。2、樂器:響棒 3、音樂《嘉禾舞曲》

三、示例活動

1、帶領寶寶到戶外有落葉的地方,邊念兒歌邊鼓勵寶寶觀察並感受樹葉飄落的到處都是的景象。

師:秋風吹,樹葉飄,紅葉黃葉往下掉。一片一片拾起來,和我一起做遊戲。

2、可運用優美和生動的語言激發寶寶對大自然的熱愛,加深寶寶對秋天到處都是落葉的美好景象的感受。

3、鼓勵寶寶用動作或語言表達對美好景象的感受,如學學小樹葉飄。

4、給每位寶寶一個小筐,並帶領寶寶找樹葉、撿到的樹葉放近筐裏。

5、可請配班老師協助分組進行活動,注意觀察寶寶的行動,保證寶寶在老師的視線內,注意寶寶的安全。

6、引導並鼓勵寶寶在撿樹葉的過程中注意觀察樹葉的顏色、形狀等。

c 四、活動指導策略:

(一)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秋天落葉的美好景象。

難點:喜歡親近大自然。

(三)活動形式:談話、戶外實踐。

四、活動觀察與

各關鍵能力表現突出表現較好表現一般備註語言能力

感受能力

幼兒園大班音樂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幼兒總是對成人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想通過各種方式去體驗成人的世界,例如,常常模仿成人的口氣說話,穿成人的大鞋子,女孩尤其愛穿媽媽的高跟鞋,男孩愛穿爸爸的大皮鞋。大班的幼兒作爲幼兒園裏的大哥哥大姐姐,他們更願意嘗試一些具有挑戰的事情,尤其是成人經常做的事情,做飯是成人經常做的事情之一,幼兒往往具有濃厚的興趣。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創設的情境,能夠聲情並茂的演唱歌曲。

2.體驗歌曲的趣味,根據部分歌詞編創動作進行表演。

二、活動準備:

PPT、音樂、布娃娃玩偶

三、活動過程:

1.導入

跟隨音樂《扮家家》進行律動,音樂結束後,提問問題,引出主題。剛纔有這樣一個動作(炒小菜),誰知道這是在幹什麼啊?(炒菜、炒小菜、做飯)你們記得可真清楚,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來玩一個炒菜做飯的遊戲。

2.展開

(1)欣賞兒歌《娃娃上竈》,引導幼兒做事認真專心。

我們的娃娃家裏有一個小娃娃她也很喜歡做飯,今天可是她第一次做飯,老師把她做的飯帶來了,我們先來看看這位小娃娃做的飯好不好吃。出示ppt。

(2)聽音樂《娃娃上竈》,熟悉歌詞,引導幼兒做出與部分歌詞對應的動作。

(3)引導幼兒有節奏的朗誦歌詞.

(4)以“菜譜”形式出示圖譜,引導幼兒根據圖譜演唱歌曲並掌握間奏。

(5)跟隨音樂以全體合唱、分組等形式跟唱歌曲。

(6)根據部分歌詞引導幼兒做出動作,並在演唱過程中加入動作。

四、活動延伸

幼兒仔細觀察家長做飯時動作,爲整首歌曲添加動作,進行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