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7W 次

作爲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快來參考教案是怎麼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有關幼兒園小班教案範文集錦七篇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用點、圓圈等表現出水果的形狀、大小。

2.樂意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重點】能用點、圓圈等表現出水果的形狀、大小。

【活動難點】能正確使用顏料並採用不同顏色表現水果的形狀、大小。

【活動準備】

1.與活動相關的圖片。

2.事先畫好的果園背景圖。

3.顏料、調色盤、畫筆、抹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師:小朋友,你們喜歡吃水果嗎?今天老師帶你們去果園裏看看吧!

二、瞭解不同水果的特徵。

1.出示圖片—蘋果樹

提問:這是什麼?長在哪裏?它是什麼樣子的?

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蘋果?

2.出示圖片—桔子樹。

提問:這是什麼?長在哪裏?它是什麼樣子的?

你還見過什麼顏色的桔子?

3.出示圖片—櫻桃樹。

提問:這是什麼?長在哪裏?它是什麼樣子的?

小結:今天我們參觀了蘋果園、桔子園、櫻桃園,它們都是圓圓的,它們有的大,有的小,有的是紅色,有的是黃色,還有的是綠色。

三、教師講解畫法,幼兒操作。

1.出示果園背景圖。

師:這兒有一片果園,可是這些果樹上都沒有果子怎麼辦呢?我們可以來畫一畫,那圓圓的果子怎麼畫呢?

教師講解畫法:請幼兒豎起二拇弟繞毛線,越繞越大。

請一名幼兒用畫筆沾顏料嘗試。

師:這是大大的果子,那小小的果子怎麼畫?

教師講解畫法:用點子來表示,點一點、點一點。

師:如果我想換顏色了怎麼辦?就要把畫筆放到杯子裏,重新換一支沾有其他顏色的筆。

教師提醒幼兒注意衛生,畫好後用抹布擦手。

2.播放音樂,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師:下面請小畫家們慢慢走過來畫果子吧!(提醒幼兒不要擠在一張背景圖上畫,分散開來,注意換顏色)

四、總結。

師:小朋友們把果園裝點的真漂亮,讓我們也展示給其他小朋友看看吧!

【活動反思】

本活動對小班幼兒來說新穎有趣,幼兒初次接觸顏料和毛筆,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中幼兒都積極參加,認真配合。通過認識水果瞭解其主要特徵,用點、圓圈表現出來,幼兒完成的都很棒。操作過程中,個別幼兒總是不記得換顏色,需要提醒。另外,在幼兒人數較少的情況下,我應該爲幼兒人手準備一個調色盤,以免出現活動中一擁而上沾顏料的情況。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2

新來的小朋友

【活動設計】

幼兒年齡小,剛離開親人來到幼兒園這個陌生的環境中,難免產生緊張、不安、焦慮等情緒。“新來的小朋友”這首幼兒詩貼近幼兒的生活實際,句式的重複和節奏感更能吸引幼兒,尤其是詩的最後一句“不哭不哭都不哭”更能引起幼兒的注意,特別適合剛入園的孩子學習,可以幫助小朋友儘快熟悉幼兒園的環境,消除緊張情緒,幫助小朋友高高興興地來上幼兒園。

【活動目標】

1、喜歡學說幼兒詩,初步感受幼兒詩的語言美。(重點)

2、根據詩的畫面和內容,幼兒能夠大膽連貫地表達。

3、初步感知幼兒詩中反覆句式的使用,學說幼兒詩。(難點)

【活動準備】

新來的小朋友哭的視頻、小熊敲鼓、小貓吃飯的場景、課件、音樂、《幼兒園裏真快樂》。

【活動過程】

一、利用真實的“生活再現”情境,幫助幼兒萌發安慰新來小朋友的愛心

師:新來的小朋友哭了,怎麼辦呢?(自由講述)

小結:小朋友都是有愛心的孩子,懂得去安慰小朋友了!對,“新來的小朋友,快不要哭!”

二、幼兒“快樂感知”,初步感知幼兒詩中反覆句式的語言美

場景一:小熊敲鼓。

師:你看,小熊在哭嗎?“你看小熊也不哭”。

場景二:小貓吃飯。

師:你看,小貓在哭嗎?“你看小貓也不哭”。

小結:不哭不哭都不哭。

三、教師示範朗誦幼兒詩,幼兒進一步感知、理解幼兒詩的節奏。

1、教師示範朗誦(動作示範、語氣抑揚頓挫)。

師: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首好聽的幼兒詩“新來的小朋友”。

2、播放課件,師幼共同朗誦。(重點是節奏)

師:大家和老師一起說幼兒詩,看誰的聲音最好聽!

四、利用“快樂體驗”情境,幼兒感受快樂的氛圍。

師:大家都是好朋友,我們一起跳舞吧!

【活動延伸】

音樂遊戲:《找朋友》。

附:新來的小朋友

新來的小朋友,

快不要哭!

你看小熊也不哭,

你看小貓也不哭,

不哭不哭都不哭。

【活動反思】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在其《大教學論》中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而心理學也認爲個體的情感對認識活動至少有動力、強化、調節三方面的功能。爲了激發幼兒的學習內在需要,我利用新來的小朋友哭的視頻爲幼兒創設一個真實的生活再現情境,把幼兒引入到身臨其境的情境中去,從而刺激幼兒的感官,促使幼兒的內在情感因素產生共鳴,來激發和強化他們的求知慾望。

在這種情境中我提出問題“新來的小朋友哭了,怎麼辦呢?”的時候,小朋友很自然地說:“抱抱他”“親親他”“給他一塊糖”“給他玩玩具”……從幼兒的回答中,可以看出通過這種真實的生活再現情境,喚醒了幼兒的已有經驗,讓幼兒回想起自己哭的時候成人的行爲和舉止,從內心引起了共鳴,這也說明這種情境創設很有效、很成功。

在這個環節中,有一個小朋友說出了“對不起”。雖然幼兒還不能恰當地運用,但是已經有了使用禮貌用語的意識。在以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多一些禮貌用語的滲透,幫助幼兒培養文明的語言習慣。總之,孩子都很喜歡這首幼兒詩。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願意玩遊戲。

2.瞭解辣椒的各種特徵。

3.提高幼兒的觀察能力,分辨能力和思考能力。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鍊他們的個人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深入瞭解辣椒,能明確的分辨顏色。

2.能正確分辨辣椒的味道及使用方法。

活動準備

課件遊戲音樂辣椒實物圖片

活動過程

1.律動《太陽升起來了》

2.讓幼兒簡單的說一說各種蔬菜

3.通過實物辣椒讓幼兒自由討論

深入瞭解紅辣椒和青辣椒的顏色,外形特徵,味道,使用方法。

通過圖片讓幼兒更加深入瞭解辣椒的名稱和顏色。

4.遊戲《找自己的家》

給部分幼兒發紅辣椒的卡片,給部分幼兒發青辣椒的`卡片,讓幼兒跟着律動跳舞,一旦停音樂,找回跟卡片顏色相應的小房子。

5.結束

小百科:辣椒生育初爲發芽期,催芽播種後一般5-8天左右出土,15天左右出現第一片真葉,到花蕾顯露爲幼苗期。第一花穗到門椒坐主爲開花期。坐果後到拔秧爲結果期。辣椒適宜的溫度在15-34度之間。種子發芽適宜溫度25-30度,發芽需要5-7天,低於15度或高於35度時種子不發芽。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4

幼兒基礎與教材分析:

小班幼兒具有動作發展快、愛模仿、認知依賴於行動等特點,從這些特點來看,律動是一種符合小班幼兒學習需要、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活動類型。在創造性韻律活動中,幼兒自身對做的過程比做的結果更感興趣,因爲做的過程給幼兒帶來了很大的滿足感,他們的許多創造性行爲就表現在嘗試和熟悉事物的活動過程中。幼兒創造性韻律的開展,能夠更好地促進幼兒的創新能力的發展,能激發幼兒的創造慾望,我們應當接受每一位幼兒的不同的,多角度的創意。只有這樣幼兒對創造的興趣和創造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在本節課中,第一段將會採用模仿的形式教學,第二段則會讓幼兒自主創編相對應音樂的動作。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和表現進行曲的力度和均勻的節奏。(根據小班藝術領域中的感受與欣賞中的目標,喜歡欣賞多種多樣的藝術形式和作品。)

2.學習隨音樂模仿解放軍的動作。(根據小班藝術領域中的表現與創造中的目標,具有初步的藝術表現與創造能力。)

活動準備:

1.在電視上看過解放軍操練。

2.配套音樂CD或磁帶。

活動重點:

幼兒能夠初步感知進行曲的力度和均勻的節奏。

活動難點:

能夠模仿解放軍走步,並且能夠根據音樂旋律變幻出不同的動作。

活動過程:

一、聽音樂,感知節拍。

--幼兒完整的聽音樂《這是小兵》。

--教師鼓勵幼兒自主隨音樂拍拍小手,合節拍。

--教師帶領幼兒隨樂曲合拍的拍手,熟悉旋律,初步感知樂曲的力度。

--這一個環節是讓幼兒自由思考,自主感知節拍韻律。

二、介紹歌曲,讓幼兒熟悉歌曲。

--師:你們知道這是誰的歌嗎?(教師適當模仿解放軍走路,引導幼兒說出這是寫給解放軍叔叔的歌曲)--這一個環節可以採用集體思考,獨立表達的方式,這樣可以豐富幼兒的想象力,給幼兒一個點集中起他們的注意力。在獨立表達時,是爲了讓幼兒能夠認真聽取其他人的想法。

三、隨音樂做模仿解放軍的動作。

--組織幼兒討論:解放軍叔叔是怎樣走路的?用動作表現出來。如:有的踏步走、扛槍走等。

--組織幼兒討論:解放軍叔叔是怎樣打擊敵人的?用動作表現出來。如吹號、開槍、開炮等。

--這一個環節可以採用集體思考,集體表現。引導幼兒正確做出這些動作。

四、隨音樂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隨音樂合拍的做解放軍操練的動作,如:第一遍的第一、二句吹號,第三、四句起步;第二遍的第一、二句開槍,第三、四句開炮等。

--教師提問:"你們還知道解放軍叔叔會做哪些動作嗎?"讓幼兒自由想象動作。

--再次隨着音樂做動作,這次的動作可以讓幼兒自主創編。

--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也是相對來說一個難點。讓幼兒體現出他們自己的藝術表現能力與創編能力。

注意點:

1.在幼兒熟悉音樂的基礎上,教師可以變化音樂的彈奏速度,讓幼兒感受音樂的速度變化,並相應地用走步、跑步等動作表現出來。

2.本活動可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欣賞,並學習隨音樂合拍的拍手;第二次學做解放軍操練動作。

3.在體育活動中,可多組織幼兒練習走步。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體驗媽媽對寶寶的愛護,萌發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2、欣賞音樂,根據音樂旋律的不同表演鳥飛、餵食、與大風搏鬥等動作。

3、感受3/4拍和帶休止符旋律的節奏特點

活動重點:

在欣賞樂曲的基礎上,根據音樂風格的不同來表演鳥飛、餵食、與大風搏鬥等動作

活動難點:

學習聽辨帶休止符音樂的特點,並能隨節拍做吃食的動作。

活動準備:

1、在日常生活中播放歌曲錄音,讓幼兒自然學會演唱歌曲《小鳥和媽媽》。

2、《喂小鳥》音樂磁帶。

3、小鳥頭飾20只。

活動過程:

一、演唱歌曲 引出活動

教師扮演鳥媽媽,幼兒扮演鳥寶寶,演唱歌曲《小鳥和媽媽》。

二、感受音樂 練習動作

1、欣賞樂曲《鳥飛》,感受3/4拍音樂節奏的特點,引導幼兒按節拍做鳥飛的動作。

①欣賞樂曲,引導幼兒說一說有什麼感受。

②帶領幼兒練習隨音樂做鳥飛的動作。

2、聽辨樂曲《餵食》,感受帶休止符旋律的特點,學習喂小鳥動作。 ①請幼兒說一說《餵食》這段音樂和《鳥飛》的音樂有什麼不同。 ②練習隨節拍點頭的動作,一拍餵食,一拍吃食。

③教師和幼兒隨音樂合拍的表演餵食、吃食的動作。

3、幼兒聽辨音樂《大風》,創編與大風搏鬥動作。

①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緊張、激烈的旋律。

②啓發幼兒創編表現小鳥與大風搏鬥的動作。

③帶領幼兒隨音樂表演動作。

三、遊戲表演 表現樂曲

1、教師和幼兒分配角色,講清遊戲規則。

2、教師和幼兒隨四段音樂完整地表演遊戲《喂小鳥》,提醒幼兒被風吹散後要有序的回家。

3、引導幼兒在遊戲中體會鳥媽媽對小鳥的愛護和小鳥對媽媽的感激之情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嘗試替換歌詞,感受替換歌詞演唱的樂趣。

鞏固對幾種常見色的認識。

理解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已經認識幾種常見色,如:紅、黃、藍、黑等。

課件準備:《顏色歌》歌曲視頻;《顏色朋友在哪裏》歌曲音頻及伴奏;“顏色朋友在哪裏”圖片。

材料準備:各種常見色的綢帶人手一條。(可用其他有顏色的玩具或氣球替代)

活動過程

播放歌曲視頻《顏色歌》,複習幾種顏色的名字並讓幼兒在班級中找一找這些顏色。

——你從視頻中聽到了哪些顏色?

——你能在班級中找到這些顏色嗎?

播放歌曲音頻、伴奏及圖片《顏色朋友在哪裏》,以及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學唱歌曲。

——今天,就有其中一位顏色朋友想和大家一起玩遊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看看是哪位顏色朋友。

1、播放歌曲音頻及圖片第一遍,瞭解歌詞內容。

——歌曲中出現了哪幾個數字?

——顏色朋友是誰?

2、播放歌曲音頻及圖片第二遍,熟悉歌曲旋律。

3、播放歌曲音頻及伴奏,出示圖片,帶領幼兒學唱歌曲。

播放歌曲伴奏《顏色朋友在哪裏》,鼓勵幼兒嘗試替換歌詞進行演唱。

1、嘗試替換歌詞。

——紅色朋友可以替換成哪些顏色朋友?(黃色、藍色、綠色等)

2、播放歌曲伴奏,帶領幼兒用替換的歌詞唱一唱。

播放歌曲伴奏《顏色朋友在哪裏》,發放材料“各色綢帶”,組織幼兒玩遊戲“找朋友”。鞏固幼兒對歌曲以及幾種常見色的掌握。

1、教師講述玩法。

1)遊戲前,幼兒自由選擇一種顏色的綢帶,握在手中。

2)教師跟隨伴奏演唱歌曲,幼兒在班級自由走動。

3)當教師唱到“紅色朋友在哪裏”時,手持紅色綢帶的幼兒便圍在一起同唱“在這裏,在這裏,紅色朋友在這裏”。唱完之後便四散開。

4)教師可以不斷變化歌詞中綢帶的顏色,當已有綢帶的顏色都唱完時,可讓幼兒互換綢帶,繼續遊戲。

2、播放歌曲伴奏,幼兒愉快遊戲。

活動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關注身邊的顏色,如班級中有哪些顏色或者操場上有哪些顏色等,加強幼兒對顏色的認識。

幼兒園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發現學習,體驗發現學習的樂趣;

2、 發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想象思維能力;

3、 學習按一定順序觀察和講述圖片內容,並能較完整地講述故事,豐富詞彙——融化。

 活動準備:

掛圖《雪人不見了》

活動過程:

一、 導入:“小朋友們喜歡堆雪人嗎?”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一些圖片,圖片中的小動物也喜歡堆雪人,一起看一看。”

二、 展開:

1、 出示3幅圖片,讓幼兒自由觀察,瞭解圖片大意。

2、 引導幼兒逐幅觀察

(1) 觀察圖一、提問:現在是什麼季節?天氣怎樣?

圖片上有誰?他們在幹什麼?

小結:冬季、下雪天。小猴和小熊在一起堆雪人。

(2) 引導幼兒觀察圖二、提問:

天氣有什麼變化?小猴小熊感覺怎樣?你是怎麼看出來的?

(3) 觀察圖三、小熊和小猴正在幹什麼?他們爲什麼要這樣做?

(4) 請幼兒連貫講述1—3幅圖。

3、 引導幼兒想象小雪人進屋後,會發生什麼情況。

幼兒想象後,出示圖片。(理解融化的意義)

4、 請幼兒試着完整講述。

注意:用此要恰當,簡練。

5、 互相講述。

 活動結束:

請幼兒到戶外感受冬天的寒冷,教育幼兒冬季不怕冷。

如下雪,可讓幼兒堆雪人,把雪握在手裏,鞏固雪遇熱融化的知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