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九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九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7W 次

作爲一名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錦集九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在動手操作的基礎上,掌握5分成兩份有四鍾結果。

學習有條理地擺放,收拾活動材料。

活動準備:

第一組:穿珠板和木珠12份,記錄單若干。

第二組:操作材料,記錄單等第三組:雪花片,鉛筆,記錄單。

活動過程:

小組活動第一組:穿木珠。

師生共同講解玩法:每次拿5個木珠,然後把5個木珠分成兩份,邊分邊說:“5個木珠可以分成幾個和幾個,幾個和幾個和起來就是幾。分好後用數字作記錄,記錄結果要和分的一樣。

第二組:撕貼格子。

請一位幼兒介紹玩法。

第三組:撒雪花片。

請一幼兒介紹玩法集體活動。

請四位幼兒講述操作結果,教師記錄。

歸納5的分合活動。

“5分成兩份有幾種不同的答案,請小朋友對照黑板上的記錄,檢查自己的記錄單是否有遺漏和重複,看一看:你的記錄少了哪一組或多了哪一組?”

教後感:這節課上下來,孩子很感興趣,我利用了遊戲的形式學習了分成不同的分法,孩子們很容易掌握。但有部分孩子比較困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幼兒園小班體育活動動作目標及指導要點

一、走:

1、自然走:

小班:雙腳交替自然地走

指導要點:步子穩健向前走動,目視前方,兩臂自然擺動。 小班:上體正直、雙腳交替自然地走

指導要點:挺胸,軀幹正直,使頸、背在同一垂直而上,眼看正前方,步幅大而均勻,落地輕柔,兩臂自然前後擺動。

2、變化走;

小班;向指定方向走

指導要點:設定幼兒比較感興趣的標誌物。

二、跑:

1、自然跑:

小班:雙腳交替自然地跑

指導要點:可以從原地踏步的基礎上引入原地跑的教學,使之體會走與跑的根本區別——騰空。擺臂爲握拳屈肘前後自然擺動。 小班;上體正直、雙腳交替自然地跑

指導要點:步子邁開,落地輕柔,軀幹正直稍前傾,兩臂握拳屈肘前後自然擺動。

2、變化跑:

小班:向指定方向跑

指導要點:設定標誌物,在跑動中,要目視相去無幾物,身體向前傾向前跑進,體會騰空感,兩臂自然前後擺動。

3、走、跑交替:

小班:走、跑交替100米

指導要點:(1)走—跑,聽到跑的指令,下肢迅速蹬擺做出跑的動作,同時兩臂迅速由直臂變屈臂前後擺動,身體稍向前傾。(2) 跑—走 聽到走的指令,迅速由跑轉變爲走,並調節呼吸。

4、追逐跑;

小班:在指定範圍四散跑、追逐跑

指導要點:強調限制條件——指定範圍。追者要求其講究方法,逃者要求其有躲閃能力。

三、跳:

1、縱跳:

小班:輕鬆自然地雙腳同時向上跳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蹬伸充分,落地緩衝。

2、行進跳:

小班:輕鬆自然地雙腳同時向前跳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身體前傾,兩腳同時起跳,同時落地。

3、從高處往下跳:

小班:從25釐米高處自然跳下

指導要點:屈膝預擺,身體稍前傾,落地緩衝,注意身體平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體驗集體遊戲的快樂,鍛鍊反應的靈敏性和動作的協調性

2、能根據季節特徵參與制定遊戲規則,按照遊戲規則進行遊戲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發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情境準備:在活動室裏劃出春、夏、秋、冬的四個區域(用紙板畫出帶表四季的畫)

【活動過程】

一、學兒歌《一年四季我知道》

1、請幼兒說一說四季輪換的順序問題:一年之中最開始的季節是什麼?春天過去是什麼季節?冬天過去之後呢?

2、學念兒歌《一年四季我知道》

提示:教師說前兩句,幼兒說後兩句

二、欣賞歌曲《四季童謠》

1、教師和幼兒共同欣賞歌曲《四季童謠》

2、請幼兒結合歌詞講述四個季節的典型特徵

三、遊戲:一年四季我知道

1、教師交待初步的遊戲規則:幼兒手拉手圍成一個圈,邊沿圈走,邊念兒歌《一年四季我知道》唸完兒歌,教師出示四季圖片,出示哪一個做哪一個季節的動作。

2、教師帶領幼兒熟悉活動室裏的四個區域

3、教師與幼兒共同商定與每個季節特徵對應的動作是什麼。商定的動作要符合季節的特徵。

4、教師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把商定好的動作加進遊戲規則中。

5、幼兒與教師一起按規則玩遊戲提示:遊戲進行幾次之後,教師可請個別幼兒來指揮遊戲,並請幼兒創編四季的動作建立新的遊戲規則,然後再繼續進行遊戲。

【活動反思】

在這節課中,我能照顧到幼兒的理解能力。都是用一些幼兒經常接觸到的顏色和幼兒比較容易做的動作來上課。用幼兒容易想到的景象來代表每個季節,做到層次分明,容易區分。趣味性強,能挑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由來:

幼兒園大班2、學期小孩們均可比較順順利利的的做好值日日常生活動,可是在平時教學中我發覺小孩們在參與值日日常生活動時有幾個問題:

有一些孩子常常不可以牢記自個兒值日的時間,沒法按照約定時間參與值日日常生活動。

值日生間不可以非常好的商議與分工,出現爭論與不快樂的情況。

愛玩忘卻了自個兒的工作任務,辦事時不夠專心。

教學開展:

一。通過交流,提出問題

師:每一個孩子都做過值日生爲集體服務,與此同時大夥兒每天也爲你服務,你們認爲大夥兒在做值日生時是否非常好啦,哪一些方面期望更加好?

孩子:亦能,可是有時候也不好。

有些孩子來晚啦,無法爲大夥兒服務,還得我們幫助他。

有些值日生擺碗筷不齊整,小凳子也歪歪扭扭的。

XXX值日生查驗手時不專心,不認真看;另外還有的值日生對孩子厲害,不好好講,常常讓我們再一次洗手。

有些值日生做完事後在一邊講話,影響集體教學。

XXX與XX做值日時老爭吵,常常相互告狀,結果耽擱大夥兒啦。

有些值日生是好夥伴,2個人就光臨玩啦,把自個兒的事都忘啦。

另外還有的值日生自個兒辦事過於慢,何事情都最終,怎樣幫助我們辦事呀。

二。集體探討改善方案

師:這一系列問題孩子有方法改善嗎?

幼:有方式。辦事專心點,自個兒想着點,2個人相互叮囑、友善不爭論。

師:我們可不可以想一個好教學,勉勵提高與做值日生好的孩子哩?

幼:能,可比賽。

怎樣比呀?也不可以一塊兒做呀。

可,把好的值日生記下來,最終看誰好唄。

大夥兒允許了這一個觀點。

師:是否都做1遍才行哩?時間過長是否會忘卻啦?

幼:都做1遍好。

不好,時間過長啦,得一個月哩!

那便短點吧。

師:多久適當?孩子能牢記,也可比出哪個最好?

孩子:十天;五天;七天……

最終通過看掛曆,集體選取了五天比賽一次

師:我們要比賽的是啥?

幼:哪個最好;最佳的值日生。

師:我們是從5組值日生裏選拔出最佳的對嗎?我們來爲這一個教學起一個名稱吧。

幼:最棒值日生、最好值日生、幹練值日生

師:怎麼樣從名稱上能發現是2個孩子?

幼:最棒協作值日生、最棒組合、最強聯手

師:我也想了個名稱:最好值日生拍擋,孩子從這一些名稱裏頭選一個吧。

最終,舉起手錶決的模式通過了“最好值日生拍擋”的名稱。

三。擬定評比標準

師:我們要選怎樣的值日生當最好拍擋?我們需要定一個標準嗎?

幼:發碗齊整的。

拉小凳子適當的。

按照約定時間參與值日生來園的。

桌子乾淨的。

能與孩子討論的,不爭吵的。

專心查驗洗手的。

跟孩子態度好的。

不需要教師催,自個兒做好的。

做完事不影響大夥兒的。

幼兒教師與孩子一致選、擇制定了5條標準。

1。按照約定時間來園參與值日生工作。

2。積極做好工作,不需要教師叮囑。

3。抹桌子乾淨、擺碗筷齊整、拉小凳子適當。

4。會與小夥伴討論、分工協作。

5。做完事與集體在一塊兒,不影響大夥兒。

四。自薦、選舉畫畫“最好值日生拍擋”標準。

師:怎麼樣可讓孩子都明白這一些標準,並照着做。

幼:畫下來,大夥兒看。

師:每一個孩子都可說說你想怎麼樣畫,大夥兒來選取一個最佳的內容。

小孩們自薦講出想畫的內容與自個兒畫畫的觀點,由大夥兒選拔出最喜愛適當的。

最終選用結果:

1、按照約定時間來園——候昀(一個孩子到幼兒園,一個表指着7:40)

2、積極做好,不需要叮囑——朱嘉琪(2個孩子做值日,教師表揚好)

3、抹桌子乾淨、擺碗筷齊整、拉小凳子適當——李雪晨(用3幅圖各自畫)

4、會與小夥伴討論、分工協作——柳靜怡(2個人講話,做不一樣的事情。)

5、做完事與集體在一塊兒——張思羽(集體猜謎語,值日生站在門跟前,望着教師,與大夥兒一塊兒猜)

5名孩子畫好後黏貼在環境裏。

五。自選朋友,填寫值日生表

六。觀測和察看效果

改變:愛遲到的石新月、曹鴻宣、堯天潤孩子來的十分早;2個人能相互協作禮讓了;做得好的孩子樂意協助小夥伴,教給他方式;有些孩子還在前一日通電話叮囑小夥伴別遲到。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目標:

1、培養幼兒通過想象力,愉快的與老師一同鍛鍊身體。

2、發展幼兒手,眼協調的能力。

3、學習手眼協調的自拋自接球。

4、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5、培養幼兒邊玩邊記錄的學習技能,並能夠用自己簡短、流利的語言表達自己記錄的意思。

活動過程:

一、熱身運動

教師:“小朋友們,今天王老師要帶小朋友到山上去打一種果實,果實的名字叫做板栗。小朋友們知不知道板栗長成什麼樣子啊?(身上有刺,有硬殼)那我們要去打板慄我們應該用什麼東西去打啊?(球)

二、分發小球讓幼兒練習拋接球和拍接球

教師:“現在王老師要教教小朋友怎樣打板慄,老師這兒有許多的球,待會兒我們就用球去打板慄”(我們每個小朋友拿一個球,我們先打樹上面的板栗,板栗身上有許多的刺,板栗掉下來了,我們先把球接好,我們待會兒在來撿地上的板栗。現在看好王老師是怎麼打的,打的時候,兩隻手把球抱好,手向上拋,眼睛往上面看,向上拋的時候不要用太大的力,球跳下來的時候,倆隻手打開把球接住)(分發小球,讓幼兒自由練習)

教師:“現在我們小朋友打了很多的板栗,看地上到處都是板栗,板栗身上有許多的刺,來我們一起把地上板栗的硬殼給它打掉.先在小朋友先看紅媽媽是怎樣打的。(先把球用倆隻手抱住,往下打,眼睛看球,打的時候手往下用力把手放開,球彈起來,倆隻手把球接住)幼兒自由練習。

三、練習跳接球

教師:“小朋友們,地上的板栗我們都打完了,王老師發現在樹頂上還有許多的板栗,現在我們該怎樣去打上面的板栗呢?”(總結出來要跳起來去打)引導幼兒跳起來該怎麼打(打的時候腳跳起來,眼睛往上看,眼睛跟着球走,球往上拋,手張開,球往下掉把球接住)幼兒練習。

四、分組練習

教師:“現在老師發現在那邊還有許多的板栗,老師想讓小朋友自己去打板慄看哪個小朋友打的板栗最多。(放音樂幼兒自由練習)

五、上大山找板栗樹奶奶

電話鈴響了(是板栗樹奶奶打來的電話,她說今天我們的小朋友表現的真棒,所以要請小朋友到她家裏去領大的板栗,小朋友想不想去啊)

分發籃子,講規則

(上大山去板栗樹奶奶家,要經過獨木橋,山洞,草地,水溝。路上小朋友要保護好自己,注意安全,不要擁擠,一個接一個的走,要把你們的籃子拿好。)(路上可以念兒歌和唱歌)

六、領大板慄

到山上板栗奶奶那兒領到板栗後裝在籃子裏,炒板栗,吃板栗,請老師吃板栗(放音樂結束)

《打板慄》反思

1、以情景爲引,遊戲爲爲連,將健康、藝術有機整合。在本次活動中,我針對大班幼兒的特點,創設了良好的遊戲情境,構造了有趣的遊戲情節,讓幼兒在充滿樂趣的遊戲中鍛鍊身體,提高技能,能夠較好的完成教學目的`。

2、教學過程循行漸進,成成深入,重點突出,在拋球和接球的過程中,鍛鍊幼兒的手、眼協調等的能力,培養幼兒的興趣。在活動的過程中導入打板慄情景式體育活動,這樣就避免了遊戲的枯燥乏味,不同的要求使幼兒始終對活動充滿了興趣。

3、將自己融入遊戲中,和孩子們形成了有效的師幼互動,在活動中引導、幫助、支持幼兒,和幼兒一起練習自拋自接球的本領,正是有了教師的參與,孩子們的積極性明顯提高了。

4、這次活動中,加入了上大山去板栗奶奶家領板栗的情節,也加入了音樂,使這個活動更爲活潑、主動,培養了幼兒對音樂的感悟力。這次活動整體效果良好,幼兒的興趣很濃厚。

5、這次活動不足地方:在教幼兒拋接球時,可以多示範幾次,讓幼兒觀察清楚,可以請個別幼兒展示,瞭解幼兒的掌握情況;教師的表情可以在豐富一些,語氣溫和一些。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感知野貓的性格特徵和富有童趣的故事情節。

2、通過閱讀畫面及理解故事,對野貓眼中的城市與現實生活中城市的差異有更深的瞭解,發展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3、增進對我們的城市的認識和對城市的喜愛之情。

4、參與閱讀與討論,體驗故事的奇特與幽默,初步瞭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徵,進一步激發閱讀圖書的興趣。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故事。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從而發現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

2、難點:糾正故事中野貓犯的錯誤,發展逆向思維和判斷能力。

活動準備:

1、背景圖及各種動物圖片。

2、字卡:疼、癢、沒羞

活動過程:

一、興趣導入,引出主題。

1、師:今天天氣真不錯,有這麼多的客人老師來到我們大二班做客,我們向客人老師打個招呼。(幼:客人老師好!)還有有一位特殊的小客人也來到了我們大二班,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它的到來!(幼兒鼓掌)

2、師出示野貓圖片:"大家好,我是一隻生活在城市裏的野貓。"(幼:野貓,你好!)師:"上次乘着清明放假,野貓去了一趟森林,森林裏的動物都圍着它,要它講城市的故事,小朋友,你們想不想也聽城市裏的故事?"

二、完整欣賞故事,初步熟悉故事內容。

1、師有感情地講述故事,幼兒認真傾聽。

2、提問: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幼:野貓的城市)

(2)故事裏有誰?(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出事相應的動物圖片。)

(3)動物們看到城裏的野貓來到了森林,他們是怎樣做的?(豐富詞彙:問長問短)什麼是"問長問短?

三、分段欣賞,進一步理解故事內容,啓發幼兒即使糾正野貓所犯的錯誤。

1、師:"野貓被動物們問長問短,心裏非常得意,以爲自己很了不起,那它介紹的城市裏有什麼呢?它是怎樣向動物們介紹城市的呢?請小朋友再仔細聽一聽。(師講述故事中間部分)

2、提問:

(1)野貓講了城市裏有哪些東西?(斑馬線、地圖、抽水馬桶)

(2)你喜歡聽野貓講城市裏的什麼東西?(幼兒任意回答,師根據幼兒回答相機引導理解故事內容。)

斑馬線:

(1)野貓說城市有許多馬路,馬路上有斑馬線,對嗎?(對)它是怎麼介紹的?(引導幼兒講述故事內容)

(2)野貓講的城市給斑馬的感覺是什麼樣的?斑馬是怎麼說的?(出示相應的字卡:疼,幼兒學說斑馬的話)它爲什麼這麼說?(幼:動物們都從它身上走過,把它踩得很疼。)

(3)我們走斑馬線時斑馬線會疼嗎?野貓這樣介紹城市的斑馬線對嗎?假如是你,你會怎樣介紹城市的斑馬線呢?(指名幼兒介紹)

(4)老師小結:城市裏有許多馬路,馬路上有斑馬線,當人們過馬路時,就要從斑馬線上走過去,這樣比較安全,城市是一個講究交通規則的地方。

3、城市規劃圖:

(1)野貓說城市裏有一種地圖,這裏一塊,那裏一塊表示不同的地方,你們知道那地圖是什麼嗎?(幼:城市規劃圖)

(2)它是怎麼介紹的?(引導幼兒講述故事內容)

(3)野貓講的城市給花奶牛是什麼樣的感覺?(出示相應的字卡:癢,學說花奶牛的話)它爲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幼:因爲野貓在它身上劃來劃去,像在撓癢癢。)

(4)那野貓介紹的城市規劃圖對不對?(不對)如果是你,你會怎樣介紹呢?(指名幼兒介紹)

(5)老師小結:城市很大,有了規劃圖,按規劃建設城市,這樣會方便人們的生活,人們生活得很快樂。

4、抽水馬桶:

(1)你家有抽水馬桶嗎?它有什麼用?你爸爸喜歡在抽水馬桶上看書、看報紙嗎?

(2)野貓是怎樣向小動物們介紹抽水馬桶的?

(3)野貓講的城市讓小鼯鼠覺得怎麼樣?(出示字卡:沒羞,理解"沒羞",學學小鼯鼠的話。)

(4)爲什麼小鼯鼠會這麼說呢?(幼兒回答)

(5)野貓用這種方式介紹抽水馬桶對嗎?(不對)那你會怎樣介紹呢?(指名幼兒介紹。)

(6)師小結:城市裏有抽水馬桶,人們不隨地大小便,是個講衛生講文明的地方。

5、引導幼兒共同小結:

(1)聽了這個故事,你覺得這是一隻怎樣的野貓?(幼兒回答)

(2)野貓很驕傲,有點自以爲是,用了自己以爲很正確的方法比喻城市,因爲它比喻得不恰當,講述得不清楚,所以讓森林裏的動物覺得城市是一個(幼:很疼、很癢、沒羞的地方),動物們喜歡野貓的城市嗎?(不喜歡)

四、組織幼兒討論,啓發幼兒解答森林裏動物們的疑惑。

1、師講述故事最後一段:"城市真的像野貓講得那樣是一個很疼、很癢、沒羞的地方嗎?"(不是)

2、小朋友,我們生活的城市叫什麼名字?(江陰)如果你也從那輛汽車走下來,你想對森林裏的動物說些什麼?你會跟小動物們介紹我們的城市嗎?請小朋友們幫幫忙,告訴動物們正確的答案吧!(引導幼兒大膽地講述,介紹城市裏的各種設施。)

五、小結。

師:"聽了你們的介紹,小動物們都迫不及待地想到我們江陰來了,你們願意帶着他們參觀我們的城市嗎?"(幼兒隨音樂走出活動室)

活動反思:

通過《野貓的城市》也讓我感受到了,要上好一節課的準備和預設,師幼之間的互動是很重要的,同時也要根據班上幼兒的特點和特殊情況,對教案做詳細的修改,以確保幼兒在活動中能夠得到更好的收穫和鍛鍊。

由預定目標看,本次活動是實現了設計目標,幼兒在活動中反映積極,迴應良好,

不足之處是教師對幼兒原有的語言發展水平了解不夠,所以教師提問的指向性要更加準確,呈遞進式提問,避免跳躍式提問,以便於幼兒形成完整的故事思路,進一步形成語言與思維的統一。

如果重上這節課,我會準備的更充分,歸納提升有關地圖的知識,讓幼兒瞭解地圖顏色所代表的各個地區,發展幼兒觀察比較能力。

小百科:城市也叫城市聚落,一般包括了住宅區、工業區和商業區並且具備行政管轄功能。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目標:

1、通過“紙桌”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桌腳的形狀與桌面承重能力的關係。

2、嘗試從多個角度比較恰當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地表現,提高幼兒的自評和他評水平。

準備:

1、紙桌實驗材料:紙若干(部分在邊上貼上膠紙),同樣大小積木若干,紙桌實驗記錄表,紙桌範例若干

2、幼兒自評表人手一份,教師用大表格(幼兒他評自評表)

3、攝像機、電視機

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幼兒探究興趣

今天我們要用兩張紙來做一張紙桌,可以怎麼做?

(二)幼兒自由選材做不同的桌腳的紙桌,教師指導

比一比,誰的紙桌種類多,最新穎?

(三)幼兒做紙桌承重實驗,使幼兒初步感知桌腳的形狀與桌面承重能力的關係。

1、假如我要在紙桌上放積木,你認爲哪張桌子可以放更多的積木?

2、幼兒進行承重實驗,並記錄實驗結果。

(四)、根據記錄紙,交流實驗結果,並幼兒評價自己及他人的記錄情況

1、 總結實驗結果:能放最多積木的是哪一種桌腳?(最少)

2、 請你來評價一下別人(自己)的記錄情況,可以打幾個五角星?並說明理由

(三)根據活動錄像及兩位老師的觀察記錄,嘗試從多個角度比較恰當地評價自己和他人在活動中的表現

1、在剛纔的錄像中你看到了誰的表現?你準備從哪個方面對他進行評價?給他幾個五角星?爲什麼?

2、你看了剛纔你的表現和同伴的評價,準備給自己打幾個五角星?爲什麼?

3、聽聽兩位老師記錄下來的你的表現。

4、分發自評表,幼兒填好後放入成長檔案袋。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清楚地講述小象尋找工作的經歷。

(2)萌發爲周圍人服務的意識。

(3)通過閱讀小圖、上下圖的對比觀察,瞭解故事的情節,通過一組圖片排序,瞭解故事情節的發生和發展,培養細緻觀察和較完整表述能力。

(4)願意分角色表演簡單的故事情節。

活動準備:

圖畫書《小象消防員》

值日生任務卡片,如:掃地、擺放桌椅、關燈、整理玩具等

活動過程:

(1)講述故事開始部分,引發幼兒的興趣

出示第1、2頁

一這是在哪兒?有哪些動物朋友?它們在幹什麼?

一小貓老師介紹的這些工作你知道嗎?向大家介紹一下。

小結:動物學校裏,花貓老師正在給小動物們上課,向大家介紹各種不同的職業。它說:“我們周圍有很多朋友,從事各種各樣的職業,它們都很優秀。"小象波波聽了真羨慕,它想“我要是有一份工作就好了”。

(2)分段閱讀,大膽講述故事

①觀察畫面,理解講述

一看看森林裏的動物朋友們都找了什麼工作?

一小象先後找了哪些工作?成功了嗎?

一工作中發生了什麼事?這份工作適合小象嗎?爲什麼?

(可將小象的特徵與從事這份工作的動物進行比較,爲什麼這個動物合適小象就不合適呢?)

②討論

一你猜小象還會不會繼續找工作?爲什麼小象那麼希望自己有一份工作?

一小象找了這麼多工作都不合適,你覺得小象可能適合做什麼樣的工作?

小結: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特點,能讓自己的特點發揮作用的,就是適合自己的工作。

③理解圖片,講述故事

一看看接着又發生了什麼事?

一你猜,報紙上會有一條什麼新聞?

一最後,小象找到了一份什麼樣的工作?它適合小象嗎?

小結:渴望幫助別人、給別人帶去快樂的小象終於找到了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它滿足極了。

延伸活動:找工作

①出示教室裏也有許多工作需要幼兒來承擔,嘗試並發現自己適合做哪些工作。

②鼓勵幼兒嘗試各種值日生工作,找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活動反思:

隨着幼兒社會性的發展,他們對周圍人有了更多的關注,對於各種不同的職業也有了初淺的瞭解。活動的第一個環節主要激發幼兒對各種職業的原有認識經驗,引起他們對活動的興趣。第二個環節重點幫助幼兒閱讀、理解故事內容,先針對故事的第一部分,同時呈現小象多次求職的經歷,讓幼兒自由選擇內容進行講述;再連續閱讀多頁畫面,讀懂故事情節的發展;最後回憶故事中的角色以及它們的職業,分析討論職業的合適與否,並回歸到日常生活中,思考自己適合做什麼樣的值日生工作以便爲周圍的同伴服務。

小百科:“消防”即消除防患(即預防和解決人們在生活、工作、學習過程中遇到的人爲與自然、偶然災害的總稱),當然狹義的意思在人們認識初期是:(撲滅)火災的意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對照實物作畫,懂得同情、關心幫助別人。

能理解並一起表演《晚上開的花》。

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教學重點、難點

理解故事《晚上開的花》的內容,並知道醜小花爲什麼要幫助老星星完成它最後的心願,醜小花是怎樣幫助老星星的,最後醜小花變成了什麼?

活動準備

故事書《晚上開的花》,花朵圖片,星星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談話

1、教師出示各種漂亮的花朵圖片,比比看哪朵最漂亮。

2、教師:醜小花是那一朵。

二、聽講故事《晚上開的花》

1、教師講訴故事從開頭到“醜小花也要比美”。

提問“爲什麼醜小花也要比美”?如果你是醜小花,你敢不敢和漂亮的花比美。

2、講述故事,從“晚上星星出來了”到“花朵收起花瓣睡覺了”

提問:晚上了,誰出來了,老星星在哪裏,花朵們爲什麼都睡覺了?

3、講述故事“老星星有一個願望”到“醜小花請玫瑰花幫忙”

提問“老星星的願望的什麼,爲什麼玫瑰花不幫忙”

4、講述故事“醜小花打開花瓣”到“醜小花變成流星花”

提問:最後醜小花的花瓣上爲什麼停滿小星星。

三、討論

1、教師:你們喜歡醜小花嗎?爲什麼?

2、教師:爲什麼醜小花願意幫助老星星?

3、教師:流星花是誰變成的?

四、重複聽講故事《晚上開的花》,根據故事教師指導小朋友自願報名扮演醜小花、老星星、玫瑰花的角色。

教學反思

該活動的成功點:

1、小朋友們都瞭解到樂於幫助別人也不是件壞事。

2、弱小、內向的小朋友也樹立了信心,不會太自卑。

活動的不足:

1、在扮演角色這個活動環節時,小朋友們都不太主動。

2、角色的選擇,小朋友更喜歡扮演醜小花,不喜歡紅玫瑰。

總結:根據小朋友的活動反應給及及時的指導和說明活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