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25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2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42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通用25篇)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知道肥皂的特徵和用途,學會使用吹泡器吹出泡泡。(認知)

2、嘗試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吹泡泡,感知不同形狀的吹泡泡器吹出來的泡泡的特點,並能用語言的方式表達泡泡的形狀。(能力)

3、喜歡吹泡泡活動,體驗成功吹出泡泡的樂趣。(情感)

活動重難點:

重點:嘗試用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吹泡器吹泡泡。

難點:感知不同形狀的吹泡器吹出來的泡泡的特點。

活動準備:

肥皂水(或泡泡液)、用鐵絲自制的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吹泡器、杯子等。

配套課件

小班科學課件《吹泡泡》PPT課件

活動過程:

1、初步瞭解肥皂的特點和用途。

老師:“我們洗手需要什麼呀?肥皂有什麼用?”(經驗回顧)

老師:“我們是怎麼樣洗手的呢?手上擦了肥皂搓一搓會發現什麼?”

老師:“(出示圓形的吹泡器)用它吹泡泡能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圓形)(形狀對應)

老師:“(出示正方形的吹泡器)用它吹泡泡能吹出什形狀的泡泡?”(正方形)

4、教師示範用正方形的吹泡泡器吹泡泡,讓幼兒觀看。(引導幼兒觀察吹泡器和形狀)

老師:“你們看到的泡泡是正方形的嗎?”(不是是圓形的)

老師:“那你們猜猜三角形的工具吹出來的泡泡會是什麼樣子的?”

老師:“(出示三角形的吹泡器)用它吹泡泡能吹出什麼形狀的泡泡?”(三角形、圓形)

請個別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吹泡泡器,嘗試吹泡泡,感知泡泡的色彩、大小和多少,並交流自己吹泡泡的發現。

老師:“你們用什麼形狀的吹泡泡器,你們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的?”(幼兒自由討論、發言)

教師小結:

我們不管用什麼形狀的吹泡泡器吹泡泡,吹出來的泡泡都是圓形的,它和吹泡泡器的形狀沒有關係。

讓幼兒自主選擇吹泡泡器,進一步感知觀察吹出泡泡的形狀,探索發現吹泡器的形狀與吹出的泡泡形狀的關係,體驗成功的樂趣。

延伸活動:

探索五角星形的泡泡器,吹出的泡泡是什麼形狀?(問題延伸,激發幼兒主動探索)。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一雙雙、一對對”是主題活動《我的數學》中的一項內容。而這一知識對於小班幼兒來說是比較模糊、很難理解的。爲此我以“手套”爲題,設計了本次活動。活動中,通過“狗媽媽”與“狗寶寶”角色的設定,讓幼兒在一種生活化、遊戲化的教學情境中學習。通過“說、挑、戴、放、找”這一系列的環節,使活動的難點得以突破,重點得以突出,真正使活動變得真實、自然、簡單、有效!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運用感官來感知手套,分別按照不同的特徵進行配對。

2.理解“一雙”、“一對”的含義。

3.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樂意表達自己的發現。

活動準備

佈置好場景:手套(實物)若干掛於線上,紙卡手套若干,不開心的小動物若干。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題:(師、幼分別扮演狗媽媽與狗寶寶的角色)

師:冬天來了,天氣冷了,我們的手也被風吹得好冷。有什麼好辦法可以使我們的小手不冷呢?

幼A:插在口袋裏。

幼B:小手搓一搓。

幼C:做運動,小手就不冷了。

幼D:焐一個熱水袋。

幼E:戴上手套。

師:那好,媽媽就用這個寶寶的意見。今天就帶寶寶一起去超市買手套吧!

(評析:由於幼兒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積累,因此小手變暖和的方法想出了很多種。談話簡潔,一下子就將幼兒的注意引導到課題中來。)

二、師、幼作律動,進入“手套超市”。

在兒歌(小狗小狗,“汪、汪”;跟着媽媽,“汪、汪”;看好馬路,“汪、汪”;注意安全,“汪、汪”)聲中,師幼一起做簡單律動進入“手套超市”。

(評析:小班孩子好動,這一環節創設非常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念念兒歌,模仿小狗走路”的過程中幼兒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來,這使活動顯得真實自然!)

師:哇,手套超市到了,你們看見了什麼樣的手套?

幼A:我看見了五指手套。

幼B:我看見了半指手套。

幼C:我看見了紅手套、黃手套、藍手套。

幼D:我看見了大手套,還有小手套。

師:媽媽最辛苦了,今天就讓媽媽來挑手套,好不好?誰來告訴媽媽,媽媽該挑幾隻手套呢?

請一幼兒爲媽媽挑選。

師:你挑了幾隻?爲什麼要挑2只?

(因爲小手有兩隻,所以要挑2隻手套。)

師:這個寶寶幫媽媽挑的兩隻手套一樣嗎?

師:果然是一模一樣的,就像雙胞胎。兩隻一樣的手套我們可以說成是“一雙手套”。

(評析:在幼兒觀察的基礎上,我有意地引導幼兒先幫媽媽挑手套,間接培養幼兒愛媽媽的情感。同時,爲使幼兒挑手套不至於出錯,我有意請了能力強的孩子先作演示。在表述“爲什麼”的過程中讓孩子明白兩隻一模一樣的手套可以說成是一雙手套。這也爲後面孩子自由挑選降低了難度。) 、

師:寶寶們,現在你們去爲自己的小手挑一雙手套。挑的時候要看清兩隻一樣的纔是一雙手套!

幼兒自由交流:我挑的是一雙紅手套……

(評析:幼兒自由挑選時,基本都能理解一雙的意思,沒有一個孩子挑錯。)

四、幼兒戴手套

師:這麼漂亮的手套,我們把它戴在手上吧!

幼兒戴手套。說說手套戴在手上的感覺。(舒服、很溫暖)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3

今天上午在我們小三班的教室裏,孩子們一個個都在高喊着,用力地砸着手中的一塊物體,到底在砸什麼呢?而且還砸的這麼高興,老師也沒有加以制止,當孩子們砸碎手中的物體後快樂地高喊着,我拿到禮物咯!我拿到禮物咯!其實這是孩子們在想辦法拿到小企鵝從南極帶來送給小朋友的禮物呢!

評價分析:

《夾心冰塊》這個教學活動是我們這一週的教學主題《熱和冷》中的一個教學內容,這是一個科學活動,是讓幼兒在老師創設的情景下進行操作,感知冰的涼和易融化的特徵;並且能夠藉助一些小禮物,如雪花片、小粘紙等,凍在冰塊中,想辦法取出凍在冰裏的小禮物。

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小企鵝給小朋友送禮物作爲這次活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首先讓孩子們知道小企鵝是生活在很冷很冷的南極,南極有着很厚很厚的冰,因爲很冷,所以什麼東西都會凍起來,那麼小企鵝給小朋友帶來的禮物也一定是被冰凍起來的,所以我在教學的前一天就用小杯子裝上水,再在水裏放上了一些蘋果模型、葡萄模型、梨子模型等等,在教學中,我拿出這次被凍起來的禮物給孩子們看,讓幼兒用手去摸摸,去感覺一下冰的冷,然後再讓幼兒想想,我們怎麼樣才能把小企鵝送的禮物拿出來,這是,幼兒的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有的幼兒說:我們可以把冰砸碎了拿到禮物;

有的幼兒說:我們可以把冰塊放到太陽下曬一曬,太陽很熱,會把冰融化的;還有的小朋友說:我們可以在冰塊上澆上熱水,冰也會融化的。聽了孩子們的回答,我把他們的方法進行了一一的實驗,然後在等待冰融化的時間裏,我讓幼兒想辦法把小禮物拿出來,結果,孩子們選擇的最多的方法就是把冰砸碎,因此,教室裏就出現了情景描述中的那一幕。

所思所悟:

冰是孩子們喜歡玩的,而且在現在這樣的夏天讓孩子們玩冰,更加能夠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在冰塊中放上一些小禮物,孩子們爲了得到小禮物,動腦筋想辦法的積極性更高了,想象力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思維得到了拓展,我覺得在這次的活動中,孩子們瞭解了冰是易融化的、易碎的,爲以後的生活提供了很好的經驗。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變了變了”是省編教材小班主題活動《大大小小》中的一個科學活動內容。活動設計時我根據小班的年齡特點,嘗試運用“做中學”的教育理念,從幼兒生活經驗出發,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探究和發現獲得有關的經驗。同時我考慮到對小班幼兒來說趣味性尤其重要,用各種遊戲活動和趣味性的語言,持續引發幼兒內在的探究動機和興趣。

活動目標

1、感知木耳等常見的可泡發食品由小變大的有趣現象,願意動手嘗試玩泡發實驗。

2、在活動探索中發展幼兒的觀察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的。

活動準備

透明杯幼兒人手一個;盛有熱水的水壺若干;木耳、銀耳、紫菜;小盆

活動過程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份禮物,看,是什麼?(乾和溼木耳),分別問名字請你們仔細看一看乾溼木耳長得什麼樣子?你可以摸一摸、聞一聞(乾乾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溼溼的、軟軟的,):幹木耳摸起來乾乾的、硬硬的,問起來還有股香味呢。溼木耳溼溼的、軟軟的。

2、提問:這兩塊木耳原來是一樣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使其中一個變的大了,到底發什麼了什麼哪?(木耳泡水變大),老師現在驗證到底是不是泡水後變大的,木耳現在需要一定的時間,老師今天帶來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樣的食物(銀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們自己選擇一種試一試他們是不是泡水變大的。分三組,每組4人

幼兒動手泡發食物,進一步感知驗證。(注意:水很熱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滿,要注意觀察食物的變化)

過程中讓老師出示自己驗證的木耳泡發的變化(變大了、變胖了),然後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泡的食物發什麼了什麼變化。

幼:像木耳、銀耳這種泡水後變大的食物叫做泡發食物。

3、剛剛我們實驗了幾種常見的食物泡發後會發生變化。(胖大海、海蔘、乾魚翅等等)。

師;恩,小朋友們說了很多,老師這裏也有一些不常見的泡發食物的圖片,我們來一起看一下有誰吧!

4、幼兒再次進行泡發實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師:小朋友,還有一些我們愛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發了之後吃的,比如小饅頭,你比較想泡什麼吃哪?(方便麪、餅乾、等)

5、好吃的東西要和別人分享,現在我們帶着這些好吃的去和別的小朋友分享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天氣的變化,對每天的天氣感興趣。

2、知道晴天、雨天、陰天等天氣,學習使用相應的圖像來表示。

3、初步瞭解天氣預報與人們生活的關係,嘗試用恰當的語言來表述天氣狀況。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重點:

讓幼兒知道晴天、雨天、陰天等天氣,學習使用相應的圖像來表示。

活動難點:

讓幼兒學習用恰當的語言來表述天氣狀況。

活動準備:

電視機、天氣圖像標誌(陰、晴、雨),一張陰天的圖片、油畫棒、作畫紙

活動過程:

一、瞭解天氣的變化,知道晴天,雨天,陰天,並會選用合適的圖像表示。

1、師:“今天的天氣怎麼樣?”“有太陽的是什麼天氣?”“老師這裏有四個表示天氣的標誌,你覺得用哪個表示晴天比較合適?請你來幫我找一找晴天的標誌。

“噢,原來晴天可以用太陽來表示。”

“那你還知道有什麼天氣?”(雨天,下雨。)那(雨天。)是什麼樣子的?請你來幫我找一找表示雨天的標誌。

“噢,原來雨天可以用雨點來表示。”

(出示陰天的圖片),小朋友們看,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天氣既沒有太陽,又沒有下雨,天氣陰陰的,那你覺得這樣的天氣是什麼天氣?

“噢,原來陰天可以用烏雲來表示。”

教師小結:原來,當我們看到太陽就知道是xx,看到雨點就知道是xx,看到烏雲就知道是xx。(教師手拿標誌,進行小結)

2、遊戲:學說“今天的天氣是x天。”

師:“我們一起來做一個遊戲吧,老師把晴天,雨天,陰天的圖像標誌都藏起來了,當我拿出一個天氣的圖像標誌時,請你們用一句好聽的話“今天的天氣是x天”來表示”。

教師先後出示天氣圖像標誌,先請個別幼兒回答,然後再集體回答。當孩子沒有說完整時,教師進行補充,要求孩子說完整。

二、當小小氣象預報員,製作天氣圖像標誌。

1、師:“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的天氣變化,有晴天,雨天,陰天,還有颳風、下雪等等,那你們是通過什麼來了解每天的天氣變化的?”

“對了,我們可以通過看電視,看報紙,聽廣播,上網等很多方法來知道每天的天氣變化。”

2、“看,這是什麼?(出示電視機)今天,我請小朋友自己來記錄天氣,當一回氣象預報員,預報天氣。”“今天的天氣怎麼樣?(提示幼兒可以看看外面的天氣)那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記錄呢?(出示太陽的標誌),對,晴天可以用太陽來表示。那就請小朋友在紙上把今天的天氣記錄下來吧!”

3、幼兒製作當天的天氣圖像標誌。

4、師:“我們的氣象預報員已經把今天的天氣記錄下來了,老師也把今天的天氣給記錄下來了,我也想當一回氣象預報員,(教師示範預報天氣並用上句子“今天的天氣是x天”)現在,哪個氣象預報員願意爲我們預報天氣呢?”(用上句子“今天的天氣是x天”)

三、談話:讓幼兒瞭解天氣預報預人們生活的關係。

師:“寶貝,你們知道天氣預報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好處嗎?”“有了天氣預報,我們就可以提早知道天氣的變化,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的方便了,冷了我們可以提早加衣服,熱了我們可以適當的少穿衣服,要下雨的時候,我們就可以提前帶傘,帶雨衣,雨鞋等。天氣預報和我們的生活是分不開的。今天晚上回家,小朋友們就去看看天氣預報,明天回幼兒園和自己的好朋友們預報天氣。”

活動反思:

春夏時天氣變化反覆,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孩子們對天氣已經有了初步的認識和了解。在這次活動中,我結合圖片的形式來讓孩子們瞭解天氣,大部分的孩子們都能很快地說出來,而且能夠說出各種氣候的明顯的特徵,活動的效果比較好。值得提到的是,我應該利用孩子們指認圖片的歡快氣氛再引導孩子們討論一下各種天氣下人的活動,尤其是雨天要注意哪些安全?這是整個活動中的一個不足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磁鐵

教學目標:

1、 知道不同的磁鐵、同一塊磁鐵的不同部位磁性強弱是不同的。

2、 知道磁極的磁性最強。磁極相互作用,同極相斥,異極相吸。

3、 學生能積極、認真地參與實驗的設計、操作實驗、記錄。

教學過程:

一、複習引入

1、出示:各種不同形狀的磁鐵。

問:這是什麼?它們有什麼性質?

2、歸納:這是磁鐵,磁鐵能吸鐵的性質叫磁性。

二、新授

(一)、磁鐵磁性強弱

1、設問:這些磁鐵的磁性強弱一樣嗎?讓學生想一想。

怎樣才能知道磁鐵磁性的強弱呢?

2、歸納三個設計方案。

3、實驗演示:

(1)、比較吸起的回形針數,判別一塊磁鐵的磁性強弱。

(2)、比較橡筋伸長的長度,判別一塊磁鐵的磁性強弱。

(3)、比較隔着紙的多少,判別哪一塊磁鐵磁性強。

4、學生操作實驗。

5、教師輔助實驗。

你們知道了什麼結果呢?

小結:不同的磁鐵的磁性有強弱。我們可以用簡單的測量方法,比較它們的磁性強弱。

6、設問:一塊磁鐵的不同位置的磁性強弱一樣嗎?有什麼辦法分辨嗎?

學生實驗驗證

小結:磁鐵兩端的磁性最強,叫做磁極。

(二)、磁鐵的相互作用

1、提問:我們以前瞭解到磁鐵能吸鐵,那麼兩塊磁鐵相互靠近會發生什麼現象呢?

歸納:相互吸引或吸不住。

要求:請同學們用一塊磁鐵的磁極去接近另一塊磁鐵的磁極,看看你會有什麼

發現?

教師巡視指導。

小結:相同磁極相互靠近,互相吸引;不同磁極靠近,相互排斥。

2、投影:(P28上)你再來試一試在出現的現象下打“ ”。

教師填投影。

3、根據上面的實驗,你得到了什麼科學道理?

歸納板書:(學生齊讀)磁鐵不同能夠磁極靠近時互相吸引,磁鐵相同磁極靠近時互相排斥。

(三)、動腦筋

1、出示白色小車。小車內裝有一塊條形磁鐵,有什麼包辦法在不打開紙蓋的情況下判斷出

南北極?

歸納:用實驗方法來檢驗。用一塊磁鐵的S極去接觸小車,如果相吸說明是異極,如果相斥

是同級。

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哪些方面的知識?指板書。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徵,初步瞭解其用途是去污。

2、在遊戲活動中,鞏固數數,能按特徵標記歸類,體驗參與遊戲活動的快樂。

3、幼兒可以用完整的普通話進行交流。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1、形狀、顏色、氣味不同的肥皂若干。(用布包好肥皂,每人一塊。)

2、貨架二個,貼好顏色標記。

3、盛水臉盆(每組一盆),擦手毛巾每組一塊。

【活動重難點】

運用各種感官感知肥皂的主要特徵,初步瞭解其用途是去污。

能感知肥皂上的線條、圖案等,瞭解肥皂的特性。

措施:啓發幼兒觀察和鼓勵幼兒動手感知。

【活動過程】

一、出示貨架,導入活動,瞭解肥皂的外形特徵。

1、告訴幼兒這是寶寶超市。

2、以寶寶超市,進了一批貨,請我們小朋友猜猜是什麼,讓幼兒通過摸摸、聞聞活動,引出肥皂話題,並引導觀察它的外形特徵。

方法:

①出示一塊用布包好的肥皂,讓幼兒聞一聞並猜一猜是什麼,然後展示出來。

②提問:你的肥皂是什麼樣的?(啓發幼兒從顏色、形狀、肥皂上的圖案等方面來講。)

③小結:肥皂有各種形狀、各種顏色,有的還有條紋圖案,聞起來有的香,有的有藥味。

二、瞭解肥皂的特性。

方法:

①讓幼兒摸一摸肥皂,什麼感覺。(啓發幼兒說出滑的、硬的。)

②引導幼兒將手沾水後摸肥皂,並搓一搓。

③提問:手沾水後摸肥皂有什麼感覺?與沒沾水摸哪個滑?搓一搓會發現什麼?

④小結:肥皂摸起來硬硬的,滑滑的,沾水後更滑,搓搓就有許多泡沫。

三、初步瞭解肥皂的用途。

①你們知道肥皂有什麼用嗎?

②小結:洗衣、洗手、洗頭、洗澡等,就是去污用的。

四、把肥皂送到貨架上,按顏色標記進行歸類。

方法:

①請小朋友把這些肥皂送到貨架上來,讓顧客來買,但要看清上面的標記。(引導幼兒認清各種標記,按標記擺放歸類。)

②幼兒送貨上架。(分組送)

③集體數數有幾種顏色,說出總數。

④選擇某種顏色較多的肥皂,請幼兒上來進行數數,說出總數。

五、吹泡泡遊戲。(作爲延伸活動)

1、各種各樣的肥皂,不但可以洗手、洗澡、洗衣、洗頭、洗臉,還可以和我們小朋友做遊戲,你們知道它可以和我們做什麼遊戲嗎?告訴幼兒,肥皂水,我們可玩吹泡泡遊戲。你們想不想玩?

2、師生一起玩吹泡泡遊戲,結束。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幼兒對“各種各樣的肥皂”極感興趣,通過自主的探索,發現了肥皂好多小祕密,能溶在水裏,有的有香味,有的有藥味,搓在手上會起很多的小泡沫,能除菌……玩玩樂樂中瞭解了肥皂的用途,並學會了如何正確地用肥皂洗手。其次,活動中,要引導幼兒儘量不要把水弄到衣服上,灑到地面上,培養其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喜歡嘗試穿不同大小的鞋,滿足模仿成人的願望,願意說說各種鞋子的名稱,並跟着老師模仿穿不同鞋所發出不同的聲音。

教學準備:

爸爸、媽媽、小朋友的鞋若干雙、鞋架。

活動過程:

一、出示各類鞋,引發興趣

1、今天老師要請你們看一樣東西,我們一起來看看是什麼?

打開裝有爸爸大鞋子的盒子,請幼兒猜猜盒子裏是什麼?然後請幼兒把爸爸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開裝有寶寶鞋子的盒子,請幼兒猜猜盒子裏有什麼?請幼兒把寶寶的鞋子放在鞋架上。

打開裝有媽媽鞋子的盒子,請幼兒猜猜盒子裏是什麼?請幼兒把媽媽的鞋子放到鞋架上。

2、 請幼兒說說鞋架上有那些鞋子?(旅遊鞋、皮鞋、涼鞋等)

3、 最高一層是誰的鞋子?(貼上爸爸的頭像)你怎麼知道是爸爸穿的鞋呢?除了爸爸穿大鞋子還有誰也穿鞋子的呀?

小結:原來爸爸、叔叔、爺爺、外公~~的腳最大,所以要穿大鞋子。

4、 最低一層是誰的鞋子?(貼上寶寶的頭像)你怎麼知道這是寶寶穿的鞋呢?

小結:寶寶的腳最小,所以要穿寶寶自己的鞋。

5、 中間一層是誰的鞋子?(貼上媽媽的頭像)你怎麼知道媽媽喜歡穿高跟鞋呀?還有誰也喜歡穿高跟鞋呢?穿上高跟鞋漂亮嗎?

小結:原來高跟鞋很漂亮,媽媽、阿姨、老師……都愛漂亮,她們要穿高跟鞋。

二、嘗試穿鞋,體驗穿不同些的感覺

1、你們平時在家裏穿過大人的鞋子伐?今天你們想不想試一試穿大人的鞋伐?想先穿誰的鞋呢?

2、我們先穿最高一層的鞋子,是誰的鞋呀?穿上爸爸的大鞋子會怎麼樣呢?我們一起來試一試。(提出穿鞋的要求)學爸爸走路。穿上爸爸的鞋,走路就像坐上大輪船,突突突突。(上班、下班、走樓梯等)

3、剛纔你們穿大鞋子走路,怎麼樣了?

小結:穿上大鞋子走路很慢,而且呀容易摔跤。

4、現在我們再來試試穿上媽媽漂亮的高跟鞋,走起路來又會怎麼樣呢?穿上高跟鞋試一試(提出穿鞋的要求)學學媽媽走路的樣子。(上班、下班、走樓梯等)穿上媽媽的鞋就像踩高蹺,噠噠噠噠。

5、剛纔你們穿高跟鞋走路時,是怎麼樣的呀?

小結:穿上漂亮的高跟鞋,走路的時侯有點不穩,因爲鞋跟太高了,不適合我們寶寶穿對嗎?

6、 現在請寶寶穿上自己的鞋,試一試走路有什麼不一樣?(提出穿自己鞋子時的要求)老師用兒歌提醒幼兒穿鞋的方法:小鞋子,像小船,小腳丫,是船長,小腳伸進船艙裏,用力拉起鞋後跟。

7、 請寶寶穿上自己的鞋,我們一起來走走,跳跳、跑跑。(放歌曲:兔子跳)

8、 寶寶穿上自己的鞋子,有什麼不一樣呀?

小結:寶寶穿上自己的鞋,不大不小真合適,運動起來最安全對嗎。我們一起到外面去運動嘍!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9

活動準備

布袋若干、內裝有積木、海綿、粗抹布;

絲綢、小熱水瓶、小冰水瓶等質地、形態各異的材料。

活動目標

能用較恰當的詞彙表達自己的感受。

有用手觸摸感知物體的興趣,發展觸摸感知力。

能用手感知物體的軟、硬、冷、熱、光滑、粗糙的特性。

活動過程

1、出示布口袋,引起活動興趣。

請2~3名幼兒隨意摸出幾件物品,感知口袋中有不同的物品。

2、幼兒練習用觸摸感知物體的特徵。

(1)幼兒隨意在布袋裏摸物品並說出其特徵。

(2)遊戲:聽指令取物。

請幼兒按照老師的指令摸出相應的物品。

3、共同小結:

我們的小手真能幹!我們用手摸一摸,就可以知道這些東西有的軟,有的硬,有的冷 ,有的熱,有光滑,有的粗糙。幼兒教育網()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盒子的大小、形狀、用途等過程中,積累相關的生活經驗。

2、能根據不同盒子外形特徵進行有序的收納,知道一些整理物品的方法。

活動準備:

1、各種大小、形狀不一的盒子。

2、佈置場景:小動物的家。

活動過程:

一、說說自己的盒子

(1)你的盒子是什麼樣子的,放什麼的?

(2)把盒子舉起來,找找看誰的盒子寶寶跟你是好朋友?爲什麼?(用途)

小結:這麼多的盒子寶寶,它們形狀不一樣、大小不一樣、放的東西也不一樣,有的放好吃的'東西,有的盒子是放有用的東西。

二、根據盒子所裝東西的用途歸類

(1)送盒子寶寶回家

裝好吃的東西放在一邊,裝有用的東西放在另一邊

(2)就幼兒送盒子回家過程中產生的疑問進行討論

你覺得牙膏盒應該放哪?到底是放吃的這邊還是用的這邊呢?

三、學習收納盒子

(1)一連串盒子從大到小有序的歸納整理

(2)幼兒自己學習整理大小不同的盒子

四、理理各種各樣的盒子

(1)創設遊戲情境,兩人一組合作整理

今天小動物們也想請你們來幫忙整理它們的家,你們願意嗎?

(2)參觀評價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感知水會流動的特徵。

2、探索用不同的方法幫水搬家,體驗活動的樂趣及成就感。

3、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

活動準備

水盆、水桶各兩個,一次性杯子、空礦泉水瓶、海綿、塑料注射器(無針頭)塑料袋、抹布、小筐、小勺、漏勺等。

活動過程

1、請幼兒觀看小河流水的視頻,讓幼兒知道水是會流動的,引起幼兒的興趣。

2、提供材料,讓幼兒玩水。

(1)讓幼兒觀察提供的各種材料,說出其名稱。

(2)引導幼兒嘗試用各種工具與水寶寶做遊戲,感知水會流動。

3、自由選擇材料,幫水寶寶搬家。

活動規則:水盆和水桶不能離開原地;要把所有水寶寶都運到水盆裏去,不能撒到半路;要記住自己所用的工具和方法。

4、請幼兒交流自己是用什麼方法幫水寶寶搬家的。

5、提醒幼兒將用完的工具分類擺放。

請小朋友把剛纔用的工具分別放到兩個盆裏(能盛水的工具)、(不能盛水的工具)。小朋友,爲什麼這些工具是不能盛水的?

教師小結:水是會流動的,因爲這些工具有縫隙,所以不能盛水。

6、教育幼兒要節約用水。

剛纔我們用了這麼多工具爲水寶寶搬家,但還是有丟到地上的水寶寶,你們知道嗎?在我國西南地區,出現了嚴重乾旱,那裏的小朋友連吃水都困難,更不要說洗澡了,所以我們要節約每一滴水,珍惜水源。那誰能告訴老師用什麼方法把地上的水寶寶收起來呢?(幼:海綿、抹布)收起來的誰又能幹什麼呢?(幼:澆花)那好吧!我們快把地上的水寶寶收起來吧!

活動延伸:

1、在沙水區投放玩水材料,進一步探索水的特徵。

2、鼓勵幼兒創造更多更新的玩水方法。

活動反思:

活動以幼兒親自感知、操作、擺弄爲主。以幫水寶寶搬家等,瞭解水的特性。由於小班幼兒的認知能力還比較弱,他們很難自覺發現水會流動的特性。所以活動中給孩子們準備了一些材料,藉助這些材料設法使水的這一特性顯露出來,使幼兒親眼目睹這一現象,這樣幼兒才容易理解。使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所學內容。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發現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各種物體在空中會自由下落。

2.通過各種操作活動,使幼兒初步感知不同物體下落速度不同是與物體重力和空氣浮力有關。

3.嘗試改變物體下落的速度,發揮幼兒的創造性,培養幼兒動手試驗和觀察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各種糖紙、羽毛、報紙、雪花片、球、小沙包、手絹、

2、輔助材料:剪刀、透明膠、夾子、雙面膠、泥工、綵帶。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感知物體自由下落的現象。

1.教師:“今天老師準備了許多東西,請你們來玩一玩,把這些玩具往上扔,看看你會發現什麼。”

2.幼兒自由操作,教師個別指導。

3.你剛纔扔的是什麼東西?你扔這些東西的時候有什麼感覺?它落下來的速度是什麼樣的?

二、再一次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1.啓發幼兒任意選兩樣玩具同時拋接,發現物體下落速度不同。

2.引導幼兒兩兩相伴,同時拋接物體,發現物體下落速度有快有慢。

三、啓發幼兒探索改變物體下落速度的方法。

1.教師出示兩張相同的紙,啓發幼兒能讓我們以不同的速度落下來。

2.幼兒嘗試探索:如將紙折成飛機就扔得高些,落下來也快些。夾子夾住羽毛使羽毛落得快。

四、爲什麼物體都會往下落? 教師:扔上去的物體爲什麼會落下來呢?

(是由於地球的引力。)

五、小結:

今天我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知道物體由於地球的引力扔上去以後都會下落。

輕而大的物體扔不高,落下來也慢;重而小的物體扔的高,落下來也快,通過改變,也會改變它的速度。

六、組織幼兒觀看人在太空中的錄象。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3

設計意圖:

日常生活中,大部分幼兒接觸過磁鐵,並被神奇的磁鐵深深的吸引。讓幼兒產生無盡的遐想。使他們感到驚奇,產生疑問。通過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親手動手操作,發現磁鐵的特性,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磁鐵可吸鐵的特性。

2、願意進行探究活動,初步感受探究的樂趣。

3、在遊戲中加深對磁鐵吸引鐵質物品特性的認識。

活動準備:

磁鐵、硬幣若干、鑰匙、花布、毛線、積木、紙張、鈕釦、髮卡等。 活動過程:

一、魔術導入,引出課題。

老師:小朋友們好,這節課請小朋友們和老師一起進入神祕的科學世界吧!首先老師要給小朋友們表演一個小魔術,大家看好啦!(進行魔術表演,鼓勵幼兒大膽猜想,初步感受磁鐵的奧祕。)老師:小朋友們看看,小魚在上面幹什麼呢?

(幼兒回答)

老師:猜猜我是用什麼方法讓它移動的呢?

鼓勵幼兒大膽猜想。

二、基本部分。

1、老師展示磁鐵。

老師:哦,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哦,原來紙的背面有個東西,你們知道是什麼嗎?

(幼兒回答)

老師:對啦,這個是磁鐵,你們知道磁鐵還能吸什麼嗎?(幼兒思考)

2、幼兒通過實驗認識磁鐵,進一步感受、瞭解磁鐵的特性。老師:剛剛有的小朋友說了自己的看法,那現在請你們看看桌上的東西,先猜猜哪些東西能被磁鐵吸起來,哪些不能?然後再用磁鐵一個個的實驗。

(幼兒用磁鐵進行試驗,老師觀察並給予幫助。)

3、鼓勵幼兒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三、引導幼兒根據實驗總結磁鐵的特性。

老師:好啦,大家都動手操作了一下,那根據你們所實驗和所觀察的,發現磁鐵有什麼奧祕呢?

老師總結:磁鐵有吸鐵的特性。

老師:那除了老師準備的東西以外,小朋友們想不想知道這間活動室還有什麼東西能被磁鐵吸住,現在請你們去試試吧!發現了要告訴老師哦!

(幼兒自由在教室裏尋找可以被磁鐵吸住的鐵質物品。)

老師:好了,寶貝們我們快來坐好,非常棒,大家又找到了很多鐵質的能被磁鐵吸住的物品。

四、活動結束。

老師:小朋友們小貓一家想要小朋友們幫助它們釣魚,因爲新年快到了,它們要招待很多親戚朋友,可是在釣魚之前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才能用磁鐵把小魚釣上來?

(幼兒回答,並動手操作。)

老師:寶貝們真聰明,這麼快就找到辦法了。那我們現在來釣魚比賽好不好?在一分鐘內,音樂停了就停下來哦!我們看看哪組小朋友釣的最多,誰就獲勝。然後把釣到的魚送給小貓一家。

結束部分:

小朋友們在我們的教室裏還有好多小魚,我們一起給客人老師說再見,然後到教室去繼續玩兒釣魚遊戲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學習運用多種感官感知橘子的主要特徵和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2、願意參加剝橘子的活動,學習用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

3、體驗夥伴分享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每組一個小碟子,內裝與本組幼兒人數相等的橘子。

2、口袋1個,若干橘子。

活動過程:

一、摸口袋。

1、摸一摸。

師:"小朋友們好,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神奇的口袋,裏面裝了些什麼呢?我請小朋友來摸一摸。"(咦?哪位小朋友坐的好,端正,我就先讓你來摸摸)-引起參與活動的興趣。

2、提問:師:“你摸到的東西是什麼形狀的呀?”幼:“圓圓的。”師:“摸上去有什麼感覺呀?”幼:“軟軟的、不太光滑。”(橘子摸上去是光滑的還是不太光滑的呀?

幼:不太光滑。我們用一個好聽的詞來代替不太光滑,粗糙的。)師:“那它究竟是什麼呀?”

師:“是橘子嗎?我們來看一看。”(一邊說,一邊從口袋裏把橘子拿出來。)

二、感知橘子的外形特徵。

1、師:“你們看過哪些顏色的橘子呀?”幼:“綠色、黃色、黃色加綠色、橘黃色。”

2、看一看:提問:

師:"那橘子是什麼樣的呀?"

幼:"圓圓的、扁扁的。"

師:"那我們把話連起來說一說好嗎?"

幼:“好。”

師幼一起說橘子是圓圓的、扁扁的,身上還有肚臍眼和按鈕。

三、感受橘子的內部特徵。

1、師:"那橘子裏面是什麼樣的呀?"(說什麼的都有)

2、師:"那我們把它剝開看看裏面究竟是什麼樣的?"

3、師:"我們先從哪一面開始剝呢

4、師:"那老師來試一試看是不是從這面開始剝好剝些。"(一邊剝一邊說;橘子、橘子圓圓,橘子、橘子、扁扁,剝開黃黃的橘子皮,咋看像什麼呀?【剝開橘子皮的橘子像什麼呀?】)

幼:"花。"

師:"花兒花兒開開,哎,開出了什麼呀?"

幼:"橘子。"

師:"這像什麼呀?"幼:"月亮、小船。

老師:恩,橘子剝開來,裏面的瓤彎彎的,像月亮,像小船。

四、遊戲剝橘子。

師:"今天啊桌子上來了許多的橘子寶寶,它們有大、有小,我們來開始剝吧(師:"我們把剝下來的橘子皮放在盤子裏哦!"

五、大家共同分享品嚐橘子酸酸甜甜的味道。

老師:哎?剝好的小朋友可以先等一下,我們等其他小朋友都剝完了再一起吃好嗎?"

師:"那我們來嘗一嘗。"

老師:"小朋友們剛纔都嘗過了,誰來告訴我,"橘子是什麼味道的啊?"

幼:"酸酸甜甜的。"

六、引導幼兒說一說。

師:"小朋友你們還吃過哪些東西是用橘子做的呀?"

幼:"橘子罐頭、橘子糖、果凍、橘子汁、棒冰等。"

師:“小朋友們真棒,說出了這麼多橘子做成的食品。”

教師小結:

橘子可以做出這麼多好吃的,我們的橘子皮也是有用的哦!(它可以用來泡茶、放在冰箱裏面除異味、預防暈車、治咳嗽、可以用來做菜、煲湯)小朋友們可以回去想想橘子皮能做什麼?下次我們在一起分享好嗎?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由花、莖、葉組成。(重點)

2、能說出不同品種的菊花的顏色、花瓣的大致形狀。(重點)

3、能在拓展活動中給自己喜歡的菊花按照花、莖、葉三部分塗色。(難點)

【活動準備】

各種品種的菊花圖片(ppt)、油畫棒、塗色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秋天到,菊花開,紅的紅,白的白,像麪條,像煙花,還像媽媽的卷頭髮。

二、基本部分。

1、賞菊、說菊:逐一播放PPT:說說看到的菊花顏色、花瓣的樣子、花朵像什麼?教師介紹菊花的名稱。

2、觀察、小結:不同的菊花都長在哪裏?都有什麼?(離不開土壤,花、莖、葉)莖和葉是什麼顏色?

3、教師介紹:莖和葉的作用。

4、再次說兒歌,鞏固對菊花的認知。

三、拓展活動。

1、認知操作紙:出示沒有顏色的菊花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朵在哪?莖在哪?葉子在哪?分別指一指。

2、介紹要求:小朋友用油畫棒幫忙給菊花穿上漂亮的衣服,給花朵、莖、葉子塗上漂亮的顏色。

3、師幼一起操作:

幼兒獨立塗色,教師在前臺選用油畫棒安靜塗色,用實際動作提示幼兒換油畫棒的顏色,在輪廓線裏塗色,塗色順序是從上到下:花朵——莖——葉。

反思:

師幼一起邊看圖邊說菊花的顏色、花瓣的樣子,幼兒有欣賞的興趣,並且能準確說出幾種顏色的名稱,能說出“像桔子一樣的顏色”等句子。通過看圖得出:菊花由花朵、莖、葉組成,能在觀察中說出莖和葉子的顏色是綠色。操作活動中給菊花分花、莖、葉塗色,大部分幼兒知道換油畫棒,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也知道在輪廓線裏塗色,有的幼兒塗色慢,最後組成一組在美工區一起塗色。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瞭解水果、蔬菜和花草樹木都有種子。

2、知道不同植物的種子外形不同。

3、對種子產生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西瓜、香蕉、蘋果、梨;

2、課件—樹的種子;

活動過程

一、找水果的種子。

1、讓幼兒品嚐西瓜。

提問:西瓜的種子在哪裏?看看是什麼樣子的?

2、讓幼兒品嚐香蕉。

提問:香蕉有種子嗎?它的種子在哪裏?告訴幼兒香蕉中的小黑點就是香蕉的種子。

3、找出蘋果、梨的種子。

二、利用每天飯後吃水果的時機,和幼兒一起品嚐、討論:

1、你今天吃的是什麼水果?它有種子嗎?

2、找一找它的種子在哪裏?看看是什麼樣子的?

三、看課件:大樹的種子在哪裏?

種子埋入土裏——發芽——小樹——大樹——結果子。

延伸提示:

1、可將各種種子做成標本,貼上標籤。

2、嘗試種豆,觀察種子的變化。

3、找蔬菜等農作物的種子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分類的方式整理玩具。

2.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爲習慣。

活動準備

1.玩具若干:積木、玩具汽車、毛絨玩具、波波球、沙包等。

2.活動背景音樂:輕音樂家。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活動課題,引導幼兒分別瞭解不同種類的玩具。 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 這裏都有些什麼玩具?讓我們一起來玩玩這些好玩的玩具吧!

2.播放背景音樂,老師組織幼兒自選玩具進行遊戲。鞏固幼兒對玩具種類的認知。

3.分類整理玩具。引導幼兒分別認識代表不同種類玩具的標識。 鼓勵幼兒根據不同標識來分類整理玩具。 引導幼兒互相檢查是否按標識放好了玩具。

4.老師小結,鼓勵能正確擺放玩具的孩子。

5.幼兒操作練習。

請個別幼兒將分類好的玩具按照老師的要求放回規定的位置。指導幼兒完成《幼兒用書》小班上4,第5頁的操作練習。 讓我們也來幫豆豆整理好玩具吧!

課後反思:

活動中,教師先讓幼兒說說玩具的玩法,然後再讓幼兒分類擺放,表現出幼兒濃厚的興趣和特殊的動手能力。在體驗的過程中教育幼兒愛惜玩具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8

【活動目標】

1.對導電現象感興趣,喜歡和同伴合作探索使燈泡發亮的方法。

2.探索用電線等物連接電池使燈泡發亮的方法,初步感知金屬的物體可以導電,並能大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操作過程和結果。

3.提高合作探索與用符號記錄表達的能力;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用電安全,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觀察過班級電燈的線路與構造;熟悉實驗材料的名稱與特徵;已初步瞭解電池、電線的特徵;練習兩兩合作常規。

2.物質準備:

(1)學具:第一次——兩人一盤材料:電池、電線(連着燈泡);

第二次——增加兩人一盤材料:布條、【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題。(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

1.出示情景圖,激發興趣:

師:今天小兔搬新家了,可是到了晚上屋裏就黑乎乎的,怎麼回事呀?裝電燈需要些什麼呢?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初步瞭解使電燈亮起來的條件。

二、探索活動"怎樣讓燈泡亮起來"。(引導幼兒合作實驗,探索電線與電池連接使燈泡發亮的方法,大膽交流自己的探究過程與結果)

1.教師介紹實驗材料:

師:今天老師要請你們來做實驗,老師爲你們準備了電池和一頭纏着燈泡的電線,想一想,你們怎樣讓燈泡亮起來呢?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步驟與方法:

(A)兩個人一盤材料,請你們合作進行實驗;

(B)做好實驗後,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燈泡亮了嗎?你是怎麼做的?

(C)聽到琴聲後要放好材料馬上回到位子上。

3.幼兒自主開展實驗探究活動,互相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與結果:

(A)教師重點引導幼兒兩兩合作進行實驗,不爭搶材料;

(B)引導幼兒觀察電池正負極的特點,鼓勵幼兒用語言完整描述觀察的過程與結果;

(C)鼓勵幼兒互相交流自己的實驗過程與結果。

4.集中交流,梳理小結。

(1)師:我們一起來聽聽看,這些成功讓燈泡亮起來的小朋友他是怎麼做的?

(2)結合梳理圖示鼓勵幼兒大膽表達。

(3)梳理小結:將連着電線絲的燈泡按在電池的一頭,將另一段的電線絲按在電池的另一頭,這樣電就接上了,小燈泡就亮了。

(4)幫小兔家接電線。

三、探索活動"接電線"。(引導幼兒自主探索物體的導電現象,初步感知金屬的物體可以導電,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和結果)

1.設置問題情景:

師:不好了,小兔家剛安好的電線被老鼠啃斷了一截,燈又不亮了,用什麼材料可以接上這段電線通電呢?

2.教師介紹實驗操作材料,幼兒猜想:

(1)設疑猜想:紅布條、綠  課件、動物過冬方式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小朋友ㄏ衷謔鞘裁醇窘諛忝歉芯踉躚?我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聽故事瞭解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1、幼兒帶着"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問題聽故事ǔ醪攪私餳鋼侄物的過冬方法。

小螞蟻爲過冬準備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裏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換上了厚厚的小結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小動物們很聰明,它們爲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過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給自己換上厚厚的

三、通過操作了解更多的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1、剛纔我們知道了青蛙、小螞蟻、小兔和小鳥過冬的方法。

還有一些動物也想請你們猜猜,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動物?"

2、出示蜜蜂、蛇、丹頂鶴、獅子等小動物,幼兒互相討論"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請幼兒講述討論結果共同歸類。知道還有一些動物冬天不冬眠ㄒ蠶不對碩。

躲藏——蜜蜂、螞蟻(老鼠)等;(幼兒用動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蝟、蝸牛、蚯蚓)等;(解釋: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動的意思)遷徙——燕子、大雁、丹頂鶴等;(解釋:遷徙就是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意思。)

四、教師總結

表揚一些不怕冷的小動物ㄈ紓鶴哪灸瘢在寒冷的冬天也出來工作,爲樹木除害蟲。

活動延伸:

與家長進一步探索小動物過冬的一些方式。

互動反思:

這節課通過幼兒瞭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其實動物也很聰明,爲了能生活下去,不讓自己餓死、凍死,都有度過寒冬的方式,還豐富了詞彙。讓幼兒更懂得怎樣去愛護動物。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觀察一些事物,多瞭解一些科學知識。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動物過冬的主要方式:躲藏、冬眠、遷徙、換毛

2、對探索動物過冬方式感興趣知道關心、愛護動物。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膽探究和實驗。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課件、動物過冬方式的卡片

活動過程:

一、激發興趣,導入課題

小朋友現在是什麼季節你們感覺怎樣?我們是怎樣度過寒冷的冬天?你們知道小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嗎?

二、聽故事瞭解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

1、幼兒帶着"動物是怎樣過冬"的問題聽故事初步瞭解幾種動物的過冬方法。小螞蟻爲過冬準備充足的食物青蛙在洞穴裏不吃不喝的冬眠兔子換上了厚厚的毛雁、小燕子飛到溫暖的南方去

2、歸納出幾種動物的過冬方式根據故事中的內容,出示相應的過冬卡片和動物卡片。

3、教師小結動物過冬的幾種方式:小動物們很聰明,它們爲了能生存下去,都有自己度過寒冷冬天的方式。有的給自己換上厚厚的毛、有的在洞穴裏冬眠、有的準備過冬的糧食、還有的飛到溫暖的地方去過冬。

三、通過操作了解更多的動物是如何過冬的。

1、剛纔我們知道了青蛙、小螞蟻、小兔和小鳥過冬的方法。還有一些動物也想請你們猜猜,它們是怎樣過冬的,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動物?

2、出示蜜蜂、蛇、丹頂鶴、獅子等小動物,幼兒互相討論"它們是怎樣過冬的?

3、請幼兒講述討論結果共同歸類。知道還有一些動物冬天不冬眠也喜歡運動。躲藏——蜜蜂、螞蟻(老鼠)等;(幼兒用動作表示"躲藏")冬眠——青蛙、蛇、熊(蝙蝠、刺蝟、蝸牛、蚯蚓)等;(解釋:眠就是不吃不喝也不動的意思)遷徙——燕子、雁、丹頂鶴等;(解釋:遷徙就是從一個地方搬到另外一個地方的意思。)

4、幼兒操作,給動物與它過冬方式連線,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動物過冬方式的瞭解。

四、教師總結表揚一些不怕冷的小動物如:啄木鳥,在寒冷的冬天也出來工作,爲樹木除害蟲。

活動延伸:

與家長進一步探索小動物過冬的一些方式。

互動反思:

這節課通過幼兒瞭解動物過冬的方式,其實動物也很聰明,爲了能生活下去,不讓自己餓死、凍死,都有度過寒冬的方式,還豐富了詞彙。讓幼兒更懂得怎樣去愛護動物。在以後的教學中,要多讓幼兒觀察一些事物,多瞭解一些科學知識。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吹泡泡,發現有洞的材料都容易吹出泡泡。

2、掌握吹泡泡的方法,能用緩慢均勻的力氣吹。

3、喜歡吹泡泡活動,體驗成功吹出泡泡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每組一盆泡泡水,一塊毛巾。

2、操作1:瓶蓋,積木(木質,鏤空),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底,猜測驗證表。

3、操作2:夾子,漏勺,雪花片,積木,鈕釦。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寶貝們,歡迎來到泡泡王國。

(二)共同探討,個別示範。

教師:泡泡漂不漂亮啊?那你們會吹泡泡嗎?是怎麼吹的?

(三)第一次操作,猜想與驗證。

1、猜測。

教師:泡泡王國的國王呀最喜歡吹泡泡,可是他遇到了一個難題,這裏有一些東西,他分不清哪些可以吹出泡泡,哪些不可以,小朋友你們願意幫助他嗎?你覺得它可以吹出來麼?

2、驗證猜想,提出注意事項。

(四)第二次操作,嘗試用更多不同的生活用品吹泡泡。

1、出示材料,提出要求。

教師:泡泡國王可開心啦,他還請那你們幫個忙,他想知道是不是有洞就能吹出泡泡?泡泡是從哪裏出來的呢?你們願意幫助他嗎?他找了很多有洞的東西,我們來看一看。

2、自主選擇遊戲材料。

3、觀看泡泡秀。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1

活動目標

1、觀察、認識西瓜的外形特徵。

2、知道西瓜是夏季水果,並喜歡吃西瓜。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習慣

2、課件:圖片-西瓜切面

3、西瓜(供幼兒品嚐)

活動過程

1、談話引出西瓜。

(1)教師:小朋友,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可以吃些什麼來防暑降溫呢?

(讓幼兒結合已有生活經驗大膽講述。)

(2)教師:西瓜就是一種很好的夏季水果,有哪些小朋友喜歡吃西瓜舉起小手讓老師看看。

2、觀察、認識西瓜。

(1)西瓜是什麼樣的?

出示圖片:西瓜

(2)請幼兒觀察、講述西瓜的外形。

小結:有的西瓜是圓圓的,有的西瓜是橢圓的,有的瓜皮是深綠色的,有的是淺綠色的,

還有的是帶花紋的。西瓜是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一敲會“砰砰”地響,推一推還會滾動。

(3)西瓜裏面是什麼樣子的?

讓幼兒猜測後,出示圖片。

3、引導幼兒瞭解無籽西瓜

(1)出示圖片:有籽西瓜,無籽西瓜的切面。

請幼兒觀察後說出,兩個西瓜有什麼不同。

(有籽,無籽)

(2)教師:無籽西瓜又沙又甜,吃的時候不需要吐籽,很方便。

4、品嚐西瓜

(1)你喜歡吃西瓜嗎?爲什麼?

小結:西瓜水分多,甜甜的,很好吃,能解渴,祛暑,還能防止生痱子呢!

(2)幼兒通過品嚐,感受西瓜的味道。

5、畫西瓜

(1)教師:小朋友,今天我們認識了西瓜,知道西瓜有有籽西瓜,無籽西瓜,還品嚐了甜甜的大西瓜,現在,我們來畫一個大西瓜好不好?

(2)幼兒塗色:西瓜

要求:西瓜皮用深綠色或淺綠色,西瓜瓤用紅色,瓜子用黑色或棕色。

活動自然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2

[活動準備]

1、香蕉若干。

2、方紙盒一隻,溼毛巾若干,垃圾桶兩個。

[活動過程]

一、產生興趣: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種水果,它的樣子長得長長的、彎彎的、皮是黃黃的,撥開以後才能吃,小朋友們猜一猜它是哪一種水果?

二、想象活動:

1、(教師出示香蕉)這香蕉寶寶會變戲法,小朋友們信不信?

2、(輕輕地把香蕉擺成一個形狀):香蕉寶寶開始變戲法了,你們看它像什麼?(如小橋、月亮、彩虹等)

3、(輕輕地把香蕉擺成一個狀):香蕉寶寶又變戲法了,你們看它象什麼?(如小牀、小船、滑梯、搖馬、挖土機、蟲子等)

4、(輕輕地把香蕉擺成一個狀):香蕉寶寶真會變戲法,瞧,這樣它像什麼?(如大刀、電話等)

三、拼擺活動:

剛纔是一個香蕉寶寶在變戲法,許多香蕉寶寶會變成什麼樣子呢?請2-3名幼兒和教師一起示範,看許多香蕉會變成什麼。(如,火車、花、太陽等)

請幼兒自己動手操作,把自己想象的物品擺出來,並講述自己擺的是什麼。

四、分享活動:

1、我們把香蕉剝開,看看剝開後的香蕉象什麼?(蜘蛛、花、噴泉、海星、章魚等)

2、讓我們來聞聞,這香蕉可真香,吃起來一定很甜,我們把果皮放入垃圾桶裏,把香蕉變沒有了吧。

3、今天小朋友看香蕉變戲法都很開心,回去以後還可以想一想,還有哪些水果也會變戲法,來告訴老師或是你的好朋友,好嗎?

五、活動結束。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3

活動目標:

1.通過比較,進一步感知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不同。

2.初步感知圓形與生活的人密切關係。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於大膽探究和實驗。

4.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幼兒樂於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積木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輪子工程師的作品

1.(蒐集各種帶輪子的圖片自行車、飛機、摩托車、輪椅、三輪車、小汽車、卡車、火車、旱冰鞋、寶寶車、輪船等)讓幼兒天觀察這些是什麼?哪裏有輪子,哪裏沒有輪子。

2.討論:這裏有很多東西都是輪子工程師的作品,輪子工程師就是造輪子的人,找一找哪是他造的輪子。

二、觀察並思考圓形輪子的作用

1.工程師設計的輪子都是什麼形狀的?爲什麼是圓形的?

2.一個輪子的是什麼車,兩個輪子的是什麼,三個輪子的是什麼?四個輪子的是什麼?許多輪子的是什麼?

三、比較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1.出示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圖。有什麼地方會用到它們呢?爲什麼它們不能做輪子?

2.如果把圓形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或正方形會發生什麼事?

3.玩一玩試一試看哪些積木能滾動。

4.有一次,輪子工程師做了一些三角形、正方形的輪子。他想用來幹什麼呢?原來啊,工程師把壞蛋的自行車和汽車的輪子換成三角形、正方形的,這樣壞蛋騎上自行車就摔跤,想開車,汽車一動也不會動。壞蛋都跑不掉了。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通過想象有趣的故事情景,進一步認識圓形、三角形、正方形;比較認識圓形圓滾滾、無邊無角的特徵,感知圖形與現實生活的密切關係。

活動反思:

新《綱要》指出:幼兒科學教育是科學啓蒙教育,重在激發幼兒的認識興趣好和探索慾望以及儘量爲幼兒創設條件,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解決問題從而體驗發現的樂趣。通過輪子的自述,孩子們對輪子的作用有了進一步的瞭解,讓孩子們到輪子的自豪,知道輪子給我們帶來了方便,輪子是如何來幫助我們的。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認識多種水果,瞭解水果的生長處。

2.能愉快地參與活動,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兩大區域(地上,樹上),水果實物卡(長在樹上的若干,長在地上的若干),神祕的袋子

2.會唱歌曲《蘋果》

3.會玩高人,矮人的遊戲

4.音樂磁帶:《蘋果》,《我是小司機》

5.課件:《哪些水果長在樹上》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師出示一個袋子

師:老師這裏有一個神祕的袋子,裏面裝着好多水果寶寶,我們來摸一摸,猜一猜,他們是誰?

二.通過摸摸猜猜,認識各種水果

(1)幼兒操作,找出各種水果,瞭解水果的特徵

師:你們喜歡吃水果嗎?爲什麼?

幼兒自由講述

師:每一種水果都有不同的營養,多吃水果的小朋友會長的越來越漂亮,越來越健康

(2)律動:《蘋果》

師:今天,水果寶寶要和小朋友一起來唱歌跳舞,聽!

音樂:《蘋果》

師幼做律動:《蘋果》

(3)看看說說,瞭解水果生長地

師:水果寶寶要回家了,他們的家在哪裏呀?

幼兒自由講述,教師出示課件

(4)送水果回家

師放錄音

幼兒自由選擇水果後與老師一起做開車動作

師:瞧,我們來到了一個美麗的地方

出示背景圖(樹,地)

師:這裏有什麼?那老師的水果寶寶哪個住這裏的?還有一個住哪裏呀?

師示範送水果

幼兒操作,送水果回家

(5)評價分析

師:你們覺得有沒有哪個水果走錯了家?

幼兒觀察後講述

教師指導,幫助幼兒找到水果的家(重點認識菠蘿的家)

二.通過遊戲,幼兒進一步瞭解水果的生長地

師:水果寶寶回到家了,他們真高興,要和我們來做高人和矮人的遊戲

遊戲:高人,矮人

方法:教師出示各種水果,幼兒做相應的動作

要求:長在樹上的水果就做高人,踮起腳尖,舉起雙手

長在地上的水果就做矮人,低頭蹲下,團緊全身

師出示不同的水果,幼兒遊戲

師:你們玩得開心嗎?我們跟着水果寶寶到外面去玩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篇25

活動目標:

1、可積極參與收藏樹葉討論。

2、感受收藏與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

把各種顏色、形狀不同的葉子放在展臺上,每個人都有書。

活動過程:

一、與樹葉對話。

1、冬天來了,樹葉從樹上掉下來,撿過樹葉嗎?你用樹葉做過什麼?(跳舞、鋪樹葉小路、打扮自己等)

2、秋天快過去了,看到樹葉一片一片地掉下來,馬上就要掉下來了留下樹葉的方法嗎

3、請幼兒對自己喜歡的樹葉說一句話,幫助幼兒記錄下來。

二、收藏樹葉。

1、怎樣才能把葉子收起來?請幼兒大膽參加討論。

2、請幼兒將樹葉壓平,夾在書裏。

3、幼兒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葉子,平整葉子,注意放入自己的圖書中。

4、請幼兒說說自己收藏的葉子是什麼樣的

5、請幼兒把收藏樹葉的圖書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