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精選21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精選21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作爲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編寫教案助於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精選21篇)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隨着音樂節奏做律動。

2、根據情節提示,在教師提示下準確的隨樂段更換動作。

3、體驗在地毯上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熟悉樂曲《地毯上的遊戲》;音樂帶。

活動過程:

一、入場。

播放音樂第一段,教師帶幼兒隨着音樂進入活動,音樂結束後教師指導幼兒面向圓心做成圓圈。

師:請大家雙腿盤起來,相互拉拉手,看看旁邊的好朋友是誰?

二、 導入活動並隨第一段音樂節奏學動作。

師:今天老師想和大家一起做遊戲,我們的小手要和自己說話,還要和我們的朋友說話,你們聽它在說什麼?

1、教師示範動作。

提問:我的小手是怎樣和我說話的?和我身體的哪個地方說話呢?還和誰說話呢?(幼兒回答並示範動作。)

2、教師用手和腿"說話"的情節,帶領幼兒跟着音樂練習手指排打腿部的動作。

師:現在讓我們一起隨着音樂,用我們的小手和自己還有身邊的好朋友說說話吧。

(播放音樂,教師帶着幼兒跟着音樂節奏練習拍腿的動作。)

3、幼兒嘗試創編新的動作。

師:小手除了和腿會說話,還可以和身體的哪個部位說話呢?(幼兒回答並示範動作)

4、教師帶領幼兒隨着音樂節奏練習新的動作。

師:讓我們隨着音樂一起來玩玩吧。

三、隨第二段音樂節奏學動作。

1、師:我們的屁股也想和我們做遊戲,誰能讓屁股不離開地面轉一圈呢?

2、幼兒探索並示範動作。

3、教師帶領幼兒隨着第二段音樂練習屁股轉圈。

4、我們身體還有哪個部位可以和我們一起玩呢?(幼兒探索,教師引導幼兒說出腿和背的動作等。)5、教師帶領幼兒練習腿和背的動作等。

6、教師帶領幼兒隨着第二段音樂節奏練習動作。

四、幼兒完整地隨着音樂做地毯上的遊戲。

1、師: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這個遊戲吧。

2、播放音樂做遊戲。

3、再次完整地隨着音樂做地毯上的遊戲。

五、幼兒隨音樂退場。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通過欣賞《牧童短笛》,感受樂曲不同段落的情緒,瞭解作品的曲式結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感受樂曲不同樂段的節奏、速度及音樂情緒的特點。

教學難點:

採用多種教學策略,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記憶作品不同樂段的主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首描寫牧童的樂曲,這首樂曲聞名中外,是由我國著名作曲家賀綠汀先生創作的。它的名字叫《牧童短笛》,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它是由什麼樂器演奏的?

二、新作賞析,目標落實

(一)初次聆聽,整體感知。

1、初次聆聽歌曲

問題設置:這首樂曲是由什麼樂器來演奏的?

2、引出樂器鋼琴,教師簡介鋼琴。

3、二次聆聽,加深樂曲的印象。

問題設置:這首樂曲的速度是怎樣變化的?

(二)分段賞析,走進音樂。

1、第一樂段賞析

①聆聽第一樂段,學生感受樂曲情緒。

問題設置:同學們聽聽這段樂曲的情緒是怎樣的?②指導學生視唱第一樂段主題旋律,加深印象

③反覆聆聽第一樂段,鼓勵學生用身體動作體驗樂曲情緒。

2、第二樂段賞析

①聆聽第二樂段,感受樂曲速度、情緒的變化。

問題設置:同學們聽聽這段樂曲的速度和情緒是怎樣的?②反覆聆聽第二樂段,激發學生爲樂曲加伴奏。

3、第三樂段賞析

①聆聽第三樂段,感受“加花”手法所表現的意境。問題設置:同學們聽聽這段樂曲和哪一段相似?②指導學生視唱第三樂段主題旋律,加深印象

③引導學生將兩段相似的音樂進行對比,進一步感受“加花”手法的表現力。

④反覆聆聽第三樂段,用心體驗樂曲恬靜、安逸的情緒。

4、教師對樂曲進行小結

三、作者及作品簡介

1、瞭解賀綠汀

2、教師講解作品的創作背景

四、再次聆聽,體會樂曲的民間風格。

學生聆聽音樂,課件播放中國水墨畫——牧童放牧的情景

五、達標檢測,當堂反饋:

教師分別彈奏《歡樂的牧童》、《牧童》和《牧童短笛》的樂句,當《牧童短笛》的樂句出現時,學生快速舉手示意。

六、拓展延伸,小結昇華

(一)拓展欣賞

多媒體欣賞朗朗現場演奏的《牧童短笛》,進一步感受樂曲的情緒。

(二)課堂小結,情感昇華

1、教師簡單小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2、鼓勵學生利用課餘時間,欣賞其他版本的《牧童短笛》,如手風琴版、長笛版的。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歌詞內容,體會歌詞表達出來的情感。

2、能掌握歌曲旋律,學會唱這首歌。

3、通過角色遊戲,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並能更實際地表達對母親的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生活中與媽媽在家裏的互動。

物質準備:小桌子、小椅子、杯子、媽媽頭像的掛飾,能表現歌曲內容的圖片三張。

活動過程

一、理解歌詞大意,體會歌詞情感

1、提出問題,引入情景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自己的媽媽平時工作辛不辛苦呀?"(幼兒初步感受歌詞表達的情感)

幼兒:…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愛不愛自己的媽媽?媽媽下班回到家時,你在做什麼?對媽媽辛苦工作回到家,有什麼表示嗎?"(幼兒進一步體會歌曲情感)

幼兒:…

2、觀察圖片,講解歌詞大意及情感

教師向幼兒按歌詞內容分別展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表述自己的感受,讓幼兒形

象具體地理解歌詞內容,直觀感受到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的對媽媽的愛。

二、掌握歌曲旋律,清楚有感情地演唱

1、教師示範,熟悉旋律

教師先用手打着拍子,將歌曲旋律表現出來。幼兒跟着教師大拍子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唱的時候能抓準節奏。

2、教師領唱,幼兒學唱

教師有感情地先將歌曲演唱一遍,然後在分段讓幼兒跟着學唱。在幼兒學唱時,教師要強調,把握節奏,充滿感情地演唱。

三、角色遊戲-我的好媽媽

將幼兒分爲兩組,一組扮演歌曲中媽媽,一組扮演歌曲中幼兒。幼兒邊唱邊表演歌曲內容,然後角色進行互換。

幼兒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歌曲帶來的快樂,而且能懂得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延伸

幼兒回到家,對媽媽表演《我的好媽媽》。並用除歌曲內容外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感知Rap的表現形式,體驗Rap歡快的節奏。

2.在幼兒掌握Rap曲風的基礎上,能自由的進行創編。

3.在音樂欣賞和表演中讓孩子感悟人與人之間的濃濃親情。

活動過程:

(一)欣賞音樂(觀看課件)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非常好聽的音樂,我們聽聽這首歌和我們以前唱的歌有什麼不一樣?

(幼兒欣賞後回答,找出不一樣):

(二)導入主題,學唱Rap

師: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Rap,Rap它就是一種邊說邊唱的演唱方式,音樂很歡快,節奏感很強。

1.欣賞Rap

2.提問:我們剛剛聽到歌詞裏面唱了些什麼啊?

幼兒回答

3.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說出歌詞內容。

愛我你就陪陪我愛我你就親親我

愛我你就誇誇我愛我你就抱抱我

4.幼兒隨音樂表演。

5.與孩子親密接觸,互動表演,鞏固記憶。

6.隨音樂表演2遍。

(三)創編Rap

(四)師幼互動

教學反思

1、對於本次活動的開展,準備前期活動內容過於單調,幼兒對於情感的理解也不夠深刻,但隨着對活動的逐步詳細化,同時加入一些父母與孩子感情色彩的故事,這樣幼兒的感情得到了一定的昇華,爲活動的展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讓我對《綱要》也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2、活動過程的反思:

(1)在活動中幼兒通過看一看,聽一聽,說一說,動一動等多種多種感官活動,動靜交替中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活動的情感、態度、知識、能力、技能等方面的目標基本達到,幼兒能夠積極的參與其中。

(2)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爲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本班幼兒年齡在四五歲之間,注意力較短暫,但在活動中我們必須體現幼兒的主體性,才能真正完成教師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的的角色,因此活動中我要求幼兒多說多做,並運用色彩鮮明的圖片、動感的音樂不斷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在活動中發揮了自主意識,成爲了活動得主角。

(3)活動中教師與幼兒的互動方面,由於開始部分及導入活動前,與幼兒在溝通時未注意語氣,致使幼兒不能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看法,不過我及時調整了自己的態度幾說話方式,以憂傷的語氣換回他們的注意力,在下面的活動中幼兒積極參與,無論是說還是跳,都能很好的表現。

3、本次活動中,可以說目標基本完成,幼兒的參與性得到了最大發揮。當然通過這次活動可以發現幼兒不僅會唱,會跳,同時對於爸爸媽媽的感情也有了一大提高,但由於活動開始部分教師將自己的感情色彩沒有很好的融入,這點可以說是最大的缺點,同時在創編動作時沒有將表現突出的幼兒來一個更好的展現機會,這也是一點不足!

4、如果再有一次機會,我一定會用親切的語氣帶領有而進入活動,同時將幼兒的自主創編的環節進行總結,鼓勵幼兒大膽表現自己的同時,不忽略較爲典型的幼兒,當然還可以在活動中加入一些情景行的表演,相信對於目標的完成會有更大幫助!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都是3-6歲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方式主要是直觀形象思維。這就導致在音樂教學中出現了"一節唱歌教學活動下來,孩子們歌詞還記不住,更談不上有表情、有感情的演唱了"。教師教的累、孩子學的煩。爲了改變這種現狀,我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嘗試着把圖譜應用於音樂教學中,很快被孩子們接受了,它是一種視覺符號,它可以把音樂直觀、形象、趣味的表現出來。如果只靠語言來傳遞信息,則會給幼兒以單調和枯燥的感覺。《指南》指出:幼兒形象思維佔優勢,這是他們的特點。在教學中恰當地運用圖譜,幼兒的注意力便能被充分吸引,學習興趣也能被充分調動起來。圖譜的運用,可以促使幼兒自己動腦,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讓幼兒思維處於最佳狀態,從而積極思考,自覺接受新知識。通過老師的教,逐漸過渡到幼兒主動的學,利用圖譜的重要意義在於有效的圖譜能夠幫助幼兒自主學習。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讓幼兒在聽聽、講講、畫畫中熟悉歌詞,初步學唱歌曲。

2、運用圖譜的方法記憶歌詞。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遊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熟悉旋律,圖譜一張

2、ppt課件活動重點:在聽聽、講講、畫畫中熟悉歌詞

活動難點:

合作完成圖片的填充

活動過程:

一、隨音樂律動進入活動場地。

二、感受歌曲,理解歌詞

三、出示圖譜,引導幼兒傾聽歌曲,合作完成圖片填充。

四、活動延伸:根據圖,創編歌詞

活動反思:

《小魚的夢》是一首語言清新優美、生動活潑,充滿了情趣,洋溢着愉悅的兒歌,也是一篇豐富積累學生語言、訓練學生語感、陶冶學生情操、培養想象力的好教例。

1、上課開始,我以談話激趣,導入新課。我在黑板上寫出一個字:夢,滲透識字教學;我用親身經驗說了自己曾做過的一個夢,這樣學生的生活經驗也有很多,頓時話匣子就打開了,學生都特別感興趣。這在低年級的課堂上是比較重要的,如此一來,學生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學習的效率會大大提高。

2、識字是低年級學生的重要任務,本課的生字量多,要讓學生紮實有效地掌握,又要避免枯燥乏味,所以我採用了多種形式的訓練和遊戲,從激發學生的興趣入手,由整體感知課文,再抽出詞,最後纔是生字,無形中減緩了坡度。

3、堅持以讀爲本,落實語感訓練。教學中我採用不同形式的讀。比如聽錄音範讀,自由讀,指名讀,表演讀,小組合作讀,同桌讀等,展示了學生讀正確,讀流利,讀懂的學習過程。體現了讀書的層次性。這一部分地教學我充分體現多讀少講,給學生足夠的時間採用生生對比讀的方式充分朗讀,從量中讀出質來,在讀中想像,在讀中感悟,突破難句“天上星星落下來,爲他蓋牀珍珠被”和“風兒唱起催眠曲,波浪又把搖籃推”的理解。尊重學生個性,讓學生很願意在同學中展示自己。

4、堅持激勵。在課堂上我堅持正面引導,不斷激勵學生,激勵他們的進步,激勵他們的成長。一句激勵的語言,一個激勵的眼神,都使學生們興致昂然。

5、我在引導學生想象“小魚會夢見什麼?”這一問題時,播放了《搖籃曲》,既與課文內容相關,又創設了輕鬆和諧的課堂氛圍,調動了學生的情感以及學習的積極性,鋪墊了整個課堂的氣氛。以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想象,這樣的設計學生感受到了美,也盡情表達着美。可以這樣說:“課堂不僅流動着美,也流動着真情。”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6

【教材分析】

模仿成人世界是孩子的天性,《大鞋小鞋》這首歌曲的主要特徵是前後兩段在速度和力度有變化,主要是因爲穿爸爸的鞋子和寶寶的鞋子時產生的鮮明聲音對比。大班幼兒音樂教育目標中“能把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思考的事情用身體動作大膽地、有節奏地隨意表現出來。學習基本的踮步, 踢踏步”,因此通過這樣一個活動讓幼兒在感受兩種不同音樂中表演,在表演的情境中滿足他們的需要,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活動目標】

1.掌握踮步走、踢踏步的動作,能隨音樂有節奏的舞蹈遊戲。

2.能根據歌曲內容大膽的創編動作,有表情的進行表演。

3.體驗與同伴一同舞蹈、遊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提前學唱歌曲,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彩環。

【活動過程】

1.唱《大鞋小鞋》歌曲,回憶歌曲內容。

2.學一學,引導幼兒掌握基本步伐。

(1)學習踢踏步。

①提問:小朋友,在歌曲裏穿上爸爸的大鞋是怎樣的?引導幼兒通過拍手、跺腳的方式,掌握動作的節奏。

②教師示範動作:看看我穿上爸爸的大鞋是怎樣的。

③幼兒通過練習掌握動作。重點幫助幼兒掌握兩腳間重心的移動。

(2)學習踮步走。

①提問:穿上娃娃的小鞋是怎樣的?走起路來是什麼樣的?

②教師進行示範,引導幼兒圍成圓圈練習向前、向後、轉圈的動作。

3.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內容創編動作。

(1)完整播放歌曲。

提問:還可以用哪些動作進行表演?

(2)幼兒隨音樂邊演邊唱。

(3)師幼共同確定表演的動作,並進行練習。

①引導幼兒進行舞蹈,教師針對幼兒舞蹈中的問題進行示範指導。

②幼兒面對面進行舞蹈,重點引導幼兒注意舞蹈時的交流,及動作的整齊到位。

4.引導幼兒在舞蹈基礎上進行遊戲。

(1)教師交代遊戲玩法。

在舞蹈結束後,孩子們進行 3 次剪刀石頭布的遊戲,勝者原地不動, 輸了的從隊員的後面跑到隊尾,其他隊員隨之調整位置,舞蹈繼續開始。

(2)請一組幼兒進行嘗試,幼兒集體進行練習,教師根據情況進行引導。

(3)教師與幼兒一同隨音樂進行舞蹈遊戲。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的:

1、通過欣賞樂曲《小鳥捉蟲》,培養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引導幼兒初步理解和想象樂曲中鳥飛和小鳥捉蟲的音樂形象。

2、培養幼兒聽賞樂曲的興趣,初步讓幼兒知道ABC三段體曲式。

3、複習《小鳥醒來了》,要求幼兒能連貫、愉快地演唱這首歌。

4、熟悉歌曲旋律,爲歌曲創編動作。

5、能大膽表現歌曲的內容、情感。

活動準備:

1、春天背景圖一幅:圖片小鳥飛、小鳥捉蟲各一隻。

2、各色正方紙,事先教幼兒會摺疊小鳥頭飾。

3、配琴老師先熟悉鋼琴曲《小鳥捉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律動進場.

(教師彈小鳥飛樂曲)幼兒依次隨着音樂飛進教室入座,(做發音練習時請小朋友身子坐直,用自然聲發音、唱歌)。

2、組織幼兒做發音,練習曲:《布穀鳥叫》

二、基本部分:

1、複習歌曲《小鳥醒來了》。

(1)師生齊唱一遍,(要求幼兒聲音連貫,歌曲要唱得快樂,第一段,表現小鳥醒來,愉快見媽媽。第二段,表現小鳥洗臉,整理羽毛,快樂的心情。第三段,小鳥作早操,展翅高飛。最後一句要唱得慢,表現小鳥飛走了。

(2)幼兒聽音樂,再輕聲唱一遍。

2、欣賞鋼琴曲:《小鳥捉蟲》

(1)師:現在請小朋友欣賞一首很好聽的鋼琴曲。名字是《小鳥捉蟲》,請你們聽一聽小鳥在幹什麼?(幼兒完整欣賞一遍鋼琴曲)聽完整首樂曲後,啓發幼兒講出:小鳥從飛出來-捉蟲-飛回的情節。(請1--3名幼兒回答問題)。

(2)讓幼兒逐段欣賞樂曲。

第一段:啓發幼兒說出這段音樂表現出優美舒展:春天來了,小草、樹枝都發出了新芽,小鳥飛舞着翅膀,歡快地在森林裏自由自在地飛翔,唱歌。(教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鳥飛得動作)。

第二段:請小朋友聽聽第二段跟第一段的音樂有什麼不同?小鳥在幹什麼?啓發幼兒講出小鳥捉蟲的情景,啓發幼兒講出這一段音樂非常歡快:啊,草地多美,小鳥在草地上看到有一些小蟲,高興地學着媽媽地樣子捉起蟲來。(教幼兒邊聽音樂邊做小鳥捉蟲的動作)第三段:老師:小鳥又在幹什麼?這一段音樂與第二段音樂有什麼不同?啓發幼兒說出樂曲很優美、自由:小鳥在草地上吃了很多蟲子,吃飽了,高高興興飛回家了。(請幼兒邊聽邊做動作)

(3)老師小結:第三段音樂與第一段完全一樣,這樣的曲叫三段體(幼兒重複一遍三段體)。讓幼兒完整地欣賞音樂一遍。老師用圖片教具演示、講解整首鋼琴曲。(請2--3名幼兒敘述音樂所表達的內容)

(4)老師拿出紙,教幼兒摺疊小鳥頭飾,幼兒在鋼琴曲《小鳥捉蟲》的音樂聲中摺疊小鳥頭飾。

三、結束部分

做好的小鳥頭飾戴在頭上隨音樂做小鳥--捉蟲--鳥飛出教室。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圍繞小鳥學捉蟲這個故事情節展開的,通過鳥媽媽帶幼兒出來做遊戲,鍛鍊幼兒的基本動作,再以鳥寶寶很餓這一問題,激發幼兒學習捉蟲的興趣,主動地探索、嘗試捉到蟲子的方法,鍛鍊踮起腳跟摘物的能力,讓幼兒在活動過程中不僅學到本領,還能培養克服困難的勇氣。這正迎合《綱要》中指出的:“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展基本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靈活性。”

在整個活動過程中,爲幼兒創設了遊戲情景氛圍,豐富的遊戲活動使幼兒注意力集中、活動積極性高、情緒激動、心情愉快,一系列的遊戲圍繞目標展開、層層深入、銜接自然。整個活動不僅發展了幼兒的多種運動能力,也讓幼兒在活動中瞭解了知識、明白了道理,同時還獲得了心理上的滿足。

不足之處:

1、在第一環節引領幼兒遊戲時,由於隊伍太長,後面的幼兒不能清楚地看清教師的示範動作,使得少數孩子動作凌亂,不知所措。

調整:遊戲前先向幼兒講清楚,然後在進行遊戲

2、遊戲環節時,由於準備不夠充分,幼兒摘到的蟲子沒處放,使得幼兒在下面的環節中過多的關注自己手中的蟲子,影響了活動效果。

調整:課前爲幼兒每人準備一個小口袋縫製在幼兒衣服上。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8

設計意圖:

孩子們馬上就要進入小學了,在進入新的環境,和同伴相互介紹自己的是不可少的,而用演唱的形式把自己的名字介紹給他人,既充滿情趣,又具有挑戰性。歌唱活動《好聽的名字》節選自巴赫所做的《康康舞曲》,此樂曲節奏明快,流暢,歌詞內容既有規律又有趣味性,很容易調動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在整個過程中,我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教學手段,使孩子的求知慾和興趣得到滿足。以"激發興趣----展現自我-----交流分享-----情感體驗"爲主線,營造輕鬆愉快,自由的活動氛圍,爲幼兒搭建一個自我表現的舞臺,感受音樂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唱準高音部分,並能自如地接唱。

2.能根據歌曲的情緒特點,創編有趣的動作自由的表現歌曲。

3.在演唱自己名字的過程中產生自豪感和愉悅感,體驗與同伴互動演唱的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1.與歌曲內容相關的課件、歌曲圖譜一張

2.幼兒已瞭解過自己名字的寓意。

活動過程:

一、情境入場,感知歌曲的旋律。

1.談話導入:說說我的名字。

2.創設情境,感知旋律。

"今天要來兩位外國小客人,讓我們聽音樂跳用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吧!"

二、結合課件,感知歌曲的特點。

1.播放課件,引出歌詞內容。

"第一位客人叫什麼呢?""還有一位小客人,她叫什麼名字?""客人們是怎樣介紹自己的?"

2.完整範唱,感知歌曲特點。

"湯米和卡秋沙要合作演唱,仔細聽!唱的最多是什麼字?""他們唱歌的聲音聽起來怎麼樣?用唱歌的形式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名字心情是怎樣的?"我們一起試着說說他們好玩的介紹吧!

三、利用圖譜,感知音階高低。

1.根據圖譜,幼兒朗誦歌詞。

2.觀察圖譜,練習唱準音高。

"爲什麼這些小氣球有的高有的低?哪一個氣球飛得最高?""怎樣演唱?我們來試試。""唱完米字緊接着唱的是什麼?"

3.完整演唱,表現歌曲情緒。

四、參與遊戲,體驗演唱快樂。

1.探索仿編,唱唱自己的名字。

2.快樂遊戲,體驗歌唱的樂趣。

遊戲玩法:當大屏幕裏的照片滾動起來,幼兒一起倒數:3、2、1,停止滾動,屏幕出現兩名幼兒的照片:這是誰?請大家一起唱出他們的名字。

教師採訪被唱到名字的幼兒:大家在唱你們名字的時候,你們的心情是什麼樣子的?

3.接唱遊戲,感受歌曲和遊戲帶來的快樂

活動反思:

由於我們小朋友是今年剛入園的新生,所以我們選擇了社會裏的自我認識教育的活動《好聽的名字》。讓幼兒在介紹自己的名字的同時也知道每個人都有個好聽的名字。不僅有大名還有自己獨特的小名,以及小名的含義。爲了增加活動的遊戲性和趣味性,我們設計了我點名你答應的環節。讓老師抱抱孩子,摸摸孩子,增進教師和孩子之間的親密感。鼓勵幼兒在這個環節中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在認識名字的內容上,我們感到內容比較簡單,於是我們在小名上作文章,增加了小名的意義和良好習慣的結合,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我們這次是借班上課,因爲本來這樣的課程應該放在剛進幼兒園的第一週裏進行。自己班級的孩子我們都已經非常熟悉了。所以我們只能借班上課。在活動中,我發現孩子都很樂意並大聲地介紹自己的名字。在我點名你答應的環節中,孩子能舉手表示,但是大聲應答還不夠,經過我的提醒,孩子們的大聲應答有所改善。他們很樂意上來和老師抱抱,這也反應了小班孩子獨有的特性。在介紹小名意義的時候,有幾位幼兒都能大聲的說出自己小名的含義。

在活動結束後,我也發現了一些不足的地方:活動後半部分,學習良好行爲習慣的時候,感覺動起來還不夠,可以適當地讓孩子多學一學,動一動。還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希望大家多給我點意見。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ABA段節奏以及歡快、舒緩的旋律變化,能隨音樂有節奏用動作表現文具的特點。

2、隨樂曲有節奏玩傳遞遊戲找出領頭人(鉛筆),能即興創編動作表現鉛筆和橡皮互動遊戲的有趣情節。

3、體驗與同伴一起扮演文具共同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感受樂曲的節奏和旋律變化,能隨音樂有節奏用動作表現文具的特點。

活動難點:隨樂曲有節奏玩傳遞遊戲找出領頭人(鉛筆),能即興創編動作表現鉛筆和橡皮遊戲的有趣情節。

活動準備:課件、樂曲《鉛筆盒進行曲》、傳遞遊戲用的鉛筆盒

活動過程:

一、師幼交流,引發幼兒參與遊戲的興趣。

1、播放課件,提問:這是什麼?你有鉛筆盒嗎,你的鉛筆盒裏裝了哪些文具?

2、結合課件小結:小明也有一個自己心愛的鉛筆盒,裏面裝着鉛筆、橡皮、尺子和卷筆刀。有一天,他夢見鉛筆盒裏的文具隨着音樂做起了遊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二、初步欣賞樂曲,感受樂曲特點並創編各種文具的動作。

1、播放樂曲,幼兒完整欣賞。

提問:你覺得這是一首怎樣的音樂?夢中鉛筆盒、文具玩了什麼遊戲?

2、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對鉛筆盒遊戲的想象。

小結:有一天,小明睡着了。他做了一個很美麗的夢。他夢見自己的鉛筆盒輕輕打開,鉛筆、橡皮、尺子、卷筆刀快樂的跳起了舞。鉛筆盒轉啊轉啊,轉啊轉啊,突然有一隻淘氣的鉛筆跑出來在紙上亂畫,能幹的橡皮就趕緊擦乾淨。鉛筆畫直線,橡皮擦直線;鉛筆畫波浪線,橡皮擦波浪線……他們忙的不亦樂乎。鈴鈴鈴,鬧鐘響了,淘氣的小鉛筆趕緊跑回鉛筆盒。小明這才明白,原來自己做了一個夢。

3、幼兒模仿文具跳舞的動作。

(1)提問:你能用動作來表現一下鉛筆、橡皮、尺子、卷筆刀嗎?

鼓勵幼兒大膽創編各種文具的動作,教師哼唱歌譜,幼兒共同模仿練習。

(2)引導幼兒隨A段音樂有節奏的做動作,表現文具跳舞的情景

4、學做領頭人(鉛筆)創編動作,表現鉛筆畫和橡皮擦的遊戲情節

(1)兩名教師示範鉛筆和橡皮玩畫畫擦擦的遊戲提問:鉛筆和橡皮玩畫面擦擦的遊戲,他們是怎麼配合遊戲的?鉛筆畫了幾次,每次面了幾下?

(2)小結並幫助幼兒瞭解遊戲的`玩法和規則:鉛筆和橡皮玩畫面擦擦的遊戲,鉛筆先畫,橡皮再照着鉛筆的痕跡擦。鉛筆按着節奏面了4次,每次畫4下,橡皮也按着節奏擦4次,每次擦4下。

(3)教師當鉛筆,幼兒集體當橡皮,引導幼兒隨音樂練習畫畫擦擦的動

(4)幼兒兩人一組創編畫畫擦擦的遊戲動作

(5)請個別幼兒展示創編動作,教師就動作的節奏感、美感和規則等進行點評。

三、隨B段練習傳鉛筆盒找出領頭人(淘氣的鉛筆),嘗試完整遊戲

1、提問:我們怎麼選出誰當淘氣的鉛筆?

2、小結:我們隨第二段舒緩優美的音樂傳鉛筆盒。音樂停止時,鉛筆盒在誰手裏,誰就是淘氣的鉛筆。

3、指導幼兒嘗試完整遊戲,進一步熟悉遊戲的玩法和規則

四、完整遊戲,體驗遊戲的樂趣。

1、教師與幼兒一起隨音樂完整遊戲。

(1)觀察幼兒是否能快速判斷領頭人並帶領遊戲、是否遵守規則協調一致做畫和擦動作的情況。

(2)開展遊戲2-3遍,啓發幼兒用肢體動作有趣、誇張的做鉛筆和橡皮的互動動作,及時捕捉個性化的創編進行點評。

2、提高遊戲難度,領頭人自由創編舞蹈動作,表現鉛筆和橡皮看樣學樣的共舞情節。

(1)提問:鉛筆調皮的在小明的本子上亂畫,小橡皮會對它說什麼?

(2)小結並引發拓展遊戲玩法:小鉛筆說,我不在本子上亂畫了,要認認真真的寫字畫畫,乾淨整潔,這樣纔是個棒棒的小學生。小橡皮,你跟我來跳舞吧,我來跳你來學。

(3)引導幼兒大膽創編領頭人的舞蹈動作,體驗共舞的快樂

(4)觀察評價與提升幼兒自由創編動作的節奏感、美感和創造性。

五、播放課件,引導幼兒隨音樂表現去上學情境,活動結束提問:鈴鈴鈴,鬧鐘響了。小明醒來了,發現自己做了這麼有趣的夢。

你看,他現在要去哪裏?我們一起去讀書吧!

延伸活動:

1、在音樂區中投放音樂、鉛筆盒等文具引發幼兒拓展遊戲玩法。

2、開展整理文具盒的活動。

3、嘗試使用各種文具,學習掌握使用方法,進一步瞭解文具的特點和功能。

活動反思:

1、情景線索貫穿始終,注重幼兒對樂曲感受與表達。

活動中,教師將欣賞音樂與大膽想象作爲活動的起始環節,能幫助幼兒充分的感知樂曲旋律性質和變化,發現樂曲ABA結構的特點,把握音樂遊戲的情境脈絡,爲幼兒學習和創編做好充分的準備。創設“鉛筆盒裏的文具聚會”的遊戲情境,引導幼兒完整欣賞音樂,教師注重幼兒邊聽辨樂段的變化迎想象“鉛筆盒裏的小文具都發生了什麼有趣的事情?”使幼兒打開了想象的閘門,他們自然而然的進入“鉛筆”“橡皮”“尺子”等不同文具的角色中大膽表達對樂曲的理解。接納每個幼兒對樂曲的理解和表達,用有趣的故事情節將他們的想象串聯成完整,提升了幼兒對樂曲的情境脈絡的理解,點燃了幼兒參與遊戲的活動興趣。

2、活動體現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凸顯幼兒的主動學習。

活動過程中,教師採用故事、問題討論、教師示範等讓幼兒清楚地理解遊戲的玩法和規則,通過幼兒創編、獨立練習、同伴合作分享等方式,使每個幼兒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音樂遊戲的學習中。由最初自主表現不同文具的動作,到傳遞鉛筆盒確定“鉛筆”帶頭人,再到“鉛筆”和“橡皮”互動遊戲,從手部遊戲,逐漸變化爲全身不同部位遊戲,這一過程中充分體現着循序漸進的特點,逐步將遊戲滲透給孩子,讓孩子獲得自主探索、自主表現的機會,習得遊戲的規則和玩法,獲得自己掌控遊戲、創新遊戲的成功體驗。

3、捕捉、提升幼兒個性化的動作,體驗共同學習遊戲的快樂。

創編動作做“鉛筆”領頭人是此活動最具挑戰性和趣味性的環節,它賦予每個幼兒創編動作引領同伴遊戲的機會,有利於促進幼兒創造性表現音樂的能力培養。幼兒遊戲中,教師將細緻觀察、捕捉幼兒富有個性的動作,引導其大膽展示分享個體經驗,適時、適宜的給予提升,使幼兒在遊戲中提升感受音樂、創編動作的節奏感和美感,體驗同伴相互學習、彼此欣賞的美好情感。

活動存在着不足,一是因爲此活動沒有找到配套教材的音樂,採用了鋼琴伴奏,音效大打折扣,削弱了幼兒對原教材樂曲欣賞感知的整體效果,和活動的氛圍、遊戲性。二是幼兒遊戲中的“淘氣小鉛筆”即興創編動作環節動作較單一,教師靈活機智的迴應與評價的教育智慧仍需提升。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瞭解樂曲的三段結構和表達的內容。

2.創編蛀蟲和牙齒的各種動作及表情。

3.遵守遊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音樂遊戲的快樂。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音樂、圓形座位擺放、圖片三張(小蛀蟲吃牙齒、小蛀蟲跳圈圈舞、刷牙)、自制大牙刷一把、記號筆、白紙。

2.經驗準備:幼兒對蛀蟲和牙齒的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

活動過程:

1.圖片導入。

教師:我帶來了三張關於小蛀蟲和牙齒的圖片,看看它們在幹什麼?這三張圖片裏還藏着一首好聽的音樂,仔細聽一聽,它們分別適合音樂的哪一段?

2.欣賞音樂,感知音樂的三段結構和每段音樂的內容。

l)完整欣賞音樂,教師隨音樂畫出完整圖譜。

2)根據音樂,自主把三張圖片與相應的每段音樂圖譜進行匹配。

3)邊聽音樂邊看圖譜,加深對音樂內容的理解。

3.分段創編蛀蟲和牙齒的動作及表情。

1)創編第一殷小蛀蟲找牙齒、吃牙齒和牙齒疼痛的表情及動作,並分角色隨音樂合作練習。

2)創編第二段小蛀蟲跳圈圈舞、做鬼臉和牙齒生氣的表情及動作,並分角色隨音樂合作練習。

3)創編第三段牙齒洗澡動作,加入遊戲規則: "大牙刷"出現,牙齒做洗澡動作,小蛀蟲在"嘴巴" (圓圈)內躲起來不許動。 "大牙刷"刷到哪個小蛀蟲,被刷到的小蛀蟲就要跟在"大牙刷"後面一起走,並在聽到吐水"撲"的聲音時,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4.完整進行音樂遊戲,感受音樂遊戲的快樂。

1)請幾名幼兒當小蛀蟲,其他幼兒當牙齒,教師當大牙刷,跟音樂完整遊戲,提醒幼兒遵守遊戲規則。

2)交換角色,跟音樂再次遊戲。

5.談話,感知口腔衛生的重要性。

1)討論:小蛀蟲被趕走了,接下來它會去找誰?怎麼做小蛀蟲纔不會找你? ,

2)小結:小朋友要注意口腔衛生,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少吃甜食,牙齒纔會更健康。

動作建議:

第1段:創編小蛀蟲找牙齒、吃牙齒和牙齒疼痛的表情及動作。 (音樂響起時,小蛀蟲跑着找牙齒;音樂休止時,小蛀蟲停下來做啃牙齒動作,被啃到的牙齒做出疼痛的表情及動作。)

第2段:創編第二段小蛀蟲跳圈圈舞、做鬼臉和牙齒生氣的表情及動作。(第l-4小節:小蛀蟲跳圈圈舞;第5小節:小蛀蟲對牙齒做鬼臉,牙齒做出生氣的表情及動作;第6-9小節同第1-4小節:第10小節同第5小節。)

第3段:創編牙齒洗澡、小蛀蟲躲藏的動作。("大牙刷"出現,牙齒做洗澡動作,小蛀蟲躲藏起來。被"大牙刷"刷到的小蛀蟲要跟在牙刷後面,最後跑出嘴巴,牙齒做勝利的動作。)

遊戲玩法:

1.幼兒圍坐成圓圈作"嘴巴",幾名幼兒當小蛀蟲,其他幼兒在座位上當牙齒,教師或一幼兒當大牙刷。

2.第1、2段,小蛀蟲和牙齒跟音樂互動;第3段, "大牙刷"出現,小蛀蟲躲藏起來不能動,被刷到的小蛀蟲要跟在"大牙刷"後面,並在聽到吐水"手r"的聲音時,跑到"嘴巴"外面的水池中。

活動反思:

通過講述保護牙齒這一教育活動,我覺得我班幼兒對如何保護牙齒這一內容十分感興趣,在活動在組織過程中,我嘗試運用了多種類型的師幼互動方式來推動幼兒的發展。在幼兒看課件《沒有牙的大老虎》時,將幾個問題拋給幼兒,“老虎的牙齒哪去了?”“故事裏的老虎大王爲什麼會有蛀牙?”引導幼兒思考,蛀牙是怎樣形成的呢?再通過吃餅乾,逐個讓幼兒看看,聞聞、摸摸醋中蛋殼,讓幼兒知道吃完東西后會有食物殘渣留在牙縫裏,時間久了牙齒就象浸泡在醋裏的蛋殼,會變軟,變黑,久了牙齒還會掉落,此時的師幼互動達到一個小高潮,從而提高幼兒保護牙齒的意識。幼兒瞭解蛀牙形成的原因後,啓發幼兒討論如何預防蛀牙?怎樣保護牙齒? 通過保護牙齒的課件,使幼兒形像的觀察瞭解到了牙齒的作用,掌握了正確的刷牙方法,特別是我在我在講述正確的刷牙方法時,有的孩子都爭先恐後的替我講述,好像他們是老師似的,因此幼兒對“刷牙”的動作就有了一定的興趣,因此在學習刷牙的時候,孩子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孩子都浸在了歡樂愉快的氛圍之中。同時也在快樂的學習中懂得了怎樣保護牙齒,並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活動的不足之處:

1、我的肢體語言不豐富。

2、幼兒積極性較高,課堂活躍,幼兒紀律有點亂。

3、課件保護牙齒得聲音有點小,使有的幼兒聽得不太清楚,如用多媒體效果會更好。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能隨音樂有節奏地做踵趾小跑步、踏並步等基本舞步。

2、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時能剋制自己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3、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4、培養幼兒樂意在衆人面前大膽發言的習慣,學說普通話。

活動準備:

1。一件大斗篷。

2、幼兒已經會隨旋律演唱“披斗篷的小孩”。

3、已學過踵趾小跑步、踏並步基本舞步。

活動玩法:

一、“猜娃娃”的遊戲引出活動。

★教師用神祕的聲音一邊範唱歌曲一邊把玩具洋娃娃放進椅子上的斗篷裏,幼兒捂住眼睛傾聽歌曲,唱完後教師請幼兒睜開眼睛猜躲在斗篷裏的是哪個娃娃。

二、隨音樂引導幼兒複習基本舞步(踵趾小跑步、踏並步)。

★提醒幼兒隨歌詞一小節完成一次踵趾小跑步

三、幼兒隨音樂完整地玩《披斗篷的小孩》的音樂遊戲。

★歌曲即將唱完時老師要趁孩子不注意迅速用斗篷遮住一名幼兒的身體,待歌曲唱完時其他小朋友猜猜斗篷裏的小朋友是誰,猜對後繼續玩遊戲。

★教師提醒幼兒積極遵守遊戲規則,遊戲時不偷看藏起來的小朋友。

附:音樂遊戲歌詞:

“有一個小小孩站在樹木中,她披着一件奇妙的小鬥蓬,站在樹木當中,披着小小的斗篷,你猜那是誰站在樹林中?”

課後反思:

《熊和小孩》是一個以遊戲爲主的韻律活動,在實際教學中,深受小朋友的喜愛,我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教材本身它具有遊戲性,有情節,小朋友對有情節的遊戲,特別是兇猛的動物吃小動物的遊戲特別感性趣;

第二,歌曲裏面的小動物:小鳥、小兔、大熊等是小朋友比較熟悉,又比較喜歡的小動物,小朋友對模仿小動物表演具有天然的喜好;

第三,幼兒對木頭人的造型非常喜歡,平時孩子們經常玩“木頭人”的遊戲,孩子們對做出一個造型控制不動,非常感興趣;

第四,歌曲簡單,唱起來朗朗上口,易於表演。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小朋友感興趣,那麼,學起來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活動特點:

1、整個教學活動是:演唱歌曲、表演歌曲、創編動作、創編造型、完整遊戲。先由易到難分步練習,層層突破重難點後再完整遊戲。

單個環節:如在創編動作這個環節,先讓幼兒集體聽音樂自由創編,創編兩人表演的動作、三人、多人表演的動作。創編“木頭人”造型也是這樣:一個人造型、兩人造型、三人造型到多人造型。幼兒遊戲時,也是一遍有一遍的變化和難度。

2、注重了動靜交替的原則。幼兒生理、心理活動的重要規律之一就是“節律快”。他們疲勞的快,恢復的也快;注意集中的快,轉移的也快。因此,我在設計教學環節時注重了活動多變化和動靜活動多交替的原則,以確保幼兒在一個時間片段中能夠有較豐富的學習收穫。比如:讓幼兒集體跳舞到單獨個別創編表演,表演後老師小結評價、提問,讓幼兒有適當休息等。

3、這雖然是一個音樂遊戲活動,但是在活動的組織過程中,老師以歌曲爲載體,將節奏、速度、強弱等音樂元素整合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使幼兒的綜合音樂素質在唱唱、演演、玩玩中非常自然地得到了鍛鍊,體現了“以人爲本”、“以幼兒的發展爲本”的理念,使活動更加地紮實有效。老師還比較好地關注到了藝術活動的審美價值點,在活動中有意識地引導幼兒把動作做得更美、更有節奏感,實現了藝術活動的價值。孩子們在音樂聲中玩的不亦樂乎。

不足之處:

比如在欣賞音樂時給予幼兒的時間還不夠,在欣賞音樂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音樂表現出不同的表情及動作,這樣孩子們纔會更好地投入進去。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2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欣賞理解旋律,並結合音樂用肢體語言表現燒湯的過程,體驗合作和創編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1、對於做蔬菜湯需要的材料及整個過程有一定的生活經驗

2.代表三種蔬菜的即時貼。(土豆、洋蔥、番茄)

三、活動過程

(一)洗菜、切菜

1、洗菜

(1)集體探索

T:蔬菜營養好,買了那麼多的菜,我們來做小廚師,燒鍋美味的蔬菜湯吧?要做一件什麼事?做蔬菜湯,先做一件什麼事?(洗菜)

T:想一想你洗什麼蔬菜;怎麼洗?用動作告訴大家。聽着音樂試試看。(幼兒聽音樂探索創編洗菜的動作,老師巡迴觀察。)

(2)個別交流和分享

T:剛纔看到有幾個小廚師把蔬菜洗的真乾淨,他們聽着音樂仔細的洗,我們請他們來洗給大家看看。(請能有節奏地表現洗菜動作的幼兒示範,同伴模仿。)

(3)再次集體創編

T:我們一起跟着音樂把蔬菜洗乾淨,看看誰能用和別人不一樣的辦法洗。

(引導幼兒在個體分享的基礎上自主創編不同的動作,配合音樂動作表現。)

2.切菜

(1)集體討論

T:洗完菜還需要做什麼準備工作?(切菜)怎麼切?(引導幼兒創編切菜的節奏,例如:切番茄洋蔥切絲等,老師哼唱旋律,引導幼兒配上節奏。)

(2)集體探索

T:我們一起來做切菜的準備工作,看着菜,聽着音樂,切得穩當一點,小心手。(引導幼兒聽着音樂自編切菜的節奏動作。)

(二)燒蔬菜湯

1.感受理解音樂,初步創編動作

(1)欣賞理解音樂(感受強弱)

T: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準備燒湯,怎麼燒?

T:拿鍋子,放上水,放入蔬菜,打開煤氣開關就開始煮湯了。(配合音樂伴奏,不同旋律代表拿鍋、倒水、放蔬菜及開煤氣的過程。)

T:水滾了鍋裏的蔬菜會怎樣?我們聽一聽,一開始時候水怎麼樣?後來有什麼變化?開了以後又怎麼樣了?(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強弱然後到停。)

T:你聽到什麼變化?音樂輕的時候代表什麼?響的時候又代表什麼?最後音樂停了代表什麼?

(2)創編動作

T:如果你是蔬菜你怎麼動,試試看。

(引導幼兒扮演蔬菜,自由創編動作表現蔬菜在鍋裏煮動時的狀態。)

(3)個別分享

T:你們做的是什麼蔬菜?(請創編動作有特點的幼兒展示,例如:洋蔥扭來扭去、番茄滾來滾去等等。)

2:討論分享

T:我們一起來燒蔬菜湯,想好你要做的蔬菜,聽着音樂在鍋子裏跳舞。(集體遊戲一次,教師跟音樂作打開煤氣狀,引導幼兒從靜止的“菜”,隨着教師漸強漸弱的音樂,從慢慢地滾起來到最後不停地動,教師關掉煤氣,幼兒扮的“菜”慢慢地停下來。)

3.集體探索

T:我們再來燒一鍋美昧的蔬菜湯,想好你想扮演哪種蔬菜,上來選蔬菜的標記貼在自己的胸口,在位子上準備;(出示即時貼的蔬菜標記,幼兒自主選擇並粘貼。)

T:(老師根據音樂做放鍋、倒水動作)先放番茄,跳到鍋裏沒有聲音(扮演番茄的幼兒跳入“鍋內”),再放土豆(貼土豆標記的幼兒跳入“鍋內”),最後放入一絲絲的洋蔥(扮演洋蔥的幼兒跳入“鍋內”)幼兒創編動作,隨音樂的漸強漸弱表現蔬菜在湯裏的樣子。

操作提示

這個活動可以分幾次進行,例如:在第一次活動中主要解決洗菜、切菜的節奏創編;在此基礎上欣賞理解音樂,對音樂做動作的創編。

在創編動作時,老師要在幼兒創編的基礎上進行進一步提升,例如:幼兒創編了洗土豆的動作,搓搓搓搓(幼兒一手握拳放在胸前,另一手也握拳由身體方向往外來回搓動)老師就可以繼續引導:土豆兩頭搓過了,中間再來搓一搓(幫助幼兒補充豐富動作,在從上往下搓的動作基礎上再補充兩手相對搓一搓的動作)。

在幼兒扮演蔬菜創編動作的過程中,老師要抓住幾個關鍵點對幼兒進行支持:根據音樂強弱表現動作、不同蔬菜在鍋中動作不同、同種蔬菜動作也有所不同、遵守遊戲規則。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3

活動目標:

1、輔導材料和你表現動物或人物。

2、初步嘗試自己的泥塑動物及人物上色。

活動準備:

1、玩具小動物,動物圖片、泥、泥工板、輔助材料(雪花片,牙籤、小珠子等)油畫筆,顏料。

2、幼兒已有使用油畫筆的經驗。

3、參觀動物園,對一些常見的小動物的外形有所瞭解。

活動過程:

一、和幼兒一起回憶參觀動物園的經驗。

你喜歡哪個小動物?它是什麼樣子的?身上的花紋是什麼顏色的?

二、請幼兒選一個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玩一玩。

1、仔細看看它是什麼樣子的?(重點請幼兒觀察頭、身體及其他特徵明顯的部位)

2、看看它身上有哪些顏色?

三、請幼兒說一說畫畫中的泥塑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如果你在製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可以怎麼解決?(可以看看玩具,圖片也可以請老師幫忙)。

四、幼兒嘗試製作。

1、鼓勵幼兒大膽使用輔助材料。

2、幼兒完全製作好了再上色。

3、提醒幼兒上色時,注意保持小動物形象特徵的清新。

4、鼓勵幼兒捏一個以上的泥塑作品。

五、幼兒相互交流作品。

六、活動評價。

1、能用泥捏一個動物或人物。

2、幼兒能用顏色給自己的泥塑小動物或人物。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4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嘗試根據旋律的特點創編歌詞及動作,體驗身體造型帶來的美。

2、初步感受音樂優美、抒情的情緒,嘗試用柔美、舒展的動作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和理解。

3、在結伴表演中進行情感交流,體驗合作的樂趣,進一步練習肢體動作上的默契配合。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能力。

5、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遊戲情節,注意隨着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活動準備:

1、音樂活動室(兩面牆裝有大鏡子);哈哈鏡3面;(凹面、凸面、波浪面各一)。

2、相關音樂CD及CD播放音響。

3、康加鼓一個;塑料盤(圓形、橢圓形、方形)8個;紙巾筒16個。

活動過程:

一、在歡快的音樂伴奏下,小朋友發揮想象,自由創編動作進入音樂活動室。

二、節奏遊戲"哈哈鏡"。

1、請幼兒來到哈哈鏡前照一照,並說說哈哈鏡裏自己變成了什麼模樣,然後再用身體動作來表現出來。

2、介紹遊戲"哈哈鏡"的玩法:老師當哈哈鏡,幼兒邊自由走動邊拍手念兒歌:"大鏡子、小鏡子、圓鏡子、方鏡子。"接着老師念:"我是一面怪鏡子,把你變成大胖子(高個子、怪樣子)",幼兒停下來做出相應的表情和造型。

3、教師藉助康加鼓的節奏和幼兒共同遊戲。(啓發幼兒可自己造型,也可以兩人或多人造型,教師還可以變化自己念兒歌的聲音來增加幼兒遊戲的興趣)

三、體態韻律活動"照鏡子"

1、照鏡子。

師:"剛纔小朋友照的是哈哈鏡,那你們每天照得最多的是什麼鏡子呢?"(梳妝鏡)。"請小朋友到鏡子前照一照,做一做各種表情和動作,看看鏡子裏的你是怎樣的。"(幼兒自由回答)

2、學唱歌曲。

教師當鏡子外面的人,邊唱邊做動作,請個別幼兒做鏡子裏的人來模仿,然後再請幼兒集體模仿。

3、創編歌曲動作。

(1)當幼兒很熟悉歌曲旋律後,教師可更換動作再邀請幼兒模仿。然後提問:"誰來幫我想想,還有哪些動作可以做?"請出個別幼兒當鏡子外面的人,其他幼兒當鏡子裏的人做動作模仿。

(2)請每位幼兒自由找一位夥伴玩"照鏡子"遊戲,可以和教師教的一樣,也可以不一樣,教師觀察。

(3)分別請出2-3組幼兒上來表演。

4、配合音樂"照鏡子"。

(1)播放優美、抒情的音樂,教師配合音樂做一些柔美、舒展、連貫的動作,幼兒集體模仿。

(2)請個別幼兒上來帶領其他幼兒模仿。(啓發幼兒變換不同的動作和姿勢,可以站立、坐下、躺下、彎腰等等,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和創造)

(3)幼兒自由組合表演。(第二次交換角色)

四、節奏遊戲"會唱歌的鏡子"。

幼兒兩人一組,A幼兒拿塑料盤子做鏡子,B幼兒手拿紙巾筒。音樂前奏做準備,第一個8拍按節奏自由走步,第二個8拍停下,A幼兒將"鏡子"擺在自己喜歡的身體部位,B幼兒用紙巾筒去敲擊"鏡子",可敲出不同的節奏。(反覆數次)

活動反思:

照鏡子是一項既簡單又有趣的活動。照鏡子時產生的各種有趣的現象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促使他們認真觀察,從而發現鏡子能照物體影像的原理。在這個環節中,教師注重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活動時教師讓幼兒說說自己觀察到了哪些有趣的現象,並比一比誰的發現多。這個設計不僅有效培養了幼兒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也發展了幼兒的語言。

在活動過程中,教師以《幼兒教育指導綱要》的精神爲宗旨,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貫穿始終,極大地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使幼兒開心地玩,快樂地學。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5

活動目標

1、能理解歌詞內容,體會歌詞表達出來的情感。

2、能掌握歌曲旋律,學會唱這首歌。

3、通過角色遊戲,享受遊戲帶來的快樂,並能更實際地表達對母親的愛。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生活中與媽媽在家裏的互動。

物質準備:小桌子、小椅子、杯子、媽媽頭像的掛飾,能表現歌曲內容的圖片三張。

活動過程

一、理解歌詞大意,體會歌詞情感

1、提出問題,引入情景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覺得自己的媽媽平時工作辛不辛苦呀?"(幼兒初步感受歌詞表達的情感)

幼兒:…

師問:"小朋友們,你們愛不愛自己的媽媽?媽媽下班回到家時,你在做什麼?對媽媽辛苦工作回到家,有什麼表示嗎?"(幼兒進一步體會歌曲情感)

幼兒:…

2、觀察圖片,講解歌詞大意及情感

教師向幼兒按歌詞內容分別展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並表述自己的感受,讓幼兒形

象具體地理解歌詞內容,直觀感受到用實際行動表達出來的對媽媽的愛。

二、掌握歌曲旋律,清楚有感情地演唱

1、教師示範,熟悉旋律

教師先用手打着拍子,將歌曲旋律表現出來。幼兒跟着教師大拍子逐步掌握歌曲的旋律,在唱的時候能抓準節奏。

2、教師領唱,幼兒學唱

教師有感情地先將歌曲演唱一遍,然後在分段讓幼兒跟着學唱。在幼兒學唱時,教師要強調,把握節奏,充滿感情地演唱。

三、角色遊戲-我的好媽媽

將幼兒分爲兩組,一組扮演歌曲中媽媽,一組扮演歌曲中幼兒。幼兒邊唱邊表演歌曲內容,然後角色進行互換。

幼兒在表演過程中,不僅能感受到歌曲帶來的快樂,而且能懂得用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

活動延伸

幼兒回到家,對媽媽表演《我的好媽媽》。並用除歌曲內容外的實際行動表達對媽媽的愛,如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6

活動目標:

1、欣賞歌曲,唱準歌曲2拍子節奏型。

2、學唱歌曲,通過姿體動作,大膽表現歌曲。

3、讓幼兒知道歌曲的名稱,熟悉歌曲的旋律及歌詞內容。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學生的創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能用自然的聲音表現歌曲

2、難點:願意根據歌詞的內容創編動作

活動準備:

歌曲錄音帶、創設馬路場景

設計思路:

《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想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的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因此,通過遊戲,能進一步讓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本次活動表現了四種人物不同的趕車情景,活動內容符合幼兒的生活經驗,幼兒在熟悉歌詞的過程中師通過引導,激發幼兒表演的興趣。幼兒在唱唱跳跳的過程中學習歌曲。

活動流程:

律動導入__感知欣賞__學唱歌曲__遊戲表現。

活動過程:

一、律動導入:我們乘車去

導入部分:師彈奏《搖籃曲》,現在小朋友要休息一會了,天亮了,快上車準備逛超市。

問:你剛纔做了什麼車去超市?是怎麼趕車的?

引導幼兒學一學趕車的動作。

二、欣賞歌曲

1、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旋律。

2、欣賞歌詞。問:歌中說到誰去趕車?趕什麼車?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學唱歌曲,個別能力強的唱出歌曲。

2、整體教唱歌曲,重點指導幼兒唱好休止音及間奏的停頓。

3、分組進行領唱、齊唱的練習,要求幼兒有表情地演唱。

四、遊戲表現

引導:雙層汽車開來了,趕車了!引導幼兒邊唱邊模仿各種類型的人趕車的動作。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編歌曲,鞏固對附點音符和跳音的理解。

2、啓發幼兒用多種方式,重點是運用繪畫的方式記憶歌詞,鼓勵幼兒的個人獨創性。

3、激發幼兒與同伴積極合作、互相幫助、快樂分享的良好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在日常生活中引導幼兒學會觀察、思考提出問題,積極思維;幼兒已學過歌曲“爲什麼”。

2、物質準備:錄好的歌曲伴奏帶、錄音機、幼兒操作板四塊。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傾聽歌曲,比較這首“爲什麼”與原來學過的“爲什麼”的不同之處。

1、教師演唱後提問:這首歌熟悉嗎?爲什麼?它和我們以前學過的一樣嗎?

2、教師用手式和動作幫助幼兒鞏固對附點音符和跳音理解。

二、啓發幼兒用經驗遷移的方式學會新歌。

1、提問:我們可以用什麼好辦法來記住歌曲中的小問題呢?

2、嘗試用幼兒想出來的辦法記憶歌詞並演唱。

三、鼓勵幼兒與同伴進行合作,創編歌曲。

1、討論:小朋友,平時你們在生活中會有哪些問題呢?

2、引導幼兒合作的進行歌曲創編。

要求:4個好朋友爲一組、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畫下來、小組看圖演唱時要與音樂的節奏一致,唱好附點音和跳音。

四、師生分享創編的歌曲與快樂。

1、各小組表演自己創編的歌曲,教師引導幼兒進行經驗的分享與互學。

2、根據幼兒創編情況,師生共同商議進一步完善的辦法。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8

設計意圖:

舞獅子是中國民間用於歡慶的一種藝術形式,一直流傳至今。我園五十年大慶中由戰士雜技團表演的舞獅子引起了孩子們的極大興趣。這可是他們第一次近距離看舞獅。回班後孩子們都三三兩兩地模仿舞獅子,爲滿足孩子的需要,讓他們能親身體驗舞獅子樂趣,故設計此活動,並引導幼兒感受中華民族民間藝術的多彩與獨特風格。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創編獅子舞及獅子戲球的動作,並分別在A、B兩段中表現出來。

2、啓發幼兒配合樂曲自由表現獅子的神態和動作,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喜慶的氣氛。

3、培養幼兒的民族自豪感。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熟悉歌曲旋律,學唱新歌。

活動準備:

1、關於舞獅子的影碟,錄音帶《舞獅子》。

2、與幼兒人數相當的獅子頭飾、手偶獅子、繡球各一個,圖片獅子、繡球各一張。

活動過程:

1、律動《獅王進行曲》進場。

(1)引導幼兒模仿獅子威風凜凜的神態以及走路的姿勢。

(2)師:“獅子作爲百獸之王,本領可大了。我想聽聽小獅子們都有些什麼本領?”啓發幼兒回憶園慶舞獅的情景。

2、欣賞影碟《舞獅子》。

(1)師:“原來獅子還有會跳獅子舞,玩繡球來慶祝節日的本領呢。從前,每當過年過節的時候,人們就會用舞獅子來慶祝節日,表達自己的喜悅和快樂。”

(2)播放影碟,啓發幼兒仔細觀察獅子的動作和神態。

3、學習遊戲《舞獅子》。

(1)熟悉遊戲音樂。

①操縱獅子手偶和繡球,啓發幼兒回憶影碟內容,並配放《舞獅子》音樂。

②引導幼兒瞭解樂曲AB結構,並分別用獅子及繡球圖片表示。

③幼兒完整欣賞樂曲,並觀察教師操縱手偶進行表演。啓發幼兒創編A段獅子的動作及神情。

(2)聽音樂,教師和幼兒一起遊戲,提醒幼兒在A、B兩段做不同動作。

(3)完整遊戲,逐步減少提示。活動建議: 此活動可作爲中國民間藝術系列教育活動之一,配以其它民間藝術形式逐步進行。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19

活動目標:

1、鍛鍊幼兒的模仿能力。

2、讓幼兒感受音樂帶來的快樂。

3、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並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活動準備: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二、基本部分

1、見過機器人嗎?見過機器人刷牙嗎?(老師示範)接着老師示範機器人洗臉的動作,幼兒一起跟着做。

2、師:有一個星球,住着一羣機器人,可是這羣機器人在星球上住的太無聊了,於是,他們決定乘坐飛船來地球,看看地球人的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飛船準備出發啦——嗖放音樂,幼兒跟隨老師一起做動作

3、請幼兒說一說機器人刷牙,洗臉,是什麼程序?(老師引導幼兒做一遍),再次聽音樂做一遍。

三、機器人首領決定再去另一個地方——放音樂,做動作。

1、機器人看到一個地球人在釣魚,請一個幼兒模仿機器人怎麼釣魚。(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釣魚,其他幼兒模仿機器人看地球人釣魚)

2、放音樂,讓一個幼兒模仿地球人划船,機器人(其餘幼兒)跟着學

3、請一個地球人(幼兒)把剛纔的釣魚,划船連起來聽音樂做一遍,其他機器人(幼兒)跟着一起做。

四、飛船降落在了體育館(讓幼兒站在小凳子後面)請幼兒說一說在體育館看到了什麼(跑步,舉啞鈴)?讓幼兒用動作表示出來。

老師示範機器人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聽音樂,老師,幼兒一起做跑步,舉啞鈴的動作

五、遊戲——地球人找機器人做朋友

(1)放音樂,另一個老師做地球人,其餘做機器人,聽音樂,做動作(地球人,機器人的動作不一樣),音樂一停,地球人去找一個機器人做朋友(找到朋友後要手對手)

(2)再請一個地球人(幼兒)教機器人兩個動作——游泳,射箭,放音樂,一起做動作,音樂一停,地球人去和一個機器人手對手,轉一圈交換能量,地球人就變成了機器人(機器人變成了地球人),遊戲繼續進行

六、活動結束

活動反思:

《大蛀牙》是一首音樂節奏簡明、語詞簡單有趣的歌曲。活動中,有趣的故事情節很好的吸引了幼兒的興趣,第一遍傾聽歌曲後,幼兒對語詞有了初步的理解,第二遍基本可以跟隨音樂念唱出來,在老師的引導下,能夠將大蛀牙出現的次數拍出來,很好的感受了音樂裏的蛀牙次數。角色扮演“牙訪所"的遊戲中,幼兒非常喜歡,但老師在組織中沒有注意到遊戲的氛圍,沒有強調好規則,幼兒在角色分配上有了矛盾,出現了大家都想演醫生,而不想演病人的現象,倉促的結束了表演,多數幼兒沒有把角色扮演出來。認識鍵盤的遊戲中幼兒興趣非常濃烈,因爲在鋼琴鍵上玩遊戲的情節非常吸引幼兒,幼兒對小山坡CDE,大山坡FGAB理解較好,能夠在琴鍵上找出來,並能正確的用相應的手指觸摸。不足之處就是此環節沒有加入音樂,遊戲時略顯呆板。在造型記憶的環節中,幼兒能夠模仿出老師的動作,但在結合音樂做出模仿這塊幼兒還是把握不好音樂,需要老師提醒。有個別幼兒可以自己創編動作,隨音樂記憶表演。大多數幼兒還需要老師引導,只能模仿。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20

活動目標:

1、感受音樂熱烈歡快的情緒,跟隨音樂玩《捏泥人》的遊戲。

2、通過傾聽音樂和觀察教師的表演學習遊戲的玩法,嘗試將自己的想法運用動作進行創造性地表現。

3、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民樂“喜洋洋”、圖譜、照相機。

活動過程:

1、傾聽音樂《喜洋洋》,感受樂曲的情緒,感知音樂的節奏。

(1)隨樂曲進教室,完整聽音樂。

教師:聽了這首樂曲,你們有什麼感覺?

這首樂曲的名字叫《喜洋洋》。(出幻燈)

(2)看圖譜,感知樂曲的結構,做動作感知樂曲的節奏。

教師:大鼓怎樣敲?

教師:舞綵帶的樣子是什麼樣的

(3)教師指圖,幼兒做敲鼓和舞綵帶的動作。

(4)表現其它的喜慶動作。

教師:過節的時候,我們除了敲鼓、舞綵帶還做什麼?(放鞭炮,舞龍)

2、學習玩捏泥人的遊戲。

(1) 示範《捏泥人》

教師:過節的時候,非常的熱鬧,我們敲鼓、舞綵帶……,還有玩一些遊戲呢?我請趙老師和我玩一個遊戲,請小朋友仔細地看,看看我們玩了一個什麼遊戲?。

兩教師合作《捏泥人》。

教師:我們玩了一個什麼遊戲?

我捏了一個什麼?

請小朋友做××泥人的造型。

(2)教師再次示範《捏泥人》。

教師:想不想再看一次遊戲?這次又任務了,仔細看看小泥匠是怎樣隨着音樂捏泥人的,先捏了什麼?又捏了什麼?最後捏了什麼?泥人又是怎樣隨音樂做動作的?

教師:小泥匠先捏泥人的……,又捏泥人的……,最後還用畫筆畫了泥人的眼睛、嘴巴,

(3)重點練習捏泥人的四肢。

教師:我來考考你們,聽一聽這段音樂,這是在捏泥人的什麼?

教師:我們一起來當小泥匠試一試,隨着音樂來捏泥人的膀子和腿(B段音樂)。

(4)兩個小朋友玩《捏泥人》的遊戲。

現在我們捏大力士,男孩子變油泥,女孩子站在男孩子的身後。

教師:我剛纔看見小泥匠團捏泥人頭的時候,泥人還隨着音樂搖動頭真好看,小泥匠畫眼睛、嘴巴的時候泥人眼睛、嘴巴還有節奏地動呢。

(5)再玩一次遊戲。

教師:我用相機把泥人和小泥匠拍下來。

3、創造新的泥人造型,玩《捏泥人》遊戲

(1)玩捏泥人的遊戲(捏不同造型的泥人)

教師:我們除了捏大力士還想捏什麼?兩個人輕輕地商量一下,別讓別人聽見,給大家一個驚喜。

男孩子找一個空地方做造型,女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2) 女孩子當油泥,男孩子小泥匠,女孩子做造型,男孩子看一看,記住了嗎?

4、想看一看你們捏的泥人嗎?

今天我們聽了《喜洋洋》的音樂,而且還跟着音樂玩了《捏泥人》的遊戲,我們除了捏大力士、……,今後還可以捏許多不同造型的泥人呢!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以喜慶的樂曲貫穿始終,增強了活動氛圍。活動一開始我引導幼兒說說做做捏泥人的動作,爲下面做遊戲做了鋪墊。在引導幼兒聽音樂做捏泥人的動作時,幼兒的動作比較單調,可能是女生多的原因,有點受拘束。幼兒兩兩合作的環節是活動高潮,幼兒參與活動積極性較高。

幼兒園大班音樂遊戲活動教案 篇21

活動概述:

《螃蟹歌》是一首流傳於雲南地區的童謠。歌曲2/4拍,徵調式,由上下樂句構成。旋律詼諧、活潑,表現了在河邊玩耍的孩子們觀察到螃蟹和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歌曲運用雲南的地方方言演唱,更添加了歌曲的地方色彩和情趣。根據這一年齡階段幼兒以形象思維爲主、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發展特點,從把握歌曲的節奏開始,到打動學生的情感,通過啓發、引導、實踐等教學方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在這節音樂課中得到快樂的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螃蟹的特徵,懂得2/4拍音樂的節奏。

2、讓幼兒能根據2/4拍音樂的節奏,合作完成相關的音樂遊戲。

3、讓幼兒感受合作遊戲的樂趣,體驗2/4拍音樂的優美,體驗樂曲詼諧活潑的情緒。

4、熟悉樂曲旋律,並用相應的動作進行表演。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教學重難點:

1、準確把握音樂的節奏,合作完成遊戲。

2、歌曲旋律的音準及運用陝西方言演唱歌曲片段。

活動過程:

一、謎語導入,引出歌曲所唱的主人公。

師:現在是什麼季節?

幼:春天師: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有很多愛在河邊玩耍的小動物們也會常常從水裏爬到岸邊、沙灘上來玩耍了,接下來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請小朋友們猜猜,看看誰能最快的猜出來:八隻腳,擡面鼓兩把剪刀鼓前舞生來橫行又霸道嘴裏長把泡泡吐幼:螃蟹師:看來小朋友們都很聰明,一下就猜出來了,爲了獎勵一下你們,我就讓你們都來摸一下我帶的螃蟹小朋友。(出示螃蟹掛圖)

二、初聽音樂,感受節奏和歌詞師:現在請小朋友們聽一首雲南的小朋友們最愛唱的螃蟹歌,看看你們能不能聽懂這裏面唱的什麼?

播放音樂用白河方言先教會前面四句歌詞

三、故事介紹,教會幼兒簡單的"鉗子"動作春天來了,冰雪融化了,這隻小螃蟹在河裏的石頭下面躲了一個冬天,有一天他感覺沙灘上挺暖和的,就準備出來曬曬太陽,走到河邊遇到了一條調皮的小魚,就想去夾一下她,可這條小魚也很聰明,他怎麼也夾不着。

師:小朋友們想想爲什麼加不着呀?

幼:因爲每次當小螃蟹鉗子合上的時候,小雨就飛快的遊走了

四、出示圖譜,進入遊戲,感知節奏,獎勵優秀的小螃蟹和小魚。

1、根據圖譜,教師示範,幼兒都當小螃蟹,雙手當鉗子

2、根據圖譜,教師示範幼兒分兩組分別當螃蟹和小魚

3、根據圖譜,幼兒一隻手當螃蟹,一隻手當小魚

五、活動延伸:

1、讓幼兒創造出跟多的動作和玩法

2、用白河方言創編接下來的歌詞

活動反思:

《螃蟹歌》是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音樂中的動物》中的歌曲。歌曲旋律詼諧、活潑,講述了在河邊玩耍的孩子們觀察到的螃蟹和發生在它身上的故事。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反思如下:

在課的一開始,我就說“歡迎大家進入愉快的音樂課堂。今天啊,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愉快的動物王國裏參觀一下。”這樣導入,既促進了師生關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爲整堂課的愉快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模仿各種小動物,模仿他人活動,他們十分樂意。我設計了動物動畫卡通形象,讓學生通過模仿小動物的聲音和形象,在模仿活動中來抒發自己的快樂。突破以前沉悶老套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在愛聆聽音樂時,讓學生模仿小青蛙的各種形象,並且分小組合作用自制的沙筒和形體語言來模擬夏天的狂風暴雨。讓學生隨着音樂一起來表現音樂形象,引導他們參與音樂實踐活動。這樣無形中就讓學生理解了音樂,體會了音樂形象,也提高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