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7篇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7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4W 次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藉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集合7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水災發生時自救方法,提高保護自己的能力。

2、有環保意識,樂意爲周圍的綠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瞭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2、難點:掌握自救的方法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水災的危害)

活動過程:

1、以談話導入主題

(1)"小朋友想想如果我們這兒連續幾天都下雨,感覺會是怎樣呢?有哪些不方便呢?"

"如果大雨連續不停的下,將會發生什麼?"(幼兒交流)

(2)看圖片,瞭解水災的危害性

"連續下大雨發生了什麼事情?洪水給人們帶來了哪些災難?"(教師和幼兒共同邊看圖片邊交流)

2、交流感受和逃生方法

"看到這樣的災情你是怎樣想的?"

"洪水來了我們可以怎樣逃生自救?"發求救信號、抱住樹木、爬上屋頂)

3、瞭解洪水發生的原因

"現在爲什麼每年有特大洪水?"

"減少災害天氣有什麼辦法?"

(教師告訴幼兒植樹造林、綠化環境與減少水災之間的關係)

活動反思:

洪水對於我們這個地方來說是很少見的,人們對水災逃生的意識很淺,更別說逃生知識了那就是知之甚少。我做了充分的準備,課堂效果很好。總結起來有以下幾點:一是課件的充分運用,極大地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二是教師巧妙引導,幼兒的思維得以最大限度地拓展;三是幼兒通過對課件的仔細觀察,對洪水災害現象和如何進行自救表達的比較完整準確。通過各種有效教學手段的利用,從班級整體看,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性高,學生普遍對怎樣進行洪水災害自救有了一定程度的認識、理解和掌握。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一、活動目標:

1、通過故事來讓幼兒瞭解動物腳的作用。並且知道各有各的本領,不能自以爲是,驕傲自滿。

2、鞏固複習英語單詞,並且能運用到故事中。

3、豐富和認字“鋒利”“濮”“肉墊、”“語重心長”。

二、活動準備:

背景圖、小動物、認字卡片、錄音機、磁帶、圖畫紙蠟筆。

三、活動過程:導入活動

1.複習雙語兒歌《拍拍手》。

朋友見面招招手,Hello!Hello!

歡迎朋友拍拍手。Welcome!Welcome!

謝謝謝謝握握手,Thankyou!Thankyou!

再見!再見!擺擺手!Goodbye!Goodbye!

2.遊戲《猜猜這是誰的腳?》

(1)在黑板上出示動物圖片,(每張圖片遮住身體,直露出腳,分別是雞、鴨、貓、馬)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根據腳的特點說圖片上的動物是誰?(請小朋友猜一猜)

(3)最後打開遮住的圖片,全體幼兒做口語練習。Goodmorning!chick!Goodmorning!Duck!Goodmorning!Cat!Goodmorning!Horse!

四、基本部分

1.今天這幾隻小動物真高興、它們要給小朋友講一個故事《動物的腳》。

2.提問:雞、鴨、貓、馬它們在吵什麼呀?

幼兒:(幼兒自由討論)

師:讓幼兒回答(A)都誇自己腳的本領大!它們互不相讓,吵了個面紅耳赤。(B)chick說自己的腳有什麼本領?

(C)dcck說自己的腳的本領大?

(D)cat說自己的腳有什麼本領?

(E)Horse說自己的腳有什麼本領?

這時Cattle說走來語重心長的說:“什麼”?它們聽了以後都怎麼樣?請兩個小朋友來完整地把各自的本領講述一遍,(邊講述邊表演加深印象)

師小結:對了小動物的腳各有各的長處,如:雞的腳有鋒利的爪子能用腳刨土。鴨的腳肉連着叫濮可以用腳當作船劃,非常省力。貓說:有毛絨絨的毛摸上去很光滑腳趾和腳掌下有一塊肉墊。馬說:可以拉車運東西。你們都有自己的長處,都有自己的短處。我們應該友好相處,大家成爲朋友互相幫忙。

師:Yes or no

幼:答yes

3.認字(繼續講述一遍故事)(聽錄音)

4.你們還了解哪些動物的腳的本領嗎?(如大象的腳大而有力能運木頭

討論(自由討論)

集中:幼兒自由發言

小結:對了小動物腳各有各的本領,不能自以爲是,互相幫助,成爲朋友,生活會變的更美好!

五.結束部分

延伸:對了還有其他小朋友沒有聽過我們《動物的腳》的故事。我們來把他畫下來,把他們各自的本領講給小朋友聽好嗎?好areyouready?ok!

幼兒畫畫,放一些輕音樂(可以讓家長和孩子互動幫忙合作繪畫,邊講故事邊畫畫)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探索啤酒桶的製作方法。

2、在遊戲中,感受物體的滾動現象。

【活動重點】學習掌握啤酒桶的製作方法。

【活動難點】學習用膠帶紙口對口粘貼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的啤酒桶範例、課件。

2、各種大小的一次性塑料紙杯。

3、膠帶紙、剪刀、彩紙、勾線筆。

【活動流程】

一、談話引出故事。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啤酒是裝在哪裏的嗎?(啤酒桶裏)

師:你們有沒有看見過啤酒桶呢?啤酒桶是什麼樣子的呢?(幼兒看圖片觀察啤酒桶)

師:啤酒桶好像圓柱形的,用手一推會骨碌碌的滾起來,啤酒桶滾起來以後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二、引出啤酒桶。

1、師:小朋友,故事裏面有一個個咕嚕嚕、咕嚕嚕滾動的啤酒瓶,你喜歡這些咕嚕嚕滾動的啤酒瓶嗎?想要一個嗎?我們一起來看一組圖片。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別人製作的啤酒桶,你覺得設計得怎麼樣?

2、出示啤酒桶範例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件禮物,看,這是什麼?(啤酒桶)

你能讓啤酒桶滾動起來嗎?誰來試試看?

三、做個多彩的“啤酒桶”。

師:老師的啤酒桶也能咕嚕嚕地滾動起來,我們一起來看看是怎麼做出來的!

1、出示啤酒桶製作的材料,請幼兒考慮用這些材料怎樣做成會滾動的啤酒桶。

師:誰能把兩隻杯子變成一個會滾動的啤酒桶?

2、引導幼兒說說自己設想的製作步驟。(把兩個杯子口對口用膠帶紙粘住)

3、請小朋友做設計師,引導幼兒大膽設計裝飾辦法:如:塗色、粘貼彩條、畫上有趣的臉等。

師:怎樣讓你的“啤酒桶”看起來更漂亮?你想怎麼打扮你的“啤酒桶”?

4、幼兒製作各種漂亮的“啤酒桶”。教師巡迴指導,幫助個別能力差的幼兒。

四、快樂的啤酒桶。

1、“啤酒桶”評選大賽,比一比誰的“啤酒桶”設計得最漂亮。

2、玩一玩“啤酒桶”,每組在桌上設定起點,看看誰的“啤酒桶”滾得最遠。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學會《小刺蝟運西瓜》排水畫畫法。

2、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3、複習排水畫的畫法。

4、培養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5、鼓勵幼兒樂於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教學準備:

《小刺蝟運西瓜》範畫一張排刷、水彩顏料、油畫棒、畫紙

教學過程:

1、欣賞《小刺蝟運西瓜》範畫這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一幅繪畫作品《小刺蝟運西瓜》,這幅畫上都畫有什麼啊?上面都用了什麼顏色?有那個小朋友能回答老師的問題那?猜一猜,誰知道老師是怎麼畫的那?那小朋友想不想學畫《小刺蝟運西瓜》啊?

2、學排水畫《小刺蝟運西瓜》

我們現在就來學一學,那小朋友還記得排水畫的畫法不了?那我們來一起復述一遍,小朋友們的記憶力真好,那先看老師是一步步繪畫《小刺蝟運西瓜》,看老師塗顏色時要注意什麼,你們要仔仔細細的觀察,一會你們要獨立完成自己的作品,你們完成後老師要評出最會繪畫的小朋友,還有獎勵哦!

3、獨立作畫要求要運用多種顏色完成自己的作品,顏色要搭配好。保證自身和周圍的整潔,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幼兒作品完成後,教師和小朋友評價。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遵循了幼兒的年齡特點,以遊戲的方式貫穿 於始終,讓幼兒在愉快輕鬆地遊戲中促進動作發展。下面我來談談這次教研活動的研討過程。

第一次我們聽了蘇琪老師的試教。課後我們下午班老師對這節課的討論非常激烈,老師們一致認爲本節課在內容設計上符合幼兒年齡特點,整節課幼兒氣氛活躍,積極性高。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最後爬過樹林,鑽山洞環節中,起先我們設計的目標是讓孩子複習鞏固鑽,孩子們爬到山洞就堵在一起,也沒有按照鑽的要求去鑽,出現這種情況,我們又在討論,是繼續還是去掉這個環節,最後討論結果還是按照原來的環節開展活動。

第二次我在試教中同樣也出現了這種現象,我們找原因,環節本身出現問題,讓孩子在快速爬的時候去鑽,他們難以控制,就不可能達到我們所定的教學要求,最後還是去掉了這個環節。

另外一個環節,讓孩子學會側身滾,身體躺平,腳伸直,兩手放胸前,也是這節課的重點。大部分孩子都認爲刺蝟是縮起來滾的。對於這種概念。我們也查了很多資料。到底刺蝟滾得時候是縮起來滾嗎?答案是;有時候會縮起來滾,有時候腳伸直滾,所以我們讓孩子在嘗試滾的時候讓孩子去告訴大家你是怎麼滾,最後教師點評告訴孩子今天刺蝟媽媽教你們新的本領滾------側身滾

這次活動中教師與幼兒始終能保持着角色身份,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不足是在開始部分老師說,今天媽媽教你們一個新的本領-----側身滾,而應該是讓孩子在嘗試中發現的時候引出課題,說,這個刺蝟寶寶滾的真好,我們一起來學學他的動作吧,這樣的語句可能會更加完美讓孩子感覺我們在做遊戲而不是在上課。在背果子游戲中個別孩子沒有按照“側身滾”的示範動作做,教師應該提醒孩子糾正動作。

通過這次活動,對我來說,儘管內容上不難,準備中也顯很輕鬆,但我更重視與活動的設計以及研討過程。也希望各位新老教師給我提出好的建議。

小百科:西瓜(學名:Citrullus lanatus (Thunb.) Matsum. et Nakai)一年生蔓生藤本;莖、枝粗壯,具明顯的棱。卷鬚較粗壯,具短柔毛,葉柄粗,密被柔毛;葉片紙質,輪廓三角狀卵形,帶白綠色,兩面具短硬毛,葉片基部心形。雌雄同株。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一、活動背景:

分享閱讀作爲專門爲孩子設計的圖書,能引起幼兒較大的閱讀、編故事的興趣,當分享閱讀的幼兒將自己所編的故事用各種形式如繪畫、粘貼等製作成自己的圖書的時候,孩子的成就感充分得到了提高,自信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

二、設計思路:

瑞吉歐提出幼兒自己動手操作,皮亞傑有“知識的產生有賴於幼兒對材料的操作和擺弄”。這觀點自制圖書活動中充分體現了這種理念,強調幼兒主動參與,自己動手製作自己的圖書。在孩子已經有了創編故事的基礎上,都會有一個強烈的願望,把它變成圖書。《綱要》中也指出應:“通過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探索等方式,培養幼兒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學習用多種方式表現、交流、分享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開展了這次活動。

三、活動目標:

(一)能理解和初步運用自制圖書的基本要素,能與其他人進行分工合作。

(二)能用較連貫的語言大膽表述自己續編的故事。

(三)能進行自我評價,並能較客觀地評價他人作品。

四、活動準備:

(一)物質準備

1、學具:自制圖書自評表、圖書內容表、水彩筆、繪畫紙

2、教具:自制圖書評價表

(二)前期經驗:根據讀本已創編故事

五、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討論,切入主題

1、教師用一本書直接切入:“今天我們要製作圖書。”

2、教師:“一本好的圖書應當具備那些要素?

3、觀察自評表,討論圖書要素的條件

(二)教師出示自制圖書自評表,請幼兒說出想要製作一本好的圖書,這些圖書的要素應該達到什麼條件?

(三)分組商量,將故事融入圖書,填寫圖書內容表。

1、組織幼兒按編故事的小組分組,討論上一次根據《貪吃的小貓》所編的故事該怎樣編成小書,將故事內容融入圖書,成爲圖書的一部分,填寫圖書內容表,商量圖書每一頁的內容是什麼?

2、小組共同協商分工合作。

引導幼兒積極參加小組討論方式,進行分工,將封面、第一頁、第二頁、第三頁具體分工,防止出現搶着繪製封面、第一頁的情況,並將商量結果顯示在圖書內容表上,分工後接下來的頁數按照繪製的速度來分配。

(四)分工合作,繪製小書,並進行自評。

每一組按照自己的分工開始繪製圖書,教師將自評表發下,讓幼兒在繪製的過程中進行對照,並在結束後進行自評。

(五)共同分享,閱讀自制圖書

教師和幼兒一起閱讀幼兒合作繪製的圖書,分享孩子的閱讀樂趣。請每一組派一個代表上臺講述自己組的故事。教師出示自制圖書互評表,小組之間互相評價。

六、活動延伸

1、活動後,教師和幼兒將圖書裝訂好,並將文字進行補充。

2、在圖書後面附一張紅花表格,放在閱讀角,幼兒閱讀後,喜歡就畫上一朵紅花。

大班語言活動三句半《拜年》

活動目標:

1、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2、能圍繞“拜年”這個主題,嘗試仿編三句半並進行大膽表達。

3、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體驗拜年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恭喜》的動畫,鑼鼓一副,三句半的圖標、祝福的話漢字卡片。

活動過程:

1、播放《恭喜》動畫,導入課題: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動畫片,想看嗎?

師:好看嗎?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恭喜誰?恭喜什麼?(心想事成、萬事如意、新年快樂、眉開眼笑、中頭彩、樂開懷。)

2、採用平行示範的方式引導幼兒講述祝福語

(1)教師:我也喜歡歌曲裏“新年快樂,萬事如意,恭喜恭喜”的祝福,(出示字卡)。

(2)你喜歡過年嗎?你是怎樣給人們祝福的?(學一學福娃祝福恭喜的樣子,並出示相應的字卡),引導幼兒分別說說什麼樣的祝福話可以對誰說?

3、出示三句半的圖標,初步感知三句半的形式美和韻律美。

(1)師: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拜年》的三句半,你們想聽嗎?

如:新年到,新年到,敲鑼打鼓真熱鬧,我們大家上臺來,拜年啦!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爺爺拜個年,祝爺爺福如東海,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奶奶拜個年,祝奶奶壽比南山,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爸爸拜個年,祝爸爸工作順利!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媽媽拜個年,祝媽媽心想事成!恭喜恭喜!你敲鑼呀我打鼓,來給小朋友們拜個年,祝你們學習進步,恭喜恭喜!

(2)老師剛剛唸的是什麼?給誰拜年的,祝福什麼?你最喜歡老師唸的哪一句?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帶領幼兒念兩遍)

(3)你有什麼地方聽不懂的話?讓我們一起來幫助他。

(4)看圖完整地朗誦二遍三句半。

4、看圖標創編三句半。

(1)你們喜歡過年嗎?那麼你在過年的時候會給誰拜年、祝福什麼呢?請你來編一段拜年的三句半。

(2)根據幼兒的回答,在原來的圖標上粘上祝福的話。並讓幼兒集體來念一念。(鼓勵幼兒大膽地表述自己創編的三句半。)

5、給老師拜年。

師:剛剛有的小朋友很主動,能大膽地告訴大家自己編的三句半。今天我們班來許多老師,你想給她們拜年嗎?祝福老師什麼?現在,請你們把自己編的三句半念給她們聽一聽。

6、延伸活動:三句半表演《拜年》。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比較等量物體時,不受形狀、容器大小等外界條件影響。

2.運用測量、比較的方法來感知量的不變性。

3.體驗數學繪本帶來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鼓勵幼兒敢於大膽表述自己的見解。

活動準備:

1.繪本《雙胞胎兄弟》PPT。

2.課前用同量的橡皮泥捏成平鋪和長條的樣子;兩個大小不同的杯子裏裝有同量的牛奶。

3.沙子若干,大小不同的容器若干、同等大小的容器若干,勺子人手1個。

4.教師用的沙子教具一份,大小不同的杯子裝的水在同一水平線上。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觀察畫面,瞭解量的守恆。

1.老師帶來了一個關於雙胞胎兄弟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2.(觀察畫面1)雙胞胎兄弟一個叫賢宇,一個叫正宇,那個頭髮短短的,穿着條紋T恤,騎着黃色自行車的就是哥哥賢宇,還有一個頭發怎樣?穿着┅┅,騎着┅┅,就是弟弟正宇。

3.教師幫助幼兒區分正宇和賢宇。

4.這兄弟兩人相處得怎麼樣呢?

幼1:兩個人打架了。

幼2:兩個人吵起來了。

(出示畫面2)原來,他們相處地很不好,那他們爲了哪些事情發生爭執呢?

幼1:可能會爲了爭搶某一樣玩具。

幼2:爲爭搶自行車打架了。

[評析:通過這一環節提出的:“他們兄弟倆平時相處的怎樣呢?”這樣的問題懸念,讓孩子們對繪本充滿期待,激發學習的興趣。]

5.(出示畫面3)有一天,媽媽在廚房忙着做飯,不小心把吧麪粉袋子給撒了,賢宇和正宇就一起幫媽媽收麪粉,他們把麪粉收到各自的盤子裏,可賢宇和正宇都說對方的麪粉多。

(出示PPT畫面4)請你仔細看看他們收的麪粉,你覺得他們倆的麪粉是怎樣呢?(如有幼兒說賢宇的多,請幼兒說說理由,如有幼兒說兩人一樣多,請幼兒說說有什麼方法可以幫助他們知道麪粉是一樣多的呢?)

幼1:我覺得賢宇的麪粉多,正宇的麪粉少。

幼2:我覺得他們一樣多,因爲一樣放的開一點,一個堆得高。

6.幼兒自由討論,鼓勵幼兒講述自己的見解。

7.師:你們真會動腦經,想出了這麼多的辦法,那媽媽用了什麼辦法呢。

(出示PPT5)媽媽找來了幾個一樣大小的杯子,我們看看正宇的麪粉裝了幾杯呀?那賢宇會是的麪粉有幾杯呢?

(出示PPT6)咦,爲什麼一開始有小朋友認爲是哥哥賢宇的多呢?

幼1:因爲哥哥的麪糰放的比較開,弟弟的堆的高。

幼2:他們的麪粉一個放成了長方形,一個是圓形,看上去長方形的鋪的多,所以就感覺不一樣了。

8.總結:小朋友說得真好,因爲賢宇的麪粉鋪得比較開,而正宇的麪粉聚得比較攏,用我們的眼睛看上去就會覺得鋪得開的那份多了。我們通過這個方法知道了:原來他們的麪粉是一樣多的。

[評析:繪本要呈現的是哥哥賢宇的多,可由於繪本書中關於麪粉的多少的圖片不是很清晰,考慮到幼兒在觀察中會不清楚,特意自己用麪粉擺成了不同的形狀,拍好照片,放到PPT中,這樣讓幼兒能更直觀、清晰的觀察。活動中可以發現幼兒的觀點有了不同,這時,我就啓發認爲一樣多的幼兒進行思考如何證明,幼兒進行了大膽的思考與猜測,通過觀察、比較、猜測、實驗來感知了量的不變性]

(二)通過實驗,感受量的守恆。

1.集體實驗:

(1)師:媽媽的這個辦法使兄弟倆停止了爭吵,接下來就是要和麪了,媽媽吧和好的麪糰分給了兄弟兩人。可正宇總說媽媽給賢宇的那份多,心裏非常的生氣。(出示PPT6)師:我們小朋友看一看這就是雙胞胎兄弟的麪糰,你覺得哪個多一點,哪個少一點呢,還是怎麼樣呢?

幼1:賢宇的多,正宇的少。

幼2:一樣多。

(2)教師出示橡皮泥實物:這份是賢宇的,這份是正宇的,請你和旁邊的小朋友說說你的想法。

(3)自由觀察比較討論,請幼兒說出自己的理由。教師重點引導認爲一樣多的幼兒想一想用什麼方法可以證明。

幼1:可以把賢宇的一份麪糰搓成和正宇的一樣。

幼2:把正宇搓圓,再壓扁和賢宇的一樣,

幼3:把哥哥和弟弟的都搓成一個團,這樣就知道是一樣多的。

(4)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展示自己的方法。

(5)師:小朋友,通過剛纔的實驗,你明白了什麼呢?其實他們的麪糰一個壓得又扁又平,一個搓的又細又長,他們的形狀改變了,其實兩個麪糰的體積還是相同的。

[評析:由比較麪粉的多少延續要比較麪糰的多少,教師先讓大膽想象、交流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次多數幼兒能結合麪粉的多少來仔細觀察比較麪糰,多數的意見是一樣多,教師及時採用提問:“如何證明一樣多?”幼兒能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在個別幼兒操作中以及觀察媽媽的方法中,知道了麪糰的形狀改變了,但是量還是不變。這個環節很好的發揮了孩子的主動性,尊重了孩子的個性思維和表達。]

2.集體實驗:

(1)師:你們的這個辦法讓兄弟倆停止了爭吵,一下就和好了,開心得幫助媽媽做起東西來了。一天,媽媽給他們每人拿來一杯牛奶,(教師出示事先準備的裝有牛奶的兩個杯子)兄弟兩個你看看我杯子的牛奶,我看看你的,他們都覺得對方的牛奶多?請你仔細觀察一下他們的牛奶,你覺得怎麼樣呢?

幼1:正宇的牛奶多。

幼2:兩個人一樣多。

師:很多的小朋友認識正宇和賢宇的牛奶是一樣多。那可以用什麼好辦法讓兄弟倆一看就知道呢?(幼兒討論)

幼1:讓媽媽再拿一個和賢宇一樣的杯子,幫正宇的牛奶倒進去比一比。

幼2:拿一個和正宇一樣大的杯子,幫賢宇的牛奶倒進去比一比

幼3:找兩個一樣大的杯子,幫兄弟倆人的牛奶倒進去一比就知道了。

(2)教師出示裝有相同容量牛奶的兩個形狀不同的杯子,請個別幼兒上來實驗。

(3)討論:我們將雙胞胎兄弟的牛奶倒入兩個相同的杯子中,你發現了什麼?

那爲什麼相同的牛奶放在不同形狀的瓶子中,會看起來不一樣?

幼1;因爲賢宇的瓶子比較粗,正宇的比較細,所以看起來會以爲正宇的多。

幼2:細的杯子牛奶裝得高,粗的被子裝的牛奶矮,看上去就不同了。

(4)師總結:相同量的牛奶,因爲裝的杯子大小不同,有的杯子比較粗,有的杯子比較細,所以看起來就會不一樣多,其實,雙胞胎兄弟的牛奶是一樣多的。

[評析:由於繪本畫面不利於幼兒觀察、比較量的多少,教師課前精心準備了兩個粗細不同的杯子裝有同樣多的牛奶,結合繪本故事,邊講邊出示兩杯牛奶,這次只有兩名幼兒認爲是杯子細的牛奶多,多數認爲上一樣多。在討論方法中,引導幼兒先討論,多數幼兒能結合同伴的經驗,進行反向思考,想出了一個個精彩的方法,從這一環節中發現多數幼兒已經能結合前面的經驗,來進行比較了。]

3.自由探索實驗:

(1)出示PPT畫面6,師講述畫面內容:一天雙胞胎兄弟要玩沙畫,媽媽給他們每人準備了一份沙子,看看,發生可什麼事?是呀,他們又爲了誰多誰少發生了爭執。

(2)出示PPT畫面7,師:請小朋友自己觀察他們的沙子堆放的形狀,你覺得是堆成三角形的多還是圓形的多呢,還是怎樣呢?(請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

幼1:我覺得三角形的多,圓形的少。

幼2:一樣多的,因爲三角形的鋪得開,圓形的堆得高。

幼3:我感覺一樣多,只是他們堆的形狀不同而已。

(3)師:剛纔有的小朋友覺得賢宇堆成的三角形沙子多,有的覺得是一樣多的,不如我們來做個實驗來證明一下。

(4)教師出示教具介紹實驗玩法與要求:請把賢宇的沙子裝到整個桶裏,然後把裝好沙子的桶放到賢宇頭像的一個盤子裏。正宇的放到正宇的盤子裏,防止搞錯了。裝好後,請你比一比他們的沙子到底是怎樣的?實驗的時候還要請小朋友想一想怎樣將沙子抄得又快又不讓沙子撒出來?

[評析:將故事中的情節利用實驗的方式展現在幼兒面前,更具有直觀性,實驗之前,操作要求既簡單又具有啓發性,大大激發了幼兒探索的慾望,並且給予了幼兒操作的機會,充分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

(5)幼兒實驗,教師引導幼兒學習同伴好的方法。

(6)師: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麼?

幼;一樣多。

那爲什麼有的小朋友會認爲是三角形的那份沙子多呢?

幼1:因爲三角形的沙子堆得開,圓形堆得厚,看起來三角形的多。

幼2:三角形的堆得大,圓形堆得小。

幼3:三角形形狀的沙子看上去大,所以就認爲多了。

(7)小結:我們小朋友分析的很好,因爲三角形的沙子鋪得比較開,圓形沙子聚得比較攏,只不過他們堆放的形狀不同,其實它們的沙子的量還是是一樣多的。在我們平時的生活中,我們要測量物體的多少,不能單靠眼睛去比較,可以用我們今天學的新方法,藉助一些同樣大小的杯子、桶、瓶來測一測,這樣就能正確知道到底誰多誰少了。

活動延伸:

教師出示兩個粗細不同的杯子裏裝有同一水平線的水。老師這裏有兩杯水,這次你覺得哪個杯子裏的水多?哪個少?還是怎麼樣呢?(請幼兒猜測)到底誰多誰少呢?可以用什麼辦法知道呢?課後我們再來實驗一下吧!

活動反思:

1.透過繪本,挖掘每一個數學元素。

《綱要》中所提出的幼兒的數學教育活動應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慾望,發展認識能力。這個繪本故事蘊含了很深的關於量的守恆的道理,如果單靠繪本故事來進行活動,就算是對於大班的幼兒來說關於量的守恆的道理,也是很難理解,比較抽象的。在教學中,我藉助這個繪本故事,挖掘裏面蘊涵的數學教育元素——量的守恆。努力這深奧的數學內容遊戲化、生活化,引導幼兒互相學習,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

2.設置懸念,以活動的第一問,激發探究興趣。

活動一開始,我藉助繪本中兄弟兩打架的畫面,採用這樣的提問引導:“這雙胞胎兄弟相處得怎麼樣呢?會爲什麼事情而發生爭執呢?”,充分激發了幼兒學習探索的慾望。接着圍繞懸念層層展開活動,整個活動遵循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讓幼兒先目測麪粉多少,再以自己的方式判斷面團大小,接着通過教師實驗判斷牛奶多少,然後通過幼兒自身操作去判斷沙子的多少,一環緊扣一環,讓幼兒一步步總結經驗:比較物體時,不能光靠眼睛去看,而是要用相同的工具去量一量。

3.注重觀察、明確操作要求,突破每一個教學難點。

教學中,我注重幼兒對每一個畫面的使用、觀察和比較,仔細考慮麪粉、牛奶以及沙子的圖片無法通過繪本畫面,讓幼兒進行很好的比較,爲了達到意想的的效果,課前我特意重新拍攝照片製作PPT畫面,尋找粗細不同更利於觀察、比較的實物杯子。通過個別、集體等不同的形式的操作實驗,又通過教師的演示、講解、示範,幼兒的猜測、觀察、實驗操作等,很好的讓幼兒理解了量的守恆的這一道理,既量不因外部因素的干擾而發生變化,這樣教學難點得到了化解。

最後一次沙子實驗中,在幼兒集體操作之前,我明確提出了操作要求:比一比誰裝的快,而且不讓沙子灑出來。爲了讓對雙胞胎兄弟的沙子進行混淆,我特意在兩個不同的盤子上貼上雙胞胎的照片,這樣的要求一方面能保證幼兒實驗的順利進行,而且讓孩子有了一定的競爭意識,注重幼兒常規的培養。孩子們在我的一步步的積極引導下,掌握了在平常生活中不能光靠眼睛來目測,要通過實際的比較和操作才能得出正確的實驗結果。

4.最後的懸念設置,進一步激發探究。

我們都知道,每一次教學活動的的結束不應該是學習的終結,活動最後的問題設置不失爲引發幼兒繼續學習的又一良策。活動最後,我出示了兩個水位是一樣高的,但瓶子粗細不同的兩杯水,以提問設置:“老師這裏有兩杯水,這次你覺得哪個杯子裏的水多?哪個少?還是怎麼樣呢?”給幼兒進行猜測,又一次將懸念提升,從而把幼兒的探究慾望進一步得到了激發。

不足之處:

1.在一開始介紹兩個雙胞胎兄弟時,讓孩子自己用方法記住他們哪個是哥哥、那個是弟弟,他們的名字老師可以簡單化,如:哥哥叫大寶、弟弟叫小寶,這樣讓孩子可以好區分。

2.在幼兒比較沙子的時候,最好給孩子提供不同的量具,這樣孩子的選擇性更大,掌握的方法也就更廣。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設計意圖】

1、讓孩子知道6月份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理解爸爸的工作辛苦。

2、通過親子活動增進父子間的感情,讓爸爸明白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位置,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多留點時間陪孩子。

【活動準備】

小鼓、毽子、梳子、獎狀、禮物、幼兒手工作品

【活動時間】

6月15日下午4點30分

【活動流程】

一、幼兒迎接自己爸爸進活動室,倒一杯水給爸爸喝,並送上手工作品——扇子,說一句甜甜的話:爸爸,您辛苦了!

二、教師引語:首先感謝各位家長的到來,

每年6月份的第三個星期天是“父親節”。以往,我們總是過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唱的歌也總是“世上只有媽媽好!”父親——被我們遺忘了嗎?其實,父親也有其溫柔的一面,父親也有着與子女嬉戲的渴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在父親節到來之際邀請爸爸們來參加“大力士爸爸”的親子活動。今天的活動主要以親子游戲爲主,現在開始第一個親子游戲。

三、親子游戲環節

1、梳頭

玩法:每組請三到四名長髮的女孩子和爸爸,請爸爸爲女兒梳頭扎辮子,要求梳得光滑乾淨,扎牢就行。

2、袋鼠

玩法:每組請幼兒三到四名男孩子面對家長,雙手抱住家長的脖子,雙腿勾住家長的腰。家長雙手不能碰幼兒,快速跑到對面終點,速度最快者爲勝利。

3、我給爸爸穿鞋子

玩法:每組請10名爸爸和幼兒參加,首先讓幼兒認識爸爸的鞋子,然後讓爸爸將鞋子脫下後放入圓圈內,老師將鞋子打亂,遊戲開始,幼兒從圓圈內找出自己爸爸的鞋子,並幫爸爸穿好,先穿好的爸爸站起來示意爲勝利者。

4、擊鼓傳花

玩法:鼓聲停,花傳到誰手裏,幼兒說一句祝福的話或表演一個節目,爸爸介紹自己的工作說一件家裏的趣事。

四、結束部分

音樂響起,幼兒親自爲爸爸頒獎。全體合影留念。

教師小結:在繁忙的工作之餘多留點時間陪孩子,讓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留下更美好的回憶。

大班社會教案:爸爸的模樣

父親節快到了,我們畫一張爸爸做事情的畫送給爸爸吧。在畫畫時,我們小朋友一定要仔細回憶爸爸在做事時的表情、動作,如爸爸做事時表情有時鄒眉頭的,有時是開心的。如爸爸做事時是坐在椅子上或彎着腰或站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