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3篇)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55W 次

作爲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什麼樣的教案纔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通用13篇)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1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爲的辨別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識,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瞭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事例《水庫摸魚,深水喪命》《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尋找一些圖片資料

一、活動導入

1、教師:“小朋友們暑假快來了,那麼你覺得什麼運動適合炎熱的夏天呢?”

2、教師:“你們喜歡游泳嗎?會遊嗎?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收集來的圖片資料請幼兒觀察討論。

2、講述案例《水庫摸魚,深水桑命》請幼兒說說從中知道些什麼?

3、引導幼兒瞭解水庫的危險性,自己游泳技術不佳時千萬不可逞強下水。

4、教師談談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這個悲劇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麼?

(1)、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2)、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3)、教育幼兒知道深水中經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塊,若有水草纏身或被大石塊夾住腳就會有生命危險。

5、教師向幼兒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教育幼兒週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我們還小,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朋友不慎掉進河裏、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三、活動結束

1、教師:“聽了那麼多,你懂得了什麼?”

2、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裏,希望小朋友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2

活動內容:我該怎麼辦

活動背景: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

”也就是說,兒童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兒童生命健全的基礎上才能保證其身心健康發展。

又是一年開學季,開學的第一課我們選擇了和幼兒生活息息相關的安全常識進行教育,把一些簡單的安全防護知識教給幼兒,增強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學習保護自己的技能和方法,以便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一些緊急情況。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懂得一些基本的自我保護常識,對幼兒加強安全知識教育。

2、培養幼兒初步的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的應變能力。

活動準備:

情境表演“小明在家”、獨自在家的各種圖片。

活動過程:

1、引入“突然遇到事情怎麼辦”的話題,加強幼兒的安全保護教育。

生活中突然遇到事情的時候,你會怎麼辦?(不驚慌、不害怕、盡力想辦法解決問題)

你們遇到過什麼事,當時你是怎樣的?想過什麼辦法解決。

讓幼兒各自討論,並把經歷與其他幼兒分享。

2、利用情境表演引導幼兒瞭解突發事件的處理辦法。

兩位老師進行情境表演,讓幼兒看情境表演,學會“家裏突然來了陌生人”的處理辦法。

你認爲小明這樣做對嗎?當你一個人在家裏,有人敲門,如果這個人你不認識,你該怎麼辦?如果這個人是爸爸媽媽的朋友又該怎麼辦?

教師小結:小明和機靈,遇到有陌生人來訪,沒有先打開門,而是先問清來人是誰。

現在社會上有壞人,如不問清,很可能會讓壞人鑽空子,小朋友們也要當心。

對待爸爸媽媽的客人要禮貌熱情。

3、讓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發生危險的應變措施和方法。

“發生火警(觸電、受傷、溺水等)時你有什麼辦法?驚慌失措有幫助嗎?”在此過程中引導幼兒知道火警、急救、匪警等的電話號碼。

4、教師總結。

教育遇到突發事件,應沉者、有信心,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用腦子想一下,相信自己能辦好。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知道在運動前應隨老師做準備活動,並檢查自己着裝。懂得在運動後跟隨老師做放鬆活動,不吃冷飲,不大量飲水,並及時添加衣服。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瞭解運動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1)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經驗,思考和討論運動前的準備工作。

(2)教師小結:運動前要整理一下子自己的鞋子和衣服。

2、引導幼兒學習運動前的準備活動。

(1)與幼兒一起討論:準備活動適應活動一下我們身體的哪些部位?

(2)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

(3)引導幼兒說一說:跟着老師做完動作後,大家有什麼感覺?

(4)教師小結。

3、引導幼兒懂得運動後的注意事項。

(1)播放多媒體教學資源,指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運動前後要注意》第33頁。

(2)教師小結:運動後不要立刻停下來休息,會對身體不利。

教學效果

幼兒懂得在運動前後的的正確做法,避免意外傷害事故的發生是非常必要的。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4

幼兒期的孩子好奇心強,什麼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試一試,然而幼兒的生活經驗有限,他們經常在生活中會有一些不安全的舉動。

因此,我們幼兒園的教育應從多渠道、多方面,採取多種方式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

一、教學目標

1、通過相關安全防護圖片的展示,使幼兒有初步的認識,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護自己。

2、引導幼兒辨別哪些行爲是危險的,哪些是安全的,並掌握遇到危險時的簡單自我保護和求救的方法。

二、教學準備材料準備:

1、安全有關的圖片。

2、水彩筆、記號筆、白紙等。

經驗準備:瞭解日常生活中一些危險的事情和認識生活中的一些標誌。

如小心觸電、小心滑倒、小心開水燙、注意安全等。

三、教學重難點

培養幼兒自我保護的意識,讓幼兒從心裏明白這麼做是危險的。

四、教學過程

(一)、利用身體語言,激發幼兒的興趣。

教師用肢體語言來表達安全圖片上的意識,如小心觸電等。

(二)、利用講故事的形式對故事中出現的安全情況進行分析:

1、小朋友在上下樓梯時,你推我擠的現象,發生小朋友摔下樓的情景。

2、小朋友去碰家裏或者幼兒園的插頭。

3、拿石頭和沙子扔過來,扔過去。

4、將珠子或者筆帽放入嘴裏。

5、在教室裏到處亂跑、追追打打。

五、教學反思

圍繞幼兒所需的、感興趣的、急於想知道或解決的,並且生活中隨時都可能發生的安全自護問題來有目的的開展活動,使幼兒從活動中充分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讓幼兒瞭解火災發生的幾種原因,懂得如何防範。

3、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及技能,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圖片、玩具、毛巾、電話、幾種防火安全標誌。

活動重點難點

重點:防火;

難點:自救。

活動過程

1、從一些物品中找出幼兒不能玩、易引起火災的東西,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說出火災的危害。火不僅能燒燬房子,燒傷人,還會燒燬森林,污染空氣。

3、通過課件,引導幼兒說出預防火災的方法,認識“防火”標誌。

①預防火災,小朋友們不能隨便玩火。

②蚊香不能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③不能隨便燃放煙花爆竹。

④小朋友不能玩未熄滅的菸頭,見了沒熄滅的。菸頭應及時踩滅。

⑤認識“嚴禁煙火”的標誌。

4、簡要說出火的用途,消除幼兒懼怕火的心理壓力。

5、讓幼兒初步掌握幾種自救逃生的方法與技能。萬一着小火了怎麼辦?着大火了呢?困在房間裏?公共場所着火怎麼辦?

6、遊戲:“安全防火自救”遊戲。通過遊戲培養幼兒遇火不懼怕、不慌張,提高幼兒防火自救的能力。

活動延伸

認識標誌,設計標誌。讓幼兒爲不同的場所設計並張貼相應的“禁止煙火”“當心火災”等標誌。

活動反思

自然是如此美好,生活是如此安寧。然而,躲在和平、文明背後的火魔,正窺視着我們。在所有的自然災害中,發生頻率最高的,莫過於火災。一個小小的火星可以使人類創造的物質、精神財富化爲灰燼,可以奪走人最寶貴的生命。新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然而對於火,幼兒缺乏相應的防火知識和能力。因此,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提高幼兒的防火自救能力,加強幼兒防火安全至關重要。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瞭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識,知道紅燈停,綠燈行的道理。

2、知道過馬路時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讓幼兒知道不走斑馬線的危險性。

3、讓幼兒學會念兒歌,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1、圖片紅綠燈、斑馬線等。

2、兒歌《交通燈》

活動過程:

1、手指遊戲,穩定幼兒情緒。

“小朋友們伸出小手,跟老師一起玩個手指遊戲好不好?”

2、談話,引入主題。

“小朋友們知道怎樣過馬路嗎?過馬路時應該注意些什麼?”

(幼兒討論)

3、出示圖片,提高幼兒興趣。

“我們中一班小朋友太乖了,老師讓你們看以些圖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們把小眼睛閉上,老師把小圖片請出來,3,2,1,好了,睜開小眼睛。”

“這是什麼呀?(紅綠燈)小朋友們見過嗎?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的時候有沒有見過?”(幼兒討論)

4、引導幼兒認識紅綠燈

“中一班小朋友真棒,老師來告訴小朋友,這個是紅綠燈,小朋友們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可以看一看,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導幼兒討論

“我們中一班小朋友那麼聰明,那麼,你們知道要怎樣看紅綠燈嗎?”(幼兒討論)

6、講解怎樣安全過馬路

“小朋友說街上車多不多?危不危險?所以小朋友們一定要知道怎樣看紅綠燈是不是。”

“紅燈停(出示圖片紅燈),綠燈行(出示圖片綠燈)。”

7、引導幼兒認識斑馬線

“小朋友們看,這又是什麼呀?你們有沒有見過”(同上,介紹紅綠燈時一樣)

8、引導幼兒學習兒歌

“今天我們班小朋友表現太棒了,老師來教你們一首兒歌好不好?每個小朋友都要張開小嘴巴跟老師學習,看哪個小朋友的聲音最好聽,等一下我們就送小星星給它。

9、延伸“小朋友跟爸爸媽媽上街時候還要注意些什麼呀?”

(做公車時先下後上,上街時要拉好爸爸媽媽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護欄等等)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7

我們每個人都有家,家是我們最留戀的地方,也是每個人最想歌頌的地方,我們的祖國大家庭也是我們的大家.我愛

“祖國大家和我的小家”正是這個主題的主要教育思想。在這個主題中,我們通過學習詩歌、歌曲和美術製作,讓孩子們進一步認識我們自己的家以及周圍的環境,體驗家庭的溫馨。在活動中,我們和幼兒一起營造了充滿家庭溫馨感覺的生活學習環境,讓幼兒進一步熟悉自己的家,瞭解自己的父母工作的辛苦,體驗爸媽對自己的愛護和關心,讓孩子喜歡小家的`同時,更喜歡我們的幼兒園,我們的家鄉,初步萌發對祖國大家庭的熱愛之情。

一、主題思想滲透在環境創設中

和孩子一起創設環境是我們一貫的做法,在這過程中,我們利用區域活動和集體活動的時間,共同裝扮我們的教室,增添節日的氣氛。國慶節來臨之際,爲了讓孩子門瞭解我們自己的家鄉,我們在光碟上貼上各種家鄉的圖片,懸掛在燈光下,在主題角上設計了“我的大家和我的小家”主題內容,一邊是周莊的“現在將來”圖片,一邊是小朋友自己設計的“我的小屋”,讓孩子們在暢談自己的小家之後也能聯想到我們的家鄉,看到家鄉的變化,激發對家鄉的感情。在區域活動中,我們增添了一系列關於家的內容:美工區有“我的小屋”、“桌子椅子”“蘑菇房子”。語言區有“我的家”“金色的房子”“談話:我的家”。讓孩子門在瞭解自己的家庭設施的同時也理解了幸福的含義。

二、主題教育思想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昇華

教學活動是幼兒園教育的主要途徑。在日常的教育活動中,我們教幼兒朗誦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講述活動《這是誰的家》,使孩子明白自己有一個幸福的家,熱愛自己的家,體驗家庭的溫馨。我們組織了音樂活動《國旗多美麗》等,讓孩子在歌唱和表演中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也知道了我們國家的國旗是在怎樣的。孩子們還參加了很多的科學活動,《認識家用電器》、《各種各樣的鎖》、《方便的電梯》等,通過參加這些活動,孩子們懂得了很多的常識方面的知識,知道鎖有各種的式樣和各自不同用處,另外,我們還教幼兒學習畫裝飾畫《蘑菇房子》、和摺紙《桌子和椅子》。讓幼兒知道去關心自己的家庭設施,知道要愛護家裏的每一樣東西,從而引申到愛護幼兒的公物等。尤其是講到國家的標記國旗國徽時,更讓幼兒印象深刻。每個星期一當鮮紅的五星紅旗在莊嚴神聖的國歌聲中冉冉升起的時候,孩子們都會激動不已,我們就利用做晨間操升旗的機會,讓幼兒鞏固在課堂上對國旗國會的認識。我們讓他們觀察警帽上的圖案就是國徽,讓他們知道五顆星、天安門城樓、麥穗和齒輪各象徵什麼,並提問:你在哪些地方還看到過國徽?回答真是豐富多彩可見孩子們也有相關的經驗。安全教育也是這個主題的重點,在組織幼兒參加安全講座以後,我們有實施教育活動《紅色的消防車》、《我不玩火》等,提高了幼兒的防火意識和安全意識。

三、主題思想的教育在節日活動中得到鞏固。

正逢主題與國慶佳節,我們乘機把兩者緊密結合起來,節日前我們鼓勵幼兒在節日裏和父母一起觀賞節日的佈置,感受節日的歡樂氣氛。國慶長假雖然結束了,但孩子們還沉浸在節日的氣氛中,我們還利用集體談話活動,讓他們把國慶節最快樂的事情用語言表達出來,我們還組織還孩子收集家鄉的圖片,形成國慶圖片展,孩子們也踊躍參加,忙得不亦樂乎,這不得不使我們感嘆孩子們的可塑性很強。。另外我們帶領孩子門去好朋友家做客,禮貌的小客人,熱情的小主人讓孩子們又一次體會到家給自己帶來的預愉悅之感。很多家長都隊我們很多給予了肯定和讚揚。都說孩子們張大了,會做小主人了。去新的園區參觀也是這個主題的主要活動,西歐內的園區漂亮寬敞,孩子門都禁不住感嘆說“好大呀,好漂亮呀。”當他們見到了以前的好朋友,興奮的擁抱在一起,快樂的大喊:“劉老師好,老朋友好”我們都被着幸福包圍着。節日歡樂的氣氛一直渲染着我們主題活動的進程

四、主題後的反思

通過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使幼兒在與周圍環境的交互作用中,獲得了我愛我家,家鄉美、祖國偉大等大量直接經驗,學到了許多知識,各種能力都有所提高。但這只是簡單的初步的意識上的初步萌發,我們對孩子們的愛的教育還有待於在更多的主題活動和日常的生活學習活動中貫穿進去。在整個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把節目氣氛更加的烘托出來,但在主題活動的實施的過程中,家長與老師的互動較少,雖然我們也在家園聯繫欄中貼出了一些要求家長配合的事宜,但家長似乎更願意將教育的重任單方面的放到幼兒園老師身上,以後還要積極地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讓社區和家長資源更好的爲我們的主題活動服務。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能用簡單的話介紹自己的寶貝;

2、有玩具要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培養幼兒有東西大家分享的好習慣;

活動準備:

1、請幼兒在家選一件自己喜歡的寶貝帶到幼兒園。

2、教師準備幾種自己喜歡的物品,一段優美的輕音樂。

3、多種事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一、請幼兒猜猜老師準備了什麼寶貝(配準備好的音樂)

1、老師用神祕的口吻說:“今天老師帶來了幾樣寶貝,請小朋友們猜猜在老師身後的是什麼?”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跟好奇心。

2、老是向幼兒介紹自己寶貝的玩法跟本領。

二、幼兒介紹自己的寶貝

1、教師鼓勵幼兒,讓孩子自己大膽的舉手,上前來讓小朋友們觀察自己帶的是什麼寶貝。對內向的孩子要對其進行幫助,在自己的帶領下進行。

2、由自己告訴小朋友們今天帶的寶貝的名字。

3、像小朋友們介紹自己寶貝的多種玩法和自己寶貝的本領。

4、教師讚美、擁抱孩子的寶貝,讓小朋友感受到老師的愛,拉近孩子與自己之間的距離。

三、向幼兒展示圖片,讓幼兒廣泛的認識更多的事物

1、仔細觀察,讓幼兒看一下以前是不是見過圖片中的東西。

2、請幼兒說說自己認識的事物的名稱,並說出它的玩法或用途。

3、幼兒互相討論,向其他的小朋友詢問一下圖片中自己不認識的事物。

四、互相分享寶貝

幼兒自由結伴,將自己的寶貝介紹給同伴,教會好朋友應該怎麼樣玩自己的寶貝。同伴之間互相討論:自己的寶貝好在那裏?我的寶貝好不好玩?

活動延伸:

爭得幼兒的同意之後可以將兒帶來的寶貝留在幼兒園裏,在以後的活動中可以跟小朋友們繼續分享。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9

【教材分析】

國慶節是祖國母親的生日。在國慶節來臨之際,引導幼兒加深對國慶節和國歌的認識是有必要的。本次活動首先引導幼兒欣賞《開國大典》視頻,使其瞭解新中國成立的意義,知道國慶節的由來。當雄壯有力的國歌在耳邊響起時,讓幼兒再次感受到作爲一箇中國人應有的民族自豪感。最後通過播放“全國各地慶視國慶”的圖片視頻,將幼兒爲祖國母親慶生的熱情推向高潮。

【活動目標】

1.知道10月1日是國慶節,國歌和國旗是祖國的象徵。瞭解國慶節的來歷。

2.能用多種方式收集信息。大膽交流對國慶節的瞭解以及對國歌的理解與感受。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祖國母親的生日祝福。

3.感受國慶節熱鬧喜慶的氣氛,激發作爲一名中國人的民族自豪感。

【活動準備】

1.《開國大典》的視片段,《義勇軍進行曲》作燈、拉花等佈置教室的裝品的、一“分兒學習材”——《我愛你中國》。

【活動建議】

1.組織幼兒談話,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提問:爲什麼到處都懸掛着五星紅旗?國慶節是哪一天?

小結:每年的10月1日是國慶節,是祖國母親的生日。大家燃放煙花、懸掛五星紅旗、彩旗、紅燈籠等共同歡慶國慶節。

2.請幼兒欣賞視頻,簡單瞭解國慶節的來歷。

播放《開國大典》視頻。提問:這是什麼地方?人們在幹什麼?

小結: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降重舉行。

3.請幼兒欣賞《義勇軍進行曲》。

播放《義勇軍進行曲》,引導幼兒感受國歌的雄壯、有力。提同:這首歌曲聽起來感覺怎樣?

小結:這是一首激昂有力的進行曲,它的名字叫《義勇軍進行曲》,是由田漢作詞、聶耳

作曲共同創作。

4.請幼兒觀看圖片,激發幼兒爲祖國母親慶生的熱情。

(1)請幼兒閱讀《我愛你中國》第10頁,然後說一說全國各地的人們是怎樣慶祝國慶的。

(2)播放喜慶的樂曲,請幼兒用扭秧歌和唱歌等方式來表達自己的喜悅心情。

5.引導幼兒討論、交流,爲祖國母親慶生

(1)請幼兒討論交流要怎樣爲祖國母親慶祝生。

(2)提供製作燈籠、拉花、五角星所需的材料,指導幼兒合作製作拉花。

(3)教師和幼兒共同懸掛或張貼幼兒所製作的燈籠、國旗、拉花,以此體驗成功布置教室後的心情。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10

教育目標:

1、通過觀察畫面,使幼兒知道升旗的儀式,尊重國旗。

2、鼓勵幼兒大膽的畫出背面人,並向哥哥姐姐宣傳升旗儀式。(蝌蚪人)

3、感受宣傳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國旗,PPT課件(解放軍升旗的儀式),範例、油畫棒。

活動過程:

1、出示國旗,幫助幼兒鞏固對國旗的認識。 師:小朋友,這是什麼?我們在什麼地方看見過國旗?

2、播放PPT課件,瞭解解放軍的升旗儀式。 師:解放軍叔叔的升旗的時候是怎麼樣的? 師:你升旗的時候有事怎麼樣的?(幼兒學解放軍的樣子)

3、交流討論,進一步增強幼兒對國旗的認識。

師:現在,我們要用宣傳畫的形式,告訴哥哥姐姐、弟弟妹妹,要尊重國旗,升旗的時候要站好,不說話等。 師:畫面上可以畫些什麼?怎麼讓別人看懂畫呢?(幼兒交流討論)

4、幼兒作畫,教師指導。

(1)邊給國旗塗色邊說:國旗國旗我愛你,我來幫你穿衣服。

(2)畫背面人,雙腳併攏。(先畫圓圓的頭,再畫身體,最後畫手和腳)眼睛看着國旗不說話,小手放放好。

5、相互交流,張貼幼兒作品。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11

活動目標:

1、明白不能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跟陌生人走。

2、瞭解和掌握一些和陌生人相處的方法。

活動準備:

1、有關的圖片四張。

2、請一位幼兒不認識的阿姨扮演陌生人,並設置表演情境。

3、玩具、果凍、巧克力。

活動過程:

一、故事《沙沙和陌生人》

1、講述故事《沙沙和陌生人》:變色龍沙沙獨自在院子裏玩,這時一個陌生人問他公園怎樣走,沙沙有禮貌地告訴了他該怎樣走,陌生人十分感謝沙沙。回到家裏,沙沙把這件事告訴了媽媽,媽媽說:沙沙,你做得對!但是還有一些事情你要多加註意。沙沙連忙問媽媽:還有什麼事情就應注意的呢?

2、幼兒討論:

①媽媽爲什麼說沙沙做得對?

②我們來猜猜媽媽還對沙沙說了哪些應該注意的事情?

3、出示圖片:

圖一:陌生人要你跟他出去玩時,你不能跟他一起去。

圖二:陌生人給你禮物或好吃的東西時,你不能要。

圖三:陌生人要去你家時,你不能帶路。

圖四:陌生人硬拉你跟他走時,你要反抗,大聲呼救。

二、情境練習

情境一:

一個陌生的叔叔對一位小朋友說:小朋友你真可愛,我請你吃果凍。之後又拿出玩具給他玩。

幼兒討論:能不能要陌生人的禮物,應該怎樣對他說?

情境二:

一個陌生的阿姨敲門進入教室,對某幼兒說:我是你 媽媽的好朋友,她這天沒有空來接你。讓我送你回家,跟我走吧。

幼兒討論:能不能跟她走?應該怎麼做?

教師提醒:

①你認識她嗎?

②如果你不認識她,能不能輕信她的話。

③那你就應怎樣對這位阿姨說。

教師小結:

對待陌生人要有禮貌,但不能輕易相信他們的話,尤其是不能跟陌生人走。

三、選擇遊戲(每題分A、B兩個答案,幼兒站在認爲正確的答案那一邊)

1、陌生人就是壞人嗎?

A、陌生人就是壞人。B、陌生人不一定是壞人。

2、能不能跟陌生人走?

A、能去公園和遊樂場。B、不能去任何地方。

3、有個認識的阿姨想帶你出去玩。

A、能夠和她去。B、務必先告訴爸爸媽媽。

4、有個不認識的叔叔給你東西吃。

A、巧克力、果凍不能吃,飲料能夠喝。B、什麼都不能吃。

5、下大雨時一個陌生人說用車送你回家。

A、先說謝謝再上車。B、不能上車。

6、陌生人問你的名字、家裏有誰、能不能告訴他?

A、只能告訴名字,不能告訴他家裏有誰。B、什麼都不能告訴他。

四、結束活動。

提醒幼兒外出時不要離開羣體和成人,遇到陌生人不能輕信。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12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每一天洗臉的重要性,養成洗臉的好習慣;

2.明白洗臉的步驟,瞭解怎樣樣洗得更乾淨,尤其是一些難洗的部位。

活動準備:

娃娃一個、小毛巾每人一條、圖片(洗臉的寶寶)、自編兒歌《寶寶愛洗臉》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導入活動

1.“嗚嗚~~~,聽,誰在哭啊?原先是娃娃!我們去看看娃娃爲什麼哭?”

2.一齊問:“娃娃,你怎樣了?爲什麼哭啊?”

3.“原先娃娃在外面玩,把小臉弄髒了,娃娃可愛漂亮了,你們說怎樣辦啊?”(引出應當洗乾淨)

二、引發討論

你每一天洗臉嗎?誰幫你洗的?你自我洗的,那你是怎樣洗的?

(幼兒討論,講述)

誰來洗洗?(個別幼兒演示)

說一說,剛纔xx是怎樣洗的?你會嗎?大家一齊來洗洗你的小臉。

三、進一步置疑

1.娃娃怎樣還在哭啊?聽聽怎樣了?

(引出進一步討論)

“看看有沒有幫她洗乾淨啊?難洗的部位應當怎樣洗?”

2.出示圖片(對於難洗的部位進行放大,比如眼窩、耳窩、耳根、鼻翼)

3.幼兒再次嘗試,教師進行個別指導。

4.教師正確示範,幼兒模仿。

四、我們大家來洗臉

一邊播放兒歌,一邊和孩子們一齊洗臉。

五、說一說

怎樣樣讓我們的小臉每一天都白白的,香香的?(引出每一天洗臉)

幼兒園愛國衛生安全教育教案 篇13

教學形式:

團體或小組教學

教學方法:

故事啓迪法

活動目標:

1.讓幼兒明白爲什麼要常剪指甲和如何剪指甲。

2.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核心要素:

手指甲勤修剪既衛生又美觀

剪完後把手洗髒指甲要清理

活動準備:指甲刀

基本過程:

(一)導入活動:

教師:小朋友們看一看自我的小手小腳,上頭長着的圓圓的東西是什麼?看看指甲裏都藏着什麼東西?爸爸媽媽經常用指甲刀幫我們做什麼?爲什麼要剪指甲》

(二)關鍵步驟:

1.教師:小朋友,你自我會剪指甲嗎?明白怎樣剪指甲嗎?來說一說。

2.教師:看一看教師是怎樣剪指甲的?之後再描述。

3.兒歌:指甲刀,張開嘴,咬住指甲不鬆開。小小手,來幫忙,用力按下指甲斷。髒東西,露出來,清潔衛生不忘掉。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你自我會剪指甲了嗎?以後我們自我能夠剪指甲了,我們都要做講衛生的好孩子。

家園互動:

1.家長能夠在平時引導幼兒關注自我的指甲,養成勤剪指甲的良好習慣。

2.幫忙幼兒練習剪指甲的技能。

注意事項:

教師和家長必須要以身作則,女士不要留長指甲,也不要染指甲,爲幼兒樹立榜樣。

活動反思:

1.孩子對活動的哪一環節最感興趣?爲什麼?

2.你認爲這個活動的成功之處在哪裏?

3.你認爲還有哪些地方需要改善?該如何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