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幼兒園教案 >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4篇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4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37W 次

作爲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教案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備】幼兒園大班教案範文4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初步瞭解簡食物鏈中的動植物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關係。

2、知道自然界中幾種常見的食物鏈。

3、培養幼兒大膽探索的慾望。

4、萌發幼兒保護生態平衡的意識。

5、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6、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課件、動植物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根據課件講述故事,激發幼兒興趣。

1、故事裏一開始有誰?後來來了誰?發生了什麼事?

2、故事裏面誰最厲害?爲什麼?

(二)結合課件,瞭解動植物間的食物鏈關係。

1、出示故事裏的動植物圖片。猜一猜:它們有什麼關係?誰被誰吃掉?

2、請幼兒排一排它們之間的關係。

小結:像這樣一個吃一個,好像一條鏈子的關係,我們叫它食物鏈。

(三)瞭解動植物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

1、動物們你吃我我吃它,多殘忍。它們中你最討厭誰?爲什麼?

2、假如沒有了其中的一個動物或植物,會發生什麼事呢?猜一猜。

3、在大自然中,你覺得誰最厲害?(人類)爲什麼?人類的什麼行爲會造成動植物的減少呢?(如過量捕殺動物;過度砍伐樹木等)

4、討論:爲了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我們應該怎麼做?你有什麼好的建議?(教育幼兒愛護環境,愛護動物)

5、發散思維,講述其它的食物鏈。如海里的食物鏈。

(四)遊戲:誰餓了

1、幼兒自由選取角色,根據音樂做動作。

2、音樂停止,請扮演相關植物鏈角色的幼兒根據食物鏈的關係迅速手拉手蹲下。

教學反思:

首先,用故事引入生物之間的敵對關係。其中的食物關係顯而易見,激發了學生開始學習的興趣。而食物關係用箭頭標識,看起來雖然比較容易,但學生往往會畫錯箭頭的方向。對此,準備了幾個紅色箭頭,並着重指出板書按“誰被誰吃”的方向畫出來。

其次,着重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具體說活動分兩個層次:第一層,正確理解食物鏈的構成。通過對“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等成語的收集,學生知道生物之間的食物關係多種多樣,普遍存在。通過觀察和閱讀第 45 頁的文字,組織討論,學生知道食物鏈上的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及作用;知道食物鏈的'源頭在植物,終點是兇猛的動物。第二層,建立食物網的概念。畫食物鏈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但在一定的生活區域裏給形象的生物畫,很容易畫亂。爲了減少盲目性,引導學生從綠色植物開始一直找到兇猛的動物結束。

小百科:食物是指能夠滿足機體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並能延續正常壽命的物質。對人體而言,能夠滿足人的正常生活活動需求並利於壽命延長的物質稱之爲食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係、等量關係。

3.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活動準備

1.課件-找展開的圖

2.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2.以手偶表演

提問:小熊今天怎麼不高興了,有什麼煩惱嗎?

小熊: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大熊一起來分享,

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麼辦呢?

3.教師:誰想到好辦法了?

(把麪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小熊: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麼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

提問:麪包片是什麼形狀的?(正方形的。)

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麪包片幫小熊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二、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

1.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並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

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於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2.教師小結。

(1)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麼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於幼兒共同總結:

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三、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

1.教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並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展示幼兒作業單

請幼兒來說一說用了什麼方法進行了等分,是怎樣知道它們是一樣大的。

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並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 在與小鼴鼠一起尋找“肇事者”的過程中,瞭解到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並知道“嗯嗯”時要顧及到他人。

2. 在圖片的幫助下,辨認一組漢字,感受漢字與圖片對應的關係,提高對漢字的敏感性。

3. 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16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圖書

2、 鴿子、馬、山羊、豬、奶牛的圖片及字卡

活動過程:

1、 介紹圖書名稱,引起幼兒興趣。

(1) 今天老師帶來一本新書,書名叫《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嗯嗯是什麼意思呀?(幼兒自由回答)

(2) (師手指小鼴鼠)這是小鼴鼠,它的頭上是什麼呢?(嗯嗯)

(3) 我們一起來看這本書,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1頁,翻好了嗎?(師讀書到括號前)看看小鼴鼠是什麼表情?(師讀完括號內容)

(4) 我們看第二頁,小鼴鼠的表情是什麼樣?我們來學一學小鼴鼠的動作。(師讀完括號內容)你們從哪看出來小鼴鼠的視力不好?

(5) 翻到第3頁,翻好了嗎?師讀第3—4頁的括號前,“叭”,鴿子的嗯嗯是什麼樣的?還濺到了小鼴鼠的腿上,(讀完括號內容)

2、 幼兒自由閱讀,瞭解故事內容。

(1) 小鼴鼠又去問了哪些動物呢?它們的嗯嗯是什麼樣子的?請小朋友從第5頁看到第14頁。

(2) 小鼴鼠問了誰?(教師根據幼兒所說的動物依次出示圖片)

(3) 我這裏有些漢字寶寶,你們認識它們嗎?這是什麼字?(請個別幼兒上來把字擺在圖片的下方)。

(4) 山羊的嗯嗯在哪裏?你們發現它是什麼顏色的?

(5) 奶牛的嗯嗯是什麼樣的?小鼴鼠在哪裏?爲什麼躲在這兒呢?

(6) 小鼴鼠又問誰啦?畫面很有意思,這是豬頭,這是豬屁股,小鼴鼠做了一個什麼動作?爲什麼要這樣呢?

(7) 後來它又去問誰?它有沒有找到是誰嗯嗯在它頭上?想不想知道?我數一、二、三,你們把夾子拿掉放在簍子裏。後面不要翻,要不然就沒有趣了。

(8) 它又找了誰?(書面向幼兒),這是蒼蠅的嗯嗯嗎?那到底怎麼回事?我們聽聽書上怎麼說的。

(9) 師讀完16頁,問:是誰的大便呢?猜猜看,小鼴鼠會做什麼事?

(10) 師讀完,它爲什麼呲溜一下趕緊鑽回地下呢?

3、教師與幼兒完整閱讀

(1) 你們想和老師把這個好玩的故事再讀一遍嗎?

(2) 翻開封二,下面有兩行小字寫的是什麼呢?仔細聽一聽,你會自己到廁所嗯嗯嗎?

(3) 這本書真有趣,它讓我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嗯嗯是什麼樣的,還讓我們知道嗯嗯要去廁所,小朋友對動物嗯嗯的問題很感興趣,我們可以查找圖書,收集資料,詢問爸爸媽媽,然後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學會看圖想象,並能用一些詞語來描繪。

2讓幼兒瞭解“幸福”的含義,知道怎樣纔是幸福的,

活動準備

掛圖2張

活動過程

1先介紹這是兔奶奶家的廚房。

2讓幼兒看圖,提問兔奶奶家坐滿了一共幾口人?但不久前兔爺爺死了,讓幼兒回答“死了”用好聽的詞語怎樣形容。

3分別介紹兔奶奶家成員有兔老大(航海),兔老二是廚師提問:哪裏有廚師?讓幼兒把餐廳的名字說出來,家裏面誰是廚師?兔老三是音樂家,提問:你們知道有哪些音樂家?兔姐姐生了2個寶寶,2個兔妹妹還在讀大學。

4餐桌前只剩兔奶奶一個人,一個人做在餐桌前她很孤獨,但這個時候她笑了,提問:她爲什麼笑了?因爲她覺得她的孩子們都很有出息。提問:小朋友們覺得誰最有出息?

5想着想着,門鈴響了,是兔老大回來了,叮咚!兔老二回來了。叮咚!兔老三回來了。兔姐姐帶着2個寶寶回來了,2個兔妹妹也回來了。(出示掛圖2,桌子前坐滿了人)

6總結:一個家庭的人總會越來越多的,所以不要難過,我們一起舉杯向兔媽媽說謝謝,謝謝什麼?謝謝她養育了這麼有出息的兒女。

7配樂:大桌子前坐滿了人感覺很幸福,提問家裏有什麼人?怎樣讓老人幸福(做一個動作,打電話,打他們做的飯菜都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