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這樣做班主任》的讀後感範文

《我這樣做班主任》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1W 次

學校給每位班主任教師佈置了作業,讓大家品讀《我這樣做班主任》並且寫讀後感。第一次翻開它,是帶着一種完成任務的心態,但慢慢地閱讀我發現自己走進了李鎮西的世界,如同學生一般融進了李鎮西的班級,一次次的被感動,被激勵,被啓發。李老師用自己的真誠爲班級管理刻畫了崇高的教育理念,也教給了我們爲人、爲師的道理。

《我這樣做班主任》的讀後感範文

教育事業是永遠年輕的事業,是幸福的。而培養青少年求真向善趨美的心靈,引導青少年的生命健康茁壯地成長,教師的責任更爲直接、更爲集中地體現在班主任身上,這既是班主任的責任,更是班主任的幸福。既然做班主任是幸福的,爲什麼老師們都不願意做呢?李鎮西這樣說到,是因爲喪失了幸福感,產生了厭倦感。

厭倦感從何而生呢?主要源於兩點:遠離學生,拒絕變化。李老師說的與我自己的感受,與許多老師們的說法非常契合。李老師說得對,其實是我們自己拒絕變化。這種拒絕是潛意識中的,如果沒有深刻的反思自己甚至意識不到,更談不上認識到這個問題了。“按經驗辦事”,是的,經驗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經驗有時恰恰是阻擋我們前進最大的障礙。我們的思想就限制於經驗的圈子裏,所以遇到經驗解決不了的問題“很容易束手無策”。真心要做一個好老師,就要以學生爲中心,確實,學生的變化反映的是社會的變化,無論我們對這個變化持何種態度,我們都改變不了社會的什麼,可是我們可以影響甚至改變學生。

在書中,李鎮西老師字裏行間的言語,李鎮西老師行爲的點滴,李鎮西老師的言傳身教,李鎮西老師的每一個感人故事都足以讓我感動。

尋找班主任的幸福感,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複雜”。李老師讓我對熱愛學生的“愛”有了全新而深刻的理解:愛學生,不僅僅是隻對自己所教的這一年或幾年負責,而是“對學生的成長以至未來一生的負責”。愛學生,不單單是欣賞優秀的學生,而是“懷着一種責任把欣賞與期待投向每一個學生”。愛學生,不應是對學生的錯誤嚴加追究,而是“博大的胸襟”“對學生的寬容”。愛就是“一份純真,一份莊嚴,一份責任感”,就是民主,就是平等,就是把“童年還給童年”,就是爲學生的‘美麗人生’奠定美好的開端。

李老師對“後進學生”所付出的愛是真誠的.他既注重對後進生感情上的傾斜,想方設法喚起他們向上的信心,又講究有效的方法,引導集體的輿論。“用心靈贏得心靈”是他教育的精髓,浮躁的心、生硬的態度,永遠也不可能換來心與心真誠的溝通。

他經常說,教育不能太功利,要走進學生的內心。是的,我們希望的是學生的健康快樂成長而不是爲了考試爲了分數爲了文憑,失去固有的個性和應該有的良好品德。李老師用真情實感踐行着愛與責任的教育。

其次,《我這樣做班主任》告訴我:班主任僅僅有愛心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要把對學生的愛定位在合適的位置上。我們愛學生,但更重要的是愛的方式。我們不能以愛爲理由,讓學生揹負沉重的負擔;不能以愛爲籌碼,讓學生感覺到天平的失衡;不能以愛爲條件,讓學生陷入功利的誤區。正如李鎮西所說:“以厚此薄彼的態度對待學生,並不是真心愛學生。所愛的一部分學生實際上成了班主任的私有物,因而這種愛是自私的。真正的愛是愛所有的學生,愛身邊所有的人。”所以讓我們真誠到愛學生吧!愛每一個學生。我想:以後生活中的我會多試着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用“學生的眼光”看待,用“學生的情感”體驗,像李老師那樣,用真心、愛心、誠心、耐心,換取孩子們純真的笑容,贏得孩子們的尊敬和愛戴。

書中說:教育不能沒有愛,但愛不等於教育。教育需要愛,教育更需要智慧。通過閱讀這本書,我深深感受到了李老師對學生濃濃的愛,愛班主任這個崗位,愛教師這個職業。我相信,我們每一個教師只要把準方向、恆心努力,必能成爲一名出色的班主任,使我們的班主任工作充滿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