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後感範文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後感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29W 次

當讀完一本名著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靜下心來好好寫寫讀後感了。你想知道讀後感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後感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後感範文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後感範文篇1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是魏書生老師的又一傑作,魏老師集自己幾十年的教學經驗,用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教育的摯愛,對課堂的迷戀,他的教改創舉看似普遍卻隱含着難於超越的真理,時刻與學生平等商量的對策成就了師生課堂的輝煌,本書中魏老師依然沿用自己的表達風格,給我們呈現更科學、更精典的做法與思路,更給我們享受終生的啓迪,現將其中的幾點感觸分享在此。

一、他事事敢於與學生商量的背後。

魏老師是一位非常民主的老師,不論是課堂上還是他當校長、局長期間,遇到困難的事情他總是把“商量”二字放到前面,這個看似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其實能夠堅持的人寥寥無幾,這裏面的原因除了部分人喜歡“操縱權力”的天性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商量”之後措施的執行問題。既然是商量做事,那麼必須得聽得進其他人的意見,甚至還要做出與自己意志對立的決定,一般人的能夠做到這點麼?雖然我們把“少數要服從多數”掛到嘴邊,可真正執行時能夠誠心地樂意做到者,爲數少矣,然而魏老師做到了,因而他就成功了。

二、他的公開課爲什麼不讓學生提前預習。

公開課是所有老師都熟悉的事務,可也是一個讓多數人畏懼的事情,多數老師爲了上好一節公開課,在之前不知反覆練習了多少遍,甚至哪位同學回答哪些問題都進行了專門的安排與預演,真有點拍攝電視劇的味道,原來應該具有現實生成性的課堂的變成了劇本的翻唱,但在魏老師的公開課上,他從來不讓學生提前預習,即使他外出講課,面對下面一兩千人的聽課者,他依然如此,如果換成其他的老師,他們敢這樣麼?魏老師既然敢於堅持這點,這其中一定有着背後的知識支撐。只要我們讀幾本魏老師寫的書後,就會知道魏老師的知識不僅面寬且深厚,他能遊刃有餘於天文與地理之間,語文教材課上的例子作用,在他這裏是可以被其它文章隨意代替且隨時切回來的,因而我們要想如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博覽羣書,提升其自身的專業水平。

三、他對教師的摯愛是無私至上的。

我們現在的很多老師,自身並不想從事這個職業,只是由於種種的原因目前不得不先這樣幹着,只要有合適的機會,隨時準備着跳槽,當然不是這樣老師思考不對,而是這種心態下的教學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因爲我們多數時間想的不是怎樣把教學搞好,如此可見,魏老師的這種無私至上的摯愛精神值得我們敬仰與學習。

四、他把育人放到第一的教學觀。

在目前的職稱的評審工作中,我們聽到了很多不和諧的東西,除了個別評委徇私舞弊外,甚至有些地方竟然以此來要求老師做大量的無用之功,讓平靜的教學生涯翻上翻下,無法靜心教學,倒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找證書、搞成績。這樣的狀態下學生的育人就自然地被放到了一邊,所以近幾年接二連三地出現了問題學生、問題老師的不快之事,我們也只有迴歸到魏老師的育人第一的教學觀上才能讓教育之花開正、開豔。

總之,魏老師的這一鉅著,我是無法一下地全部理解與貫通,就是上面談到的四點也很可能不是魏老師之本意,但既然有感悟我就願與大家分享,更願意聽到共鳴的聲音。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後感範文篇2

在學校教師閱覽室拿到魏書生的《我是這樣做教師的》便迫不急待地翻開,聞着淡淡墨香,細細品味這位我一直以來都十分敬佩的大師的著作,我心潮澎湃!

“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成爲一個了不起的人,我只想使自己成爲一個有用的人,有價值的普通人,一個稱職的教師。”開篇的第一句話讓我的心爲之一動,這不正我我心中所想嗎!心中帶着愉悅與期待開始了我的閱讀。

關於幸福,魏書生說:如果一個人能夠讓這個世界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讓別人因自己的存在而更加幸福,那這個人一定是幸福的。如果由於我的存在而多了一點點的真誠、善良、美好,如果由於我的存在而讓孩子們能在知識的海洋中遨遊,如果由於我的存在而讓孩子們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習慣,那我的工作就有了價值。

作爲教師,恐怕沒有什麼比遇見讓自己滿意的學生更幸福的事情了。然而,教師無法挑選自己的學生。既然無法選擇那麼我們就要學會成長,學會改變自己適應學生。學生纔是我們的中心。

一位教師,要做經師,更要做人師。教書的同時始終注意育人,我覺得應先擁有好的品德,再着眼於知識的成長。

一個教師,一定要牢牢守住自己的長處,不斷髮展和利用自己的.長處,同時也要學會發現自己的短處,懂得彌補,只有這樣,他才能真正成長和強大起來,最終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魏老師講教材,主要講重點、難點(學生能做的,教師不做,少講多讀),講系統(教學生畫知識樹)。我深有啓發。科學從三年級開始,共八冊書,也可以引導學生來畫一畫知識樹。我們這套教材,一直以滾雪球的方式不斷復現舊知引出新知,讓學生通過系統地梳理,整體把握教材,縱觀教材,活用教材,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魏老師講課始終秉持一個原則:教師不替學生講學生自己能講清楚的問題,不替學生做學生自己能做的事。

在當班主任時,重點培養學生幹部,做班幹部的後盾、顧問、教練和導演。告訴同學們:班幹部指揮可能失誤時,也要先服從,不爭論這樣做的對與錯,等課後再與老師研究糾正的方法。

魏書生說,要培養學生具有比天空更廣闊的胸懷,決不能讓自己的胸懷像馬蹄坑一樣狹小,而要千方百計開拓成游泳池,開拓成湖泊,開拓成大海,甚至比天空更廣闊。這樣我們才能明確人生的意義,才能把精力用在於國於民,於已於人都有利的大事上,才能活得開朗樂觀有意義。

通過讀書增加理論知識,通過實踐中搶挑重擔,鍛鍊實際能力兩種方式相結合,教師才能真正讓自己一天比一天更強大。

班主任必須堅信每位學生都至少有兩個自我在內心深處並存,用學生心靈深處的能源,照亮學生的精神世界,是最節省能源的方法,壯大學生的心靈世界,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是班級管理的最好辦法。魏書生的原則是:在班級管理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時時有事做,事事有時做”。

我們的心靈像攝像機,眼睛是攝像機的鏡頭,面對社會,面對生活,我們拍下什麼錄像片在自己的心上,全由自己說了算。一個老師,應該對美好的事物保持敏銳的感覺,善於發現生活中的美好。我們培養學生,要從發現學生身上的美好、長處和閃光點出發。

一個教師,應該學會自我控制,不輕易發脾氣。要有愛心、耐心、也要有寬容的胸懷。做一個有胸襟的教師,節省內耗互頭的時間。生活像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就對你哭。教師要多做實事,要與人爲善,要多看自己的長處,少想一些無法改變的弱點。要看到自身的渺小,對待人生的不幸要用笑來使它減半。多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聽聽音樂唱唱歌,要善於尋找歡樂,提高笑對人生的能力。

埋怨環境不好,常常是我們自己不好;埋怨別人太狹隘,常常是我們自己不豁達;埋天氣太惡劣,常常是我們自己抵抗力太弱;埋怨學生難教育,常常是我們自己方法少。

變換角度思考問題,選擇積極的角色進入生活,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擁有一份寬容、豁達的生活態度,不斤斤計較,從自己的小世界中跳出來,人生變得開闊,也便擁有了更多的可能。

人都是這樣的:青年認爲少年好,中年認爲青年好,老年認爲中年好,結果他一生都沒有在好的時候過過。那麼,人的一生究竟什麼時候最好呢?實際上就是你現在最好。因爲你不可能再回到昨天。人生這列車,以提速的趨勢,載着人們向生命的終點奔跑,讓我們一起珍愛現在,共同努力創建美好的明天

  《我是這樣做教師的》讀後感範文篇3

“新課程改革的關鍵是教師專業發展要‘提速’,可怎樣才能使專業更好地‘躍進’呢”?通過拜讀魏書生《我是這樣做教師的》一書,使我對教師專業成長有以下幾點淺薄的認識:

一、努力管理好自己的知識專長

當老師這幾年,經常會有這樣的經歷:撰寫教案時想起昨天看過的一份資料,但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了,最後只能遺憾地放棄;在備課或撰寫文章時,想起了某篇文章上的一個片斷很精彩,或者是某本書上的一個材料很有價值,可翻箱倒櫃也不見蹤影……上述現象均說明教師不善於管理自己的知識。

教師的知識可分爲顯性和隱性兩大類。學科內容知識、課程知識、學科教學法知識等屬於顯性知識,這些顯性知識可通過閱讀等途徑來獲得;而教育教學實踐經驗、教學機智、教育教學技巧、教學情境創設力、個人的科研能力、治學策略等隱性知識必須在實踐中不斷感悟並逐漸累積。

對顯性知識的管理,可通過自主研修、學習,蒐集信息資料,採用系統化分類管理,建立實用的知識管理庫。而隱性知識,它基於教師的個人經驗和個人特性,鑲嵌在教師日常教育教學中,深藏在教師知識的“冰山”下部。對於這些非系統的內隱知識,管理的關鍵是盡力讓其顯性化。這時,教師應做有心人,把實踐中的智慧、經驗、課堂上發生的有意義的事件以及平時觀課和教學研討中有價值的信息及時記錄並整理出來,運用敘事研究、案例撰寫等把它們外顯出來,並通過教育論壇和博客等方式和同行交流、分享,以讓自己更好地反思。

二、制定規劃,駛入專業發展快車道

根據自身的實際,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專業發展規劃並按照規劃“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是專業快速發展的良策。

制定專業發展規劃,先要分析自我,全面瞭解和認識自我,要對自己的能力、興趣、特長、需要等進行全方位的準確分析,要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診斷自己的主要問題,認識問題發生的領域、難度,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和專業發展方向。

根據“缺什麼就補什麼”的原則,分別制定好長期與近期規劃。近期目標的制定,要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擬訂具體的實施策略,設計行動方案。根據自己的缺陷來確定需要強化的行動措施。如多向同行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實踐;有選擇地強化讀書,勤做讀書筆記,彌補理論功底的不足;加強和同行溝通、合作,參加各類研訓活動,在交流中拓展思維,提高鑑賞和辨別能力等。

三、開發教學案例,及時發出專業成長的“聲音”

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有意義的事件,如轉化“問題學生”失敗的教訓或成功的經驗;課堂教學中處理突發事件的教育機智。但是許多教師意識不到這些,儘管在日常的工作中也談論這些問題,但“口頭談論的東西會即刻消失在空氣之中”。

案例作爲教師對所經歷的教育教學事件的記錄,能反映一個教師專業成長的軌跡,這種記錄對教師的專業成長來說是極其寶貴的財富。案例寫作,是教師發出自己聲音的重要渠道,建構自己知識體系的重要手段。撰寫教學案例,它要求教師要對過去的知識進行梳理,對過去的教育教學情境和經驗進行審視、批判和反思。“寫作是一種有力的思考工具”,通過寫作,能讓教師在對原有知識和經驗重新認識的基礎上,獲得新的理解和體驗。案例寫作,更是過去的實踐經驗和新的理論學習、教育教學智慧之間的交流、對話和碰撞。案例寫作,能幫助教師跨越實踐與理論的鴻溝,使隱含於自身實踐中的緘默理論“浮出水面”。

案例寫作,必須梳理自己的行動,確立寫作主題,圍繞主題選擇和組織材料,讓隱含於實踐背後的思想和信念“閃亮登場”,從而確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四、自我成長過程中的反思

教師以自己的教育實踐活動爲思考對象,對自己的行爲及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其本質是一種理解與實踐之間的對話,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卓有成效的自我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具體而言,教師要善與在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個階段進行反思,也要善於通過閱讀思考反思比較自己的實踐效果,從其中發現差距。教前反思,要求教師在備課前認真分析教材、學生及學生以前生活、學習狀況,通過教學前深思準備出符合班情、生情的個性化教案,這種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爲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教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根據課堂上隨時出現的問題即時反思,抓住契機,調整自已的教學策略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後反思,這種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閱讀反思,通過閱讀教育教學專著不斷的汲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來促進自己的專業素養。

通過反思、通過研究,教師可以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爲,提升教學水平;同時形成自己對教學現象,教學問題的獨立思考和創造性見解,使自己真正成爲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學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克服被動性、盲目性。實踐證明,教學與反思相結合,還可以幫助教師在勞動中獲得理性的昇華和情感上的愉悅,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維品位,從而可以改變教師自己的生活方式,使教師能夠體會到自己的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經驗+反思=成長,只有經過反思,使原始的經驗不斷地處於被審視、被修正、被強化,這樣經驗纔會得到提煉、得到昇華,從而成爲一種開放性的系統和理性的力量,唯其如此,經驗才能成爲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有力槓桿。只有教師自己才能改變自己,只有教師意識到自

己有的教學經驗及其侷限性並經過反思使之得到調整和重組,才能形成符合新課程理念要求的先進的教學觀念和個人化教育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