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海邊的卡夫卡七年級讀後感

海邊的卡夫卡七年級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8W 次

宿命的缺口就在那裏,在森林或者是城市的哪一個角落裏。叫烏鴉的少年附在田村卡夫卡的身後,隨時都會從男孩子的身體出鑽出來,採用冷靜的理性的也可能的狂野的思想來審視眼前少年的行徑或思想。這有點玄幻和蒙太奇的手法,帶有視覺的衝擊效果。卡夫卡在捷克語裏面是烏鴉的意思,就是那種叫聲兇悍尖利的面目似乎可憎的大鳥,在國人的潛意識裏,其代表的兇邪是牢不可破的。魯迅先生在他的小說《藥》一文中也曾用一隻黑色的烏鴉站立在墳頭來渲染悲鳴的沉重氣氛,並以次來加劇文章裏壓抑及灰暗的效果。但有趣的是日本人對待烏鴉的態度並不向國人這般不友好。在日本滿城的烏鴉,大有烏鴉走俏的姿態。

海邊的卡夫卡七年級讀後感

採用“卡夫卡式”來描述生活的荒謬,在小說《海邊的卡夫卡》中,村上春樹呈現給讀者的是一個混亂的,缺乏安全和寧靜的十五歲少年的內心世界。是理想和現實之間矛盾劇烈的撞擊。在小說裏,夢幻和超越自然意志的力量看似虛幻的,處在一種神祕的僞真實的環境中。彷彿越過正常的哲理直接進入所謂的看不見的靈魂深處,抵達一片原始的平靜的,沒有矛盾衝突卻並不荒涼的寧靜裏去。田村卡夫卡懷揣恐懼和希望離家出走,想尋找的也正是這樣一種懵懂的,自己並不確定其具體形態的所在。少年一面有莫名的真切的對成長對未來的驚恐,一面卻又追隨來自內心深切的痛苦的歡喜和希望,如同鳥兒的一對翅膀,兩者間有尖銳的交鋒和纏綿的糾纏。在森林裏,少年在迷宮一樣的場景裏猶豫着,恐懼中,也體驗着孤獨的快樂和憧憬。遠處是什麼?再遠處是什麼?縱橫交錯的叢林,偶然再現的叢林裏的平整的草地,陽光溫暖的從缺縫中照射下來,少年感覺到真實的熱度。這叢林裏的迷宮其實是你內心的迷宮,春樹把這種觀點一直貫穿在小說裏,並反覆的在不斷設置的場景中展示出來。

夢境和玄幻的描寫也是爲了渲染主人公內在的矛盾和渴求。渴望純粹的愛情,對性的探求,以及親情的追索,在少年卡夫卡身上一一呈現出來。所有的少年人不能理解的惶恐和希求都被春樹放在了一個充滿矛盾和怪異的巨大的場景裏了,集體昏迷事件,中田混沌超自然的功能事件,佐伯靈魂離體事件,等等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件都是環繞着少年出走,探索,返還這一背景展開。背離常理,背離正常的邏輯思維,甚至背離約定俗稱的倫理道德的描述,在小說裏比比皆是,好像讓讀者走進了一個迷幻奇妙,充斥着離奇血腥的容器裏,在開始閱讀的時候完全找不到出口。冷峻的不失激情的筆觸,準確獨特的喻句,是村上春樹在揭示主人公內心經歷的過程中所持有的獨特的文字魅力,構建一個錯綜複雜,矛盾跌加的外部場所,在深層次上慢慢揭開田村卡夫卡慌亂期待的精神領域,觸及成長過程中少年最敏感最敏銳的情感變化。小說特意增加了一個臨界點,這是在叢林中開啓的一道門,是現實和虛幻的兩個世界的分水嶺,如同過去和將來的一道關卡。陷入門裏的佐伯走不出來,她永遠把自己沉寂在十五歲的少女時代,無法面對變換了的真實的現實社會。可以這樣說,佐伯和卡夫卡其實是相互矛盾相互補充的參照體,佐伯的陷入和卡夫卡的奮力拔出,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完成的。卡夫卡要掙脫灰暗思想的束縛,必須有一個可以憑藉的實體,春樹把她安排爲拋棄少年的不負責任的母親,她給以少年肉體,從某種意義上說,她也可以是少年的另一個自己,少年從她的身體裏分娩出來,孤獨的成長,在迷宮一樣的思想縫隙裏艱難的探索,無法突破。這時候,她又突然出現了,以沉寂在過去時光裏的青春少女的形象衝撞着少年的心。春樹提前在少年的身上設置了一個預言,只有和母親交合才能完成那樣的自我突破。這個情節是痛苦的,激烈的,是矛盾的最後會集點,也是少年擺脫舊我,塑造新我的唯一途徑。故事到這裏已經全面鋪開,所有的矛盾,離奇的線索都是爲這個目標而生成。少年和母親交合,和姐姐交合,實際是和舊我在做着最後的告別。看到此處,真相終於大白,成長是一種不斷和自己告別的過程,是否定和肯定的較量。佐伯將自己的鮮血傳送給了兒子,在過去和未來的大門關閉的一瞬間,她的鮮血奮力推動兒子走出過去,回去,一定要回去。佐伯最後是這麼說的。

看村上春樹的小說,不僅僅是文字視覺上的衝擊,他的深邃和理性的哲理讓人不得不再三思考,很難一下子理解那種曲折迂迴的方式下直逼真相的創作方式。作者的靈魂是隱蔽的,是不借助單純的表層文字透析出來的,它們在文章的思想裏遊弋,在字裏行間的縱深出張揚。存在的形態絕不是固定的,一成不變的,而是隨着情節的挖掘汩汩的流動出來,穿過迷濛的雲霧,放射出陽光。

唯有嘆息一聲:原來如此,原來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