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大綱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8W 次

導語:少年卡夫卡的重生其實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的,比如大島,比如櫻花,又比如那個叫烏鴉的少年……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呵護了一個少年的成長。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範文【1】

“你做了正確的事情。”叫烏鴉的少年說,“你做了最爲正確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你那麼好。畢竟你是顯示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

“可是我還沒弄明白活着的意義。”我說

“看畫,”他說,“聽風的聲音。”

我點頭。

“這你能辦到。”

我點頭。

“最好先睡一覺。”叫烏鴉的少年說,“一覺醒來時,你將成爲新世界的一部分。”

不久,你睡了。一覺醒來時,你將成爲新世界的一部分。

在我看來,這是一種在村上小說裏少有的積極信號,我們感覺得到,卡夫卡的未來即使不是一片光明,卻也是充滿希望的。

而在這裏,“看畫”和“且聽風聲”自然也是一種隱喻。我不敢說它們有唯一的解釋,但在我看來,解釋應是如此:

”且聽風聲“是大島教給卡夫卡的,在他帶卡夫卡進山時,曾有過這樣的一段對話:

”可在山中我做什麼好呢?“

”且聽風聲。“他說,”我經常那樣。”

我就此思索。

大島伸出手,溫柔地放在我手上。

“事情一件接一件。那不是你的責任,也不是我的責任。責任不在預言,不在詛咒,不在DNA,不在非邏輯性,不在結構主義,不在第三次產業革命。我們所以都在毀滅都在喪失,是因爲世界本身就是建立在毀滅與喪失之上的。我們的存在不過是其原理的剪影而已。例如風,既有飛沙走石的狂風,又有舒心愜意的微風,但所有風終究都要消失。風不是物體,而不外乎是空氣移動的總稱。側耳傾聽,其隱喻即可瞭然。

我想,這是一種淡然處之的生活態度。飛沙走石也好,舒心愜意也好,我們要做的只是側耳傾聽,如是而已。這也像極了村上一向的“遊離於社會之外”的風格。

而“看畫”則更復雜一些。我們記得的是書中描寫看畫最細緻的是作爲幽靈的少女佐伯,書中有那麼一段:

少女不再側耳,視線又折回《海邊的卡夫卡》,仍像剛纔那樣在桌面上手託下巴,那顆心又回到夏日少年身邊。

而這份感情甚至引起了卡夫卡的嫉妒,由此可見這幅畫對於少女是多麼重要。她是如此思戀這畫中的少年,這份對愛和美的希求也許就是“看畫”的意味。自然不是說是四十歲佐伯對死去戀人的思念和追憶,而是十五歲情竇初開的少女對情郎的嚮往和對世界的美的體會。

第二,這部小說讓我想起了許多村上之前的作品。比如佐伯的自白:

“我出生於離這裏很近的地方,深深愛着這座房子裏生活的一個男孩兒,愛得無以復加。他也同樣愛着我。我們活在一個完美無缺的圓圈中,一切在圈內自成一體。當然不可能長此以往。我們長大成人,時代即將變遷,圓圈到處破損,外面的東西闖進樂園內測,內側的東西想跑去外面。這本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然而當時的我無論如何也未能那樣認爲。爲了阻止那樣的闖入和闖出,我打開了入口的石頭。而那是如何做到的,現在已記不確切了。總之我下定了決心:爲了不失去他,爲了不讓外面的東西破壞我們兩人的天地,不管發生什麼事我都要把石頭打開。至於那意味着什麼,當時的我是無法理解的。不用說,我遭受了報應。“

在我看來,這一段簡直像極了《挪威的森林》中直子與木月“兩個人赤身裸體在孤島上”的感覺,同樣是在時代洪流中被淹沒的少男少女,同樣是再也無法重圓的破鏡。在《卡》中我再次體會到《挪》裏的那份憂傷與悲涼。

另一點則是卡夫卡最終進入的林中世界,由於篇幅太長便不再引用,但讀過的人一定會和我一樣,重新想起《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中那個有着獨角獸,古夢與影子的小鎮。

第三,這部小說充斥着對文學和音樂作品的評論和感想。譬如大島一人,就談論過諸如夏目漱石,舒伯特等等人物。據村上本人而言,這是他在年齡增大後生出的一股“責任感”所致。具體請參考傑·魯賓教授的《洗耳傾聽:村上春樹的世界》一書。

至於中田一線,我的體會不多,暫時就不獻醜了。

總而言之,《海邊的卡夫卡》絕不是一本好懂的讀物,但的的確確讓人慾罷不能,而且每個人看完之後都會或多或少的有所得,我想這便足夠了吧。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範文【2】

夜深人靜的時候,一個人默默地躺在牀上,看完了這本三十萬字的小說。

坦白地說,我是沒看懂的,這本小說不僅篇幅長,而且其中的隱喻,魔幻成分之多遠遠超出《舞舞舞》,《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等作品。因此在讀時總有些茫然無措,無法理解。

然而讀的過程還是十分流暢,一如村上其他的小說一樣,總有一種“不明覺爽”的**。正因如此,雖然我並未充分理解,仍想試着寫一些評價。難免有錯,希望大家指正。

一如其他幾本長篇,小說的結構依然是村上標誌性的雙線敘事。奇數章節講述的是一位名叫田村卡夫卡的十五歲少年離家出走二十餘日內的故事。他認識了形形色色的人,實現了父親的邪惡預言,一度進入了無始無終的“理想鄉”卻又退了出來,決定回到現實,接受自己的人生。

偶數章節的主人公是一位老伯,這位名叫中田的老者雖不認字,卻有着能與貓說話的神奇能力。他在中野區殺死了一個名爲瓊尼·沃克的殺貓人,接着便在神祕力量的誘使下前往四國尋找“某樣東西”。期間結識了名爲星野的卡車司機,這位星野甚至還與肯德基的山德士上校有過交流。最終,中田完成了打開“入口石”的心願而死去,嘴中冒出白色的怪獸並被星野殺死。

相信若是沒看過這本書的人看了我上文的概述,一定會如墜五里雲中,大呼“這都什麼跟什麼”。即便是看完了的我仍是心中疑雲重重,久久不散。不過我還是姑且搞懂了幾件事的:

第一,卡夫卡的故事是有關成長的故事。他一出身父親便向他施加了俄狄浦斯式的詛(甚至更爲嚴重),並在他的成長中向他不斷重複灌輸這個概念。最終導致他爲了逃避這宿命而離家出走。然而,正如叫烏鴉的少年說的那般,命運之所以被稱之爲命運,就是因爲它不可避免。

某種情況下,命運這東西類似不斷改變前進方向的局部沙塵暴。你變換腳步力圖避開它,不料沙塵暴就像配合你似的同樣變換腳步。你再次變換腳步,沙塵暴也變換腳步————如此無數次周而復始,恰如黎明前同死神一起跳的不吉利的舞。這是因爲,沙塵暴不是來自遠處的什麼地方的兩部相關的什麼。就是說,那傢伙是你本身,是你本身中的什麼。所以你能做的,不外乎乖乖地徑直跨入那片沙塵暴中,緊緊捂住眼睛耳朵以免沙塵進入,一步一步從中穿過。那裏面大概沒有太陽,沒有月亮,沒有方向,有時甚至沒有時間,唯有碎骨一樣細細白白的沙塵暴在高空盤旋。

…………

而沙塵暴偃旗息鼓之時,你恐怕還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是如何從中穿過而得以逃生的,甚至它是否遠去你大概都無從判斷。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從沙塵暴中逃出的你已不再是跨入沙塵暴時的你。是的,這就是所謂沙塵暴的含義。

卡夫卡最終還是殺死了父親(通過“活靈”的方式,書中曾有所解釋),姦污了母親(佐伯),姐姐(櫻花),一字不差地印證了那份詛咒。此後不知所措的卡夫卡本想選擇進入森林,進入那片無始無終的世界:

我置身於閉塞的圓圈中。時間在這裏並非重要因素。在這裏誰都沒有名字。只要我需要她就會出現。在這裏她十五歲,想必永遠十五。而我將如何呢?難道我也要在這裏永遠十五麼?還是說在這裏年齡也不是重要因素呢?

就是這樣的一片”世外桃源“,想來對一個力求逃避的人,這裏一定是絕佳的藏身處了吧。但最終他接受了佐伯的建議(抑或說命令),選擇了回到現實。

”再見,田村卡夫卡君。“佐伯說,”回到原來的場所,繼續活下去。“

”佐伯女士“

”什麼?“

”我不清楚活着的意義。”

她把手從我身上拿開,擡頭看我,伸手把手指按在我嘴脣上。“看畫!”她靜靜地說,“像我過去那樣看畫,經常看。“

當然,在離去之時,村上也沒忘記借看門士兵之口教給卡夫卡一些人生建議:

“刺刀的用法別忘了。”高個兒說,“刺中對方後馬上用力攪,把腸子攪斷,否則你會落得同樣下場————這就是外面的世界。”

村上式的對社會的反抗一覽無餘。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範文【3】

今天看了村上春樹的名作《海邊的卡夫卡》,對於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從前沒有看過,就是他的最有名的小說《挪威的森林》也沒看過,只是在別人的博客介紹裏稍稍曉得一點皮毛。本以爲《海邊的卡夫卡》也應當如《挪威的森林》是一同類的作品,在隨意的翻閱中,一頁一頁而過,慢慢卻被吸引了,被村上春樹的充滿魔幻色彩的想象力而深深觸動。《海邊的卡夫卡》講的是十五歲的少年田村卡夫卡的故事,卡夫卡意譯——“烏鴉”,烏鴉在當地是一種表示吉祥的鳥,可是烏鴉並沒有讓十五歲的少年從生下來就很幸運。少年卡夫卡經歷的人生有些離奇,自幼生在不幸福的家庭裏,他爲了逃避詛咒而離家出走,後來父親又被殺,似乎這一切在冥冥中都是上天註定。

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我認爲還是相通的,從卡夫卡的身上也映照出好多中國普通階層生存的一面。對於村上春樹充滿想象的文字邊讀是需要邊思考的,小說冒似寫一個少年的心跡,其實蘊含着很多的東西,卡夫卡充滿了哲理的對生命的探索與追問。在這本書中其實沒有所謂的小資情調,只有對自由的嚮往。要堅強地面對生活。對於村上的書,總是一知半解,寫這篇所謂的讀後感其實表達也很困難,偏於理解。其實,所謂的隱喻,許多的看者不一定會理解村上所說、所指的是什麼,當然也包括我自己。或許只有在讀者遇到某件事後,再來看看此書,不定會發現與所經歷的事有某些的契合點,這時會發覺村上書中的睿智,“好像人生過去就過去了,想回頭都沒有辦法。成長的過程都需要自己親身去體會的。”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而“責任始於夢中”,喻體的本意是否人生無奈,夢—責任—夢,最後還是責任呢?或許,人在短短的時光裏面生存,一如匆忙過客般地在人間完成了他的使命,而恍如這個過程投下的便是人的匆匆一瞥。夢完成與否它的責任,來自責任的外力還是內心?表面還是實質?我想,這世界,有些的夢是虛設,而有些的責任也純屬浮淺。若說責任象奴役一般地實施,感覺到人生似如奴隸,只是在純屬願意之間服役。小說假說有消極的一面,然而卻是有着它的深廣的含義。

《賓尼兔》裏說:不要把生命看的太重要。你不會活着出去的——其實,宿命,從一開始就知道會結束,對於生命的無力感,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拐點,抑或轉角處,也許不是產生在十五歲,或許二十歲,或許在更大、更老時的感觸。人年青的時候很少有憂傷,憂傷總是在青春失去之後逐漸產生。當你一旦回想起自己的十五歲時,也許會有一種迷惘,抑或已經有了一種重生的感慨。少年卡夫卡所站立的位置,其實亦代表了人的不同的角色。在村上的文字裏面感受着少年的那份孤獨,那樣的孤獨感想表達生命的本質是否就是虛無麼?我在想象中好象是的,有些的寫照其實是在幸福的表象下隱藏着脆弱,還有那些看不見刀口的傷疤。青春傷痛沉靜無聲,卻留心中。孤獨的少年會讓讀者想起有過的青春傷痕,那一年,那一天,艱辛而過,一步步,難回首。

現實生活無論你是如何做的,如何預定某些目標,然而存在的早就存在,它會按照它的目標而實施進行,想後退都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就好比中了諾查***一樣的人的預言,更好比進入了一個伏擊圈。也許“宿命”,也許是命運註定如此。不過,對於人的靈魂來說,我想確實是可以作自我調節的,不要把這個世界看的太透、太糟糕,這樣反而不好,對於自己的精神狀態會具有一定的影響。村上說,“我們領教了世界是何等兇頑,同時又得知世界也可以變得溫存與美好。”村上的文字自有他一種委婉的一面,人的精神家園至關重要,人的精神倒塌了一切也就失去了方向。

書中的田村卡夫卡是一個有着一種被強烈的孤獨感所籠罩的人,在文字裏面感受着他的孤獨,那樣的孤獨或許怎樣的人生也無法緩解或體味。他一開始就處於俄狄浦斯式預言的壓迫之下,潛在的弒父的可能性的罪感長久壓抑着他,而呈現在田村卡夫卡面前的那個世界則給他以夢幻和怪誕。現實生活的真實與虛空在卡夫卡的內心中徘徊,當覺得只是想象之物的時候,卻又發現這個世界的信息一切都是千真萬確地存在着的。書中有許多的隱喻,對隱喻的解讀,在《海邊的卡夫卡》各個人物所蘊涵的創作思想上,也許體現了很多現實性的具體指向,而且也頗有說服力。或許隱喻在書中只是形而上的。不過在此書中我喜歡村上春樹勾勒的哲學語句,充滿了對於人生的說服力。讀村上春樹的小說,感覺距這個世界的遙遠,讀那些神祕感的文字,有些囫圇吞棗。只能恍惚地感知其內心世界的傷痛。想到村上的名句:“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會再相逢。”迷失的人是如何迷失的?然而,相逢的人真的能夠相逢麼?“我一直以爲人是慢慢地變老的,其實不是,人是一瞬間變老的。”是的,迷失於一瞬間。當你清醒了,什麼都不可改變了。那些青春的疼痛,那些孤獨的跋涉都已經過去了,相逢時也不是早先的你了。

因爲是寫少年的經歷,作者運用了想象,我喜歡書中人與貓對話中運用的隱喻。“貓”的隨性的語言,讓貓說人話,體現了作者的彷彿幼稚、彷彿智慧的一種想象、懸念。正因爲喜歡,因而對於小說中細緻地擬人化地描寫貓的片段似乎看得比較詳細。作者以貓作爲人的寫作對象,此技法是村上春樹神奇想象力的一種手段,書中人物可以和貓說話,與貓和藹地相處,如貓一樣過着簡單的生活。

書中把貓劃分了種類,認爲黑貓是一種很乖巧的、對於人的交流很隨意輕鬆的貓,可相處。短毛貓相處默契,能配合,但是在大街上則很少見到短毛貓,因爲短毛貓大多是呆在家中的。野貓大多是褐紋貓,而且它的語言波段與交流對不上號,不容易相互間產生交流。作者似在暗示,也許貓與人一樣地也有區分的理由。在人與貓的極樂世界周旋,作者的構思很玄幻、隱喻藏有幽默感,人與貓比較豐富的感情躍然在書的章節中。

貓其實是具有孤單的品性的,在現實中的貓們像似社會化了的動物,它們也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並且會成羣結幫,貓與貓在一起時常會打架。黑貓是比較聰明的貓,它非常懂人的心理,奇在它的領悟力,能與其它不同種類的貓和睦相處,溫馴而又守法,不犯動物中常常容易犯的到處拉屎尿的錯誤。短毛的貓大多是家貓,家貓因爲好吃,只只長得肥大,雖然肥大,但總是鬥毆不過瘦瘦小巧的褐紋野貓,老是被褐紋野貓欺負,大打鬥間打痛爪挖的厲害時,就會聽見失敗者的撕心裂肺地哀叫和勝利者散出的粗氣。有些的失敗終導致短毛的家貓只得規規矩矩地在家裏呆着了。

文章最初寫了“命運就象沙塵暴,你無處逃遁。只有勇敢跨入其中,當你從沙塵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時的你了。”《海邊的卡夫卡》雖然是在交代一個少年的故事,但是,有好多的含義是讀者需要意會的,村上的語言需要讀者拐着彎來理解與思索。正如他在序言裏寫的,“閱讀這個故事的時間裏,倘若你也能以這樣的眼睛觀看世界,作爲作者將感到無比欣慰。”因時間的限制,書中蘊含着的東西,在一時半會的閱讀間,是不能充分感悟的,唯有細心的讀,細緻的品味,恕我直言,我沒有達到作者所期望的,我看書的最大的本事就是隻會抓住一個感興趣的點,比如專喜歡挑選情節類型式的單章節,或傷感,或奇特充滿想象的鋪排。

或許,以後會找個時間再看看卡夫卡,那也是很難說的事,什麼事都是如此,一時興起的舉措,過後便會不以爲然,人大多是如此的。

書中說到了生命的無力感,“儘管世界上有那般廣闊的空間而容納你的空間——雖然只需一點點——卻無處可找。想着自已這個存在,但越想越覺得不具體,甚至覺得自已不過是個毫無意義可言的單純的附屬物。”有人熱心爲一支棒球隊捧場,可是棒球隊的贏能使這個人有多少長進?有一個人一直“在門口爲大家擦皮鞋,擦了十年,二十年,也許這就是人生的意義,或精彩或平庸都要活着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