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1000字大綱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1000字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7W 次

導語:少年卡夫卡的重生其實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幫助的,比如大島,比如櫻花,又比如那個叫烏鴉的少年……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呵護了一個少年的成長。下面是本站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1000字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1000字範文【1】

剛好最近看完了《海邊的卡夫卡》,就順便來寫它的讀後感吧。

話說能看到這本書,倒是偶然的緣分。原本不知村上春樹有過這樣一部作品,在圖書館沒能借到《挪威的森林》,因而退而求之,便借了這本書。

我不知卡夫卡具體表示什麼意思,大概是世上一切荒謬和無稽的矛盾吧!書上每一位人物大抵都帶着這樣的特質:憎恨父親卻最後選擇回到父親家的少年;少時優異卻事故後不識字但能夠與貓咪交流的老人;心理是男性卻生理是女性的女性;熱愛兒子卻拋棄兒子的母親……而在我看來,我們每個人都是卡夫卡,甚至人生本身也是。人本就是矛盾的產物,至於荒謬無否,我們誰敢說自己不曾過荒謬過,莫說由人走出來的人生了。

無奈這本書實在太厚了,內容實在太豐富了,以至於我覺得我讀了兩三遍後,也只感悟到其中的點滴罷了。每次看都有不一樣的感受。

第一次看的時候,被書中男主角——十五歲的少年所吸引,爲什麼他會選擇15歲生日的時候離家出走,逃離了自己的家,一點都不留戀;爲什麼他跟他的父親那麼陌生,那爲什麼父親又那麼厭惡他呢?還有,爲什麼少年腦海裏經常有另外一名叫做烏鴉的少年跟他對話呢?而越看就產生越多疑問,越看就越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登場,他們無不一一吸引着我的目光。最令我吃驚,驚訝的是少年父親對他說的於俄浦狄斯預言更惡毒的詛咒:親手殺死自己的父親,和親生母親以及姐姐交合。

更令我吃驚的還在後頭,那就是事情正如父親惡毒的詛咒慢慢實現:父親被殺死了,少年卻不能明確地表示自己不曾動手過:而少年遇到了和他分離多年的母親並偷偷仰慕着她,最終也與她發生了關係;在少年離家出走的路上,他遇上了一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並在夢中也發生了關係。在發生了所有的事情後,少年來到了另外一個世界的入口,在另外的世界,時間不是時間,每個人都不會發生生理的變化,都沒有人應有的七情六慾,只是在那裏活着,不需要吃飯,不需要娛樂。少年決定投身於那個世界,他覺得父親惡毒的詛咒已經實現了,自己也被父親破壞得不是自己,在現實的世界已經沒有人牽掛自己,自己也沒有留在現實的價值,因此,他放下現實的一切,走進了那個世界。

在另外的世界,他遇到了十五歲時的母親——自己一直仰慕的少女。可是那位少女沒有了過去的記憶,她忘了那位她愛的愛人,她忘了她一直守候的甲村圖書館,她也忘了現在站在她面前曾與50多歲的她發生過關係的兒子。她就這樣活着,如同那個世界上其他的人類。在少年來到這個世界的第四五天,50多歲的母親也來到了這個世界,她告訴少年一定要離開這個世界,趁着入口還沒有關閉,而最終少年被說服離開這個世界,因爲母親最後跟她說:“過去,我拋棄了自己最珍惜的東西;如金,我一直在後悔。我希望你離開,我希望你能夠留在現實的世界,記住我,記住我曾活在那個世界(因爲每一個來到另外的世界的人都會慢慢失去自己在現實世界的回憶)。我愛你”

也許大家會覺得狗血,怎麼她的一番話就會打動少年,打破了少年的絕望。但是,在我看到這裏的時候,我竟然眼眶溼潤了。我在想,當你以爲世上沒有人會愛你的時候,有個人對你說,他希望你活着,不僅爲你,而且爲她活着;有個人對你說;你是他最珍惜的東西,你還被人珍惜着,你不是孤單的;有個人對你說,他愛你,是的,他愛你。“我愛你”多麼美好而幸福的一句話,在你寂寞無助絕望的時候,說出這句話,簡直會讓人重生,更不用說對方還是你一直在仰慕,一直在尋找的親人。這樣的溫暖,這樣的意識,這樣的希冀,讓少年走出了另外的世界。

而我多麼幸運少年回來了現實的世界。如果他沒回來,他就不會遇到那位可能是他失散多年的姐姐的女性;如果他沒遇到她,他也不會知道她那晚也做夢了,只是,在他的夢裏,他強迫與她發生了關係,而在她的夢裏,他在迷惘,他在哭泣,她在安慰;如果他不知道她的夢,他就不知道父親惡毒的詛咒並沒有完全實現——他沒有與自己的姐姐交合;如果他不知道父親的詛咒並沒有實現,他也還一定以爲自己被父親損壞得不是他自己,覺得自己沒有留在現實世界的價值,於是一直沉淪在絕望與矛盾之間。可是,世界還是美好,它還是不忍心傷害每一個人,所以最後,沒有如果,他回來,於是他遇到了他的姐姐,他知道了她的夢,知道了詛咒沒有實現,知道自己還是自己,雖然曾被自己的父親破壞過。但是,最後,他會會繼續生活在這個世界,這個他活了15年卻開始以自己意願活着的新世界,更不論世界很美好。

是的,世界很美好,不忍心傷害每一個活着的人,儘管我們每個人都是卡夫卡,人生也曾那麼卡夫卡,但是,在這個世界的某個角落,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對你說愛你;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讓你相信自己能走出這樣的`生活,不再卡夫卡;一定會有那麼一個人,讓你真正擺脫卡夫卡。卡夫卡不可怕,因爲總有那麼一條道路會指引你離開他。世界就是那麼美好,因爲有那麼一個人,那麼一條路,還有,這樣一個世界。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1000字範文【2】

《海邊的卡夫卡》是村上春樹先生的一部名作,本書在現實與虛幻的場景反覆交換中講述的是一位十五歲的少年在其幼年時被母親拋棄,又被父親詛咒。他爲了逃避這種生活離家出走,決心成爲“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的這樣一個故事。

本書以兩條平行線索展開故事。第一條線索,寫家住東京中野區的15歲少年田村卡夫卡,4歲時母親離家出走,父親預言他將殺父、與母親發生性關係。爲逃避這個詛咒,他隻身出走來到四國的甲村圖書館,館長佐伯是個50歲的高雅的女士,管理員大島是個優雅博學的“男士”(其實生理上是女性,實際又是無性人)。佐伯有個從小一起長大的男友,在她20歲時死了,那以後她的心也死了,在外面漂流多年,調查遭雷擊的人,最後回到老家,主管這個私家圖書館(原來是她男友的家)。少年想到父親曾遭雷擊,懷疑佐伯是自己的母親。第二條線索,寫弱智老人中田住在東京中野區,因能與貓講話,被一個自稱“瓊尼·沃克”的人叫去,此人說他要收集貓的靈魂做一支宇宙般大的笛子,並當着中田的面肢解貓,受到刺激的中田殺死“瓊尼·沃克”逃亡……然而,這兩條線索又是通過中田殺死卡夫卡君的父親從而完成卡夫卡君父親的詛咒結合到一起。

書中田村卡夫卡君以孤立無援的狀態離家出走,投入到波濤洶涌的成人世界,那裏有企圖傷害他的力量,那種力量有時在現實生活中。例如,他得儘量找到藏身之處以免被遣送回校;有時,又來自現實之外,例如父親的詛咒,青春期的困惑,對佐伯的迷戀。與此同時,又有許多人願意拯救或結果上拯救他的靈魂。例如櫻花對他親人般的照料,大島對他人生困惑時的引導。最後卡夫卡還是在母親的支持下回到學校,勇敢地面對現實生活。

在這些不平凡的經歷中,田村卡夫卡終於還是漸漸成熟,他終於還是成爲“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青年”。

《海邊的卡夫卡》除了講述一個故事,還給我頗多感受:

1、青年人需要家庭和社會的關注。15歲是情竇初開的年齡,產生朦朧的愛情觀,雖然詫異於文中少年的好奇心,但是也能理解他對異性(櫻花、佐伯)的好感。這時的青年需要家庭和社會予以正確的教育和引導;

2、我們要勇敢地面對生活,面對現實。書中的卡夫卡是一個家庭破碎背景下的犧牲品,中田是一個失去記憶,喪失讀書識字能力的人,而大島也是一個怪人,心理上嚮往男人而生理上偏偏是爲女人,患有罕見的血友病。書中卡夫卡以及他遇見的大部分人都是有缺陷的人。他們都需要勇敢地面對,因爲我們不能以一種遺忘的形式逃避生活。生命是一種累,生命也許怎麼樣都是亂七八糟,但生命的意義即在於此。經歷的也許是一種痛苦,但是如果沒有經歷,抹去所有的經歷和回憶,讓過去成爲空白,生命就會以白開水的狀態經行,只是吃着睡着,即使可以永遠十五歲,也無異於死亡。最後在母親的要求下,卡夫卡勇敢地走出了避世的桃園,選擇了正視生活,這需要很大的勇氣。有時候活着比死還難,卡夫卡有母親要他永遠記着他爲支撐,回到現實生活中,並將迎接新的世界,做個最頑強的十五歲青年。和文章最初寫的遙相呼應“命運就像沙塵暴,你無處逃遁,只有勇敢地跨入其中,當你從沙塵暴中逃出,你已不是跨入時的你了”;

3、只有經歷過纔會懂得的更多。卡夫卡在外漂泊,但是他不是一個人,他遇到了櫻花、大島、佐伯…..他們,無疑都是好人。與他們在一起的日子,讓卡夫卡解開了青春期的疑惑,讓他懂得了什麼事真愛,讓他感受到了愛,懂得了感恩…….卡夫卡在回學校前說過“無論對我還是你,唯獨這圖書館不是任何隱喻”不管我們能不能理解他這句話的真正含義,但至少值得我們思考一番,也透露出卡夫卡已經開始成熟,正是因爲經歷了,它纔開始懂得了。年輕人擁有無窮的青春活力,我們應該趁早去探索自然,去接觸社會;

我對卡夫卡的經歷感到慶幸,因爲他得到了許多人的幫助,畢竟還是回到了學校,回到了現實生活中。也許他或者幫助過他的人的十五歲的經歷跟我們會類似,但是我們在面對這樣的經歷時,我們有沒有想過爲什麼我們會做出這樣的選擇。十五歲是一個充滿幻想和好奇的年齡階段,如果沒有好的教育和指導,將直接影響到我們的一生。

這是我對《海邊的卡夫卡》的一點個人感受,有不好之處還望指出。

  海邊的卡夫卡讀後感1000字範文【3】

讀了村上春樹的名作《海邊的卡夫卡》,對於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從前沒有看過,就是他的最有名的小說《挪威的森林》也沒看過,只是在別人的博客介紹裏稍稍曉得一點皮毛。本以爲《海邊的卡夫卡》也應當如《挪威的森林》是一同類的作品,在隨意的翻閱中,一頁一頁而過,慢慢卻被吸引了,被村上春樹的充滿魔幻色彩的想象力而深深觸動。《海邊的卡夫卡》講的是十五歲的少年田村卡夫卡的故事,卡夫卡意譯——“烏鴉”,烏鴉在當地是一種表示吉祥的鳥,可是烏鴉並沒有讓十五歲的少年從生下來就很幸運。少年卡夫卡經歷的人生有些離奇,自幼生在不幸福的家庭裏,他爲了逃避詛咒而離家出走,後來父親又被殺,似乎這一切在冥冥中都是上天註定。

日本文化與中國文化我認爲還是相通的,從卡夫卡的身上也映照出好多中國普通階層生存的一面。對於村上春樹充滿想象的文字是需要邊讀邊思考的,小說貌似寫一個少年的心跡,其實蘊含着很多的東西,卡夫卡充滿了哲理的對生命的探索與追問。在這本書中其實沒有所謂的小資情調,只有對自由的嚮往。要堅強地面對生活。對於村上的書,總是一知半解,寫這篇所謂的讀後感其實表達也很困難,偏於理解。其實,所謂的隱喻,許多的看者不一定會理解村上所說、所指的是什麼,當然也包括我自己。或許只有在讀者遇到某件事後,再來看看此書,不定會發現與所經歷的事有某些的契合點,這時會發覺村上書中的睿智,“好像人生過去就過去了,想回頭都沒有辦法。成長的過程都需要自己親身去體會的。”

人生的意義是什麼?而“責任始於夢中”,喻體的本意是否人生無奈,夢—責任—夢,最後還是責任呢?或許,人在短短的時光裏面生存,一如匆忙過客般地在人間完成了他的使命,而恍如這個過程投下的便是人的匆匆一瞥。夢完成與否它的責任,來自責任的外力還是內心?表面還是實質?我想,這世界,有些的夢是虛設,而有些的責任也純屬浮淺。若說責任象奴役一般地實施,感覺到人生似如奴隸,只是在純屬願意之間服役。小說假說有消極的一面,然而卻是有着它的深廣的含義。

《賓尼兔》裏說:不要把生命看的太重要。你不會活着出去的——其實,宿命,從一開始就知道會結束,對於生命的無力感,每個人都有這樣一個拐點,抑或轉角處,也許不是產生在十五歲,或許二十歲,或許在更大、更老時的感觸,當你一旦回想起自己的十五歲時,也許會有一種迷惘,抑或已經有了一種重生的感慨。少年卡夫卡所站立的位置,其實亦代表了人的不同的角色。

書中的田村卡夫卡是一個有着一種被強烈的孤獨感所籠罩的人,他一開始就處於俄狄浦斯式預言的壓迫之下,潛在的弒父的可能性的罪感長久壓抑着他,而呈現在田村卡夫卡面前的那個世界則給他以夢幻和怪誕。現實生活的真實與虛空在卡夫卡的內心中徘徊,當覺得只是想象之物的時候,卻又發現這個世界的信息一切都是千真萬確地存在着的。書中有許多的隱喻,對隱喻的解讀,在《海邊的卡夫卡》各個人物所蘊涵的創作思想上,也許體現了很多現實性的具體指向,而且也頗有說服力。或許隱喻在書中只是形而上的。不過在此書中我喜歡村上春樹勾勒的哲學語句,充滿了對於人生的說服力。

因爲是寫少年的經歷,作者運用了想象,我喜歡書中人與貓對話中運用的隱喻。“貓”的隨性的語言,讓貓說人話,體現了作者的彷彿幼稚、彷彿智慧的一種想象、懸念。正因爲喜歡,因而對於小說中細緻地擬人化地描寫貓的片段似乎看得比較詳細。作者以貓作爲人的寫作對象,此技法是村上春樹神奇想象力的一種手段,書中人物可以和貓說話,與貓和藹地相處,如貓一樣過着簡單的生活。書中把貓劃分了種類,認爲黑貓是一種很乖巧的、對於人的交流很隨意輕鬆的貓,可相處。短毛貓相處默契,能配合,但是在大街上則很少見到短毛貓,因爲短毛貓大多是呆在家中的。野貓大多是褐紋貓,而且它的語言波段與交流對不上號,不容易相互間產生交流。作者似在暗示,也許貓與人一樣地也有區分的理由。在人與貓的極樂世界周旋,作者的構思很玄幻、隱喻藏有幽默感,人與貓比較豐富的感情躍然在書的章節中。貓其實是具有孤單的品性的,在現實中的貓們像似社會化了的動物,它們也有不同的交流方式,並且會成羣結幫,貓與貓在一起時常會打架。黑貓是比較聰明的貓,它非常懂人的心理,奇在它的領悟力,能與其它不同種類的貓和睦相處,溫馴而又守法,不犯動物中常常容易犯的到處拉屎尿的錯誤。短毛的貓大多是家貓,家貓因爲好吃,只只長得肥大,雖然肥大,但總是鬥毆不過瘦瘦小巧的褐紋野貓,老是被褐紋野貓欺負,大打鬥間打痛爪挖的厲害時,就會聽見失敗者的撕心裂肺地哀叫和勝利者散出的粗氣。有些的失敗終導致短毛的家貓只得規規矩矩地在家裏呆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