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讀《自主遊戲觀察與記錄》有感範文大綱

讀《自主遊戲觀察與記錄》有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7W 次

近幾年,自主遊戲風靡全國,每一個學習過自主遊戲理念的老師都會感嘆:“自主遊戲太好了!”。我也被自主遊戲的魅力所吸引,並深深地體會到自主遊戲讓自己重新認識了兒童,也讓我慢慢學會放手,還孩子們自由。同時,我非常認可“兒童是以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的身份成長的。”這一理論,孩子們在自主遊戲中的成長的確不可估量。

讀《自主遊戲觀察與記錄》有感範文

我的感嘆發自內心,思考發自肺腑:作爲老師,我應該如何去觀察幼兒?如何解析幼兒在自主遊戲中的行爲?我又該如何迴應與思考孩子的行爲呢?在讀書月中,我讀了董旭花、韓冰川、劉霞等老師編著的《幼兒園自主遊戲觀察與記錄—從遊戲故事中發現兒童》,這本書給了我巨大的啓迪,書中的理論是我們需要的,事例中教師的教育藝術是智慧且完美的,我應該從內心追尋這本書的精髓指向。

學會觀察

自主遊戲要還給孩子們自由,但是教師“管住手,管住嘴”遠沒有想象得那麼簡單,需要老師敏銳的觀察力。我園自開展自主遊戲以來,每個老師內心都知道要觀察孩子,卻把握不準看什麼,很盲目。看了董旭花老師書中的內容,我明白了觀察不等於簡單地看,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方向且比較持久的知覺活動。這樣看來我的問題就很顯然的,一是通常在幼兒的活動中存在太多的行爲,我總是不耐其煩地把幼兒行爲的方方面面描述的很完整,自以爲很清晰,很有邏輯。但是,現在看來就是缺乏觀察的目標性,沒有重點,讓人看了覺得混沌、沒有條理。二是因爲要帶班,要備課,要佈置環境,還要做很多繁雜而又瑣碎的工作,我的觀察就變得無計劃、無方向且缺乏持久性,所以,我需要調整和管理好自己的時間,讓每個時間段都高效運轉。這需要我和班級老師採用輪流擔任主班和配班的形式合理分工與配合:作爲旁觀者的觀察即作爲配班時間段裏,我會有意識地選擇遊戲區域或兒童個體進行有目的的觀察和記錄;作爲參與者的觀察及作爲主班的時間段裏,我要事先確定好觀察對象,採用記錄表、便箋條或者手機拍錄的形式隨機進行觀察、記錄。我雖然沒有實踐此方法,但我想一定會提升我的觀察水平。

正確解析

解析是指透過幼兒的遊戲行爲分析、評判幼兒的發展及其緣由。每次自主遊戲時,我總是浮在面上“觀察”孩子們的遊戲,沒有真正走近孩子,走進遊戲,甚至有時候並不明白孩子游戲的目的。當我認爲他是可以自己完成的時候,即便孩子要求幫助,我也是“管住嘴和手”,以致孩子的興趣減半;當孩子間發生嚴重糾紛與衝突時,我總是迫不及待地去制止孩子們的遊戲。看到書中的老師們介入遊戲的案例後,我明白原來介入遊戲的的方法可以分很多種:語言介入——比如在瞭解幼兒的基礎上,簡單提示,引發幼兒的思考,助推遊戲進展。交叉介入——比如當觀察到孩子們的遊戲進程缺乏某種新意時,教師通過扮演一個角色進入到幼兒遊戲中,通過教師與幼兒、角色與角色的互動,起到指導幼兒遊戲的作用。當幼兒遊戲能夠順利開展下去時,教師則可以退場,不能待得太久。平行介入——比如當觀察到孩子在遊戲中只玩了一會兒,就因爲沒有更好地玩法而失去了進一步操作的興趣,這時教師就可以在幼兒身邊操作玩具,建構更多的作品,開拓幼兒的'思路。但是,教師必須尊重幼兒的遊戲意願,是幼兒樂於接受挑戰勇於面對困難,而不是教師主導遊戲的發展。

多方反思

案例捕捉好了,描述好幼兒的行爲,也儘量利用理論知識來解讀幼兒的行爲,但如何迴應、思考幼兒的行爲,是最讓我頭疼的。看了董老師寫的《如何對觀察記錄進行反思》後,我明白,幼兒教師的反思可以從對自己的兒童觀、教育觀、遊戲觀、引領方向、發展目標、遊戲環境、材料調整、遊戲支持策略、遊戲主題教學的關心、對家園共育等方面進行。

對於寫關於自主遊戲的書,我看過很多,但是這本《幼兒園自主遊戲觀察與記錄—從遊戲故事中發現兒童》除給我巨大的啓迪外,還帶來很多的思考。書中的觀察案例,有些似曾相識,那些遊戲,我們的孩子也玩過,爲什麼那些老師們卻能完美的寫好觀察記錄,而我們的觀察通常不夠有深度?我想這絕不是一朝一夕達到的層次,應該像董旭花老師說的,教育不是無源之水,教育的“水”就是兒童,對兒童認識和思考得越多、越深入,我們的教育就會越切合實際,越有效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