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關於《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

關於《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67K 次

讀完一本書以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寫一篇讀後感好好地作記錄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關於《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1

讀了蘇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我受到了深深感觸。的確,這些建議使作爲教師的我們有了更明確的方向,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它就象一盞指路明燈一樣。

儘管今天的教育形勢比之蘇霍姆林斯基所寫書的年代有了很大的變化,但他的閃光的思想、精練的語言,對今天的教育工作者來說,絲毫不顯過時,它仍像一場及時雨,滋潤着一顆顆乾渴的靈魂。它像與教師面對面一樣,針對着教師的苦惱與困惑娓娓道來。在讀到“教師的時間從哪裏來”一段時,確實讓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作爲一名年輕教師,的確發現時間總是不夠用,每天總是備課、製作教具、上課、寫反思等,仰望時鐘,一天時間卻又過去,可收穫卻不大。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本書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建議:那就是讀書,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他還在書中舉了一個例子:一天,一位老教師上了一堂非常精彩的公開課,她的風采吸引了在場的所有老師。當別人問她:“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準備這節課”時,這位老教師說:“對這節課,我準備了一輩子,而且,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準備的!”感動之餘,我也豁然開朗。我們總在抱怨着時間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總是最公平的,它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天24小時,問題還是出在疲於應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後面追着自己而沒有主動去做是事。

想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於“抱佛腳”。有時爲了一節公開課,花了大量的時間在網上和雜誌上搜索着相關的圖片和知識;有時爲了寫一片論文也是絞盡腦汁,趴在電腦前浪費時間。想起來真是可悲!我想這就是平時不學習,急來“抱佛腳”的後果。書中提到:“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爲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試問,從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呢?俗話說:“活到了,學到老”,作爲一名新時期的教師,我更應當主動地學習。我再反省自己:我又看了多少書呢?

蘇霍姆林斯基用他30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向我們闡述了許多偉大的真理,雖然他來自於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國度,但他閃光的思想對我們這一代來說,絲毫不顯過時。我想教育的問題是共性的,它不會因爲時代的變遷而改變或消失。今天,我淺談了讀《給教師的建議》後的一些感想,其實它裏面的很多經驗都值得我去一一聆聽和反思!這些都將成爲我一生將享用不盡的財富!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2

通過讀書,讓我明白了“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結果,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爲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爲,而是一種定型的行爲,它是經過反覆練習而養成的語言、思維、行爲等生活方式”。是的,一旦“習慣成了自然”,當然是好習慣,那會使一個人終身受益啊!由此也讓我想起網上看到的一則短評:據說,上萬日本人離開體育場,地上不會留下一片紙片等垃圾。就這一個好的衛生習慣、一點“小事”,讓人們驚呼:日本人太可怕了,日本人沒有理由不成功。

小事決定成功,如若家長和老師還在一味追求高分,只重視孩子智育的發展,想必要培養一個傑出的人才,那也是難事!因爲良好的習慣是一個人成人、成功的.基礎。

養成教育怎樣抓?懷仁一中的領導認爲,大處着眼,小處入手。所謂“大處”,就是一切從培養合格的學生構想,而“小處”則是從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做起。我也極爲認同,特別是細讀了《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讓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這一真理!面對孩子,我們應該身正爲範,學高爲師。教師自己首先應該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如果課堂上,要求學生坐姿正確,首先老師就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所以我們的一言一行來不得半點馬虎。因爲家長和老師的品格對學生構成一種巨大的影響力。這力量絕非教科書、格言和道德說教所能代替。它不是貼在牆上的豪言壯語,也不是寫在紙上的名言警句,更不是掛在嘴上的信條,而是教育者用生命對學生的教育。

教育無小節。在學生活動的世界裏,教師應約束自己,不要以爲是細枝末節就可以放鬆對自己的要求。要知道細枝末節對學生的影響,是比老師在課堂上的講話更具吸引力的。每個教師都要用自己美好的思想和行爲去影響學生,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

教育的方法種種,在這本書中可謂包羅萬象,如境教法、身教法、訓練法、言教法、實踐鍛鍊法、指導自我教育法、疏導法等等。

至於孩子學習習慣的培養,我作爲重點看了好多遍,特別是班上也有學習磨蹭的孩子,上課不專心的孩子,寫作業馬馬虎虎的學生也不少,文中提到的妙招有種一開學就想在我的學生身上試試的衝動,是呀,讀書真好,即學即用,如獲至寶,相信我會將這本書長伴左右,因爲書中的理論需要與我的實踐相磨合,因爲書中的方法需要借鑑並因生而宜作改動,因爲書中的金玉良言還需要細細咀嚼,因爲書中的思想還要不斷地吸納……看來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的習慣終身受益啊!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3

閒暇之餘,認真拜讀了《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讓我受益良多。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小故事,字裏行間處處閃爍出一個教育專家的教育智慧,那細緻入微的點點滴滴的教育經驗和妙招,既爲我們的教育工作提供了精神食糧,又讓我們感到了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這本書在詳細解釋了養成教育的基本理論,闡述了養成教育的特點、關鍵期、方法和途徑的同時,又通過很多生動的小故事,介紹了養成教育的14項內容和操作方法,令人感慨不已。我很贊成林格老師提到的養成教育的方法,如“榜樣法“、“體驗法”、“持之以恆法”、“家校合作法”等等,這些方法措施合理,簡單易行。這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一個方法就是“反覆訓練法”。書中說道: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是的,對於習慣而言,反覆訓練,不斷強化,纔是實現轉化的關鍵。由此我想到了一次家長講座時聽到的: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嗎,讓他重複33次,想改掉他的壞習慣嗎,讓他重複上百次。在平時的工作中,爲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也可以引導教師們堅持這樣去做:首先保證訓練持之以恆,“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其次訓練必須嚴而又嚴,只經過痛苦的磨練,才能養成好習慣;再次訓練必須要求具體,這樣學生才容易掌握要領;最後訓練必須是紀律制約與自我要求相結合,只有把內部的意志力與外部的強制力結合起來,良好習慣的養成纔有保障。

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養成有多麼重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養成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習慣,往往起緣於一件看似不經意的小事,但它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優質生活的能力。尋求最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實際工作中需要不斷實踐和探索的目標。通過養成良好的習慣,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提高成績;同時健全人格,學會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應該是實現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

讀書真好,即學即用,如獲至寶,我會將這本書常伴左右,因爲書中的金玉良言還需要細細咀嚼,因爲書中的思想還要不斷地吸納,因爲書中的理論還需要與我的實踐相磨合……看來一本好書也如一種好習慣——終身受益!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後感4

書中寫道: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可以使孩子們有修養,行爲規範得體,成爲有教養的文明人,它爲孩子們的成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從某種意義上說,它甚至可以主宰我們的人生。

正如書中所言,我認爲孩子的行爲習慣直接關係到家庭的幸福與否。孩子習慣好,家庭往往是美滿的。例如:孩子學習習慣好,學習成績好,全家人都高興;孩子有文明習慣,街坊、鄰居都誇獎,家長心裏就美滋滋的;孩子勞動習慣好,手底下有活,經常幫助家長幹活,家長就感到孩子懂事,更喜歡孩子;孩子有孝敬老人的習慣,家庭關係就和諧,家長的臉上就會流露出幸福的笑容……

培養孩子任何一種良好行爲習慣,都需要作長期的、細緻的工作。沒有科學的方法,單憑熱心和幹勁兒是不行的。現在有些教師和家長在行爲習慣上雖然花費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因爲不科學,所以不見成效。平時靠管、卡、壓的辦法,孩子們被管得表面服從,可是老師或家長一不在場,就原形畢露。有的家長於是採取簡單生硬的方法,久而久之,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

目前,一些家庭對孩子的教育是遷就多,要求少,說教多,訓練少,結果是很多孩子是天橋的把式,能說不能幹。有的學生在班、隊會活動上慷慨激昂地大讚勞動光榮,可是在家裏連襪子都不洗,因此,我認爲家長和教師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反覆訓練,不斷強化。

一、激發興趣與嚴格訓練相結合。例如,教孩子學會使用禮貌用語,家長可利用各種不同的場合,如去商場購物、乘車買票、不小心弄髒別人的衣服、外出作客等對孩子進行教育。又如訓練學生的勞動習慣,家長可以把大掃除和美化家庭居室結合起來,把家務勞動和學習簡單的修理、烹調技術結合起來。再如訓練孩子專心學習,可以讓他拿着書本到電視機前去看,看看他有沒有意志力,不受干擾,專心學習,孩子感到信任,很有興趣。這樣就把枯燥的訓練變得饒有興趣的活動,孩子就會興致勃勃地主動參加訓練了。

二、明確要求與具體指導相結合。訓練中給孩子提要求要明確,特別是指導要非常具體,從每個細小動作入手,從坐、立、行走開始,對握筆姿勢,看書姿勢等都要給與指導,有些孩子缺乏起碼的生活經驗,如果不給以生活指導,很難形成良好習慣。要手把手地教給孩子如何刷牙、洗臉、如何疊被子、擦桌子、掃地……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秉性難移。作爲教師,我們就要義不容辭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爲他們今後幸福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讓我們每時每刻從好習慣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