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精選10篇)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精選10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59W 次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精選10篇)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精選10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書心得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精選10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1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本書是以養成教育爲核心理念,是我國第一本養成教育系統著作,科學,嚴謹,新穎,實用,具有很強的操作性。這本書介紹了養成教育的理論、內容、途徑及方法,具體解答了道德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該如何培養的問題。這裏的“習慣”是養成教育的結果,養成良好的習慣是行爲的最高層次。習慣不是一般的行爲,而是一種定型型的行爲。是經過反覆練習而養成的語言、思維、行爲等生活方式,具有相對的穩定新性,具有自動化的作用,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習慣成自然”。良好的習慣能促人進步,誘人發展,當然良好習慣的形成要經歷一個相當漫長、艱難地過程。

在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在社會競爭激烈的今天,家長、教師似乎更關注“德、智、體、美、勞”的智,而忽視了其他各方面的發展,“什麼叫素質教育?”書中指出:素質教育就一句話“我們給學生的東西能管孩子一輩子就是素質教育。也就是要使學生終生受益。”烏申斯基也曾說過:“好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存放的資本,這個資本會不斷增長,一個人畢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而壞習慣是道德上無法償清的債務,這種債務能以不斷增長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創舉失敗,並把他引到道德破產的地步。”是的,一旦“習慣成了自然”,當然是好習慣,那會使一個人終身受益啊!如何培養孩子的習慣?習慣培養特別重視孩子第一次出現的行爲。正如封面上的兩句話所寫“家庭是習慣的學校,父母是習慣的老師”,當孩子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孩子的第一反應使先看自己的父母,他們會觀察父母的表情,當父母用嚴厲的表情看他的時候,他會意識到這樣做不好。但是相反,如果當孩子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父母還對他笑,那麼他就會認爲這樣做是正確的。同樣,在學校我們老師也是一樣,當自己的學生第一次犯錯誤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去教育他們,而是認爲無所謂,只是一點小事,那麼我們是在無形當中讓學生養成了壞習慣,當我們以後發現問題的嚴重性想要改變的時候,已經太晚了,因爲學生的習慣已經養成了。

“什麼是教育?當你把你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愛因斯坦的這句話說的多麼機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什麼是忘不掉的?習慣就是忘不掉的,它成爲一種自動化的行爲、穩定的行爲,它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固的聯結。從這些話語中我們就可以得出,培養一個好習慣是多麼的重要。那麼我們教師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何養成自身的好習慣呢?也許,首先要反思自己的教育習慣,因爲品德只有靠品德去培養,性格只有靠性格去鍛鍊,情感只有靠情感去感染,行爲只有靠行爲去指導。

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養成的,是細節的日積月累。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應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而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會成爲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2

剛剛讀完孫雲曉的《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受益匪淺,偶然在網絡上看到另一本類似的作品著名教育專家關鴻羽著作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我認認真真的讀了這本書!

“思想可以決定行爲,行爲可以決定習慣,習慣可以決定性格,性格也就決定了命運。”作爲一名小學教師,在一系列學習和工作實踐過程中,我深切體會到,加強對孩子的“好習慣培養”是一項非常重要和迫切的工作。但在教學實踐中到底該如何“培養”一直是困惑我的一個問題。

閱讀了《兒童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一書,讓我受益匪淺,對教學中碰到的問題有了更爲明確的認識,如“孩子需要養成哪些終身受益的好習慣”“怎樣培養”等。其中針對文章第十章《兒童行爲習慣的塑造與矯正方法》談點自己的想法。

文章就“兒童行爲習慣的塑造和矯正”提出了12種方法。比較文中第一種方法:“讓小閃光點形成大光圈”,我對自身教育方法作了反思。“離開座位後把凳子放到座位底下”,這是我班的一項行爲規定。這簡單的一項行爲規定看看容易,但要使全體學生做到並養成良好的習慣卻較爲不易。剛開始執行時,不少孩子都要在他人的提醒下才想起這項規定。起初,我就採用了平常的方法:“這次檢查,老師發現,……這些同學的椅子沒有推倒桌底下。”這樣的教育方式讓沒有按規定做的孩子低下了頭,但其餘孩子對卻抱以幸災樂禍的神情。更糟糕的是,一段時間後,我發現許多孩子對這項規定並不放在心上,完全由我一個人在反覆地強調。後來,我改用另一種方法:“今天老師發現,離開座位後把椅子推到座位底下的小朋友有……讓我們爲自己有這樣的好習慣鼓掌。”由此發現,受表揚的小朋友是滿臉的喜悅和自豪,同時沒點到的孩子依然低下頭。一天天過去,能自覺做好這項行爲規定的孩子越來越多。通過一個學期的堅持,這已經能成爲他們的一個行爲習慣。讀了這篇文章,再反思自身的這個教育片段,使我明白了原本無意的教育方式其實蘊涵着深刻的教育原理。

第二種教育方法在行爲習慣培養法中叫“正強化”,正如書中所說的:個體在某一情境下做了某件事,如果獲得滿意的結果或肯定的答覆,下次遇到相同情境時做這件事的可能性就會提高。我想,要是早拜讀到這書,我在工作中就會少走些彎路了。間隙強化、區別強化、正懲罰……這些都是書中提到的行爲習慣培養方法。仔細品讀揣摩這本書,能使我們在教育的方式方法運用中更具科學和實效性,我會再次認真學習此書。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3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裏所學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最初讀到這句話的時候感覺非常費解,後來走上了教育崗位之後才漸漸明白這裏說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九月份校長推薦我讀《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本書是由教育專家、著名青年學者林格撰寫的一本有關養成教育的專著,主要包括養成教育的基本理論和養成教育的14項內容及操作兩部分,重點介紹學習習慣與學習個性的養成。看後總體感覺:實用且具有較強的操作性。

養成教育就是培養孩子養成良好教育的習慣,而所謂培養,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進行教育和訓練”。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曾經指出:“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養成有多麼重要。在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養成教育的根本任務之一。養成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是使他們終身受益的事情。習慣,往往起緣於一件看似不經意的小事,卻蘊含了足以改變人類命運的巨大能量。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多一個好習慣,就多一份享受優質生活的能力。因此尋求最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教育者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實踐和探索的目標,通過養成良好的習慣,解放學生的大腦,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提高成績;同時健全人格,以便學生學會做人,健全心理,建立良好的自我認知,實現素質教育。作爲一名小學教師,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任重而道遠。

在培養習慣的方法中有提到這樣的一條: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是的,任何一種習慣的養成,反覆訓練,不斷強化,纔是實現轉化的關鍵。由此我想到了雨露老師給家長講座時提到,想讓孩子養成好習慣嗎,讓他重複33次,想改掉他的壞習慣嗎,讓他重複上百次。在平時的工作中,爲了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我們也可以堅持這樣去做。首先保證訓練持之以恆,“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其次訓練必須嚴而又嚴。只經過痛苦的磨練,才能養成好習慣;再次訓練必須要求具體。這樣學生才容易掌握要領;最後訓練必須是紀律制約與自我要求想結合,只有把內部的意志力與外部的強制力結合起來,良好習慣的養成纔有保障。小學階段是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教孩子五年,給孩子五十年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培養習慣,就是教育。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從“大處着眼,小處着手”,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好習慣。這些好的習慣也將會成爲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我要深入瞭解孩子的心理,懷着一顆真誠的心學會與他們溝通,建立朋友式的師生關係,得到他們的信任,用他們能夠接受的方式諄諄教導,循循善誘,幫助其克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在體驗中感悟,在實踐中成長。調動家長和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

讓我們在教育這片廣闊的天地裏與孩子共同成長!讓我們和孩子們一起養成好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4

拿破崙·希爾說:“習慣能夠成就一個人,也能夠摧毀一個人。”這說明了習慣的力量是無比巨大的。中國也有句古話:“中國的古話有云:“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含義之一就是從兒時的習慣可以推測未來,好習慣能夠造就人。也有人說:“習慣培養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可見,習慣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何等的重要,它決定着人生的成敗與否。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就是以養成教育爲核心理念的,作者認爲“養成教育”也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的教育。書中寫到“培養良好的習慣是素質教育的歸宿,素質只有化爲習慣,才能成爲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將會使孩子受益終身,而養成不良習慣,是貽害無窮的。”、“素質教育其實就是一句話:我們給學生的東西能管學生一輩子的教育就是素質教育。也就是要使學生終身受益。”……讀着這一句句精彩的語言,無不讓人感到身爲教師,身爲人母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真是任重而道遠啊!

培養良好的習慣是一項複雜而又具體的工作,它需要循序漸進、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相結合、相一致,不可顧此失彼。如果一方有差錯,其他方面的作用將會受到抵消。因此,作爲一名教師,要想自己的教育收到較高的成效,就必須以打電話、家訪、開家長會等形式多和家長進行溝通,一方面瞭解孩子在家中的情況,一利於對症下藥。另一方面也讓家長了解學校的情況,明白學校各項活動的教育目的,爭取做到家校雙方積極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當然,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堅持不懈地、有條不紊地進行練習和強化。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儘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所以作爲一個低年級的老師,更是深感責任之重大。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還應該從小事做起,從生活中最平凡的點點滴滴做起,在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中逐漸養成。而良好的習慣一旦養成,將會成爲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5

炎熱高溫,持續炎熱高溫,今年的暑假在沒有不得不出門的情況下,我基本上是在空調屋度過的。在收穫了自己孩子的高考與自己學生的中考後,慢慢的靜下心來看看書、細細地進行思考。今天,我和大家分享一本教育的實用性很強的書--林格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我們都知道習慣的重要性,知道很多有關的名言:“如果人們已經忘記了他們在學校裏所學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這裏的教育就是習慣);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如果培養了好習慣,他一生都享用不盡那個利息,如果培養了壞習慣,他一輩子都還不清那個債務,所以習慣的意義毋庸置疑,肯定是教育的最終成果。

可見,習慣是一種多麼頑強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不論是家長還是我們老師都應該盡最大努力培養孩子的好的習慣。通過再次閱讀這本上下冊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讓我深有感觸:認識到我們肩負着培養孩子習慣需要有思考、有行動、有成效!

那麼我們老師應該如何訓練、培養習慣就是關鍵了!我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談談自己的心得與感悟。

首先,訓練必須持之以恆。

訓練要持之以恆強調“反覆”二字,不反覆訓練形不成習慣。養成教育是一個長期工程,養成一個好習慣不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的事,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恆;矯正一個不良習慣更不是三天兩日的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所以我們要從思想上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打持久仗。

比如,每年暑假開始上課都要訓練學生聽課、記筆記、做題的規範……因爲我們學校初一初二的政治課應該是學生調節“神經”、愉悅身心的場所,與考試無關、特別是與中招考試無關。初三學生政治學習的種種習慣最快也要一個月才能初見成效。

二是訓練必須嚴而又嚴。

訓練還要強調嚴格二字。訓練就要有個“狠勁”,不見實效不收兵。練習的過程是個痛苦的過程,就得咬着牙堅持下去。只有經過痛苦的磨鍊,才能養成好習慣。

比如:學生的作業如果不符合規範,必須重寫,不能“心慈手軟”放縱,否則將功虧一簣。

三是訓練必須要求具體。

良好的行爲習慣只有通過反覆的分解操作練習,才能形成自然的、一貫的、穩定的動力定型。有些操作過程較複雜的行爲要求,可採用分解操作示範。如洗衣服這項行爲訓練內容,如果我們認爲要求高、過程複雜,可以把它分解成五個步驟,一浸、二抹、三搓、四漂洗、五晾曬。這樣就很容易掌握要領,且印象深刻。

在政治做題訓練時,一定要講清不同的題的內在要求,以及規律性的東西,只有要求到位,才能訓練到位。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6

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習慣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是健康人格之根,是成功人生之基。成功與失敗的最大分野,來自不同的習慣,好習慣是開啓成功之門的鑰匙,壞習慣是則一扇向失敗敞開的門。陳峯老師的《教育就是習慣培養》這本書就是從習慣培養與矯正的六大祕訣、習慣培養與矯正的六大黃金準則、良好行爲習慣的實用培養策略、有效地的培養與學習相關的良好習慣、改變不良行爲及習慣的有效策略、成功矯正日常不良習慣六大方面系統地論述了習慣培養在教育和性格、品質培養中的重要性,具有很強的現實指導意義,它是一本家長和老師必備的教育指導用書。

在我們平時觀察學生學習習慣的過程中,不難發現,小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在一年級的時候養成。幼兒園剛進入小學階段的孩子,可塑性比較強,壞的習慣、好的習慣都會影響到他。如果在一年級時就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他今後十多年的學習歷程有很大的影響。

孩子養成良好習慣以後是非常愉快的,可養成的過程卻是一個“痛苦”的過程。訓練就需要咬着牙,戰勝許多困難,經過許多枯燥單調練習,才能成功。特別是對已形成不良習慣的,要矯正就更要堅強的意志,強化訓練。事實證明不少孩子的好習慣,往往是在與壞習慣的鬥爭中形成的。因此,訓練就要有個“狠勁”,嚴而又嚴。這裏一個重要的原則是不要有例外,開始第一件不該遷就他的你遷就他,以後就難以要求了。確定標準之後,就要嚴格遵守,不能放鬆。沒有“狠”勁,表面上是愛孩子,可最終是害了他們。我們必須把嚴與愛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嚴達到愛。寓愛於嚴,嚴愛結合,嚴中有愛,愛中有嚴,嚴愛結合,剛柔相濟。

在我們身邊經常有不少孩子,學習“磨”得很,看書、做作業,心不在焉,時間耗得很多,效益不好。原因就是沒有形成專時專用、講求效益的習慣。孩子學習,應該速度、質量並重,在一事實上時間內,按要求完成一定數量的任務。這既要講清道理,更需要認真訓練。由於孩子年齡不同、個性不一,每次能夠集中腦力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要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比如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每次學習時間以20分鐘左右爲宜,以後逐漸延長。開始,孩子往往不會掌握時間,家長要指導他,該學時學,該玩兒時玩兒。可以教孩子上好鬧鐘,按定好的時間作息。最重要的是教孩子給自己提出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要求,一旦坐到書桌前,就進入適度緊張的學習狀態。每次學習之後,要評價自己做得如何,家長及時給以鼓勵。堅持下去,就能形成專時專用的習慣。

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爲學生健康、快樂的人生奠基,讓我們謹記: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7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書中流淌的思想,那細緻入微的點點滴滴教育經驗和養成教育的妙招,着實讓人感到身爲教師肩頭那份沉甸甸的責任,真是任重而道遠啊。如果我們的學生在人生的最重要階段能夠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用研究去觀察,用腦子去思考,用心靈去感受,那麼他們一定能夠事半功倍,更快速地走向成功。

教育要重視習慣的養成。

書中現代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需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他還指出:從小學老師到大學教授,他們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養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學方面的良好習慣。所以,培養良好習慣是素質教育的歸宿,素質只有化爲習慣,纔是學生終生受用不盡的財富。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本性當然不可能是與生俱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它也是與長期形成的習慣有關,良好的習慣是可以養成的,習慣一旦養成之後看上去“如自然”一樣。但是養成習慣的過程卻並不是自然的,《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一書中闡述了養成教育的基本理論、內容、途徑、方法以及道德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等問題,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認識到作爲教育工作者,培養學生良好習慣的重要性,那樣會使學生一生受益。

以前我也經常抱怨學生寫得作業馬馬虎虎,有的學生寫得字不是多一橫,就是少一點,上學總是丟三落四,不是忘帶書就是忘帶本,這種現象非常普遍,讀了這本書後,我知道了學生產生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態度問題,對學習缺乏責任心,敷衍了事,理解知識時囫圇吞棗,做作業時敷衍塞責,馬馬虎虎湊合着做完得了;有的是性格問題,學生脾氣急躁,幹什麼事都心急,急急忙忙難免出錯;有的是在熟練程度上的問題,因爲對所做的功課不熟練,因而顧此失彼,出現錯誤,只有半生不熟才容易出現馬虎的現象,看着這題一點都不難,實際上自己又不是掌握的特別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錯;有的學生是習慣問題,從小養成了馬虎的習慣,幹什麼事都毛手毛腳,馬馬虎虎;還有的學生,是考試焦慮問題,對考試的心理負擔過重,過分緊張,平時做題沒問題,一考試就錯。

認真分析學生馬虎的原因後,才能幫助學生防止和克服馬虎的習慣,我覺得首先要提高學生對馬虎危害性的認識。比如給學生講有關馬虎的故事,有個孩子從小養成馬虎的習慣,長大了當建築師,在計算工地用料時,把用磚的數量後面多寫了一個0,結果工地的磚多運去9倍,蓋完樓又用汽車往回運,僅這一項就損失國家財產上萬元。使學生認識到馬虎的危害性極大,從內心深處認爲一定要改掉不好的習慣。

其次,教會學生學會檢查的方法,如:正向檢查法,反向檢查法,重做法;檢查時要根據不同的題目採取不同的方法,學生經常自我檢查,就會熟練地掌握檢查的方法,到考試時也應用自如。最後,要教會學生“認真審題,注意埋伏”,審題要審三遍,①把題讀懂,看看這題問的是什麼,給了什麼條件。②想一想老師爲什麼出這道題,考的'是什麼,用什麼知識解答。③要看看這題裏有什麼埋伏,就是容易出錯的地方。如果學生每次做題都能仔細審題,看看可能有什麼埋伏,就不會上當了,認真審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使學生能先靜下心來,克服急躁情緒,這也是改掉馬虎習慣的關鍵。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8

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總是會發現這樣的情況:教室的衛生每天都有值日的學生負責清潔打掃,但是地面上總還是存在紙屑;上課時反覆強調的問題,到作業中還會有學生出現錯誤;經常教育學生上課應專心聽講,可是在課上還總是有學生要思想開小差;每次作業批改講評後要求學生訂正,可是還是有小部分學生不訂正……爲什麼總是有學生在學習以及生活上會出現那麼多的問題,真的是他們的領悟能力有問題嗎?答案很顯然:不是。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爲他們還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麼?往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句話一方面說明培養學習良好習慣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指出了培養學生良好習慣是我們每個老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不但可以提升我們的教育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它影響着學生今後的發展,關係着他們一生。

培養學生的良好習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堅持不懈地、有條不紊地進行練習和強化。而抓良好的開端,則是成功的一半。小學階段是人的成長的起步階段,也是人的基礎素質形成的開始階段,低年級則是良好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心理學研究表明:習慣在小學低年級就形成了,以後如果不給予特別的教育,形成的習慣很難有多大的改進,所以儘早使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是很重要的。學生在年齡小時,習慣既容易建立,也易於鞏固,不良的習慣若被及時發現也易於糾正,等到不良習慣越積越多並穩固定形時,既影響良好習慣的建立,又不易糾正。所以作爲班主任,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更是顯得猶爲重要。以前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上雖然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但是我對於培養學生的習慣還是停留在最普遍的說理與獎懲上,缺乏系統性,所以效果一直都不怎麼顯著。閱讀了《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本書後,讓我對培養學生習慣的工作豁然明朗。雖然這本書是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分析的,也是針對家長來寫的,但是它對於我們教師同樣具有指導作用。

這本書從多方面對養成教育進行了具體的闡述,讓我對養成教育的內容、途徑和方法有了一定的認識與瞭解。該書分塊分別闡述了道德習慣、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思維習慣的培養。其中一些問題的提出、分析與解決非常具有實用性。比如:“孩子寫作業馬虎怎麼辦?”,“孩子浪費東西怎麼辦?”,“孩子任性怎麼辦?”“孩子學習不專心怎麼辦?”,“孩子有不良的衛生習慣怎麼辦?”,“孩子缺乏創新習慣怎麼辦?”等等這些問題,剛好就是我們平時在議論的學生常有的不良習慣,書中提到的實例以及解決方法都給了我很大的啓示。值得一提的是《教育就是培養習慣》這本書後面的附錄“養成教育內容序列化方案”十分具體的給出了幼兒、小學、初中養成教育內容序列細目,這對於我們教育工作者來說無疑是得到了學生習慣培養工作的參考,使我們的養成教育工作有據可依,有目標可參照。

學生良好習慣的養成,是一項長期的、複雜的、艱辛的育人工程,我們要本着以嚴爲綱,以愛爲本的原則,給孩子們的人生當好向導,促進良好習慣的養成,從而讓我們的教育獲得更大的成效。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9

暑假期間我拜讀了孫雲曉老師的《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讀了這本書,不但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讀後還會大大提高我們工作的效率。認真閱讀,它會幫助我們走向成功,會激勵我們更加懂得我們教育人生的價值,使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彎路。

老師的《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教你領略教育人生的真諦。培養孩子良好行爲習慣,家庭教育是基礎,學校教育是關鍵,社會教育是保障。爲了取得學生家長的支持,我們要特別重視指導家庭教育工作,指導幫助家長,使家長向學校的教育觀念靠攏。

孫老師的《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這本書強調的主要是好習慣的養成決非一日之功。據專家研究,一個習慣的養成至少需要21天的時間。小學階段學生年齡小,自制力差,不論什麼工作必須靠教師做長期的、耐心細緻的工作。真正的教育不是單憑說教,而是靠訓練。沒有強化訓練就養不成習慣。世界上的事情,怕就怕認真,怕就怕堅持,如果你真的凡事認真,堅持去做,別的老師能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能做到,這就是習慣的養成,堅持纔有習慣,習慣在與堅持。早讀習慣等等,都要經過老師的強化,學校的督察等強化手段,達到一定的效果。“許多養不成習慣的教育,都是一壺燒不開的水;教育習慣比一般的教育失誤更影響孩子成長”。這是孫雲曉老師的至理名言。“什麼是教育?當你把你受過的教育都忘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愛因斯坦的這句話說的非常機智。真正的教育是忘不掉的,孫雲曉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觀點“忘不掉的纔是真正的素質。什麼是忘不掉的?習慣就是忘不掉的,它成爲一種自動化的行爲、穩定的行爲,它是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穩固的聯結。”從這句話裏我們可以再次看出,培養一個好習慣是多麼的重要。

本書第四章講做人的習慣。書中說“‘做人’絕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範疇內的概念,更不僅僅是一個空泛的詞語。它與我們的生活實踐聯繫得非常緊密。長期以來,‘做人’似乎總是停留在純粹的道德範疇,實際上它是一個具有普遍意義的成功概念。”文中提到:“擁有一顆愛心是做人的基礎,做人離不開四塊基石,即真誠待人(愛心),誠實守信(誠信),認真負責(責任心),自信自強(自信)。”這裏的第一塊基石就是愛心。我們知道:愛,那是真正的智慧,沒有對人純潔的愛,沒有對美好人性的嚮往,沒有對生命的關懷,沒有最起碼的人間溫情,也就沒有了生活,世界也就沒有陽光。讀孫老師的這一名著,使我明白了作爲教育者,也必須是愛的使者,讓悲憫與同情成爲我們的生命情感,通過我們的努力工作,使下一代擁有以生命尊嚴爲基礎的價值觀,擁有美好心靈,使整個社會真正地實現和諧。

書中並不是一味的說教,既有必要的理論,又列舉了很多令人信服的事例。孫雲曉老師給我們培養習慣的諸多建議,如:“一分鐘讚美法”“培養孩子自信心的原則”“計劃周密有條理的習慣”,“行爲習慣的培養必須尊重的規律”等等這些措施科學合理,又簡單易行。作爲一名教育工作者,更能理解習慣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特別對現在的小學生影響更大。可是我們都發現,學生的不良習慣隨處可見,不做作業,隨地吐痰,對人沒禮貌,打架罵人等。這些壞習慣的養成已經對教育工作者敲響了警鐘,除去家庭教育的原因,作爲學校老師們的責任很重大。如果放任自流,那將會毀掉孩子的一生,所以我們必須培養學生各種良好的習慣,即如書中所說包括做人的習慣,做事的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說的簡單一點,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本書從做人、做事和學習三大方面展開了良好行爲習慣的培養。即:1、做人: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2、做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3、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我們可以好好地學習,孫雲曉老師提倡的“培養良好習慣的原則與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愛心,學會孝敬父母。學會關愛別人,結合學校的感恩教育,愛的教育再根據學科的知識教肓,有機地滲透愛心教育,讓我們的學生學會愛感愛愛,心中處處充滿愛。不能老抱怨的學生多麼不聽話,多讓人傷心。何不用抱怨的時間來思考用什麼辦法幫助和引導孩子的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從書中例舉經驗中可以發現,給孩子讚揚不能說些假、大、空的話,而要關注孩子成長中的每一個優點,每一個進步。更重要的是,必要時還可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錯誤,不要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卻用放大鏡來看待孩子的缺點。

孫老師也曾在書中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養成好的習慣你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有了壞習慣,你會一輩子都償還不了它的債務,這就是習慣,我不斷反思”。願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就是說習慣可以決定一個人命運的。有了一身好習慣的孩子是走遍天下都可以放心的孩子,有了一身壞習慣的孩子會讓人一生都不能放心,甚至不得安寧。所以我們可以認識到習慣的重要性。

既然我們清楚地認識到了習慣的重要性,那麼怎樣培養良好習慣?孫雲曉老師爲我們提出了這樣幾條建議:首先要確定規範;第二條,爲孩子改造成年人的世界;第三條,要遵守兒童的權利和參與;第四條,習慣培養人格化高於技能化。

  教育就是培養習慣讀書心得10

我贊同: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健康人格,而培養健康人格的最佳選擇,應當從習慣培養開始。而幼兒園是一個人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價值。《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是一本好書。作者孫雲曉教授在本書中闡述了“教育的核心不是傳授知識,而是培養人的健康人格,而良好的習慣正是健康人格的牢固基礎”、“培養好習慣用加法,改正壞習慣用減法”等系列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作者在書中列舉了大量生動、典型的教育案例,字裏行間處處閃爍着一個教育專家獨到的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什麼是教育,說的簡單一點,教育就是培養好習慣。本文從做人、做事和學習三大方面展開了良好行爲習慣實施內容我感覺很全面,即:1、做人:真誠待人、誠實守信、認真負責、自信自強;2、做事:遵守規則、講究效率、友善合作、合理消費;3、學習:主動學習、獨立思考、學用結合、總結反思。

我想:作爲一名新時代幼兒教師,必須學好這些理念,並能在平時的教育實踐中適時的滲透一點,抓住孩子的每一次教育契機,給予有效的引導。它說:無論哪一種能力,要達到習慣成自然的地步,纔算有了某種能力,因此可以說,習慣養成得越多,人的能力就越強。這是一種積累的過程。

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孩子的良好習慣一旦養成,將會加速他們的成長進步。養成一個好習慣,應當想方設法讓孩子明確需要,與孩子一起經常討論制定培養哪幾個習慣,並結合科學的教育手段,我概括好習慣培養的步驟:一通過體驗,認識習慣的重要性;二、進行形象的榜樣教育;三、持之以恆地練習;四、及時而科學地評估引導;五、創造好環境,培養好風氣。

願我們將孩子的習慣培養放在每天的教育日程中來,當好孩子成長的引路人。的確培養孩子一個好習慣,給孩子一生財富;糾正孩子一個壞習慣,給孩子一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