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談美》讀後感6篇大綱

《談美》讀後感6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9.86K 次

《談美》順着美從哪裏來、美是什麼以及美的特點等問題層層展開,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下面給大家分享《談美》讀後感範文,歡迎借鑑!

《談美》讀後感6篇

  《談美》讀後感1

本文作者朱光潛,字孟實。他90歲生涯的大部分都貢獻給了中國的美學事業,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稱爲“美學老人”。

朱光潛的《談美》寫於1932年,由著名的開明書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寫過一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用書信的形式,漫談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問題,發人思考,指點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響,成爲重印了30多次的暢銷書。但這本書主要談的是人生修養,還沒有充分展示朱光潛的美學思想。於是,作爲《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潛以“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爲副標題,寫作了這本《談美》。

作者是懷着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寫這本不厚的小冊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淨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讀了這本書後同樣受益匪淺。

美是聯想所產生的嗎?作者借用牛希濟的兩句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指出“許多通常被認爲美感的經驗其實並非美感”,而是“實際人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由萋萋芳草,聯想到綠羅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聯想到金錢,並不是所有的聯想,都是美的。純粹的美,永遠是一種“專注”,離開了專注,就已經離開了美了。

講解了基本的美學觀念之後,作者又進一步跟我們談了藝術與遊戲、藝術與想象、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告訴我們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

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圖《詩品》中的一句話“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指出:“詩人於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意象”是朱光潛美學理論的重要概念,這裏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沒有情感的統帥,想象也許會雜亂紛紜,有了情感的主導,則綱舉目張,“意”與“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說:“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宏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我認爲確實如此,通過他的講解,我真正認識了美,欣賞了美,發現了美。他的見解也的確“人性化”。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說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

我認爲學習美學也好,學習藝術也好,關鍵不在能否掌握一兩種技能,而是要看我們能否達到一種境界。若能夠達到朱光潛先生所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說“今生無愧”了。

  《談美》讀後感2

美的本質是什麼?怎樣認識美?朱光潛先生認爲,對於這一問題的解答,是一個關係到能否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解決的美學難題的大問題。這也是這本書的根本問題,到底什麼是美學。

我通過讀這本書分析出了三個重點問題:

1)美學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每個人對美的定義是不同的。

2)通過談美,引入了許多治學的問題和很多怎樣做人的問題。

3)美學源自於生活,研究個方面美學,要從生活中找到根源。

當美學發展到了21世紀,他並不拘泥於藝術上的美學,而是徹底融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生活中也處處有美學,並且,關注自己心靈,精神成長的人們也越來越關注研究美學。舉個例子,穿衣打扮已經是現代人每天必備的功課了,而房屋裝修更是一門重要的美學學問,比如:歐式概念,田園風格,日式家居以及中西合璧等等。所以美學能爲人帶來幸福的生活,它不是實用主義,而是不帶有功利心態的心理活動,他可以讓人們得到心理上的滿足以及精神上的享受。

不僅僅是生活,在《談美書簡》中,作者以親身的經驗,談了許多隻學爲人的道理,對於怎樣開展治學工作,他教導說:“我們乾的.事科學工作,是一項必須實事求是,玩不得一點虛假的艱苦工作。既要有清醒的頭腦和堅定的恆心,也要有排除一切干擾和阻礙的勇氣。”很顯然作者是很重美學這門學問的。其實,做人又何嘗不是一種美學呢?如果一個人能將美學融入到自己的人格,那麼他就能內外兼修,他處理問題又瀟灑的風采,研究問題又有嚴謹的態度,這就是紅樓夢中所說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及文章”吧。

最後我想提朱光潛先生奉行的“三信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此身應該做而能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擔當得起,不推諉給別人。此時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該在此時做,不推延給未來。此地應該做而且能夠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諉到想象中的另一地去做。這是朱光潛先生不尚空談,腳踏實地的治學精神的體現。很值得我們青少年去學習。

  《談美》讀後感3

讀了朱光潛先生的《談美》,我對美的理解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美無處不在,然,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一個人,其肉身與靈魂一體塑造出外在形象。言行舉止皆是個人內在修養的表徵,靈魂所追求的高度往往折射出個人情操。人擁有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往往見諸於個人情趣。情趣根源於人生,藝術又是情趣的表現,因而藝術與人生緊密相連。今日所談關於美的言論,與藝術相連,更根植於人生,因爲生活本就是一門藝術,而藝術的殿堂正是通向美的雲端。人生的藝術化把“真”、“善”、“美”集成一體,如此這般美便有律可循,繼而引起人的情感活動,並影響個人的現實活動。所以,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

不同於古人吟詩作對大談風月,談美,要求人生美化,進而人心淨化,領略美蘊含的時代思想與情趣。因爲美感的世界純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關係而獨立,而偉大的事業都出自於宏偉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所以把人生看成一門藝術,在創造和欣賞時都抱着只求滿足理想和情趣的心態而不計較利害得失,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事業。當今社會浮躁之氣可見斑駁,以強硬的態度爲達到目的施展“三頭六臂”的人不在話下,而趨功近利往往容易矇蔽人心,這般不能免俗,便與美失之交臂。縱觀世界各國成功人士,志存高遠,眼光獨到,正是以美的眼光剖析事物,多角度欣賞,以美感的態度追求完美,纔能有所收穫。

一個人,不計較實用,所以心中沒有意志和慾念,正因爲他不推求關係、條理、因果等,所以做事更能夠放開自我,更偏重於直覺思考。你以爲他在天馬行空,其實他在探索更深層的意境。所以在美感的態度中,我們的意志力專在事物本身的形象,心裏活動偏重於直覺,便能更加敏感於善惡、真僞、美醜,真善美也就見諸於此。正如我們看崇山峻嶺,閱世人無數,嘆流年如夢,悔當初所遇,驚羨他鄉林業高樓,醉情古樸茂林觴詠,都如隔岸賞花,陸上觀霧,不受利害關係牽絆,自能以雪亮的眼光窺視所有的物象。所以把美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往往能以“無所爲而爲”的精神去欣賞事物本身的形象,進而品味出它獨特的意義。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認爲,美的本質在於理念,只有這種理念纔是真正的,永恆的美,纔是一種具有客觀意義的實在。這種對於美的理解,是滲透進精神層面的定義。時代在變化,人的思想也在隨之改變,而人骨子裏的美感經驗卻是可尋其跡。心裏印着美的意象,吸收物的姿態於自我,便不自覺陶冶了性情。可見,美好事物的不自覺的影響,對於個人修養的培養,是有一定好處的。

對於美,存着欣賞的心去感受它,需要有考據與批評。腳踏實地地研究事物,自省的同時把事物放在作品之外評判美醜,無所謂雜念,無所謂紛擾,便能更加客觀的領略箇中滋味。而美之中既要有人情又要有物理,雖所愛但不加以慾念,雖不喜不偏以歪理,胸無纖塵,以觀其趣,美儘自得。

生活盡是美,仰望天空,明月繁星薄雲相輝映;腳踏實地,天時地利人和齊彙集。肉眼可識美,常眼前一亮;心中可識美,便如清泉潤心。小美見諸於表象,大美表跡於人心。所以,以美之心度量所見,發現美,感受美,傳遞美,天下大美。

  《談美》讀後感4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我初二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年幼懵懂,翻了前幾頁,卻不能讀懂,就認爲我沒有那麼高的文化造詣,讀不懂書中的奧祕,也不能理解朱自清先生書中所談的“美”,便一直耽擱下了。時至今日,當我重新翻開這一本書,裏面的內容已不似當年那般生澀難懂。

《談美》寫於1932年,是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後的“第十三封信”。他曾說:“在寫這封信時,我和平時寫信給我的弟弟妹妹一樣,面前一張紙,手裏一管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什麼書也不去翻看,我說所說的話都是你所能瞭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強要你全盤接收”。

本書順着美從哪裏來、美是什麼以及美的特點等問題層層展開,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本書共分爲十五個章節,主要分爲兩大部分“如何欣賞美和”以及“如何創造美”。前三章主要圍繞“美感是什麼”進行了回答和探討;四至六章則針對“一般人將尋常快感、聯想以及考據與批評認爲美感的經驗是一種大誤解”這一問題進行說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則針對“自然美”這一概念進行闡釋;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則引導讀者“如何創造美”;最後一章則約略地探討了人生與藝術的關係。從什麼是“美感”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啓發讀者“如何欣賞美”,繼而“如何創造美”,再到如何“將美與人生意義相結合”,讓“零基礎”的讀者從最淺顯的概念開始,一步步深入美學的世界,從對美的“欣賞者”的角度慢慢轉變爲“創造者”,最後在瞭解了這最基本的美學知識後開始嘗試將所學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這一看似“深奧”的話題。然而作者輕鬆的筆觸與合理的結構安排,卻並沒有讓人感到絲毫的沉重感,將學術與對人生的指導意義渾然天成地融合,讓剛剛還在沉浸在“美學”的學術薰陶中讀者有了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盡顯大師風範。朱先生以一種對老朋友的語氣娓娓而談,將他對藝術與人生關係的深刻體悟滲透在質樸清新的文字中,“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全書最後呼籲人們”慢慢走,欣賞啊“,認爲”欣賞之中都寓有創造,創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賞“。

朱光潛從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父親老早便開始教他做科舉考試的”策論經文“,這就是議論文的一種了。”我從十歲左右到二十歲左右止,前後至少有十年的光陰都費在這種議論文上面。這種訓練造就我的思想的定型,註定我的寫作的命運。我寫說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說得出,很難說的理我都能用很淺的話說出來。“朱光潛自始至終都喜歡使用的寫作形式,他追求的散文的審美效果,如同朋友之間促膝談心,開誠佈公,家常白話,娓娓道來。《談美》的讀者乃是中學生,朱先生在寫作時必須放下身段降低高度,必須將抽象的概念和高深的道理簡單化通俗化。所以朱光潛的說理文總是洞見源於生活,來自體驗。讀《談美》,讓我們覺得,美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的東西

《談美》第一章《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恰到好處地體現了朱光潛的自我評論:”很難說的理我都能用很淺的話說出來“。朱光潛談美學,不像其他文學家那樣用概念、用文字抽象地空談,而是從真、善、美三大人類價值的基本分野入手,他把真善美三種抽象價值轉化爲”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深入淺出,舉重若輕將道理活生生地”化“在人人可以直接感受的經驗之中,幽靈般虛無飄渺的”價值“擁有了形體,成了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彷彿生活中可以觸摸的文具或碗筷。所以我覺得,《談美》可能是我讀過的最好的關於美學的作品了!

我比較喜歡的是第二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朱先生爲我們揭示了”美感“獲得一條重要途徑——即”美和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他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朱先生先用自身的一個例子,認爲距離自己遠的東西比自己身邊的東西更”美“,認爲新奇的東西比熟悉的東西更具有美感。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對比,說明全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閒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緻。而若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慾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爲而爲“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無論是對於遊歷新境時所感到的美,還是歷史上話題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實都是將事物獨立於世俗之外,即使其與環境及一切條件絕緣,才能獲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於功利的用途。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爲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纔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同樣的,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既有主觀又有客觀,或者說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來客觀審視。美的藝術的創作,既不可過於主觀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絕對客觀而令作品趣味索然。所以,發現美的過程即是脫離實用性、逐漸走向客觀的過程。人事景物,脫離了我們的日常實用,其中所蘊含的美感纔有機會被我們所發現。

在《談美》的最後一章,朱先生強調了,美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大舞臺,生活是可以藝術化的,誰知道如何把握一種”度“,誰懂得”和諧“的規律誰就能藝術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種駕馭生活的本領,要辛苦要勤奮,有所得有所失,得失來去全賴一種心境,心多寬路就多寬,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因爲那是一種精神境界,是積極生活的態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經意的一個靈感,細細體味心境、宇宙、斗轉星移,日月流轉的變化,有情趣的生活、帶一顆感激的心珍惜生活。在欣賞事物的時候,當你發現事物別人說不知的美后,不僅使自己身心愉悅,而且讓藝術細胞得以薰陶。在發現、感受美的同時,愉悅自己,享受生活。

當第十五章結束,對於朱先生說的人生的藝術化在本節中已經分析的及其透徹了。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慢慢走,欣賞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現在人們都提倡要藝術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精緻更有情趣,心態的平衡也是關鍵所在,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希望每個人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用心發現生活生活中的美,用正確的方法品味點點滴滴的美,藝術生活從現在開始!

  《談美》讀後感5

“慢慢走,欣賞啊!”

美,是個人人都談的話題,而朱光潛在《談美》中,從專業的角度,全面地梳理了美學的真正含義。他告訴我們,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需要我們脫離實用態度和科學態度,需要我們移情於物,物我歸一,需要我們的直覺與超脫,把握創造中的情感,需要我們超越聯想、親近自然,傾心遊戲……

美的事物,一半在物,一半在你。獨有美,但沒有欣賞美、理解美的眼睛,美也終究是空洞、難以捉摸的。這或許就是《談美》想告訴我們的。

朱光潛先生在1932年寫了《談美》,當時社會動盪,而朱光潛先生卻沒有被塵世的紛亂與污濁矇蔽具美感的雙眼,雖然美與當時社會觀念格格不入,他依然用一顆純淨無雜的心靈,一雙明亮的眼睛,站在不一樣的角度發現美、體會美,於浮躁之中,吶喊美。

而這不正是我們需要做的嗎?脫離世俗,欣賞美。“人的美感活動全是無所爲而爲”,正是因爲這“無爲”的活動,人們才得以超越現實生活,成爲自己心靈的主宰。

蔣勳曾說:“如果我們把生活塞滿了,我們還有空間給美嗎?如果我們的心靈沒空間,美如何進來呢?”《談美》教會了我如何讓美走進心靈。以前去美術館時,我總喜歡用“快感”來判斷“美感”,而讀完這本書,我才知道美感並非如此。上週去美術館時,我嘗試着用書中“移情於物”的方法欣賞以前我從未看明白的現代抽象藝術,雖不能說真正理解,卻從不同風格的線條中,感受到了不一樣的情感—或憤怒,或平靜,或喜悅。這種體會是我以前沒有過的,以後我也將用《談美》中的方法,欣賞生活中的美。

“慢慢走,欣賞啊!”

  《談美》讀後感6

作爲一個美學家,作爲一部談美的書,朱光潛先生的《談美》一書對美感態度作了深入淺出的闡發。《談美》全書共有15個話題,也就是15封信。朱光潛先生首先提出了“美感修養”的問題,用我們的話來說就是“免俗”。這就要求我們對“利害圈”和物慾要有一些超越,有一些精神的寄託,有一些理想與情趣。藝術活動就可以起到這種超越利害關係的作用,在“無所爲而爲”中淨化心靈,得到人格精神的提升。

提到“美感修養”的問題,我們都會問:如何培養美感呢?朱光潛通俗而又深入的進行了論述。他點明:審美的態度和審美的眼睛是要逐漸養成的。作者在談到人對事物的不同態度,或者說每個人的出發點不同,觀察事物的立足點就不同,同樣的事物在不同心態的人的心理或視覺上都會有其獨特的反應。一棵古鬆,木材商是商業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實用性;科學家是研究的心態去看,看到的是古鬆的科學性;而畫家用欣賞的心態去看,他用審美的態度,嚐到了美的味道。古鬆在不同人眼裏映襯了三種效果,只有畫家不是從“用”的角度去看,而是如朱先生講的:“無所爲而爲”的欣賞眼光去看的特點,說明人異於其他動物,除了生活需求外,還有更高尚的追求“美”。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俗語講:“距離產生美”。其實朱光潛先生就明確指出了美和生活的距離。真實世界籠罩了霧、雪或雨就容易給人們另外一種聯想,其狀態使真實世界同你我之間產生了距離,因而有了古往今來的詩情畫意等及賦美感的意境。就如同美學上的“移情作用”,把自己的情感轉移到外物上去,彷彿覺得外物也有同樣的感情。所謂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我想應該也有這個道理。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既不是太近,也不能太遠,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爲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纔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

天才也是靠勤奮得來的,沒有不需要勤奮就獲得能力的。下功夫纔會思如泉涌,纔會有靈感。朱光潛先生引用杜工部的話:“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就是告誡我們要踏踏實實用足功夫,筆下才有神韻。心中才有靈感,靈感纔可以映射出一個人的才能,但天才的背後卻是下苦功服磨練心境、意志、技巧。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講的也是這個道理吧!

文末以“慢慢走,欣賞啊!”結尾,告訴讀者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作者的語言是那麼親切自然,知識在這種脈脈溫情的態度中傳達出來,其間沒有美學中那種概念的堆砌,卻使人們對美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最美麗的人生一定有美的人生態度,所以,我想每個人都應讀一讀這本書,它會對你有所啓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