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讀後感 >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大綱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79W 次

帕克,帕爾默的《教學勇氣》一書裏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裏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願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下面是小編爲你整理了“《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希望能幫助到您。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1)

《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一書是美國作家帕克帕爾默撰寫的,作者自己認爲“這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體驗過快樂和痛苦的時日,而且其痛苦時日承受的煎熬僅僅源自其所愛。本書適合這些教師:他們不願意把自己的心腸變硬,因爲他們熱愛學生,熱愛學習,熱愛教學生涯。”《兒童教育》評價本書“書中系列張傑及開篇優美詩文發人深思。帕爾默努力支撐讀者的自信和探索。《教學勇氣》是一種喚醒,對那些任教於各級各類學校、教導不同年齡學生的教師來說,是一種溫暖而直接的觸動。”

第一章《當教師失去心靈》

1、“我們灰心、泄氣,部分原因在於,教學是每天都進行的、隨時讓人挑毛病的工作。”

2、“與很多別的職業不同教學一直都是個人生活與公衆生活危險的會合。”

3、“不過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站在個人與公衆相遇之處,就像徒步穿行在高速公里上。”

4、“當我們試圖把我們自己及學科與學生相聯繫時,我們會使得我們自己,還有學科,都容易受到模式、評判、嘲諷的傷害。”

5、“爲了減少我們易受到的傷害,我們與學科分離,與學生分離,甚至與我們自己分離。”

6、“我們遠離學科,遠離學生,將暴露我們自己的危險降到最低,卻忘卻了距離使我們的自我封閉,這樣的生活更加危險。”

看到這樣的描述,簡直觸目驚心!但是攬鏡自照,這樣的情形又何曾不會發生在大多數教師的身上?記得帶過一個各方面表現都不好的高三畢業班,班風較亂,班級缺少領頭羊,難搞難纏的“刺頭兒”卻比比皆是。語文學科成績長期年級墊底,學生對高三語文學習採取自我屏蔽,我又是高三接手,和學生的感情基礎爲零,更嚴峻的挑戰時前任語文老師和我完全是兩種風格……當時真是在萬般不情願的情況下,硬着頭皮進的教室,開始一年註定痛苦並且註定失敗的教學任務。每一節課都是一場現場直播,不錯,我們當老師的早就習慣了,雖然語文課上這個班級四分之一的在睡覺,四分之一的在趕各種作業,四分之一的在聊天開小差,還有四分之一的在聽講,但是就是這在聽的四分之一中還有些人是抱着看大戲的輕佻態度,稍微哪個知識點是前任老師沒講過,此生第一次聽說的,就驚訝,懷疑,大呼小叫;稍微哪個知識點講得深一點,難一點,超出他們得理解範圍一點,就驚訝,懷疑,大呼小叫,稍微哪個地方講得好玩一點就鬨笑,吵鬧,自己在下面扯開去然後收不回來。

稍微哪個地方舌頭不聽使喚,發音不標準了,或者一時口誤,講錯了,就鬨笑,露出含義複雜的怪笑。漸漸漸漸的,其實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對這樣的課堂,我就怕了,厭煩了。再加上永遠沒有起色的考試成績,慢慢的,我與這個班級,與班級裏那羣孩子心靈上越來越疏遠了。既然只有一小部分人在認真聽課,那麼課堂上的眼神交流,回答問題也就僅限於這一小部分人;既然講得稍微深一點難一點就對我報以不耐煩與懷疑,好,那我們就淺嘗輒止;既然講得稍微好玩一點就起鬨,怪笑,好,那就一句玩笑都不開,一個笑點都沒有,全程一張嚴肅臉;既然這麼不愛學語文,好,那作業不做不交真無所謂,只要我在乎的那個好學生做了交了就ok了。不光是在課堂上在教學中,就算是在非學習時間,心裏也沒把學生當自己孩子。走廊上碰到學生,前一秒鐘還和同事們有說有笑,這一秒鐘馬上收起笑容,任你從我面前經過,我對你沒有一聲問候,你對我也是視若無物。

有的時候,真的覺得自己是個怪物,怎麼變得像雙面人一樣,而且是對着一羣不懂事得孩子?這樣心靈自我封閉的狀態維持了很長時間,這期間也動搖過,也害怕過,動搖是因爲知道這樣處理教學,處理師生關係並沒有讓我變得很輕鬆很快樂,難道這樣的班級,這樣的學生就真的無藥可救了?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害怕時因爲怕學生說我不負責任,其實更怕的是自己怎麼會變成這樣的教師,或者這樣做已經不是一名合格負責任的人民教師了。有時候會在心裏偷偷地想,其他老師碰到這樣的班級,碰到這樣一羣孩子會有什麼辦法呢?應該也會束手無策吧?阿Q精神就在此時發生了偉大的效力。

其實早就預見了這羣孩子的高考結果應該不會太好,但是沒有想到會那麼差。等到畢業的六月來臨的時候,我全然沒有以前送畢業班的傷感與不捨,滿腦子都是總算解脫了的想法。“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學生都快畢業了,我竟一句祝福的話都不想說。

回顧這一年的教學工作,無疑是痛苦的。這種痛苦“來源於切斷了與我們自身真實的聯繫,切斷了與我麼投身教學的熱情的聯繫,也切斷了與心靈的聯繫,而心靈纔是幹好所有工作的源泉。”

話雖如此,做到卻難啊!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2)

帕克·帕爾墨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中說道:“當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時,惟一能供我立即利用的資源是:我的自身認同,我的自我的個性,還有爲人師的我的意識。”這本書基於一個簡單的邏輯前提,那就是:真正好的教學不能降低到技術層面,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只有當我們清楚自己是誰,要做什麼,爲什麼要這樣去做的時候,我們的行動從此變得有了方向,我們可以凌駕於我們的行動之上來審視自己的'行動。

帕爾默教授的《教學勇氣》一書,帶領教師爲重新點燃教師對人類最困難最重要的教育事業的熱情進行一次心靈之旅。確實,身爲老師,熱愛教育工作、爲學生奉獻心力,卻不免會遇到挫折。有時候,學生像是不知名星球的外星人,頑皮吵鬧的可以,這時就開始令人懷疑自己的權威性和領導能力;認真準備教材、用心教學,學生卻直說不了解,又令人開始對自己的教學能力失去信心。這些恐懼會把心中的我逐漸瓦解,原本能上的有聲有色的課也因此變的有氣無力,很難讓學生喜歡學習。所以老師們在遇到教學上的問題時,先別急着否定自己,或是根深蒂固的認爲你和學生間年齡差距的代溝無法可解,而造成了“我就是教不好、學生就是不會聽”的恐懼。

其實,試着用同理心和緩地和學生溝通、瞭解學生心中的恐懼根源和深植於教師心中的擔憂,就能用更清晰的眼光看待教學上遇到的挫折,許多問題也就隨着你新的視覺角度發掘出更合適的改善方法。正如《教學勇氣》中所言,要關照教師的內心,使其不會僵化,對深層的自我待之如友,培養一種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意識,使他們無論在哪裏都感到迴歸了精神家園。是呀,失落的心靈迴歸精神的家園,舒展、靜息,教師的生命意識才會覺醒,他們纔有勇氣、有能力圓融自我的人生。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3)

春花秋月總能引發詩人的感懷,而寒來暑往卻能激起老師的惆悵,在你我的教學生涯裏,這樣的疲憊,迷茫偶爾會悄悄浮上心頭,我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有繼續的勇氣。

面對教師這種心靈的迷失,帕克,帕爾默在他的《教學勇氣》一書裏從自然科學到社會科學,從生物學、心理學、甚至物理學、化學、宗教等領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他的很多觀點都給我震撼的感覺,加之字裏行間自然流露的對教師人性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讓我更加願意用心去聆聽,去體會。帕爾默認爲教學的困惑主要來源於教師的教學行爲與自我認同的分離,而當分離產生後,面對源自內心的恐懼,教師只能在面具後隱藏,與內心隔離、與學生隔離、與學科隔離、與同伴隔離……此刻,教師深感疏離的痛苦,深切渴望“不分離”。所以,帕爾默呼喚讓我們重新認識自我,坦然面對恐懼,積極重建聯繫,在“共同體”中實現真正的教學,也重新找到自我的價值和教學的勇氣。

毫無疑問,《教學勇氣》正是冥冥中我們所要追尋的答案,更是對我們內心呼喚的迴應。讀書的過程中,我常常會掩卷沉思,會不自覺地把帕爾默的描述和我的心靈狀態或教學狀態進行比照,在比照中感慨、頓悟!

《教學勇氣》如同一位深刻的摯友,讓自己在思考與追問中款款撣去滿身的浮躁和疲乏!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4)

“教學真的需要勇氣!”當我讀完《教學勇氣》掩卷沉思,不由得慨嘆道。教學,真的需要勇氣,打開我們的心靈,喚醒真我的靈魂,在那新課堂的空間,構建一個教學的共同體,在那偉大事物的圓圈,帶領學生一同起舞。

一、有勇氣構建共同體。

作爲一名教師,我們一直奮鬥在教育的最前線。教育改革像呼吸一樣存在我們的教學中,從以前的“以教師爲主體”的傳統模式教學,到現在“以學生爲主體”的現代模式教研,總以爲自己已經站在教改的前沿,直到讀到《教學勇氣》,方知自己的卑微之處。

《教學勇氣》第五章《教學與共同體中》有這樣一段話:“課堂既不應以教師爲中心,也不應以學生爲中心,而應以主體爲中心,在真正的共同體模式中,課堂上教師和同學同時專注一件偉大事物,在這樣的課堂上,讓主體——不是教師和學生——成爲我們專注的焦點,以教師爲中心和以學生爲中心教育的最優物質獲得融洽和超驗昇華。”帕克·帕爾默說得多。,教師的滿堂灌不合時宜,學生的滿堂言有些荒唐,惟有師生專注於一偉大的事物,惟有師生的教育最優物質獲得融洽和超驗昇華的課堂纔是最美的課堂。我想起了竇桂梅老師的《秋天的懷念》,課中的偉大事物無疑是“好好活”,想起了孫建峯老師的“精神的禮物”等等。偉大的事物成就完美的學習共同體,成就學生、教師、學科三位一體的精彩課堂。

二、有勇氣去尋求“偉大事物”

我們的教學生活很繁瑣,尤其又兼有班主任的職責,從上班到下班,根本沒有喘息的時間。能靜下心來備課,着實很難,這就要教師鼓足勇氣、擠點時間喚回自己真我,喚醒自我教課的靈魂,凝聚在備課舞臺,精讀課文,鑽研教材,查找資料,尋求偉大事物的影蹤,我們盡力而爲,要做那孫悟空,擁有那火眼金睛。然而,自我的力量是薄弱的,還得有勇氣敞開自己心靈,與同事構建一個共同體方可凝聚力量尋找到“偉大事物”的影蹤。不要關上門教學,那樣心靈就會枯竭,自身就會不完整。自己充分準備,加上同事間的交流。如果建立“明確委員會”更好。總之,“讓我們以安靜地以接納的心態面對別人的問題,鼓勵別人的心靈走出來,允許別人心靈以它自己的水準和速度自行發現答案。”然後自己再總結提升,直至尋到最偉大的事物,爲構建學習共同體做好準備。

《教學勇氣》如一拂塵,款款拂去我心靈上的塵埃;《教學勇氣》如股清泉,飲靈魂的乾渴之脣,勸慰不要分離,喚我返璞歸真。《教學勇氣》如一摯友,教我直面恐懼,保持心靈的聯絡,構建教學的共同體。

  《教學勇氣》的讀後感範文(5)

暑假中讀了《教學勇氣》:漫步教師心靈(美)帕爾默著,吳國珍等譯這本書,我第一次感悟到,教學是需要勇氣的。並將帕爾默的如下一番話作爲教學的箴言:一種優秀教學永遠需要的是重獲內心世界資源的小徑。記住我們是誰,就是把我們的全部身心放回本位,恢復我們的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重獲我們生活的完整。

在這本書裏,作者通過對教學勇氣的追問,建立了這樣一個信念:優秀教學不能降格爲技術,優秀教學源自於教師的自我認同和自我完善。這一信念與教師的心靈有關。很少有人像帕爾默一樣,如此關注教師的心靈,並以如此的方式進入教師的心靈。因而,有人認爲:“這是一本引導教師返回內心,走向自我的書,是試圖超越於外在的技術、技巧,而走向內心的書,是一本涉及到教師的靈魂奧祕的書”。帕爾默提醒我們。教學不外乎是人生中的心靈工作,是生命本身的一件樂事,既遊離於學科又與學科關係密切。教學對於教師本人最大的價值在於,教學滋養着他的心靈,“在我所知的任何工作中,教學對心靈最有益。”在他看來,任何一本討論教師的書,都不能不涉及到教師的心靈問題,都應該以某種方式去探索教師的靈魂奧祕。

提到教師,人們常常馬上想到的是教學,是艱辛的勞作,進而聯想到奉獻精神,僅此而已。似乎“奉獻或犧牲”就是教師全部的靈魂奧祕。在這樣的靈魂世界裏,教師的靈魂是圓滿的、完善的,這樣的靈魂始終流光溢彩。與此同時,教師情感中的焦灼、困惑、迷惘、痛苦等心靈風暴常常遮掩在黑暗裏,教師心靈中的軟弱甚至懦弱,常常被視而不見。在以往,教師的勇氣,是朝外的,是面對學生和教學之事的,因而是與自己無關的。之所以如此,是因爲在教師成長的過程中,常常被教導,要勇敢地面對教學中的困難和失敗,要無懼地面對學生的挑釁,換而言之,要有充分的心理準備以迎接“外部”的挑戰,很少有人告訴他們如何迎接“內在”的挑戰,很少有人直截了當地相告:你需要回到自身,你需要返回內心,直面你的內心,透析精神懦弱、心靈浮躁、靈魂無根等種種心靈的缺失,將它們勇敢地挖出來,置於陽光之下,日日揣摩反省。

在教學中,教師之所以常常缺乏勇氣,是因爲我們往往把這些困境歸結爲外部環境,歸結於學生,但很少歸結於自身,很少從自我的角度去尋找教學困境的根源。我們缺乏面對自我的勇氣,當自我受挫,遭遇傷害之後,立即匆匆忙忙地奔赴外部,尋找可以療傷的止痛藥和安慰劑,然後把它們像膏藥一樣貼在創口處,像遮羞布一樣遮擋自己的隱私。殊不知膏藥下的傷口正在持續地腐爛,遮羞布裏的隱私正在發生隱祕的癌變。帕爾默的意義就在於揭開了靈魂的傷疤,讓醜陋的、腐爛的、觸目驚心的傷口裸露出來。他以充滿激情的理性方式對教師的心靈說了真話,這是一本說真話的大書。種種關於教師心靈的真話,可以歸結爲一句話:教師具有對自我的恐懼,害怕打破心靈的幻象,害怕看到那個因幻象消失後裸露出的存在着種種缺失的“我”,因此,他缺乏返回自身的勇氣。這句話背後的預設是:教育者首要的任務不是塑造別人,而是重建自身。

僅僅把教師視爲“犧牲者”,並不能簡單地視作具有“教學的勇氣”,如果同時犧牲掉的是返回自我、正視自我的勇氣,如果這樣的犧牲是以喪失自我存在的價值爲代價,那麼,我們可以將其看做是懦弱的犧牲和不道德的犧牲,正如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在《教育——財富蘊藏其中》這份報告中所言:“假如把犧牲性的行爲看成是隻對別人有意義而對自己毫無意義的行爲,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過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個顯示着人的價值的人,如果一個人自身是無價值的,那麼他所做的犧牲也就成爲無道德價值的貢獻。”

如果教師敢於犧牲自我固有的種種幻象,敢於因承認心靈的缺陷而犧牲對自我的種種預設,敢於犧牲一遇問題就歸結於外部因素的教學習慣,這樣的犧牲,可以稱之爲完美的犧牲和有道德的犧牲,這樣的犧牲,就是一種教學的勇氣。因爲,這種犧牲不僅成全了別人,也成全了自己。

對教師而言,教學的價值就是能夠滋養教師的心靈。但並不是所有的教學都能達到這樣的目的,不好的教學反而使自我的缺失瀰漫擴大,從而變成對自我生命的傷害。我們時常可以看到一些因教學而傷害了甚至摧殘了身心的教師。好的教學之所以能夠成全自己,滋養心靈,是因爲教師將教學和自身認同、自身完整結合在一起,他不會只顧埋頭於教學之術,而不顧教學之“我”,不會把外在的“技術”和內在的“自我”割裂開來。真正好的教學來自於教師回到內心世界,來自於教師的自身認同與自身完整。在帕爾默看來,就像任何真實的人類活動一樣,教學不論好壞都發自內心世界。教師把自己的靈魂狀態、所教的學科,以及教師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學生心靈上,教師在教室裏體驗到的糾纏不清只不過折射了其內心生活中的交錯盤繞。從這個角度說,教學提供通達靈魂的鏡子。如果教師願意直面靈魂的鏡子,不迴避他所看到的,他就有機會獲得自我的知識,而就優秀教學而言,認識自我與認識學生和學科是同等重要的。相反,自身的不認同、不清晰和自身的四分五裂,是不好的教學的源頭,是教師不幸的根源。

能夠進行如此好的教學的教師,就是好教師。帕爾默對此不吝筆墨:“好的老師有一共同的特質:一種把他們個人的自身認同融入工作的強烈意識”,“好的老師則在生活中將自己、教學科目和學生聯合起來”,“好的老師具有聯合能力,他們能夠將自己、所教學科和他們的學生編織成複雜的聯繫網,以便學生能夠學會去編織一個他們自己的世界”,“好老師形成的聯合不在於他們的方法,而在於他們的心靈——人類自身中整合智能、情感、精神和意志的所在”。

歸根到底,好教師擁有豐富的關於自我的知識。帕爾默深信,作爲教師,無論我們獲得哪方面有關自我的知識,都有益於更好地服務於教學和學術。優秀教師需要自我的知識,這是隱藏在樸實見解中的奧祕。這種奧祕可以解釋教學爲什麼如此複雜:因爲教學的過程,不僅是促進學生學習的過程,也是教師教導自己認識自我的過程。兩個過程如此緊密地縫合在一起,隨着學生的變化和教師的變化,展現出複雜多變的格局。

這意味着,教師在教學中,與之相遇的首先不是學生,不是課程內容,而是自我。當教師還不瞭解自我時,他也不能夠懂得他教的學科,不能夠出神入化地在深層的、個人的意義上吃透學科。這種對自我的知識,不僅在教師從事教學工作的起始階段很重要,對教師發展過程中的任何一個階段都至關重要。無論“我”處在教師生涯的什麼階段,無論“我”教的學科多麼學術化、專業化,“我”教的東西都是“我”關心的東西——“我”關心的東西就是“我”的自我。這種對自我的關心,並不意味着對學生的漠視。教學不僅僅是爲了守護自己的靈魂,更是爲了愛護學生的心靈。如果教師對自我毫不關心,導致靈魂失守,如何去愛護學生的心靈?

因此,教師愛的力量,首先來自於愛自身的力量。隨着教學生涯的延續,我們中的很多人失去了這種心靈的力量。我們怎樣才能在教學中把我們的心靈找回,像優秀教師那樣,將真心獻給學生?獲得這種力量的首要途徑就是,返回自己的根基,在自己的根基上教學和思考。毫不奇怪,教學牽動着教師的心,打開教師的心,甚至傷了教師的心——越熱愛教學的老師,可能就越傷心!教學的勇氣就在於有勇氣保持心靈的開放,即使力不從心仍然能夠堅持,那樣,教師、學生和學科才能被編織到學習和生活所需要的共同體結構中。”一旦教師進入到了這樣的共同體中,教師就可能重獲失去的內心世界的資源和內在的力量。有心靈力量的教師,有完整心靈的老師,纔會培育出具有內在力量的學生,纔會教導學生獲得完整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