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觀後感 > 八佰觀後感集合15篇

八佰觀後感集合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當認真看完一部作品後,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那麼觀後感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八佰觀後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八佰觀後感集合15篇

八佰觀後感1

懷着激動的心情,我和燒結廠的同事們一起觀看了《八佰》,感謝公司,感謝闞總給予我們這次特殊的觀影機會。

電影剛開始的幾分鐘,感覺很壓抑,透不過氣。同事說我,這是最基礎的戰爭題材,你連這個都看不了?看完整部電影,在我看來這不是戰爭題材,這是一部民族主義歷史沉澱片。引起了我們強烈的共情:當他們在自己身上綁上炸藥喊出自己的名字義無反顧的跳下去的時候,當他們說來生再見的時候......

四行倉庫與租界隔河而望,形成了鮮烈的對比,一線天堂,一線地獄。連接租界和四行倉庫的橋叫浙江路橋,也叫老垃圾橋,長59.741米。影片的最後是生的希望,而這生的希望就是穿越這59.741米,許多人留在了這59.741米上。

觀影后覺得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實在是來之不易,我們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當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壓力。許多人在夜晚跨越白晝的時間無法自處。或許這是社會現狀,形成這樣的原因是我們不夠強大,對社會的認知不夠多。和《八佰》裏面的戰士一樣,有了民族信仰,有了對自由的嚮往,就不會再有崩潰的時刻。

我們沒有生在戰爭時代,我們的今天是祖祖輩輩爲我們創造的。當我們有了夢想,有了要努力的方向,就要去拼搏。爲我們美麗的特鋼,我們的德龍集團貢獻出一份力量!要把每一分每一秒都用在努力上,學習上。努力學習自己沒有接觸過的知識,學之所用在闞總的帶領下會建設出一個更美好的新特鋼!在廠領導的推動與鼓舞下我們會更出色的完成每一項任務,努力向上!

八佰觀後感2

昨天晚上,我聽吳羽倫說《八佰》這個電影他希望大家去看看,正好昨天晚上媽媽有空,又是“九一八”事變紀念日,於是她帶我去看了這部電影,說是具有愛國主義教育的意義,讓我體驗一下戰爭的殘酷與血腥,記住“勿忘國恥,振興中華”。不多廢話了,我們談一下觀後感吧!

這部電影名字聽上去感覺沒啥不同,但其實是一部戰爭片。它不像《三體》那樣悲慘,不像《星球大戰》那樣科幻,不像《樂高大電影》那麼古怪,但人氣和評價很高。這是因爲人們都被電影人物的愛國精神所感動。很多人看着看着都哭了,不是嚇哭而是感動得哭。影片中守衛上海四行倉庫的八佰壯士,最後爲了守住上海租界,保護兩百萬人,奮勇作戰,爲國捐軀,英勇無畏,幾乎全部壯烈犧牲,只有一個倖存者。他們都爲國家爲人民拼盡了全力,流盡了最後一滴血。尤其是看到最後他們過橋的片段時,看到他們都死於日本軍隊的炮火之下,我心裏只想復仇,但仔細想想,這樣我們不就和日本鬼子一樣了嗎?這些勇士的精神值得後人稱頌和紀念。

通過這部影片,我明白了幾個道理:

1、打仗不像你所想的一樣,戰爭是殘酷的,生命只要一次。

2、好戰必亡,忘戰必危。

3、爲了國家和人民,有時候自己生命就不那麼重要了。

4、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也許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就是最真實的宣誓!所有的中國人都站起來,勿忘國恥,振興中華!

八佰觀後感3

夜深了人靜了,指尖在手機滑到一篇報道時突然停下,大致內容是:電影《八佰》或許就是想通過回顧那段悲慘的記憶,向我們傳遞這樣一個主旨,歷史無法改變,但可以銘記,過往無法改變,但可以創造新的未來。

電影《八佰》講述的是在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第88師524團附謝晉元臨危受命,率領400餘名官兵——爲增強氣勢對外稱有800人,堅守閘北四行倉庫

一座橋,兩個世界,天堂和地獄。天堂是法租界,而地獄就是四行倉庫。

在戰鬥中有勇敢的軍人,也有懦弱的逃兵。

懦弱的逃兵其實並不懦弱,他們也有自己的苦衷,他們有自己想念的家人,有自己心疼的孩子,有心儀的愛人,也有自己想要保護的人。在同伴受傷時即使面臨着將死的險境,也會把同伴救出來,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大的蛻變。他們從一開始時戰鬥只想躲起來,一心只想逃跑的心到爲了消滅敵機而犧牲,爲同伴的撤退爭取時間,這都是作爲一箇中國人的覺醒。

勇敢的戰士是人們所歡呼的,那爲了抵擋敵人攻擊而在自己身上綁炸彈的軍人,爲了營救戰友而受傷犧牲的軍人,是你們的精神使得在法租界的人們得到了覺悟,使他們有了戰死也要連接電話線、也要送國旗的決心,戰士們也沒有辜負他們的犧牲,他們用自己的身軀支起了那一次又一次倒下的國旗,擊退了一次又一次的敵人。

在接到撤退的命令時,即使不情願,也抱着只要有一個人活下去榮譽就還在的決心,這不是認輸,相反,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勝利,他們向法租界的人們傳遞了爲國家犧牲的精神,在戰士們倒下的時候,無數人們伸出了自己的手,那是一堵手牆,是扶起中國的手牆。

孤軍的背後是一個國家的悲痛,但也正是這羣孤軍激起了法租界中國人的鬥志。

八佰觀後感4

週五下午,我看了《八佰》,感觸頗深。

第一是國難當頭的犧牲精神

影片第1個打動我的鏡頭,是戰士陳樹生抱着炸藥跳下去與敵人同歸於盡,在跳下去的那一刻,他大喊出自己的名字。隨着一聲巨響,我甚至都還沒來得及看清他的面龐,他就從我的視線裏消失了。緊接着,戰士們一個接一個的跳下去,彷彿不是去赴死,而是去赴約,赴一場慷慨之約。歷史上真實的陳樹生也是這樣,犧牲的時候年紀只有20多歲。在影片的最後,屏幕上一個個介紹歷史上真實存在的這800壯士。原來他們都曾經在那個離我們很遠的戰爭年代,切切實實的用生命爲民族奮鬥過。“國人皆如此,倭寇豈敢?”他們視死如歸的的精神令敵人膽寒,令後輩敬佩。

第二是喚醒民衆的信心與尊嚴

一面屬於中國的旗幟,一位小姑娘從世外桃源的天堂,帶到如魔鬼地獄般的地方,這面旗幟的遞送者是租界一個衣食無憂的賭場女老闆,而她的弟弟爲了給戰士們送電話線,犧牲在橋上。升起的那一瞬間,我平生第一次感受到了儀式感的力量。升旗會引起日軍的注意,他們會瘋狂攻擊四行倉庫,但是戰士們這樣說:“不能讓國旗倒下,要讓全中國的人們知道我們還在戰鬥!”一個個的戰士爲了保護旗幟倒在旗杆下,他們用血肉之軀支撐着旗幟巍然屹立。

看完這部電影,我有深深的感想: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一定要記住那些不怕犧牲無私奉獻的先烈們,雖然他們已經遠去,但是我們會永遠記住他們,他們的精神永不磨滅。

八佰觀後感5

看了電影《八佰》,在我心中,有一種感覺,那是佩服;有一種希望,那是全世界的人和平相處。我不想再看到那麼多人的無謂犧牲,不想。

《八佰》這部電影有兩個多小時,原來我看這種關於戰爭關於打仗的電影、電視劇,都坐不住。但是這部這麼長的抗日電影我居然完完整整地看下來了,而且它讓我淚流滿面,爲什麼呢?大概是電影中的場面太讓我震撼了吧。

我佩服那些人,那些抗日時期不怕艱難,不怕吃苦的人。有些人還很年輕,就在戰場上倒下了。電影裏的小湖北、謝團長、老算盤,這幾個人給我印象最深。老算盤一心想逃命,想着他的那個還沒見過面的肉嘟嘟的女人;謝團長是八十八師的一面旗,爲了喚醒更多的人起來抗日,他率領戰士們頑強抗戰;小湖北呢,我想,他應該就是那顆種子吧!

很多內容一閃而過,我也記不清了。但是,有兩個場面,讓我印象深刻。一個是他們升國旗護國旗的場面,爲了讓紅旗不倒,讓全世界的人都看到中國人的反抗精神,英勇的'戰士們用滿是傷痕的身體撐起了國旗,雖然他們都知道,日本的槍炮一定會瞄準他們,但他們沒有人退縮。另一個感人的場面就是最後戰士們衝橋的時候,那一雙雙伸出來的手,那手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溫暖......

我喜歡《八佰》這部電影,因爲它除了讓人感動,更給人力量。

八佰觀後感6

在烈日炎炎的八月,我觀看了一部由真實歷史改編的大型戰爭電影《八佰》。

這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四百多人由團長謝晉元帶領在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頑強抵禦日軍進攻的故事。

其中,我感觸最深的角色就是端午了。端午本是一個在家鄉種田的農民小夥,因爲戰爭和叔叔弟弟來到了將要淪陷的上海,加入了抗日的隊伍。起初,他苟且偷生、畏戰想家、多次想要逃回家鄉,戰鬥時,他連槍都拿不穩,連敵人都不敢殺,是個被整個團蔑視的“懦夫”。但是後來親眼看到叔叔被日軍殺死,心裏埋藏的怒火這才燃燒,他終於意識到逃避是沒有用的。在他的最後之戰,他爲了保護戰地裏的旗幟不被日軍打倒,不惜拼盡生命攻打敵軍飛機,最終不幸中彈逝世,成爲了全團的英雄,點燃了隊伍的鬥志。

端午從一位被鄙棄的“懦夫”漸變爲被尊敬的“英雄”,這之間只有短短四天。是什麼讓他有這樣巨大的改變,我想應該就是他的那顆愛國之心。只因這顆愛國之心,端午他點燃了全團的鬥志,讓他們看到了希望,同時也讓河岸租界裏的國民知道:寧作戰死鬼,不做亡國奴!

時間的腳步在不斷的前進,世間的塵埃在不斷抹去,而歷史是永不變的,那些拼命救了中國的烈士們,是永遠銘記在我們心裏的。現在和平了,我們每天生活在安全的社會中,但遙想戰爭年代,中國的英雄們拋頭顱,灑熱血。是他們用鮮血爲我們換來了當今的美好生活

所以我們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讓中華人民共和國佇立在世界的頂峯!

八佰觀後感7

《八佰》這部電影是在前些日子上映的,我媽給我說這是一部抗戰的片子,我本以爲這是八百壯士抗爭成功了呢?誰成想,最後的結果令人感到傷感!

《八佰》主要講 的是一九三九年,關於“淞滬會戰”的故事,位於蘇州河北岸的是戰火硝煙不斷的”四行倉庫”的所在地,而河南岸的卻是英國人租借處,人民安居樂業,一條河流,將兩地分成了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色!經過不斷抗戰,最後雖然失敗,但依然有大多數戰士存活了下來!

在《八佰》中,最讓我感到十分“震撼”一個片段是在日軍準備爆破大樓時,因爲他們四面八方都有鋼板防護,手榴彈一扔就彈開了。於是,一位士兵將炸彈綁到了他自己的身上,他不顧敵人重力的炮火攻擊,縱身一躍,直接跳入了一羣日軍所圍成的鋼板陣,隨着一聲響動—“咚——”他與一些日本鬼子同歸於盡了:之後,越來越多的戰士也像先殉職的那一位戰士一樣;身綁炸彈,與日本鬼子同歸於盡!

其中,我還特佩服一個人,他叫“刀子”,他本來在難民過橋時攔下了一個想“逃”的軍人,但在德國人運電話線受阻時,他卻挺身而出,以身殉國,將電話線安全運到四行倉庫!

從大體上看,他們的抗戰已經輸了,但,他們的精神卻被後人所銘記,他們,纔是真的中國人!

八佰觀後感8

在假期和我最好的朋友去我們那兒的電影院看了新上映的電影《八佰》。總體來說非常的震撼。讓我們的內心激動萬分。

戰爭讓我們的民族國家陷入了炮火之中,儘管這樣也並不會讓中國人退縮,反而是奮勇前進。國民黨80,80剛開始的800人,爲了抵抗日軍,他們把炸藥捆綁造捆綁到了自己的身上。跳樓去炸日本兵,用自己的身體去換來安寧,他們一個接一個,站在窗戶高處喊着他們自己的名字,那是他們唯一可以讓自己留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

相反,在河的兩岸租界內,歌舞昇平,燈紅酒綠,繁華的街角,動人的音樂。一片祥和,而在河的這頭炮火連天,槍聲震震,活命的時刻,就像天上的恩賜一樣,他們對河這邊的渴望全部轉化爲了愛國奮鬥的意志。在這部電影中,我看到了剛進入戰場中的人們的軟弱,恐慌以及想要逃離。這些再真實不過了。人不是完人,每一個人都會有困難的一面,都有不爲人知的一面。可我更看到了他們最後的英勇無畏,視死如歸,爲了國家捨棄了自己的生命。不是苟且存活,是明知道把旗子升上去,就會招來炮轟,也要升起的決絕,他們守護的單單是一面旗子嗎?不是,是信仰,是希望。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隔岸鄉故判,願再無喧鬧。

八佰觀後感9

現在有一個電影特別火,那就是《八佰》,暑假快結束時,這個電影上線,隨後就掀起了熱潮,人們無時無刻都在談論這部電影,我也想看看這部電影,昨天晚上,寫完作業,就去看了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講了抗日時期,上海被日軍轟炸,只有上海租界沒有被炸,日軍想進入上海租界,可卻被四行倉庫裏的四百名國軍守着(文中說八百),四百對幾萬,多大的差距,人們說他們守不過半天,可是他們卻守了四天,最後他們的長官下達命令,讓他們進入上海租界,放棄堅守。

這是一部抗戰劇,也是由真實的故事改編,不難想象那時有多困難,在第三天時,日本揚言要在三個小時內攻下四行倉庫,日本立馬發起猛攻,日本爲了打破牆體,組成了一個鐵皮陣,也就是日軍頭頂一個大鐵皮,讓國軍槍打不進去,手榴彈扔不到。這時一位國軍做出了自殺的舉動,他身上拿着好幾個手榴彈,跳了下去,成功炸到了日軍,其他幾個國軍見到之後紛紛效仿,最後成功擊退了日軍的進攻。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好死不如賴活,能活爲什麼要死,可有這樣一羣人,不怕死,困難來臨之時,衝殺在最前面,他們就是抗日軍,如果不是他們,我們泱泱大國早已淪陷。

讓我們銘記歷史,從慘痛的歷史中汲取教訓,好好學習,報效中國。

八佰觀後感10

電影《八佰》“轟炸式”的宣傳讓我的心蠢蠢欲動,昨日,我和媽媽終於一起去看了這部最近很火的國產抗日片,看完後心裏對那些抗日犧牲的英雄們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敬佩。

這部影片是從1937年10月底“淞滬會戰”的尾聲戰役改編而成的,主要講了“八佰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以少敵多頑強抵抗四天四夜,最後成功突圍到租界的故事,場面非常的震撼。

當然影片中也有很多讓人淚崩的地方,觸動我的淚點是一位戰士把炸彈綁在身上,然後拉開引線往樓下跳,因爲當時日軍要用炸彈炸樓,如果一旦成功爆炸,那麼四行倉庫就全沒了,然而日軍他們有盾牌舉在上面,手榴彈根本扔不下去,所以戰士們只能這樣從高空跳下去,一個、兩個、三個,越來越多的戰士犧牲,且在跳樓前還報了自己的名字,一句“娘,孩兒不孝了!”徹底讓我忍不住了大哭了起來,他們也是有爸有媽的孩子啊!但是爲了國家,爲了人民,他們奮不顧身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這部電影淋漓盡致地詮釋了中國軍人的精神,我爲生活在這樣一個國家感到自豪,雖然我們現在已經是和平年代,但我們那份愛國的精神和那顆愛國心是一成不變,是一直長存的。同時,我們更不要忘記那些爲國捐軀的先烈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現在繁榮昌盛的祖國!

看完這影片,我的眼睛哭腫了,遲遲都緩不過來,能讓我哭得這麼厲害的電影,這是第一部,等長大了我一定要去四行倉庫看看,一定要記住這些先烈們,勿忘國恥!

八佰觀後感11

暑假裏的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看一部名叫《八佰》的一部電影。

1937年,日本侵略上海,國民黨組織70萬軍隊發動了淞滬戰役,由於當時國家不夠強大,淞滬戰役失敗了。國民黨在大規模撤退以後,組織420人留守四行倉庫,爲上海抗戰保留了最後的希望,史稱“八佰壯士”。

看完電影,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他們的這種愛國和不怕犧牲的精神值得所有中國人學習。如果我長大了,中日再發生戰爭,我一定會獻出生命,像那些英雄們一樣,奮勇保護自己的國家。我希望,中國人民團結起來,讓中國更加強大,永遠屹立在世界之林。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爲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後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爲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鬥,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爲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願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有的戰士甚至連張照片都沒有留下……

影片儘量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着每一位觀衆,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後,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看完影片,心中除了感動佩服,更多的是致敬,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倖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你們都是好樣的。

八佰觀後感12

1937年8月13日,日軍大舉進攻上海(八一三事變)。

10月26日晚,國民革命軍陸軍第88師第524團400餘人(報界宣傳稱“八百壯士”),在副團長謝晉元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

這是一項死亡任務。

當時,大勢潰敗,爲了保住大部隊撤退,留下了這400餘人,他們都是亂世中的小人物,也是日後無名的英雄。

指揮官謝晉元接到的命令是: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

最後的陣地,便是後來的文具市場,曾經的四行倉庫。

四行倉庫,始建於1931年,五層樓高,曾是4家銀行共用的倉庫,毗鄰蘇州河,河的另一邊是租界。

站在最高處,可以看見國際飯店。

1936年3月初,卓別林攜帶新婚妻子寶蓮·高黛等一行四人到亞洲蜜月旅行,與梅蘭芳和電影明星胡蝶等100多位上海文藝界人士就在那座國際飯店談笑風生。

沒成想,一年後的上海,已陷入硝煙之中。

1937年10月,上級對謝晉元說:你們是孤軍,沒有後援。

這句話,等於間接的判了他們死刑。謝晉元帶着400多名士兵在四行倉庫裏宣誓:此地就是我們埋骨之處!

10月27日,日軍開始進攻四行倉庫,但毗鄰租界,日本人不敢使用重型武器瘋狂轟炸。

悲壯的一幕出現了,對岸的上海市民隔着蘇州河親眼目睹了這場戰爭,成羣結隊的人站在那裏爲對岸的將士們吶喊、助威。

有人舉着大黑板高呼,告訴將士們日軍的行動,當一個日本兵被擊斃後,岸那邊就會響起陣陣歡呼聲。

這是歷史上少有的一幕悲愴,多年後,每當聽到上海的老人提起,那眼神裏除了泛着淚花,還有一種堅定且無法言說的力量。

往事藏着吾輩之氣節和精神圖騰。

八佰觀後感13

因爲疫情,已經有半年多沒有走進電影院,昨天拿着讀書打卡兌換的電影票終於觀看了2020年第一場電影—八佰。實實在在地被感動哭了,怎麼能這麼好。

電影出現的人物衆多,能被記住的角色多達十幾二十個,卻一點不凌亂,很多情節點通過個體以及幾個羣體間自由切換的視角下得以完整順暢呈現,不得不說,管虎導演爲這個故事選取的視角以及所做的視角轉換是一劑敘事的良藥。一部熱血沸騰的愛國教育片,讓我們再次感受到華夏熱血兒郎的家國情懷!

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只留下四百二十餘人固守上海。在生與死的抉擇中,“八百壯士”願爲和平、奔赴沙場,發出了不當亡國奴的怒吼。他們以血肉之軀誓死堅守,彰顯了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氣節。開頭,一條河隔着四行倉庫和租界。河的這邊斷壁殘垣滿目蒼痍,河的那邊萬家燈火歌舞昇平。八百壯士,真實又熱血。不是神劇,他們是真實的人,會死,會害怕,也想逃,一堆男人在一起也想討媳婦,也看着對面一河之隔的美女眼神發直。這羣真實的人,守着一個倉庫,守護上海羣衆的信念。明知是死,還拼盡全力的樣子,有着讓人無法直視的美。我們都知道現實,可是若在現實裏完全丟失了理想,就真的有點無趣,是吧?!

戰場的刻畫從小角色入手,角色有成長,最後家國之情是自然的流露。電影首先展示他們是普通的真實的人,伴隨着他們親歷了一些事情,最後都成長爲英雄。堅韌的抉擇與覺醒在重壓下更顯彈性, 每一個底層士兵的人性被解析重構,中華民族抵抗外侮的民族氣節未曾改變。我歌頌每一位英雄。

無論從何種角度解讀,2020年能夠在影院看到《八佰》都意義非凡,久違的熱血浪漫,願世間再無喧囂。

八佰觀後感14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5週年,正值電影《八佰》上映。爲了紀念這個勝利時刻,爸爸決定帶我去觀看電影《八佰》。電影講述的是淞滬會戰時,中國軍人在上海四行倉庫與日軍戰鬥的故事。

爲了迷惑日軍,壯大聲勢,民族英雄謝晉元團長將駐守四行倉庫的四百多名戰士對外宣稱爲八佰人,這也是這部電影名字《八佰》的由來。

電影中幾個場景讓我熱血沸騰,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在激戰當中,日本人在鋼板掩護下靠近四行倉庫大樓,想用炸藥爆破樓體打開缺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戰士陳樹生扛起兩捆手榴彈捨身跳樓砸穿日軍鋼板陣,最後引爆手榴彈與日軍同歸於盡。爲了阻止日軍,更多的戰士義無反顧地扛起手榴彈跳了下去,並報出自己的姓名,當我聽到“娘!孩兒不孝了!”這句話時,我的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侵略我中華大地!

隔河相望的百姓們看到戰士們艱苦地與日軍戰鬥,想爲戰士們提供幫助,但日軍殘忍地阻止這一切。百姓們爲把電話線送過橋,他們一個接一個地犧牲在路上,只爲幫助到自己的戰士。看到這裏我想說:百姓不畏死,中國是不會亡的。

一位童子軍小姑娘深夜偷偷地遊過河送來了一面國旗,謝團長準備第二天早晨升國旗,可是這樣會引來敵人更猛烈地攻擊,但中國軍人依然決定升國旗。爲了保護升起的國旗,戰士們不怕犧牲,勇敢地與日軍的飛機戰鬥,成功地擊落了日軍飛機。高高飄揚的國旗宣示着中國軍隊沒有撤退,上海沒有全部淪陷,我們國家還有勝利的希望。

我們要向這些英雄們致敬,正因爲有他們,我們才能不再受到外敵欺辱;正因爲有他們,我們才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正因爲有他們,我們的民族精神才能生生不息。

八佰觀後感15

疫情以來,第一次走進電影院,爲的是管虎的《八佰》,我知道,管導不會讓影迷們失望,無論是小人物題材的小製作,還在這樣一部還原真實歷史故事的大製作電影。

當那英演唱的片尾曲《蘇州河》響起,遲遲不願離開影院,只因想看看很多真實人物介紹,知道他們的名字和籍貫。

感謝管虎在和平年代給我們還原了這樣一個真實的歷史故事,拍攝場景震撼,拍攝手法巧妙,鏡頭設計總是巧妙從租界記者的望遠鏡內轉場到戰場,強烈的對比感震懾着每一位觀衆,無論是彩色繁華的租界,灰黑破舊的四行倉庫形成的對比,還是鏡頭的最後,高樓林立的現代大魔都依然挺立的滿布彈孔的大樓舊址。

再一次看到管導作品常用的色彩突出手法,近乎黑白色的戰場中,留着鮮血的白色不倒駿馬,表現中國軍人毅力不倒的獻身精神和預示受盡欺辱的中華民族終將會屹立在世界之巔。

特別讓人感動的是所有貼近人性的真實表達。沒有人生來就是英雄,在成爲英雄前他們都是普通人,很多角色思想轉變非常貼近人性。害怕,想回家,最後無論是正規軍,雜牌軍,還是游擊隊,都是爲了中華民族的榮譽而戰鬥,用謝晉元團長的那句話,是作爲種子去叫醒另外的人。

個人建議是非常值得走進影院觀看,因爲,震撼,感動,真實!

致敬那場戰役中犧牲的以及倖存的人們,無論是留下姓名的,還是不知名的英雄,無論是軍人還是平民!

和平年代,國人,需要被喚醒這種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