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精選說課稿集錦六篇

精選說課稿集錦六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12W 次

作爲一位傑出的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說課稿準備工作,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說課稿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說課稿集錦六篇
說課稿 篇1

幼兒園中班遊戲說課稿

喇叭花電話

導讀:中班幼兒是好奇、好問、對事物好探究的時期,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建構式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現在是通訊高科技猛進時期,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口語表達能力,所以特選了這個課題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合作。

一、說教材:

中班幼兒是好奇、好問、對事物好探究的時期,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是建構式教材的重點也是難點之一。現在是通訊高科技猛進時期,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和口語表達能力,所以特選了這個課題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合作。讓幼兒在遊戲中體驗快樂,增強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和對通訊工具的興趣。

二、說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對通訊工具的興趣。

2、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願意和同伴說說自己的心裏話。

三、教學重點:培養幼兒與同伴親密交流。

四、說教法:

針對本次教育活動的目的,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在整個活動過程中以看圖、故事和遊戲的形式進行,使整個過程環環緊扣,幼兒情緒高漲,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活動是有組織、有秩序適合整體發展的。

五、說教學教程:

1、以掛圖和故事提出質疑引發幼兒想象。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2、利用掛圖和故事,引導幼兒情境表演,培養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3、利用音樂遊戲《打電話》讓幼兒身臨其境的體驗打電話的神祕和快樂。

4、利用廢舊材料自制電話,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利用遊戲《悄悄話》,增強幼兒與同伴親密交流的願望。

6、總結性小結。

本次活動整合了語言、音樂、美工等方面的知識,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讓幼兒大膽交流,發揮了幼兒的自主性,鼓勵幼兒積極參與活動,在活動中,體驗快樂,真正做到師幼交融,幼兒成爲學習的主動者和成功者

說課稿 篇2

教材內容分析: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十一冊第四單元的口語交際——其思妙想。作者是想要學生髮揮他們的其思妙想,我通過讓學生交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說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說實踐。”本課教學,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力求把“感悟”與“訓練”巧妙地融爲一體,通過說話、想象、表演、寫作等訓練,使學生的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主動地參與閱讀活動,在快樂中明白事理,在投入中表達激情,在創造中增長智慧,從而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學生能理解其思妙想的好處,並能想和語言表達出來

2、過程與方法

教師引導及學生進行討論進行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節約用水的高尚情操

教學重難點:

讓學生結合事實併發揮他的其思妙想,通過教師引導,遊戲、故事、學生說、寫作等把學生的其思妙想及能力提升融爲一體

教學關鍵:

教師引導爲主,把課堂交給學生

教學資源的利用:

紙張,在這一課中我只用了一張紙,把它變成不同的圖形,讓學生猜,引發他們想象。

課時劃分:

一個課時,根據教材的安排,本課我把教師引導,遊戲、故事、學生說、寫作等融爲一體用一個課時完成。

教法和學法:

教師以引導爲主,其中穿插一個小故事,貫穿聽、說、寫爲一體。而學生以探究、合作、自主學習爲主。

教學過程設計:

本課中我貫穿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把課堂交給學生,一切從學生出發,爲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的學生,從學生角度去考慮,學會換位思考,是我教學成功起點。首先我設置了一個簡單的問題1+1=?,啓發了學生思維,學生答案豐富多彩,出乎我的意料,有的說等於1,如:一堆沙加一堆沙等於一堆沙,有的說等於2,如:一個雞蛋加一個雞蛋等於兩個雞蛋,出乎我的意料的有的說等於3,在算錯的情況下等於3,學生衆說紛紜,打開了他們思維大門,把主動權交給了學生,教師只當一個指導者。接下來我又設置了第二個問題,進一步啓發學生思維,讓他們知道奇思妙想的作用,讓他們收集有關奇思妙想的人和事,居然有同學想到啊基米德,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把地球撬起來,一時點燃了學生激情。第三步我是讓學生知道奇思妙想是出乎意料的,我用了一張折成三角形的紙,讓學生猜,有的猜三角形,有的猜長方形,讓後我把撕成不規則的圖形,再讓學生猜,學生也猜同樣的答案,當我出示紙的時候,結果出乎了學生意料,學生笑了。第四步我注重了人文性,現實性,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我把貴州乾旱與資源短缺聯繫起來,問學生該怎麼解決,學生不僅知道要愛護地球,還要節約用水。同時解決方案也很多,有的甚至想到到海底去修城市。本課教學我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引導者,完全把課堂交給學生,啓發了學生思維,激發了學生激情,課堂很活躍,學生很積極,得到了所有聽課老師好評。本課中我還注重了聽、說、寫爲一體,我穿插了一個關於旱災的故事《七顆星星》,讓後讓學生根據這個故事發揮自己想象,寫一個片段《月球——21世紀的希望》,不僅發揮了學生想象,而且提升了學生動手能力。同時我還用了名言,增強了說服力,德國數學家高斯說:“沒有大膽的猜測,就沒有偉大的發明”。最後總結是採用了xxx一句話“創新是一個國家的靈魂”,要求同學們要發揮自己的奇思妙想,儘量地創新。不僅有說服力,而且滲透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最後向同學們講解了安全知識,我認爲很成功。

教學反思:

本課中我貫穿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把課堂交給學生,一切從學生出發,爲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爲了學生,爲了一切的學生,從學生角度去考慮,學會換位思考,是我教學成功起點,我以巧妙的引導,激發了學生熱情,並根據當前貴州災情,滲透情感態度價值觀,再用與當前實事有關故事來啓發學生思維,並培養學生熱愛地球,保護家園的情操。當然教學中由於內容太少,也有不足之處,如時間安排得不和理,導致拖課,學生表演人數不夠,學生回答積極,但自己討論時激烈度不夠。下面請老師們暢所欲言,給予指正和建議。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北師版小學信息技術第五冊第12課《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下面我就從教材教材分析、教法設計與學法引導、教學環節及設計意圖、設計思想與教學策略四方面對本節課進行簡要彙報如下:

  一、說教材及學情分析

本冊教材是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第五冊教材,因爲學習本課對學生學習好整個幻燈片這一冊內容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本課開始學生真正的接觸到多媒體,經過前面兩個課時的講解,學生初步學會了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方法,就是對基本的操作還不夠熟練,學生學好本課對學生學習全冊內容有重要的意義。

他們通過以往的學習,已經基本掌握了PPT的基本操作,讓學生自主探究完成本節課內容,教師再加以引導,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清晰、準確地學習應用本節課的內容是很容易的。

根據以上教材簡析以及學情分析,我確立這節課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會插入有用的圖片。

2、能夠任意改變插入圖片的大小。

3、會給幻燈片加入背景。

  (二)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2、培養學生欣賞他人制作的作品以及評價他人作品的能力。

  (三)情感目標

1、分小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

2、在設計過程中注意他人的版權。

3、培養學生對整個頁面的佈局及審美觀。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

1、會插入有用的圖片。

2、會給幻燈片加入合適背景。

  難點:

能夠任意改變插入圖片的大小。

  二、教法設計與學法引導

在新課改理念下,信息技術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爲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我始終滲透“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育理念。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應用、系統軟件層出不窮,“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特別注重給予學生創造性發展的天地,並不是簡單地把知識點直接告訴學生,而是抓住信息技術教育的特點,讓學生展開研究式、探索式學習;再通過學生交流、教師引導的方式,針對學生製作情況的反饋,逐步揭示學習內容,從而獲得真正的知識和能力,最終達成學習目標。

  三、教學流程及設計意圖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學生爲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歸納、概括能力。讓學生通過觀察、實踐,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根據“教師爲主導、學生爲主體、動手操作爲主線”的“三主和諧”的教學原則,我構建了自主參與、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這樣既能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知識的興趣,又培養了學生自學與合作交流的能力。其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1、談話導課,對學生進行引導。

新課一開始我是這樣設計的:今天文老師能夠同學們上課,老師感到非常開心,至此老師做了幾張幻燈片,請同學們欣賞。欣賞的同時請同學們考慮老師用到了哪些方式的素材?

同學們很自然的就會說出:藝術字、自選圖形、文本框、還有圖片。當同學們說到圖片的時候,引入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順勢老師提出問題:有誰會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呢?

生:會的。請同學們進行演示,要求是邊講解邊操作。(反覆請學生操作)

對圖片的大小、位置進行講解,教師做適當的補充。

生:不會。老師來操作好不好?請同學們認真仔細看老師的操作方法。

本環節我先讓學生們欣賞幻燈片,欣賞的同時考慮問題,解決問題;當解決之後,提升問題的深度,誰會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從而開發本班的小老師,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老師的主導性”原則。還使學生充分體驗到了信息技術學科“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樂趣,探索實踐能力得到提高。學生髮揮想象力,自由創造作品,教師巡迴指導。利用豐富的素材,引導學生去想、去創,擴大了所學知識的應用範圍。鼓勵學生將所學的知識積極應用到生活中,使學生在實踐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

  2、嘗試發現,對學生進行“實踐體驗”。

這時候同學們看明白了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的方法,同學們想操作嗎?

生:想。

師:提出要求,按照老師提供的素材選擇合適主題來進行製作。(課件出示要求)

生:製作幻燈片。

  3、視覺對比,對學生滲透審美觀的薰陶。

師:操作。(將有背景的幻燈片進行演示,進行對比。)同學們請看這次的幻燈片和剛纔看到的幻燈片有什麼區別呀?

生:加背景。

師:有沒有會給幻燈片加背景的同學,到教師機廣播演示。

生:操作。

教學意圖:通過視覺比較兩個幻燈片的區別,學生很容易對第2個幻燈片加背景形成較爲深刻的印象,對學生的構圖審美進行了一定的薰陶。

  4、成果展示,對學生進行激勵評價。

這一環節中,通過展示學生的作品,引導學生之間對作品進行較全面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和創作的快樂。相互評價,取長補短,共同進步,這樣可以使學生及時得到啓發、幫助,感受成功的喜悅。

  5、暢談收穫,進行課程的合理延伸。

今天我們學會了在幻燈片中插入圖片,給幻燈片加背景。

  四、教學策略的實施

  1、激情引趣,體現信息技術課的“趣味性”。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更利於學生的主動學習。比如新課伊始,就在優美的音樂聲中展示一首圖文並茂的兒歌,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感受到了插入圖片的好處,學習插入圖片的興趣也更加濃厚。

  2、注重操作,突出信息技術課的“實踐性”。

學生操作能力、自我領悟的能力較強,如果採用傳統的由老師講解制作方法來教學,不僅抑制了學生主動探究的渴望,還會使學生產生厭煩的心理。於是在教學中我特別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整節課讓學生都在主動地探索、主動地研究新知、主動地學習。

  3、嘗試發現,發揮信息技術課的“探索性”。

要使學生真正具有自學能力,必須做到教師傳授知識與學生自我探索問題有機結合,“嘗試發現、自主探究”這兩個環節就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在教學中由學生講解插入圖片及改變其大小位置的方法,這樣就使學生在交流中使自己探索的方法得以展示,充分提高了課堂效率。

說課稿 篇4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我說課的內容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10課《沉香救母》(一),下面我從教材的特點、設計的理念、教法學法的選擇、教學過程的設計、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作簡要的說明。

  一、說教材:

本課所在單元的課文屬於“親情篇”,主要教育學生孝敬父母,關心他人。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一部分。記述的是沉香從父親口中得知母親被心狠手辣的二郎神壓在華山腳下。他立志救出母親,於是上山拜師學藝,刻苦練功,終於練就了以身高強的武藝。

全文共分5個自然段。第1——3自然段寫沉香得知母親被二郎神壓在華山腳下的實情,決心解救母親。第四自然段是文章的重點,寫小沉香從師學藝,習武練功的經過。第五自然段寫沉香終於練成一身高強的武藝。課文情節生動,字裏行間充滿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1、知識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沉香爲了解救母親,不怕吃苦,頑強學藝的可貴品格。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朗讀能力以及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使學生懂得從小就要孝敬父母,關心他人。

  二、說設計理念:

1、調整師與生的關係。

《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平等對話的過程。既是對話就不能訓話,就不是教師一廂情願地在說教,在傳授,而是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民主、平等、和諧的對話氛圍,從而引導學生積極自主地去朗讀、去感悟、去探究、去積累、去運用,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靈共鳴,讓學生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啓迪。

2、更新教與學的方法。

“教與學”是課堂教學的兩個關鍵詞,怎樣讓如今的課堂成爲充滿愛意的課堂,富有詩意的課堂,飽含情意的課堂,體現創意的課堂,更需要在“教與學”上下功夫。在教的方面,我主要是以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通過創設情境等方式,引領學生自讀自悟,主動參與,充分尊重學生獨特的感受和體驗。在學的方面,我則提倡個性化的學習,讓學生自讀自悟,遵循先學後教的原則,採取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三、說教法:

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由於這篇課文內容淺顯易懂,根本不用老師去講解分析,因此這節課,我基本選用“自主讀書、合作學習、自己感悟”的教學方法。寓情於讀,積澱語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在讀中積累語言,在說中訓練語言,創造一種形、色、聲有機結合的教學情境,使全體學生能主動、有效地參與到教學的全過程。

  四、說學法:

1、學生分析:

《寶蓮燈》這部動畫片我所執教班級的學生都喜歡看,而且都已看過多遍,所以,同學們對這篇文章的內容很感興趣,也比較熟悉,爲閱讀掃清了障礙,對閱讀過程中的感悟也一定非常深刻。

2、定學法:

根據我班學生情況,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以及認知水平,我想運用“自主嘗試讀、感悟體會讀、創造性的讀、分組合作讀、表演練習說”等學習方法,使學生不但能領悟課文的情境和主要內容,而且能培養他們的`朗讀能力、想像能力和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合作意識。

  五、教學流程設計: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想從三個方面進行教學,力求達到本課的教學目標。

(一)複習導入,激發情感。

因我上的是〈沉香救母〉(一)的第二教時,爲了體現課時的連續性,我在上課伊始就利用

第時一課書後有價值的六個成語:心狠手辣、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習武練功、腰痠背痛,在複習讀音的同時,要求用上其中的詞語說話,很自然地將上節課的內容讓學生自己進行了梳理,從而爲學好本課奠定了一個情感基調。

(二)以讀爲主,讀中感悟。

新大綱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受到情感薰陶。本課教學安排了充分的讀,通過自讀,範讀、齊讀、分角色讀,從整體上體會課文的情感,抓住重點語句進行品讀,具體感受課文中的真情。

教學第一、二段時,我讓學生通過找出“恨不得”、“馬上”兩個詞,體會沉香一心救母的迫切心情,從而讓學生讀出感情。

接着,我教學,啓發學生抓住二郎神“心狠手辣”和小沉香僅八歲加以對比,體會父親疼愛兒子的感情,繼而引讀記述小沉香表現的句子,讓學生想象沉香的心理活動,體會沉香救母的堅定決心。通過朗讀指導,深切體會父愛子,子念母的人間真情。第四段句式整齊,簡潔,我引導學生抓住“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等詞語及“一……就”第三段中“沉香的孝心感動了仙人”這一句,問學生:“沉香的孝心有沒有感動你呢?

哪些地方感動了你?自由讀第二段,體會體會。”讓學生自由朗讀感悟描寫沉香一路艱辛的段落,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感悟,然後同桌進行交流,最後指名說哪些地方最讓你感動,爲什麼?這樣的設計沒有老師的牽着鼻子走,而是由學生通過自我感悟,合作探究,能動地生成建構。

(三)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教學最後一段時,我讓學生找到“高聳入雲”這個詞,通過老師的板畫,體會到華山的高,然後又讓學生聯繫舊知,以“詠華山”這首詩再一次體會到華山的高不可攀,以華山的高襯托沉香的勇氣和決心,進一步感受到沉香的一片孝心。當學生讀到“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時,我深情地說道:“多少個日日夜夜,多少回魂牽夢縈,今天,沉香終於見到日思夜想的媽媽了,媽媽也終於見到牽腸掛肚的兒子了,他們該有多高興,多激動啊!一首〈想你的365天〉,唱出了這一段刻骨銘心的母子深情,讓我們一起來欣賞吧!”通過音樂的渲染,開啓學生的內在情智,使學生對語言文字理解能力和對意境的審美能力得以相互交融與促進,激發了學生內在的情感。在此基礎上,我對學生說:“此時他們該有多少淚兒要流,該有多少話兒要說啊,想一想,沉香會對媽媽說什麼?媽媽又會對沉香說什麼呢?”我想,設計這一創造性想像說話訓練,在此應該是水到渠成吧!

六、說板書。

我認爲,板書是一節課的眼睛,這眼睛未必要多,但要亮,要板出這節課的重點所在,脈絡所在。因此,這堂課的板書我力求做到圖文結合,形象直觀,條理清晰,我想板書“救母心切、一路艱辛、母子團聚”這三個詞語幫助學生理清全文脈絡,讓學生一目瞭然。

設想是美好的,但要想達到理想的課堂境界,還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但願理想與現實之間不會相差太遠。

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㈠內容:人教版小學數學第三冊第71頁例1、例2。

㈡教材的地位及前後聯繫

“倍的認識”是第三冊第六單元“表內乘法和表內除法”的重要內容之一,教材從這裏開始教學有關兩個數的倍數關係的應用題。例1、例2是首先教學求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的幾倍的思維方法。教材以讓學生實際操作爲基礎,聯繫一個數裏面包含幾個另一個數,使學生理解“倍”的概念。做到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內容安排是科學的,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

㈢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建立“倍”的概念,知道“倍”是由兩個數量比較得到的。能說出和擺出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倍,理解“幾倍”與“幾個幾”的聯繫。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推理、遷移的能力及有條理的口頭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善於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和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創新的意識。

㈣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建立“倍”的概念,能說出和擺出一個數量是另一個數量的幾倍。

難點:理解“倍”的概念與除法含義的聯繫。

  二、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根據以上分析,教學時,我主要採用電化教學、啓發談話、實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學手段,創設一定的學習情境與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自覺主動地獲取知識。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他們通過動手擺小棒和圖片,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繫,初步建立“倍”的概念,進而明白“一個數的幾倍”的具體意義。

學法:通過操作活動,讓學生體驗“一個數的幾倍”的含義。運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結合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用簡潔的語言有條理地表達自己的思考過程。

  三、說教學程序設計

(一)創設問題情景,寓學於情

由於“倍”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課的開始從比較梨和蘋果的個數開始,讓學生看圖說話比較兩數之間有比多比少的關係,引出要學習新課內容——倍數關係。

(二)探究新知

1、認識倍,建立倍的概念

通過3個梨和6個蘋果的比較,圈一圈,發現6個蘋果即爲2個3,從而引出蘋果的個數是梨的2倍。接着再逐一減少梨的個數,讓學生說一說蘋果與梨的倍數關係,最後比較3次的變式提出:蘋果都是6個,爲什麼每次分的個數都不一樣呢?讓學生思考、討論 ,初步感受到蘋果是梨的幾倍,要以梨的個數爲標準,蘋果有幾個這樣的幾份,就是梨的幾倍。

2、感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

在這個環節主要是通過動手操作,畫一畫,讓學生感知一個數的幾倍是多少。再畫之前,讓學生思考:怎麼畫才能一眼看出圓形是三角形的幾倍? 再通過比較上面的兩題:○的個數都是△的2倍,爲什麼第一次畫4個,第二次畫8個?讓學生進一步感知得出:△的個數不同,也就是標準不一樣,所以它的幾倍也不一樣。同時也讓學生感知到求一個數的幾倍就是求幾個幾。

(三)練習提高

鞏固練習,是本節課學生消化知識的主要環節,也是學生加深理解倍的概念的環節。我一共設計了四道練習,習題由淺入深,層層遞進,意圖打開學生的思路,更讓學生在分析、解決疑難時再一次明確幾個幾與幾倍的關係。同時設計時注重一題多用,希望能最大的發揮習題的作用。

第一題練習讓學生承接上面的畫一畫,自己編出一道倍數關係的圖,在編題的過程中進一步感受到把誰當做一份,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倍。再通過展示作品,在說理的過程中進一步提高對倍的認識。

第二題練習設計爲選擇題,讓學生在對與錯的辨析中,進一步明確倍的概念。

第三題練習爲說一說,出示4個數字,讓學生選擇兩個數說一說它們之間的倍數關係。從形象具體的圖形到抽象的數字對於學生來說是一次小小的飛躍,通過這樣的練習能鍛鍊學生的數感。

第四題的練習是一道提高練習,將兩個數的倍數關係拓展到三個數,需要學生更有序的進行思考。

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

《牧場之國》是四年級下冊第六冊“走進田園,熱愛鄉村”中的一篇描寫荷蘭田園美景的文章,全文圍繞“牧場之國的荷蘭”來寫:碧綠的草原,黑白花牛,乳白色的綿羊,黑色的豬羣,金色的晚霞,默默擠奶的人,寧靜安謐的夜晚,閃爍的燈美麗富饒的荷蘭就像一幅幅田園畫展現在我們面前,從文章的字裏行間,我們能體會和感受到荷蘭田園那詩情畫意的美,以及作者內心深處溢發的對荷蘭田園風光的讚美和嚮往之情。因此,我根據文本特點,在教學本課是以美爲主線,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豐富其想象力,激發其靈感與頓悟,使學生實現創造能力的突變與飛躍。

二、學情分析。

我們班共有19名學生,此班的學生能用老師以前所規定的橫線和圓圈畫出課文所示的生字和詞;讀課文後,能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問題並求助於同學和學習工具資料或老師,詢問或者查尋進行學習;但有部分學生自制力比較差,閱讀能力有待於提高,須老師進行提醒和指導;因此老師上課時,要充分發揮好“導”的作用。由於學生的定勢作用,一生先回答,其他學生的思維就跟着走了。教學時,要注意學生這種“跟着走”的現象。另外,要做好幾名後進生的指導工作,做好讀書習慣的指導,指導做好語文基礎訓練的相應練習題。此外,班裏有部分學生經過前面的學習訓練,能夠判斷出文章的記敘順序,能夠通過讀課文,初步簡單的歸納文章的主要內容;並且學生初步學會選用文章裏的優美詞句,進行摘錄、積累並能初步運用於作文之中,但有待於繼續進行引導訓練。

三、目標設計

依據四年級兒童特點和教材特色,本着“學語文、用語文”的課研精神,我把《牧場之國》的教學目標確定爲:

1、通過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瞭解荷蘭牧場的特點,感受異國的田園風光。

2、通過小組合作提高學生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性,積累語言的能力。

3、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體會作者對荷蘭的無比喜愛之情。

四、教學重難點分析: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荷蘭牧場的特點,感悟文章語言的生動,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教學難點:

讓學生明白課文爲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五、教法

1、採用“學——導——練”的教學模式。《牧場之國》是一篇略讀課文,在其教學過程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揚教學民主,充分發揮教師的潛能。因此採用“學——導——練”的教學模式。即在學生自學自悟的基礎上,老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後,再引導學生有重點較深入地理解課文,最後通過練習、作業進行鞏固和延伸。

2、朗讀法。正是因爲本文滿蘸着作者欣喜與熱愛之情,描畫了荷蘭優美恬靜而又充滿生命氣息的田園風光。文字優美,情感濃烈,充滿了詩情畫意,從多方面給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教學中,在學生理解想象的基礎上加強朗讀,引導他們把課文讀通,讀懂,讀深,進而達到“讀書百遍,其意自見”的目的。並通過有感情的朗讀感受景色美,語言文字的美,從而受到美的薰陶,美的感染,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感情朗讀的技巧。

3、情境教學法。在教學中,我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利用多媒體播放荷蘭牧場的田園風光,同時老師配樂朗讀課文,輔助畫面,再現課文內容。這種以圖畫展現情境,以音樂渲染情境,以語言描繪情境的方法,深深地撼動了學生的心靈,極大程度地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領略課文語言美的基礎上,真正領略到荷蘭牧場的美麗,既是美的享受,又輕鬆了課堂。

六、學法

因爲教爲學服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不越俎代庖,根據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以及新課標對四年級學生的閱讀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動的形象和優美的語言,與他人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放手讓學生運用讀、劃、議等學習方法,通過動腦、動口、動手等方式,培養學生讀、思、議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發展,提高自學能力。

七、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揭題

(出示荷蘭風景圖)教師簡介荷蘭花之國、水之國、牧場之國美譽的由來。

【這樣設計目的是:給予學生感官的體驗,能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需求。學生一定很想知道課文是怎樣描寫這充滿情趣的田園風光的。這爲後面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二)讓學生以齊讀的形式明確學習目標,讓他們明確這節課要幹什麼。

(三)、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這一環節我共設計了三個自學指導:

1、初步閱讀,整體感知(自學指導一)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這個環節的設計目的是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

(2)、檢查學生生字的掌握情況。

(3)、說說“牧場之國”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這個環節,我充分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基礎,給予了他們獨立思考的空間,保護了學生獨特的理解和感受。同時通過填空的形式降低了任務的難度。

2、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自學指導二)

(1)、選擇你喜歡的自然段,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品讀課文。讀出感情、讀出體會,同時用筆劃出你喜歡的句子,想想爲什麼喜歡?

(2)、採取小組交流、全班交流的形式檢查自學情況。

【在這個環節我將主動權交給學生,讓他們在課文的交流感悟中體會課文的情感。結合多種形式、有感情朗讀,如:個人讀師生讀、老師範讀、等。】

欣賞圖片,培養美感。

傍晚、夜晚的牧場啓發學生想象:如果此時你就在這寧靜的牧場上,會有什麼樣的感受?

【我充分挖掘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通過想象讓學生不僅感受到動物們的快樂,也體會到動物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統一。】

3、自主探究,理解課文(自學指導三)

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爲什麼四次講到“這就是真正的荷蘭”,“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這樣設計目的是讓學生初步體會“這就是真正的荷蘭”這句話是文章的線索。)

(四)、當堂訓練:

針對學習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制定出相關的訓練題,加以鞏固。

1、把重點字的拼音填在後面的括號裏: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讓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覆習新詞、重難點詞。)

2、仿照課文用;“—————————是———————是——————也是——————”造句。

3、小練筆:真正的荷蘭是一個如詩如畫、充滿詩情畫意的國度,是優美恬靜而充滿生機的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請以“——————的荷蘭”爲題,選一個你印象最深的特點,先把它畫在紙上,再用幾句話把它寫在你的畫上。

(設計這個環節目的是因爲學生提出問題帶着問題讀書,讀中解決問題,這僅僅是閱讀教學的淺層次目標,走出課堂纔是學生可持續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必需。,爲了把課內課外有機融合,適當拓展學習資源,拓寬學習渠道,真正做到在生活中學語文,在生活中用語文。)

(五)、學習反思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麼?用什麼方法學到的?

(這個環節即回顧了學生所學知識又讓學生充分展示了自我,交收穫和好的學習方法,實現資源共享,提供了互相學習的機會,增強了自信心。

(六)、板書設計:

牧場之國

黑白花牛的家園

成羣駿馬的王國這就是真正的荷蘭!

綿羊豬羣的天堂

寧靜恬美的夜晚

(保護環境,共創美好家園)

【我設計的板書體現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是整篇文章的精髓,具有代表性,一目瞭然,方便學生的學習和理解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