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7W 次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說課稿編寫工作,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麼問題來了,說課稿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收集的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1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識字課《樹之歌》。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說明。

  一、說教材

本單元是識字課,在教學上應把教學重點放在識字寫字上。其中《樹之歌》是一首介紹樹木特徵的歸類識字歌,描寫了楊樹,榕樹、梧桐樹……等11種樹木,表現了大自然樹木種類的豐富。

課文每句話的觀察角度各不相同。第一句觀察樹木的形狀,描寫了楊樹的高大,榕樹的茁壯和梧桐樹葉像手掌的特徵。第二句觀察樹葉的顏色,描寫了楓葉的火紅和松樹、柏樹的翠綠。第三句觀察樹木的習性,寫出了木棉喜暖和樺樹耐寒的不同習性。最後一句介紹了兩種被譽爲"活化石"的樹木以及香溢滿園的桂花樹。

  二、說學情

1.學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已經有了一定的漢字知識積累,所以要引導學生在誦讀文本的同時,體現多樣的識字形式,要將識字教學與閱讀文本有機融合,在反覆的讀書體會中,用不同的方法如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運用生活實際識字,列舉相關聯的詞語等方法總結識字規律,學會識字方法。

2.初步瞭解過形聲字,但對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和自主識字意識差一些。所以本課要引導學生髮現漢字規律,運用形聲字形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歸類識字,並鼓勵學生運用已經掌握的方法自主識字。

  三、教學目標

1.通過歸類識字等方法認識"梧、桐"等15個新字,會寫"楊、壯"兩個生字,運用形聲字自主識字。

2.多種形式朗讀課文,試着背誦課文。

3.通過讀文看圖,初步瞭解11種樹木的基本特點,激發學生了解樹木,探索自然的興趣。

  四、教學模式

語文精讀新授課

  五、說教學方法

教法:

講授法

學生對樹木種類瞭解不多,對樹木的習性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教師豐富資料。

學法:

圈點批註法

主要讓學生圈畫樹木種類,瞭解樹木習性。

討論法

細品兒歌環節,可以讓學生根據樹木習性來找樹木圖片。

  六、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師:孩子們,你們都認識哪些樹木呢?(生答)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多認識幾種樹木,並瞭解他們的生活習性。板書課題《樹之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課文。這首兒歌介紹了哪些樹木呢?用筆把他們圈出來,讀一讀吧!(松柏不是一種樹,是兩種樹。各自的名字是松樹和柏樹。)

指生說。

師:那我們就一起來認一認這些樹的名字吧。課件出示: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樹柏樹 木棉白樺銀杏水杉金桂

(去掉拼音你還會讀麼?)開火車讀

2、集中識字。

這些樹名裏藏着許多生字,仔細觀察,在結構上有什麼相同點你有什麼發現?

楊、榕、梧桐、楓、鬆、柏、樺、桂、杉

生:都是木字旁。

師:還學過哪些與木字旁相關的字呢?(生回答)

師:木字旁一般與樹木相關。再觀察這些字,在讀音上有什麼發現呢?

師:他們是形聲字。左邊表意表示他們都是樹木,右邊表音提示了讀音。形聲字可以讓我們快速識字。你來猜猜這是什麼樹:

榆樹 橡樹 楠樹 棕樹石榴椿樹檸檬樹

(三)細品兒歌

師:我們的課文中有好多的樹木插圖,他們分別是什麼樹木呢?答案就在兒歌裏。請仔細讀讀兒歌,畫出每種樹木的特點。

1.師:看看第一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特點?

生回答:楊樹很高。

榕樹枝幹比較粗壯。(有時候一棵大的榕樹遠遠看去就像一片小樹林)

梧桐樹的樹葉像手掌。(掌這個字我們怎麼記住它呢?)

……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麼樹?

2.師:看看第二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楓樹的樹葉到了秋天會變紅。

松樹、柏樹的樹葉一年四季都是綠的,不發生變化。(綠裝也就是綠衣服,所以裝這個字下面是一個衣字,誰有好方法記住它?)

師:爲什麼松柏樹終年長青。

普通的樹木在氣候不適宜的時候(譬如寒冷,乾燥),因爲葉子面積較大,表面沒有蠟質的薄膜,而導致水分散失快,不易生存,所以在秋冬季會變黃,落葉。而松樹,冬青,柏樹等,由於葉子要麼尖細,要麼表面有蠟質層,水分不易散失,所以在嚴酷的環境下仍然可以正常生存,所以不會落葉,保持常青。

師:出示圖片請你根據他們的特點,猜一猜這三幅圖分別是什麼樹?

3.看看第三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生回答:木棉樹喜歡溫暖,生活在我國的南方。

樺樹比較喜歡嚴寒,生活在我國的北方邊疆。(耐、守、疆如何識記?)

欣賞木棉樹和樺樹,觀察圖片,看看他們的樣子有什麼不同?

3.看看第四句話寫了哪幾種樹的特點?

師:爲什麼叫銀杏樹和水杉樹活化石?

因爲科學家發現的化石表明水杉在中生代白堊紀及新生代曾廣泛分佈於北半球,但在第四紀冰期以後,同屬於水杉屬的其他種類已經全部滅絕。而中國川、鄂、湘邊境地帶因地形走向複雜,受冰川影響小,使水杉得以倖存,成爲曠世的奇珍。

師:出示圖片欣賞銀杏、水杉和桂花樹。

(四)朗讀全文並嘗試背誦

孩子們,我們更詳細的瞭解了這些樹木,讓我們再來美美的讀一讀吧!(齊讀,男生讀,女生讀,打着節拍再次朗讀。)

(五)指導書寫

楊:第五筆是橫折折鉤。

壯:前三筆要注意,是點、提、豎。

(六)拓展延伸

師:孩子們老師還給大家帶來了一首樹之歌

樹之歌

榆樹( ),槐樹( ),

柳樹樹枝像( )。

石榴開花(),

桂樹開花十里香,

桑樹結果( )。

冬青四季(),

棕樹( )在南方,

橡樹( )守邊疆。

課下,我們可以去校園裏認認學校裏的樹木,上網蒐集他們的資料。

  七、板書設計:

樹之歌

楊樹榕樹梧桐樹楓樹松柏樹木棉樺樹 銀杏水杉金桂

高 壯 像手掌紅 綠 暖 寒 活化石 香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活化石》是二年級上冊第八組的一篇講讀課文。本單元教材是以愛科學爲專題編排的。本課用較爲淺顯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三種古生物: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樹種之一的銀杏樹,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還有稀有魚種中華鱘。

根據課標和學段的要求,結合學生實際和課後練習,我制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11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新奇、有趣的語氣。

過程與方法:

在讀書過程中,注重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在讀中感悟。

情感態度價值觀:

初步瞭解一些活化石的知識,有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識字、寫字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說教法和學法

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方法的設計是十分重要的。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針對自己對教材的理解,本課我採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巧用多媒體課件,創設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融入文本,獲得身臨其境的感受和深切的情感體驗。

2、朗讀感悟法。“閱讀是學生、教師和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多種形式、反覆朗讀,以讀促思,讀中感悟,從而加深理解體驗,獲得情感的薰陶。

3、體驗教學法。讓學生在朗讀中體會活化石的趣味性,激發學生保護稀有動物的興趣。

  三、說學法

因爲二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充滿着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和極其豐富的想象力,因此,我把“自主發現”法、“合作探究”法這兩種學習方法引入課堂,爲學生鋪設體驗成功的平臺。鼓勵他們自主學習、思考,大膽質疑,在合作探究中共同進步。

本課的教學準備,需要多媒體課件和生字詞卡片,課時安排:2課時。

下面我重點介紹第一課時的設計思路。

  四、說教學過程

(一)播放課件,激趣導入:

1.出示課件,向學生介紹一點古代生物的知識,然後讓學生說說:你看到了什麼?想到了什麼?(鮮活而精彩的畫面能激發小學生的興趣,感受神奇,產生嚮往之情。)

2.板書:化石。你見過化石嗎?在哪裏見過?它是什麼樣子的?(注重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學生用語言的形式把看到的畫面表達出來。師尊重他們的個體感受,並鼓勵指導他們說較完整準確的話,激發其說話熱情。)

3.板書:活。化石怎麼是活的呢?同學們讀了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帶着問題讀文,不認識的字藉助拼音,或小組內互相幫助解決。

(自主識字與小組合作的形式相結合,能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效率。)

2、出示生字詞:引導學生自讀、評議、指讀、齊讀、開火車讀、小組賽讀,做猜字遊戲等多種形式學習生字。

3、交流識字方法,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從而把枯燥的識字變成有趣的識字活動,紮實有效的進行識字教學,切實落實識字教學作爲低年級語文教學重點的學習目標。

(三)細讀感悟,讀中悟趣:

1、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介紹了哪幾種活化石?

學生自由彙報,師相機板書:銀杏樹、大熊貓、中華鱘。

2、你最喜歡哪種活化石,把有關的段落多讀幾遍。

3、重點指導第二段“銀杏樹“:

①自由朗讀,通過讀書你知道了什麼?學生交流。

②教師相機板書:珍貴小扇子長得慢

教師抓住銀杏樹的特點,指導學生朗讀。採用自由讀,指名讀,評價讀,教師範讀等不同讀書方式,滲透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教師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銀杏樹,幫助學生讀好課文。

3、剩下的兩個自然段,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在小組長的帶領下,選擇小組喜歡的小節用不同的方式朗讀,可以齊讀、男女生分讀、表演朗讀等多種彙報形式。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教師真正成爲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在本環節的教學中教師始終把握閱讀教學以“讀”爲本的特點,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6、學了這篇課文,你有什麼感受?(激發學生保護稀有動物的意識)

(四)拓展延伸:

請小朋友們把課前收集的有關活化石的資料,來和同學們交流。

(現代信息社會,學生會利用網絡資源,是他們今後人生中非常重要的本領。這一環節的設計,激勵學生通過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學習,激發他們愛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總之,在本節課的設計中,我力圖體現以下教學理念“以學生爲主體,以讀爲本,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學定教,順學而導,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3

  一、說教材

《“紅領巾”真好》一文是新課標實驗教材第三冊第七單元的一篇課文。本課是一首清新優美的兒童詩,內容貼近兒童生活實際,語言生動活潑,課文插圖形象傳神,意境高遠。全詩分三節,結構基本相同,每節都採用了自問自答的形式展開敘述。整篇課文采用了擬人的手法,爲人們展示了一幅清新、活潑、動人的畫面,唱響了一曲人與自然合諧相處的美與愛的讚歌。

紅領巾、小鳥對於學生來說都非常熟悉。課文圖文並茂,學生們樂於接受。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有一定的自學、朗讀和語言表達能力。教學中應在充分挖掘學生生活經驗的基礎上,發揮詩歌利於朗讀的優勢,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多形式讀文,體會小鳥的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感受“小衛士”的快樂自豪,從中受到美與家的啓發薰陶,激發積極投身愛鳥護鳥公益活動的熱情。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結合學生實際,設計如下目標:

1.知識和能力:

認識“嘰、喳、蓬、躍”等8個生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過程和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自主識字,發現識字規律。藉助媒體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在朗讀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讀,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有愛鳥護鳥的意識,感受到做“愛鳥護鳥小衛士”的快樂與自豪

  三.說教學的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蓬”、“撲棱棱”的正確讀音。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和人與自然的和諧。

  四、說設計理念

1.“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在識字教學時注重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能力,重視識字方式的多樣性和趣味性。在閱讀理解上,利用課件的動畫效果,學生的角色表演,教師的語言描述,創設情境,架起生活與教材聯繫的橋樑,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入情入境的學習語文,有效地激發學習興趣,增強情感體驗,引領學生自讀自悟,進行審美和探究。

2“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悟情,在悟情中朗讀,還學生以真正的“讀者”。並在讀的基礎上,學生經歷感知、思考、探究、交流等多種學習過程,發展思維和語言,加強理解和體驗,從而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

  五.教法學法

教學時,我遵循二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按每段課文的深淺程度,選用如下幾種教法方法:

1.談話激趣法

2.整體閱讀法,這種方法是從教材的整體出發,採用“從整體入手--分解導讀--再回歸整體”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閱讀教學的基本方法之一。這種講讀方法,既體現了小學語文教材(一課一事)的特點,也符合兒童由“整體--部分--整體”的認識規律。

3.情境教學法

教師根據講解的需要,可運用電教手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能化靜爲動、化遠爲近、化抽象爲具體,寓教於趣,寓教於樂,提高教學效果。

與教法相適應,以學生爲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通過質疑、探究、感悟、朗讀四結合學習法。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發展性和創造性。

  六,說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出示紅領巾)這是什麼?(板書課題)你可以給它加上一個量詞嗎?(一塊紅領巾),引導學生質疑:讀了課題,想知道什麼?如:是誰讚揚“紅領巾”真好?它們爲什麼要讚揚少先隊員呢?

(二).初讀課文:理解課題“紅領巾”指的是誰?

1.要求學生藉助漢語拼音,先讀準生字的字音,再輕聲讀課文,把句子讀通順。

字音重點:“蓬、棱”都是後鼻音,“喳、巢、嶄”是翹舌音。提示:“棱”在“撲棱棱”詞中變讀爲一聲。

展示生活識字成果:“牌”字在哪兒見過?(門牌號、刻字牌匾)

歌謠識字:幾隻小雞嘰-嘰-嘰,一羣小鳥喳-喳-喳。

2.指名分節試讀課文,讀後評議。

3.整體感知:你讀懂了些什麼?

板書:“快樂的小鳥”

“機靈的小鳥”

“愛鳥‘紅領巾’”

4.現在你知道了紅領巾是誰了嗎?所以,課題中多了一個標點符號,那就是雙引號,表示這裏的紅領巾指的是少先隊員。

(三).學習第一小節:可愛的小鳥

1.師:清晨,太陽慢慢地張開了笑臉,寂靜的大森林熱鬧起來了,你聽,誰來了?(幾聲鳥叫)讓我們來看看這些小鳥吧!

你看到了什麼?或你覺得這些小鳥怎麼樣?(可愛機靈活躍快樂開心)

2.清晨,這些可愛又機靈的`小鳥在森林中幹什麼呢?請小朋友們打開書126頁,自己讀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通順,遇到生字多讀幾遍。

3.它們在林中幹什麼呢?指名說。

(1)多麼快樂,多麼活躍啊!自己讀讀這些詞語吧!(出示詞語:唱歌,嘰嘰喳喳蹦蹦跳跳蓬鬆撲棱棱捕捉害蟲)

(2)誰來帶大家讀讀?

(3)開火車讀

(4)你能用上面的詞語來說一句話嗎?理解“蓬鬆”的意思。它的反義詞是什麼?

4.誰願意用朗讀把可愛的小鳥帶給大家?(指名讀,隨機正音)

其他的小朋友邊聽邊想,你覺得這是一羣怎樣的小鳥?你想怎樣去讀呢?

嘰嘰喳喳:唱歌多麼快樂啊。(應該讀得歡快)。

蹦蹦跳跳:小鳥跳得多麼輕巧啊。(應該讀得輕快)

一會兒一會兒多麼自在,多麼悠閒啊。

多麼可愛的小鳥啊!誰再來讀一讀。

1.指名後師生對讀

2.和你的同桌讀一讀

(四)寫一寫:理躍捉

  七.說板書設計

“紅領巾”真好

少先隊員

可愛的小鳥

機靈的小鳥

愛鳥的“紅領巾”紅領巾

  二年級上冊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這篇課文以“誠實”爲主題,講述了一位名叫珍妮的小姑娘在工藝館參觀時,由於被布娃娃的美麗所吸引而悄悄拿走了布娃娃。她身心飽受痛苦,最終,在還回了布娃娃之後,又找回了從前的快樂。告訴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是一種誠實的行爲,誠實的人才能生活的快樂。文章雖短,但卻是一篇情文並貌、引人深思的好文章。

  二、說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閱讀教學的主要任務是指導識字、寫字、朗讀、背誦訓練;教學中以讀爲主,引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在讀中感悟。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兒童的認知特點,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

1.知識與能力:認字13個,能選擇不同的方法識字,並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過程與方法:倡導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以讀代講,學習在閱讀中想象,結合自身體驗理解課文,明白道理。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閱讀,讓學生懂得勇於承認錯誤是誠實的行爲,誠實的人才能生活得快樂的道理。

教學重點:會用不同的方法識字,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結合自身體驗體會珍妮複雜的心情。

  三.說教法

由於低年級兒童的認知特徵,學生往往對故事內容比較感興趣,而對人物心理體驗較

少。因此,教學時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並善於撥動學生心靈的琴絃,將“讀課文”與“生活感悟”融爲一體。

  四.說學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尊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鼓勵他們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的信心與能動性;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入情入境地讀,在讀中感悟;最後,通過啞劇表演的形式,讓學生深刻理解課文內容,體驗人物情感。

  五.說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布娃娃,多媒體課件

  六.說教學程序

這篇課文的教學,我設計瞭如下四大環節:

(一).談話導入,激發情感

語文課標指出:教法的選擇,必須密切聯繫學生的經驗世界和想象世界,這樣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慾望。因此,我設計瞭如下的導入方式:

(出示手中的布娃娃)“同學們,老師手中拿着什麼?”學生回答。師板書“娃娃”,師再問:“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娃娃?”學生在補充課題的同時,也進行了擴詞訓練,加強了語言積累。老師選擇“可愛的”一詞板書完整課題《可愛的娃娃》。再啓發提問:“如果你有了這樣一個可愛的娃娃,你的心情會怎樣?”學生回答:我會很高興,很快樂,很幸福,我的心裏就像喝了蜜一樣甜……師話峯一轉:“然而,有一個叫珍妮的小姑娘,她得到了這個娃娃,卻變得不快樂了,這是爲什麼呢?咱們一起到課文中尋找答案,好不好?”

布娃娃是課文的主要線索,對於學生熟悉並喜愛的事物,課文裏與現實中卻產生了情感反差。利用這種情感的碰撞,使學生產生探究慾望。

(二)讀文識字,積澱情感

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一旦對學習對象產生興趣,就能主動排除各種外界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因此,在這一環節中,我首先請同學們輕聲讀文,邊讀邊畫出自然段序號,同時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字。然後引導學生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字,並試着有感情地朗讀“渾身溼透、又冷又餓、心驚肉跳”等詞,做動作理解“盯”字,爲後面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打下基礎,使教學重點有了訓練坡度。在這一環節中,要注意對生字掌握較好的學生及時予以肯定和鼓勵,讓學生體驗到自主學習的成就感。

(三).精讀品悟,體驗情感

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爲,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而應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活動和情感體驗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這一環節中,我注重對閱讀方法的指導,引導學生在讀中感悟。

1.在學生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試着用“誰、在什麼地方、做了什麼、結果怎樣”這種句式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培養學生從整體上把握課文的能力。

2.引導學生用默讀的方法將課文內容讀通、讀懂。做到“字字入目,句句入心”。邊讀邊找出自己最喜歡的自然段。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在課文的重點部分——第四自然段,播放多媒體課件(電閃雷鳴的場面)創設情境,在讀中體驗珍妮由不安到害怕再到心驚肉跳的心理變化過程。

4.在學生準確地把握人物心理之後,鼓勵學生試着用動作、眼眼神、表情等肢體語言,通過啞劇的形式表演課文第四自然段的內容。

5.在學生表演之後,啓發學生由文本內容想開去:“媽媽看到女兒‘哇哇大哭’,會怎樣說,怎樣做呢?”

6.最後由“珍妮又變得活潑快樂了。”迴歸文本。引導學生初步體會一下“首尾呼應”的寫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昇華情感

這樣以讀代講,讀想結合,通過朗讀感悟、角色體驗、啞劇表演,讓學生將自己和課文中的形象合而爲一,啓發學生思考:“你覺得珍妮是一個怎樣的孩子,如果她就在你身邊,你願意和她做朋友嗎?”這樣不只讓學生學到知識,還把情感目標落實到每個個體身上。

這一板書設計,不但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十分簡明地體現在黑板上,更容易讓學生理解課文的內涵——“可愛的娃娃”不但指美麗的布娃娃,還指知錯能改的小姑娘珍妮,更指每一個能做到這一點的孩子。

結合這個板書設計,我設計了這樣的結語:“有一個叫托爾斯泰的大作家曾這樣說過:人不是因爲美麗而可愛,而是因爲可愛才美麗。通過今天的學習,讓我們都來做一個誠實的人,一個可愛的人,一個美麗的人,一個快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