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說課稿 > 《醉翁亭記》優秀說課稿

《醉翁亭記》優秀說課稿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25W 次

作爲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優秀的說課稿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醉翁亭記》優秀說課稿,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醉翁亭記》優秀說課稿

  一、說教材

(一)課文在本單元所處的位置及單元教學目標

《醉翁亭記》是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講讀課中的一篇。本教材從這一冊開始,文言文采用集中編排方式。本單元所選課文多爲古代遊記或名勝記,都是歷來傳誦的感事抒懷、借景言情的名家名篇,如《小石潭記》、《岳陽樓記》等。《醉翁亭記》是歐陽修被貶滁州時的作品。作者因參與政治改革而被貶,但表現出了樂觀曠達的情懷。他寄情山水,與民同樂又自得其樂,以自己的行動實踐着儒家仁愛的社會理想,把對山水對民衆的愛傾注到這篇酒後的記遊文字中,如詩如畫。

本單元的主要教學目標是:藉助提示、註釋和工具書讀懂課文,體會遊記散文借景抒情的特點;學會品味詩文名句的思想感情,結合親身體驗加深理解。

(二) 本課設計思路及教學目標、重點難點的確立

“課標“規定文言文的教學內容和要求,重點要放在熟讀和背誦上,在此基礎上基本理解課文的內容。基於此,本文教學從讓學生熟讀課文起始,通過反覆誦讀,使學生對課文大意有個初步感知;然後,指導學生以四人小組和全班討論的形式,疏通全文大意。背誦一定量的名篇,對學生是終生有益的,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本文內容和寫法上,有很多值得研究或教讀的東西,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確定讀、背爲本課教學的第一重點。同時,並不忽視引導學生對全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只不過處理上採用了較爲簡潔的思路而已——抓住一個“樂”字,體會作者所樂的內涵。應該說,學生能夠理解了這個“樂”,也就基本上理解了全文內容。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積累文言詞彙,背誦全文。

2. 技能目標: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3. 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教學重點:(1) 積累文言詞彙,背誦全文。(2)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

教學難點: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教課類型:講讀課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

  二 、說教法

本課主要採用朗讀法、討論探究法、讀寫結合法等教學方法,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學生的學習情緒直接影響學習效果。此外我還採用了通過以多媒體爲教學手段的情景教學法,創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利用圖片鞏固背誦,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誦讀法:“三分詩七分讀”,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範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注重在誦讀中體會語感,把握作品的思想內涵和藝術風格;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討論探究法:教育教學的主體是學生,我結合對研究性學習理論和教學過程最優化理論的認識,本堂課主要採用討論式進行教學。討論是必須問題爲中心,在教師引導下進行師生和生生的對話、它旨在鼓勵學生髮揮學習的主動性,學會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去辨析、去歸納,因此又是結合了問題探究法。在討論探究中使學生互相啓發,糾正偏頗,彌補缺漏;

讀寫結合法:注重讀寫結合,在熟讀基礎上,讓學生髮揮想像想象寫作法對課文段落進行想象寫作訓練,不僅有助於加深對理解課文寫景抒情手法的理解,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說學生

假設是常態教學下的普通班級

初二的學生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於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他們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即“也”“而”的使用,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背誦、翻譯、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但由於本單元文言文首次採用集中編排方式,且所有的課文都有背誦要求,因此不斷激發學習興趣及成就感成爲必要。另外,初二的學生正是人生觀、價值觀初步形成的關鍵期,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同樣至關重要,這也是課標中所說的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四、說學法:

主要採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根據本文篇幅較短又是淺顯的文言文的特點,課前預習和自學是必須的,自學指導的要求是利用工具書和註釋疏通文意。在課堂上,通過誦讀和討論去推動學生思考,感受文章的內容,讓學生自主進入文本,讀出感受,發現問題,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探討解決問題,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探究的能力。此外,還有朗讀法、比較法、體驗反思法等。

  五、教學程序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本課時重點突破了教學目標一)

複習《滁洲西澗》導入,媒體展示醉翁亭自然風景畫面,引出作者。

學生介紹“我所知道的歐陽修”,師補充文章背景。

(設計意圖: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於興趣,興趣對學生學習有促進作用。”因此,在設計導語時,儘可能引起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以此導入課堂學習,既複習了要求背誦的古詩又激發學生對課文、人物的興趣,調動學生思維。對作者的介紹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示範背誦,正音

教師背誦全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教師用語言激勵學生,請學生給老師挑刺(教師故意讀錯某個詞),歡迎學生與教師競爭,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聽讀中,同時又能激起學生要當堂背下短文的興趣與信心。

(三)整體感知,學生朗讀

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應反覆進行,引導學生採用輪讀、個讀、聽讀、小組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感到以讀爲樂,做到五分鐘內至少讀三次。在學生朗讀時課件展示朗讀小提示,幫助學生更好把握21個“也”和25個“而”字。因爲這正是初中階段應重點掌握的文言虛詞,也是考試的重點。

(四)小組合作,疏通文意

1.合作學習。

二人合作,參考註解,疏通全文大意。沒有註解的語句,憑藉學過的文言常識解決或查閱工具書解決;解決不了的,畫下來,待全班集體討論解決。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書上註解和工具書獨立學習,這也是在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設立二人小組來討論全文大意,是爲了互相啓發,並利於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集體解難。

各小組提出在疏通文意中遇到的問題,集體討論,教師適時點撥或給予解答。旨在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詞語小結。(用多媒體課件歸納總結,並要求學生落實記在課本上,聽寫結合,加深學生印象,避免了課上熱熱鬧鬧,課下迷迷糊糊的情況。)

(五)再讀課文、學生背誦

學生在經過反覆的聽讀與朗讀之後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課文大意,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即時背誦,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引導以短文的內容。此環節可保持學生高漲的熱情,便於短時記憶的發生與鞏固。

(六)佈置作業:

1. 背誦課文

2. 將文中“若夫日出而林霏開……而樂亦無窮也”一段所寫的“朝暮”、“四時”的景物特點用現代漢語加以具體描寫,寫成300字左右的短文 第二課時

設計意圖:

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課程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大多數的閱讀文章都包含着濃厚的感情色彩,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語文教育應該注重教學過程對學生的薰陶感染。教師在閱讀教學中要努力引導學生體驗文本中蘊藏着的感情,在體驗中拓展自己的視野,提出自己的看法,說出自己的感受。

一、背誦課文,檢測詞義

(設計意圖:鞏固舊知,既檢測了學生詞語的掌握情況又完成了“評價手冊”上的練習)

二、合作探究、研討課文

(設計意圖:文言文的學習一定要落實到實處,本說課設計針對的是常態教學下的普通班級,這又是一篇極好的的散文,是學生模仿寫作的範文。因此採用逐段學習的方式具體落實,進而幫助學生水到渠成的理解文章的主題和寫法。當然四段並非平均着墨,重點放在第二節的講解,這有利於教學難點的突破。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倡導問題教學法,認爲這種方法可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有利於學生遷移能力的形成,有利於學生創造性的培養。因此,我在各段學習中向學生出示了具體的問題,引導學生獨立地深入地探究文本。)

我想突出的是本環節有這樣幾個亮點設計:

1. 每段均配有相應的精美圖片,較好的創設了情境,再現了文中的人、事、景,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視覺感官,促進對課文內容的記憶,加速背誦突破教學重點。

2. 對文中成語的理解和歸納落實的較實,成語往往就是來源於古詩文,這樣的歸納整理更便於學生對成語的積累,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爲寫作水平的提高達下了基礎。

3. 讓學生分別說出描寫四季景色的詩句,這既能加深對課文中景物描寫的理解,同時也是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

4. 當堂交流練筆培養了學生寫作和表達能力。在朗讀理解文章的基礎上,學生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並學以致用嘗試片段寫作,再在課堂中大聲的朗讀,不僅較好的將讀寫說的能力的培養結合在了一起,而且激發了學生的寫作和表達慾望,增強了自信心。

教學難點:“理解本文景物描寫的方式和作用並嘗試在寫作中使用”得到了突破。

三、把握主旨、小結全文

理解文章主題,緊扣一“樂”字。這是教學目標二也是教學重點之一,爲了突破這一目標我設計了兩個問題:

1. 作者到底在“樂”些什麼?找出有關語句說說理解。

2. 本文的醉翁之意在何處?

再通過板書加以歸納明確,體現了從文本中來到文本中去的思想。

對聯是初二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也是近幾年中考出現的較多的語言運用題。因此我設計了“根據《醉翁亭記》的內容,完成下列對聯。

歐陽修與百姓同樂——范仲淹先天下而憂

岳陽樓上范仲淹作文寄情——醉翁亭中歐陽修飲酒寓意“

這一環節不僅複習了對聯這一知識點,還將本課和《岳陽樓記》做了比較閱讀,使得本單元的學習成爲了一個整體。

四、拓展延伸、體驗反思

封建社會,很多文人騷客面對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對社會現實,或憤世嫉俗,退隱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謀其政;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或進退皆憂,以天下爲己任。比如歐陽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屢遭嫉恨,被貶滁州,卻能夠寄情山水,與民同樂;范仲淹,憂時傷世,倡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對以上幾種人生態度你有何評價?你更欣賞哪種人生態度?歐陽修、范仲淹的生活態度對你有什麼啓發?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倡多角度有創意的閱讀,並且強調聯繫生活,有自己的情感體驗。故設置這一環節,使學生通過對問題的討論,甚至是辯論,進一步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初步確立正確的價值觀。)

五、佈置作業

1.默寫課文

2.完成課後“研討與練習”三(區分詞和散文的不同寫法,有一點自己的體會)

3.比較《醉翁亭記》《岳陽樓記》兩篇古文在思想內容上的異同(學有餘力的同學完成)

資料鏈接

《醉翁亭記》選自《歐陽文忠公文集》,作者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江西永豐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四歲喪父,家境貧寒,母以荻杆畫地教讀。24歲考取進士,先後在地方和朝廷任職,官至樞密副使、參知政事(副宰相)。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革。他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所作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