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心得體會 > 《家》讀書心得體會15篇

《家》讀書心得體會1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好好地寫一份心得體會,這樣有利於培養我們思考的習慣。那麼好的心得體會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家》讀書心得體會,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讀書心得體會15篇

《家》讀書心得體會1

千家詩》和《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經》是我國古代學生啓蒙讀本,流傳很廣,影響深遠。作爲國學經典和文學藝術瑰寶值得當代青少年細細品嚐。

捧着這本薄薄的《千家詩》,傳來一股久遠的氣息。這本書的年齡是我的兩倍,裝幀從右向左,文字是豎體,泛黃的書頁上留下了時光的印記。

書中收錄了唐宋兩代的七言和五言的絕句和律詩,有的借景抒情,有的託物言志;有的感嘆懷才不遇,有的表達思鄉惜別之情。由於是啓蒙讀物,大多內容淺顯,語言優美。描景的以描寫春天景物居多,其中寫早春景色最多。“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多妙!遊絲般的春雨滋潤萬物,新草初長,遠看綠成一片,近看卻發現只有稀疏的`綠色夾雜在其中,抒發了作者歡喜之情。“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李白不愧爲詩仙,儘管眼前不得志,他相信自己一定能乘風破浪,建功立業,到達理想的彼岸。“癲狂柳絮隨風舞,輕薄桃花逐水流”作者杜甫將柳絮桃花比作人,用“癲狂”“輕薄”來形容,後來桃花柳絮也就成了一般勢利小人的代名詞。

當時居住在成都草堂的杜甫,憂國憂民,懷才不遇,此詩寄託了詩人對黑暗現實的深刻不滿,和政治理想不能實現的苦悶。“因過竹院逢僧話,又得浮生半日閒”作者長期不得志,到了暮春時節,偶然登山覓春,與山中僧人閒話,不知不覺在紛擾塵世中得到半日清閒。意境悠遠,渾然天成。“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樸素直白的語言,意義惜別之情溢於言表,令人動容。

只是這些優美的詩句,只有中國人才能得到它的精髓。第一,古詩聯繫着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悠久歷史,融合了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其次,古詩很講究平仄,韻律,對仗工整,讀來朗朗上口,富有韻律美,有些詩本身就被用來彈唱,如樂府詩。古詩也很講究用字,古代有“一字師”的典故。如“僧敲月下門”的“敲”,“春風又綠江南岸”的“綠”都十分傳神。若不懂中國的歷史文化和古漢語,是無法理解的。若將古詩翻譯成外文,則只能讓讀者知其大意,卻味同嚼蠟,無法領會古詩本身的魅力了。

古詩確是中國獨有的藝術瑰寶,我們應將它不斷地傳承、發揚。

《家》讀書心得體會2

《百家姓》是一本大家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一本書,在相當長的時間裏,被當作少年兒童的啓蒙教材。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看到小孩子在學堂裏背誦“趙錢孫李、周吳鄭王。”

今天我讀了《百家姓》,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也知道了爲什麼要叫百家姓,而不叫千家姓,萬家姓。之所以叫百家姓,是因爲在以前的時候算出大概只有400多個姓氏,所以才叫百家姓。《百家姓》使我知道了中國人的姓氏非常多,還有許多稀奇古怪的姓,我還知道了中國人的姓氏中有57個是複姓。如:司馬、諸葛等,這樣的姓。通過查閱《百家姓》,我知道了我的班主任談老師的姓排在第117位,我的姓排在第64位,媽媽的姓排在16位。真是太有趣了!而且中國的每一個姓都有一個小故事。比如“趙”這個姓的故事是這樣的:周穆王到崑崙山見王母,乘坐的.是8匹駿馬拉的車,駕車的人就是造父。造父因爲有功,後來就被封在趙城,造父的後代就封地爲姓,世代姓趙。造父的第五代世孫趙雖作了晉朝的大將軍,而趙雖的後代又建立了趙國。趙國是戰國時期最強盛的七個國家之一。這就是“趙”的故事。

《百家姓》記載了華夏子孫的來歷和姓氏名稱的來由。閱讀《百家姓》,不光知道了中國到底有哪些姓氏,還了解到祖先的生活,滿足了我的好奇心。

《家》讀書心得體會3

親愛的讀者,看到“家”這個字,你們一定會想到一個溫暖的地方,一個充滿愛的地方。再想想“肩挑一個家”這五個字,讀者們一定會想到自己的爸爸,因爲在一個家庭裏爸爸是家裏的頂樑柱。不過,不是隻有爸爸才能肩挑一個家,小孩子也可以的哦!

我說的這個小孩子就是胡繼汕,胡繼汕出生不久,媽媽就得了一種運動神經損傷的病。爲了給媽媽看病,胡繼汕家債臺高築。迫於無奈,爸爸只能出去打工,照顧媽媽這個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胡繼汕的身上。

他們家雖然窮,但沒有失去愛心。最令我感動的地方是:星期六,胡繼汕看了四川汶川地震後慘不忍睹的場面,他看不下去了,拿起一個袋子出去了……“孩子,拿去吧。”一個老爺爺給了胡繼汕幾個瓶子。胡繼汕連忙說:“謝謝您,老爺爺。”

第二天,胡繼汕把錢放進了投錢箱,同學們一看,“哇,三十塊。”老師也非常驚訝。她對胡繼汕說:“你家經濟也困難,你有這份心意就行了,錢你就拿回去吧。”“不行”胡繼汕堅定地說“連拾破爛的老爺爺都幫我,現在別人有難了,我怎能袖手旁觀呢?”

讀到這一段,我非常敬佩他,我們在別人有難的時候,就得幫助別人,那麼在我們有困難時,別人也會幫助我們。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就會變成人間天堂。

《家》讀書心得體會4

最近一段時間,我正在看《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這套書籍,其中有一篇文章我非常喜歡,那就是“東漢的發明家”。現在讓我來講給你們聽聽吧!

從前的人們過着勞累而又艱難的生活:因爲沒有造紙的技術,人們也不會印刷,他們只能將字刻寫在木板或者竹筒上,這樣的書籍很重,讀起來也不方便,更不利於隨身攜帶;沒有指南針,人們有時候很難分辨方向,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或哪個地方會發生地震……到了東漢時期,有個叫蔡倫的人發明了造紙術,製造出輕巧而又方便的紙張;張衡發明了渾天儀和地動儀,可以幫助人們瞭解天象、預測地震。

張衡是我最喜歡也最佩服的人了。他精通天文,所以曾被派去負責觀察氣象。他發明的地動儀是這樣的:一個“水壺”四周排列着整齊的八條龍,表明有八個方向,每條龍下面都正對着一隻蛤蟆。如果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哪條龍嘴裏的.銅球就會被吐出來掉進下面的蛤蟆嘴裏。有了地動儀之後,人們可以提前探測到地震的發生,做好防範準備,這樣可以減少對人類的傷害,挽回很多損失,真是了不起的發明啊!

還有很多的發明家,他們都很偉大,我非常佩服他們,因爲他們給人類解決了很多問題,讓人們生活的更方便也更幸福,後代人永誌不忘。所以,我們在享受現在的便利生活時,也要想起這些偉大的發明家哦!

《家》讀書心得體會5

暑假裏,我讀了一本書叫《百家姓》,裏面有各種各樣姓氏的起源,非常有意思。此外,我感到受益匪淺。

《百家姓》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讀了《百家姓》,我知道了每一個姓氏都有不同的歷史和故事。我們周圍的各個不同姓氏的同學,不管家裏條件如何,學習成績怎樣,可都是名人之後啊!所以我們不可以小看自己,要以那些歷史中的傑出人物爲榜樣,不怕困難,努力學習,給自己的.祖先爭光。下面我來介紹一下我的姓氏吧。我叫徐雅茹,姓徐名雅茹,我就給大家講講“徐”這個姓氏的來歷吧!遠古時代,東夷部落首領伯益的兒子,因爲父親幫助大禹治水有功,被賜封在徐地,建立了徐國。春秋時期,徐國被吳國所滅,徐國的後裔爲了時刻牢記祖先的功績,就用國名“徐”作姓氏了。

現在,大家知道“徐”這個姓氏的起源了吧?如果你想知道更多姓氏的起源,就來看《百家姓》吧!

《家》讀書心得體會6

記得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什麼是生活?生活就是不可抗力,它就是合約裏唯一一條也是永遠都會存在的那一條無人可以更改的霸王條款。”我一直不相信這句話,甚至是不同意的。我始終堅信着:生活是可以靠人來改變的,人是可以做生活的主人的,因爲“人定勝天。”

《家》這本小說以五四運動浪潮波及到的滯塞內地四川成都爲背景,真實的描述了高公關這個“詩禮傳家”,“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沒落分化過程,揭露了封建專制的腐朽本質,控訴了封建家族制度,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的罪惡,頌讚了年青一代的反抗精神。作者寫作這篇小說,一是表達了對封建制度的憎恨,“宣告一個不合理的制度的死刑,來向一個垂死的制度叫出我的控訴”;另一個是爲青年一代呼籲,“要爲過去那無數的無名犧牲者‘喊冤’,要從惡魔的爪牙下救出那些失掉了青春的青年。”由於歲對舊制度的深惡痛絕,對廣大青年的誠摯熱愛。

作者通過《家》向舊社會舊制度進行猛烈抨擊,生動形象地揭示出封建宗法制度必然滅亡的命運;並通過對青年一代勇敢抗爭的描寫,展現了在嚴密殘酷的黑暗王國裏放射出的一線光明,使《家》充滿了信心,希望和力量。作者說過:“無論在什麼地方總看見那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動盪,在創造它自己生活的道路。”《家》也正是表達了這種不屈於命運安排,渴望征服生活,創造生活的精神和意志。生活中,處處充滿了挑戰,處處有激流,也許有人說:“我們應該隨遇而安。”這不乏也是一種生活態度,平靜安穩。但我想問:“我們爲什麼要有生命?”“我們生活來做什麼?”難道就是隨波逐流,隨遇而安嗎?羅曼羅蘭說過:“我們來到這個世界,爲的是來征服它。”我認爲他說的不錯。生活的.激流永遠動盪着,並不曾有一個時間停止過,而且它也不能夠停止,沒有什麼東西可以阻止它。在它的途中,它也曾發射出種種的水花,這裏面有愛,有恨,有歡樂,也有痛苦。生活中,我們應時刻懷有一顆戰鬥之心,去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即使不知道前方等待着我們的是什麼,但自信,充滿戰鬥力是我們應時刻保持的態度,並且在戰鬥的過程中吸取一些教訓,總結一些經驗,爲下一站的到來做準備。即使面對挫折,也應該越挫越勇,甚至要感謝失敗,是它們,讓我們成熟與成長。

山中的激流不會因爲一瞬間的阻礙而停止動盪,它們會竭盡全力創造出自己的道路,通過亂山碎石中間。那面對生活的激流,我們又該如何呢?難道是將自己與世隔絕,任激流在周圍澎湃嗎?任生活所左右嗎?有人說過,路本沒有,因爲走的人多了,便成了一條路。路是人走出來的,那生活不也是嗎?面對生活,我們應將自己放在主動的位置,去征服生活,在時光的磨礪中學會生存,在生活的激流中學會成長!

《家》讀書心得體會7

“母愛,友愛,真情。”這就是黑熊舞蹈家告訴我們的。而這短短的幾篇文章中,我感觸最深的是《北極熊飄逝的.母愛》。情節環環相扣,而結局出人意料的悲哀。

北極熊珍寶愛子如命。當它的乳房分泌不出乳汁時,它用尖銳的爪子使勁地抓自己乳房,用乳房滴出的鮮血,來餵養北極熊寶寶北斗星。從北斗星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它就寸步不離地守在北斗星身旁。晚上睡覺時,它不再四仰八叉,靠坐在水泥柱子上,抱着北斗星,睜大了眼睛,生怕自己的小寶貝被搶了去,還要一直熬到半夜。附近的狼舍傳來一聲狼嗥叫,都會把它驚醒。不僅如此,有一次,北斗星不知怎麼搞的,小鼻子撞到了樹節疤,哇哇地叫喚起來。珍寶氣極了,發出一聲驚天動地的嚨叫,向樹樁一頓撕咬,還不解氣,超重量級的身體猛撞過去,樹樁被攔腰撞斷了。

珍寶一會兒幫北斗星趕蚊子,一會兒幫北斗星排泄,一會兒教它爬行,一會兒防範陌生的氣味,一會兒又要給北斗星淋浴降溫……郭大嫂便在第二隻北極熊寶寶亮晶昌出生後,用牛奶代替熊奶,人工按摩幫小熊排泄。她原想,這樣就能讓珍寶好好休息了,可不料想卻釀成彌天大禍。

故事的結尾寫得很棒,沒錯,從某個方面來講,郭大嫂是好心辦成了壞事,扼殺了偉大的母愛。

《家》讀書心得體會8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兒童讀物《百家姓》,作者是北宋年間吳越錢塘地區的一位儒生,全書一共涉及到504個姓氏,以此排列,宋朝的皇帝姓趙,所以趙排在了第一位。《百家姓》裏從各姓的來源、名人、名事來演說他們的歷史和名人故事。比如說我爸爸姓謝,關於謝氏起源有3種說法:

1、謝姓出自姜姓,是炎帝后裔申伯的後代。

2、出自任姓,爲黃帝之後。相傳黃帝之子25宗。

3、爲他姓改爲謝姓。

據《舊唐書不文苑傳》,衛州人謝偃之本爲鮮卑族人,姓直勒氏,後改爲謝氏,亦爲河南謝氏。主要以廣東、江西、湖南等分佈較多,約佔全部謝氏人口的'36%,安徽的謝氏人口分佈相對較少,但我的家鄉有一個村子全部是謝氏家族,聽爸爸說,我們就是爸爸的爺爺輩從那裏遷來的,現在我們都還有聯繫呢。

謝姓歷史悠久,傑出人才不絕於史,從古到今出了不少名人呢。如古時候東晉的謝安,曾率領弟謝石、侄謝玄、子謝琰迎戰苻堅的百萬大軍,在淝水一戰中大獲全勝,使晉室贏得偏安於江左的機會,謝氏家族從此也成爲東晉的高門世族;南朝詩人謝靈運開創了中國山水詩一派,世稱“大謝”,其後人謝朓,則爲永明體作家中的代表詩人,世稱“小謝”,二人在我國古代文學史上都佔有重要的地位等、當代有中國音樂人、歌手、詞曲唱作者、演員、老闆、商人、特效製作人、青年企業家、朝霆創始人的謝霆鋒;出生於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的著名主持謝楠及著名的模特謝東娜等等許多名人。我們學校也有幾名謝姓的同學,想不到我們謝氏家族有那麼多傑出人物,我要以他們爲榜樣,不怕困難,努力學習,好好生活,要對得起自己的姓氏,不給自己的祖先丟臉,立志長大後爲家族爭光,做社會有用的人才。

讀了《百家姓》,我感覺有了動力,有了奮鬥的目標,對自己的謝氏產生了自信和自豪。

《家》讀書心得體會9

巴金寫的《家》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一個大家庭,本來充滿着歡聲笑語,卻不斷從裏面冒出兩個邪惡的字:封建。爲什麼男色兒要留辮子?爲什麼丫環剛過18歲就被逼的嫁出去?爲什麼男女不能同等,等等。但這也是社會的封建、自私。不就是把丫環賣給了一個有錢人的老闆,賺來能買兩個丫環的錢嗎?

《家》的主人公爲覺新、覺民、覺慧、鳴鳳。在我的映象中,有一節是專門寫覺新的。覺新是淑華的大哥,自母親去世後,十九歲的他便大步地走進社會了。承擔了這整個家的生活與經濟。在和平的、愛的表面下,他看見了仇恨和鬥爭,而且他自己也就成了人們攻擊的.目標。當然爲了這個家,他也放棄了去德國留學、上海或北方的美麗夢想,始他在痛苦中去上工作,去結親,去流淚。而鳴鳳也算得上是一位值得欣賞的人,她雖然是一個婢女,但她卻堅持愛着三少爺覺慧,並在嫁給其他人時,不能和自己的心愛的人在一起,重選擇投湖自殺。覺慧是一個負有愛心的,但卻滿腦子有許多思想,在過節時,人拿炮炸表演人時,其他人覺得很好玩,而覺慧很同情地說:“我覺得他們太可憐了。”而看着自己心愛的人被別人罵,自己卻什麼也不能做,開始想:“要是她(鳴鳳)外於琴姐那樣的環境呢?”

我印象最深的是覺慧與鳴鳳。覺慧的周圍是無邊的黑暗,但他並不孤獨,他有着獨特的民主思想,這樣思想不斷的延伸到周圍,值得我學習的是他喜歡讀書讀報,沒事就寫稿投稿,來假造新的思想。鳴鳳是一個很也愛,信念堅定的人,她雖然沒有文化,但她和覺慧都有獨立的思想,更讓我佩服的是她雖然沒有文化但是非常好學,很聰明。

不要以封建思想來考慮家庭與孩子的問題,這樣會使社會腐敗。

《家》讀書心得體會10

夏日的午後,陽光暖軟,從窗縫和門縫後悄悄溜進來,在地上、牆上留下影跡,一排排,整整齊齊,像琴鍵一樣。我左手託着下巴,另一隻手輕輕翻動《千家詩》的書頁。

還記得那個酒入愁腸,七分化爲月光,餘下三分化爲劍氣的李白嗎?“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是他在讚美楊貴妃的傾世姿容。“一爲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是他流放夜郎時依舊孤傲清高的性情。“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是他背井離鄉,想大醉一場,忘卻對故鄉的思念,豪情萬丈。“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是他送別朋友時的依依惜別之情。鄰家傳來一首《長安憶》,清麗傷感的`音調讓我恍若夢迴大唐,好像看見李白衣袖飄飛間留下一片康橋彩雲。李白的詩詞或華麗,或浪漫,或豪放,都令我回味無窮。

讓我最欣賞的是孫逖的《宿雲門寺閣》。“香閣東山下,煙花象外幽。懸燈千嶂夕,卷幔五湖秋。畫壁餘鴻雁,紗窗宿鬥牛。更疑天路近,夢與白雲遊。”雲門山下,縷縷佛香繚繞着寺閣,繁花如煙似夢,飄渺夢幻,那裏幽靜美麗得如同世外桃源。紅日漸漸西沉,晚霞把天空渲染得流光溢彩。寺閣懸起燈盞,四周的山峯高大險峻,像一道道屏障。寺閣的布幔又被捲起,與五湖的秋色相對。壁畫褪去了往昔華麗鮮亮的顏色,只剩下了南飛的鴻雁。不光是詩人,我也懷疑天路是否已近在眼前,與白雲同遊天界。這樣的美景,怎能不讓人陶醉?

猶記當時年少,窗外傳來朗朗讀詩聲,未脫去童稚的調兒撥動了我的心絃。那來自遙遠時空的淡淡情思,如同一位手執書卷的美人,驚鴻一瞥,天地頓時失去了應有的顏色。

漸漸長大,不再滿足於搖頭晃腦地讀詩、背詩,便拿着毛筆學學那些儒雅的詩人,抄詩、品詩,有時也會幼稚地寫寫根本就不成調的小詩。每當筆尖輕輕掠過紙上,墨汁流淌,形成字跡,心裏就會產生一種極大的滿足感,彷彿一筆一生蓮,筆筆蓮花開。

有時看着一首首詩詞,心裏也會做做夢。遠離俗世的喧囂紛擾、燈紅酒綠,在青山隱隱、綠水悠悠的地方駕一葉扁舟,獨自一人遨遊天下,尋一尋謫仙人李白,討一壺陳年佳釀,繡口是否也能如他一般吐就盛世雲煙與繁榮;見一見陶淵明,體驗一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隱居生活。

不得不承認,詩詞就像一杯香茗,氤氳着久久不散的醇香;不得不感慨,人生路漫漫,若能詩詞常駐,詩情永駐,也算幸事!

陽光輕笑,從指尖,從書頁上跳躍。詩詞傳唱千家,古典魂韻流傳千古。我願在這慵懶的午後,捧一卷清雅的《千家詩》,偷享清歡樂浮生, “風也蕭蕭,雨也蕭蕭,瘦盡燈花又一宵”。

《家》讀書心得體會11

書桌上的它,分外顯眼,那是我情有獨鍾的《千家詩》。就在這本書裏,我第一次覺得,詩歌是那樣的美好。

我輕翻書頁,步入了那個詩歌的年代。

矮矮的平房,成蔭的柳樹,樹下乘涼的,會是陶淵明嗎?一襲白衣,一壺老酒,那月下獨酌的,是李太白的.身影嗎?早朝之上,慷慨激昂主張變法的,是王安石嗎?被貶後,獨坐小舟,借酒消愁的,會是蘇東坡嗎?竹林裏,獨自撫琴的,是王維嗎?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遠遠地瞧見,木門前徘徊的,一定是崔戶那落寞的背影;“雲淡風輕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春日午後遊走於花叢中的,不必說,定是程顥在欣賞風光;“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在錢塘湖邊品味春光,白香山,也是在那樣一個初春的日子,寫下了這樣的詩句吧;“天街月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千年前的唐宮,會有人知道那個宮女的心酸嗎;“有約不來過夜半,閒敲棋子落燈花”,趙詩秀就在那仲夏的夜晚,靜靜地等待友人的到來;“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唐朝的春節,也是像如今一般熱鬧非凡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瞭,大街上,也是冷冷清清……

我就這樣在那詩歌的年代彳亍着,突然想起詩歌,對今日的我們,也是那樣的重要。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當你準備浪費糧食的時候,就想想這句吧!農民種田,是多麼不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就是那辛勤的勞動人民,自己默默地工作,換來我們的幸福;“採得百花成蜜後,爲誰辛苦爲誰甜”,這不就是我們敬愛的老師們嗎,孜孜不倦地教導着莘莘學子。

原來,詩歌,離我們那麼遠,卻又那麼近,詩歌見證了數千年的中國,無論是苦難,是輝煌,是滄桑,是淡泊,是熱鬧,詩歌的魅力,永遠是那樣的安靜。

生一爐薪火,泡一杯綠茶,讀一首詩歌,日子,就這麼靜了下來。

《家》讀書心得體會12

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已經是一個五年級的學生了。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工作繁忙的爸爸,勤勞的媽媽,和和藹可親的外婆,還有一個無憂無慮的我。以前的`我總覺得外婆燒的飯不好吃,爸爸媽媽買的東西不好。可是,當我讀完《肩挑一個家》這本美德故事的書後,我發現,當我與這些書中的這些美德少年相比,我的生活實在是太好了。而在這本書裏的美德故事中,讓我印象最深,感觸最深的故事是:“小太陽”。

“小太陽”講的是這樣一個故事:主人公胡繼汕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在他出生不久,他的媽媽就得了一種運動神經損傷病。爲了借錢給他媽媽治病,胡繼汕家欠了很多債。爲了還債,他爸爸只好出去打工。因此照顧媽媽的任務就落在了胡繼汕身上。雙休日,他的同班同學都出去玩了,可他卻在家裏洗衣服、照顧媽媽······有的雙休日,他還出去撿破爛,勤工儉學。在給災區人民捐款時,他家每天生活費只有3元,可他竟然捐出了30元!後來,胡繼汕的爸爸腰椎間盤突出症突然加重。當他爸爸出院後,他則開始照顧癱瘓的媽媽與失去勞動力的爸爸。

當看完這個故事後,我幾乎是熱淚盈眶。而我也覺得我與胡繼汕之間相差的太多了。胡繼汕每天要洗衣服、燒菜,而我不會燒菜,衣服也從來不洗。他要照顧媽媽,而我卻需要媽媽照顧。當需要錢時胡繼汕會自己掙錢,而我們卻是張口就向爸爸媽媽要錢。此時,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自己的生活。我們的生活與胡繼汕相比是多麼的幸福呀!

《家》讀書心得體會13

讀完了《家》,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爲了覺民,覺慧的勝利而歡;還是爲了琴,鳴鳳的大膽而喜;或者是爲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爺的專制受到了打擊而歌……總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難以用言語闡述。

《家》中描述了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家》中讓每有一位讀者熱情,衝動和幼稚,《家》中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給予我們勇於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管碰到什麼坎坷和挫折,都要堅定信念衝下去,千萬別想覺新那樣一生充滿遺憾和內疚。,我的心潮澎湃,不知是爲了覺民,覺慧的勝利而歡;還是爲了琴,鳴鳳的大膽而喜;或者是爲了瑞珏,梅的遭遇而泣;再不然,就是高老太爺的專制受到了打擊而歌……總之,五味瓶打翻的味道,難以用言語闡述。

《家》中描述了封建社會各個階層的生活,《家》中讓每有一位讀者熱情,衝動和幼稚,《家》中讓我們看到了青春給予我們勇於改革和創新的動力,不管碰到什麼坎坷和挫折,都要堅定信念衝下去,千萬別想覺新那樣一生充滿遺憾和內疚。

《家》讀書心得體會14

讀了《家》之後,我久久不能平靜,我爲他們的命運感到悲哀,爲他們的經歷感到難過,爲他們的執着與反抗而感動,閉上眼睛,他們好似就在我眼前,我也好似成爲了他們中的一員,感受着那些淚水,痛苦,在命運裏苦苦掙扎。

《家》以嫺熟的藝術手法,塑造了衆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其中既有專橫,冷酷的高老太爺,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又有敢於向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剛烈丫頭鳴鳳,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珏,以及受新潮思想、嚮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高家是一個封建的大家族,在奉行舊禮教的高老太爺逼迫下,長孫覺新妥協了,放棄了和表妹梅芬的愛情,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娶了素不相識的瑞珏。可最終命運還是給了他致命的一擊,他一生摯愛的兩個女人都在如花的年紀香消玉損了。覺新是一個具有雙重性格的人,他清醒但又軟弱,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和責任最終將他推向深淵,他成爲了家中最大的受害者和犧牲品,愛情的喪失,妻子的死亡,理想的破滅。一個個沉重的打擊如排山倒海般向他襲來,他終於戰勝了自身的軟弱,終於在沉默中爆發,終於選擇了反抗。

封建禮教與新潮思想,壓迫與反抗,這些激烈與深沉的矛盾充斥着整本書,而友情、親情、愛情以及那所有包含着美好、善良以及那所有值得感動的東西卻好似一股股暖流滌盪着這片孤寂,使黑暗中得以浮現出躍動着的星光,並隨着小說線索的行進,慢慢的`發出耀眼的光芒。一個有一個的人因爲黑暗而死,而那些留下的,那些在黑暗與矛盾中潛行着的人卻分明有着一股激流在推動着。這股激流因爲矛盾而真實,因爲矛盾而珍貴,因爲矛盾而深沉,因爲矛盾而被賦於真正的內涵。而人們在這股激流中尋找着新的自我,彌補着情感與思維方式的不足。

在黑暗與矛盾中,那些被激流鼓舞着的人,有的勇敢地保護着自己青春的棱角不被抹去,有的即便被抹去了卻又最終找回;然而這其中最重要的,確是這股激流在本質上教着一代又一代崇高而理性地探求着所有的事與物,追求着理想,追求着自我價值的一種嶄新的體現。因爲追求,因爲崇高,這股激流才永恆地感動着一代又一代,永不停息。

《家》讀書心得體會15

讀完巴金的《家》後,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好比在嚴冬裏往身上澆了一盆熱水,好比在炎夏中赤腳逛街,心中一直有股勁頭在不停的上升。

書中形成鮮明對比的兩個人物,同時也是兄弟的覺新和覺慧,他們雖然出生在同一家庭,但是兩人的思想完全不同。覺新的“作輯主義”和“不反抗主義”使我義憤填膺;覺慧的初生牛犢不怕虎,追求自己的理想,使人感到一點欣慰。因爲懦弱,因爲封建禮教的傳統舊思想,斷送了覺新這個有爲的,年輕的生命。覺新雖然有過嚮往“五四運動新潮”的影響,但是在封建家庭的“孝”道的感染下,在全家的封建思想的帶動中,他放棄了,他不敢說“不”字。當父親決定用抓鬮的方法決定婚姻時,他默認了;當家人要讓瑞鈺到城外生孩子是,他更默認了。當他意識到家庭的,正想追求自己的理想時,梅卻在憂鬱中死去。不久,覺慧又離家出走,這不僅沒使他放飛夢想,卻讓他在失敗的家庭中更加討好每一個人,更加小心翼翼。因爲他在懦弱中更加懦弱。相反,覺慧這個封建禮教叛徒,這個膽大妄爲的`青年卻在不平中走向光明的大上海。離開了這個關着他18年的恐怕的籠子。正因爲有了覺慧,才使這個生氣沉沉的大家庭中帶來了一絲朝氣,一股清風。“無論如何,我不,跟他們一樣,我要走自己的路,甚至於踏着他們的屍首,我也要向前去。”這是覺慧對封建禮教,對就制度發出的一聲警告;“我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把自己的幸福爭過來!”這句話證明了覺慧追求自己理想,是個熱血沸騰的青年。雖然他沒有和鳴鳳結合,雖然他努力的想把腐朽的家庭變朝氣,但是他失敗了,而他在失敗中選擇了離開和放棄,去追尋自己的理想。

許多人在譴責與猶豫中一直沒有正確的選擇。可你要知道“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只要堅持自己正確的理想,不要管別人是如何指責,相信自己,向勝利之門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