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範文 > 演講稿 > 【推薦】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稿3篇

【推薦】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稿3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8W 次

演講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衆,演講人圍繞着主題講話的文稿。隨着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演講稿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稿3篇,歡迎大家分享。

【推薦】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稿3篇

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稿 篇1

作爲一名新時期的幼兒教師不僅要學會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愛是幼教工作者的靈魂,深層次的愛就是要做到尊重幼兒、理解幼兒、善待幼兒。關愛與責任是有機的統一體,愛不等於放縱,更不等於無條件的滿足幼兒的一切不合理的要求,嚴格要求的本身就是愛。愛與理解是我們幼教工作的切入點,我們認爲“幼兒只有在愛的氛圍中,才能獲得安全感、滿足感,從而受到激勵,感到信任”。教育幼兒的前提是愛,有愛才會有理解,有理解纔會有寬容,有寬容纔會接納不同個性的孩子。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我們愛孩子應該是高於母愛的廣博之愛,是奉獻給每一個幼兒的愛,它要求我們做到“良莠兼收” ,應承認差異、正視差異、因材施教,力爭使每個幼兒在自身基礎上實現飛躍,各種能力得以發展,讓歡樂與成功伴隨着每一個幼兒的時時刻刻,教師也在奉獻中實現自己的人身價值。俗語講沒有不好的孩子,只有不好的教育。用一顆慈母之心去關愛幼兒也許比較容易做到,但是在現實工作中,往往需要我們去關愛那些對我們的工作一時不理解,甚至誤解那些家長的孩子,這就更不容易了,這就要求我們幼教工作者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反之很難做到。

三年前,我們班曾經接收過一名叫小磊的幼兒,入園時,小磊雖然比班上其他幼兒大一歲多,但他的語言發育滯後,處於學習語言的模仿階段,說話分不清人稱、時間、空間,不能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願,不會與同伴交談、遊戲,自我封閉,過分依戀成人,帶班教師不組織幼兒活動時,他揪上教師衣角寸步不離,教師在班上組織教學活動時,他要麼,擠眉弄眼、怪叫,滿地亂跑,隨地打滾,要麼,嘴裏不停地說着他從電視裏學到的廣告詞,教師稍不留神,他便會自由散漫地往戶外跑。爲此我們班內曾三次改裝門插銷,但也無濟於事,改了前門他從後門跑,戶外活動遊戲時他不合羣,遠離集體,獨往獨來,不管教師怎麼說,他也不予理睬,我行我素。幼小的他既沒有安全意識,更沒有自我保護能力,一點自我控制能力也沒有,經常對班上的幼兒進行出奇不備的攻擊,對班內外環境佈置及設施也經常隨意去破壞。對於自己行爲造成的不良後果沒有絲毫歉意。爲此班內教師的工作付出了別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但是仍然難以取得小磊家長的認同與理解。

小磊這樣我行我素的行爲,牽扯了班上老師大量的精力,班裏正常的教育教學活動受到了嚴重的干擾,其他幼兒的學習、生活、安全也將無法保證,事故隱患時時存在,班上其他幼兒家長意見紛紛。面對着一邊是羣體,一邊是極其特殊的個體,我們感到了任教以來從未有過的壓力和無助。怎麼辦?按照以往慣例,我們完全可以“該幼兒以不適應集體生活”爲理由將他退回。但每當我們將要做出這樣的決定時還是猶豫了,我們深知一個優秀的幼教工作者應該是以“理解與寬容”去接納每一個幼兒,不使他們失去最佳的受教育時機。但是,接納就意味着加倍付出與奉獻。經過了激烈的思想鬥爭,人民教師的責任感、使命感,促使我們堅定信念,迎難而上,大家願意把奉獻與愛心熔鑄在平凡的崗位上,把辛勤與汗水揮撒在幼兒的心田。因爲,我們深深懂得:“教師這一偉大的職業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她所需要的是一大批德才兼備、辛勤耕耘的'敬業者。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師職業的特定內涵決定了我們終身都要像燃燒的蠟燭,承諾光明與奉獻的坦蕩胸懷,一旦投入其中,奉獻精神必將成爲生命的驛站和主旋律”。

針對小磊這個特殊的幼兒,首先,我們與小磊的家長多次進行了溝通,瞭解孩子與家庭,以及他幼時生活環境等細節。通過了解得知,由於孩子出生時難產,所以家長對孩子倍加呵護,在教育孩子上可謂是無原則的愛,要星星不敢給月亮,再加上孩子語言發育遲緩,四歲纔開始說話,因家長愛面子,很少讓他與外界及同齡兒童接觸,使他的活動範圍只限於父母、成人、電視。因活動範圍的縮小與封閉,再加上家長不當的教育方法,過分溺愛、遷就是孩子任性、孤僻、自閉的原因。針對問題根源所在,我們制定了個體教育方案。

(一)針對這個特殊的幼兒,我們班內多次召開班務會。會上全班教師統一思想、統一認識,講師德、講奉獻、講責任、講對位思考,以“假如這是我的孩子,我們該怎麼辦?”爲主題,從角色的對位思考,去深切感受作爲一位幼兒家長此時此刻的心情。隨後我們召開了一次具有特殊意義的家長會,以取得班內其他幼兒家長的理解與支持。會上我們詳細向家長彙報了開學一個月的工作,以及每個幼兒入園後的詳細情況,針對家長們普遍關心的問題,我們做了詳細的解答。並告訴家長,小磊的情況屬個體差異,作爲幼教工作者,我們有責任不使每個幼兒錯過最佳的教育時機,我們班已經制定了個體教育方案,力爭做到“知人善教”,讓小磊逐步改掉不良習慣,儘快融入集體,並希望家長諒解支持我們的工作。會上我們家園之間達成了共識,家長們不僅表示支持我們的工作,更被我們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奉獻精神所感動。

(二)承認差異,因材施教。多少個日日夜夜,我們反覆研究並推敲着個體教育的每一個細小環節,不放過任何一次教育的契機。經過一個時期的觀察,我們發現小磊的行爲能力、語言表達雖然滯後,許多做法令人費解,但是,小磊在玩構建玩具時,非常專注、認真,並且善於構思,拼插出作品後他異常興奮,但受語言發展的限制,不能很好地表達,常常跑到老師面前說:“這是什麼?”。當老師告訴他像飛機,像汽車時,他非常激動,常常在座位上一玩就是很長時間,並且能舉一反三,標新立異。發現了孩子的閃光點,我們給予了及時的讚揚與肯定。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發現,小磊時常損壞玩具、破壞園內、走廊、班內佈置好的環境、經常主動攻擊小朋友。隨着時間的推移,經過我們認真的觀察,發現了問題所在。其原因在於,小磊在家時處於自閉狀態,來園後不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可當他置身於幼兒園小朋友們生活中時,他開始試探着想走進小朋友中間,融入集體,但是由於語言障礙不能表達,所以,就去破壞環境,攻擊同伴,想以此引起大家的注意力。於是我們開始尋找一些年齡稍大的幼兒帶小磊一起玩,陪他上衛生間、幫他繫鞋帶、等等、我們驚喜地發現小磊攻擊小朋友破壞環境的行爲有所減少,於是小朋友們由疏遠他,到主動接近他、關心他、愛護他。他也逐步的消除了防範心理,減少了主動攻擊小朋友的次數,慢慢改掉了損壞玩具,破壞環境的不良習慣。從獨往獨來、我行我素,變得能和小朋友拉手,開始靜下心來觀看小朋友活動,逐步轉變爲積極參與班內的一些教育教學活動。由此我們感到:“愛就是理解、愛就是寬容、愛就是接納、愛就是奉獻、從而達到心靈的溝通”。幼兒來自不同職業、不同社會背景的家庭、接受着不同層次的教育,是非觀念不清,常常會做出一些令人費解、啼笑皆非的事情來,我們不能用衡量成人的是非標準對待幼兒,光批評是不行的,只有我們走進幼兒的內心世界,才能找到開啓幼兒心扉的金鑰匙

(三)讓小磊充分感受集體生活的溫暖,同伴的真情,教師的關懷,是我們工作的另一個切入點。小磊入園時,嚴重挑食,不吃菜只吃肉,每當食堂裏吃飽子、餃子、炸醬麪、炒麪、等食物教師總是去食堂給他調劑飯菜品種。他愛吃肉,並且經常搶小朋友盤子裏的肉、腸、蝦等好吃的,引起了小朋友們的強烈不滿,經過教師耐心細緻的教育,小磊逐步改掉了搶吃別人東西的不良習慣,有時小朋友在發上飯後便主動給他一些他愛吃的。抓住這個有利時機,我們對小朋友們的關愛之情給予肯定,並教育小磊:“小朋友們關心你,你也應該學會關心小朋友,不要和小朋友打架,也不能搶小朋友的食品和玩具。”在愛的氛圍中,小磊慢慢在變化,不再獨佔玩具,搶奪他人食品,並且還能幫助老師和小朋友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內心深處萌發了想做乖孩子的慾望。他當時常說的一句話是:“老師小磊乖嗎,快表揚吧”對於孩子的細微變化,我們給予了及時表揚,以強化他自我服務意識和願爲集體和同伴服務的精神,增強他的自信心和責任感,讓他充分感受到愛與被愛的快樂。

曾記得在二零零二年的六月中旬的一天傍晚,我由於心臟病突發,吃過藥後,便躺在了幼兒臥室的牀上,這時全班小朋友們都焦急的圍了過來,溫老師只好將孩子們先帶到活動室,當溫老師讓小磊出去的時候,小磊說什麼也不肯出去,他拉着我的手不停的哭着、並將一塊小毛毯蓋在了我的身上,當他發現一塊蓋不嚴實又拿了一塊給我蓋上,“嘴裏還不停的說着,120、醫院”。當時我欣喜與激動的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緊緊的拉住小磊的小手,說“孩子謝謝你”小磊當時興奮極了,說:“張老師不客氣”此情此景在我記憶的長河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這就是我們精心育苗結出的碩果,這就是愛的回報。這就是對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最高褒獎。難道不是嗎!

三年中,經過我們超出尋常的奉獻與付出,小磊的進步是顯著的,在理解、信任與尊重的氛圍中小磊愉快地成長,無時無刻不在體驗着成功的快樂,家長對我們的工作看在眼裏喜在心上,表示出了由衷的感謝與肯定。由剛入園時的不理解、到理解、並發展到由衷的感謝,曾多次給園長寫表揚信,稱讚我們的工作,幼兒畢業時多次盛情邀請我們吃飯,被我們一一婉言謝絕。曾記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時間是會說明一切的,我們用人格的魅力終於贏得了家長的信任、幼兒的愛戴、園領導的肯定。三年來的工作我們雖然付出許多,但也得到了園領導的高度評價與認可,三年當中除了去年鬧非典園內沒有搞評比,我們的班集體兩年榮獲園內“先進班集體”的稱號。“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但是,我們還是願意幹葉的事業吧,葉的事業永遠不會驚天動地,但正是這不起眼的綠葉,成就了花的絢麗,果的輝煌。人身的價值在於奉獻,既然我們選擇了教師這份職業就要以春蠶的精神,蠟燭的品格,愛崗敬業的境界,無私奉獻情懷,去忘我工作吧!

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稿 篇2

教師是一個活動中的一個基本要素。認識教師在教育過程以及社會發展過程中的地位作用;認識教師的勞動特點及其應具備的素質,特點和條件;認識他與學生之間的相互關係,對改進教育、教學工作,提高教育質量有重要的意義。

教師在教育中究竟處於什麼樣的地位,起着什麼樣的作用?我個人認爲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這是教育工作者應樹立的基本觀點。因爲教師的特定活動對象是學生,他根據一定的社會委託,對學生身心施加某種影響,他跟學生的關係是據此而產生的。社會對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通過教師來體現,教師是一定社會教育方針、政策去培養人,使學生的身心朝着社會的要求方向發展,在教育過程中起着主導作用;其次,教師術有專攻,受過專門的教育訓練,教師知之在先,知之較多,在知與不知的矛盾中教師處於矛盾的主導方面,教育計劃、大綱主要靠教師去組織實施。而學生則知之在後,知之較少,教師要針對學生實際,對前人的文化成果,加以消化,進行一番取捨、組織、加工、轉化爲學生的知識、能力和觀點,教師不僅用豐富的知識觀點哺育學生,還要教給學生獲得知識能力的正確方法,他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路者。美國的心理學家科克實驗證明:“學生的成優劣與指導多寡成正比,指導越具體、細緻,成績越優,缺乏指導,成績最差,各組的成績均因指導的增加而上升。”

第二,教師又是年青一代心靈的啓蒙者和塑造者。加裏寧曾說過:“教育是什麼意義?這就是影響學生們的心理和道德面貌,要在整整十年的學生期間內,從一定方向上影響學生地就是說,要把學生造就成人。”

兒童步入學校後,他的知識,智力的開拓和發展,道德觀、人生觀,個性的形成都與教師的啓蒙和塑造密切相關,不僅如此,教師對兒童的健康成長也有重要作用,教師是塑造學生心靈的工程師,是使學生健康成長髮展的保健師,是社會精神文明建設者,這種建設者將直接影響到社會物質文明的建設,正因如此,黨和國家對教師寄予莫大的希望。

此外,“凡是學生都感到自己是學生,都有一種‘向師性’,都會產生‘學生感’,他要學習,要聽教師的指揮。”這種屬性,在學生的學習、生活起着主導作用,這有客觀上也要求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起主導作用。但是教育起主導作用並不屬於教師說的`算,教師可以包辦、代替,教師可以把學生當成“白紙”、“瓶子”、“罐子”,將前人積累的文化科學成果移植到他腦中去,因爲教師的教育對象是具有主動性、積極性的學生,肯定教師的主導作用並不意味着否定學生在教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相反,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精心培育的結果,所以,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是衡量教師主導作用的觀點的重要標誌。

可見,無論從教與學的全過程看,或者是從認識的角度上看,教師在教育過程中都起主導作用。這就是我們應樹立正確的教師觀,顯然那種認爲教師應該放棄主導作用的觀點是錯誤的。

然而,教師主導作用的實現,是有條件的,其主導作用能否發揮或發揮多大,與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思想水平、工作水平和客觀的工作條件密切相關。

教師在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的作用,是和教育這一活動在人類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密切相關的。人類要把歷代長期積累的社會精神財富,包括文化科學知識、文學、藝術、社會思想、哲學思想等一代地傳下去,不能沒有教育,沒有教師,否則人類文化遺傳的傳遞就在中斷,人類社會也就無法延續和發展。

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和社會道德準則,行爲規範的傳播者,他在人類社會有繼承和發展中啓着承先啓後的橋樑作用。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教師是過去歷史上所有高尚而偉大人物跟新一代的中介……他感到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人類由於有了這個環節,纔有光輝的未來。

教師職業道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和親愛的老師們:

大家晚上好!

作爲教師,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學生。作爲學生,也都願意與有道德的人接近和交往,當然也願意接近有道德的教師。所以,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同學都願意接近的學生,或者要做一個讓教師和學生都願意接近的教師,你本身就應當是一個有道德的人。

學生在學校裏學習,既受同學的影響也受教師的影響,而主要是受教師的影響。學生願意接近的教師,比學生不願意接近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要大。由此推斷,作爲教師,你要把學生培養成大家都願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養學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學生成爲有道德的人,就要讓學生願意和你接近,以便對學生施加更大的影響。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爲有道德的人。

學生接近教師有很多原因。除了道德,教師的學識、權力、外表等都會成爲促使學生接近的因素。但學識只能滿足學生一時的求知願望,權力只能維繫短暫的順從與親近,外表只能吸引膚淺的注意。真正打動學生內心的,是人格和道德的力量。這力量纔是長久的,它將影響學生的一生,是學生未來的立身之本。因此,就對學生一生的影響來講,學識、權力、外表等加在一起,也遠不如道德重要。

對教師來說,的回報就是得到學生的真心擁戴。但對一位教師師德師風的真實準確的評價,往往是在其失去一切外表的吸引力、學術和行政的種種權力,以及對學生所能構成影響的所有因素之後,才能真正得到。

好的師德師風的一個具體表現,就是師生之間保持一種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學習、相互尊重。

由於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頗深,師道尊嚴使學生在教師面前往往會失去自我,特別是在中小學階段,平等觀念幾乎完全爲師道尊嚴所替代。在教育這一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教師和學生不是簡單的主體與客體的關係,而是教育主體與受教育主體間的雙向交流的關係。

向學生灌輸平等意識,使他們的主體意識覺醒,並在學習和其他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髮展其主體性,這是大學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師在內心深處確立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體意識又逐步覺醒和發展,這樣才能進行主體與主體間的有效交流和溝通,達到教育實踐活動的良好效果。

好的師德師風的另一個具體表現,是師生之間要倡導民主,並且教師要身體力行,爲學生做出表率。

民主是現代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徵。但是,在傳播知識、播種文明的校園裏,卻有部分教師缺乏民主意識,有些中小學教師甚至成了“專制”的代名詞,可見教師倡導民主並身體力行的必要性。大學教師雖不像中小學教師那麼專制,但師道尊嚴的流毒依然至深,認爲學生尊重教師是天經地義,卻忽視了教師也應該尊重學生。

在教學過程和教育管理中,對學生過多地指責和否定,指責學生學習不努力、生活散漫、胸無大志等等。即使這種指責是善意的'、有根據的,學生在內心深處也是難以接受的。因爲學生的需求和個性被忽視了,他們的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而且有的批評和指責帶有主觀武斷的色彩,缺乏在相互新生的基礎上討論問題的民主氛圍,本質上不是主體與主體間的交流。顯然,民主作風是確立和發展學生主題性的基礎,是師德師風建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

師德不僅是教師個人問題,也是教師羣體問題,即風氣問題。個人師德不好,雖然有時會在小範圍裏造成“一個臭雞蛋毀了一鍋湯”的壞影響,但畢竟還只是小範圍的事。

教師羣體如果風氣不好,特別是與社會上的不良風氣沆瀣一氣,其危害性就大了。這時的師德問題就演變爲整個教育行業的道德問題,這時的不良師風就演變爲教育行業的不正之風了。這些年來,社會上的不良風氣對教育行業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學校亂收費、“吃”學生、拿學生,小到教師個人貪佔學生,一度成了一種極壞的社會風氣。

可見師德師風問題是與行風緊密相關的,而行風又與世風相伴相隨。一般說,行風日下,行風不正,必然師風不正。所以整頓師風必先整頓行風,整頓行風必先整頓世風。而特殊說,由於教育行業對後代的影響超過其他行業,因此,有時師風正,也可帶動行風,行風正,又可影響世風。所以,任何時候,提倡教師的師德師風都是必要的。

總之,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師通過教育理念的創新,從而推動教學內容、方法的創新,是大有用武之地的。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體,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身作則,“爲人師表、教書育人”,“做青少年學生健康成人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努力成爲無愧於黨和人民的人類靈魂的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