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勵志中心 > 成功勵志 > 成功的學校教育案例

成功的學校教育案例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9W 次

教育案例是一個教育情境的故事。在敘述一個故事的同時,人們常常還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就是點評。下面是小編爲大家帶來的成功的學校教育案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成功的學校教育案例

  成功的學校教育案例

08數模A班小潮,他生長在海南省的一個小鄉鎮,父母親除了在家務農以外,還在本地打工,家裏大人的工作一直很忙。雖然他的小學及初中都離家不遠的學校讀書,但他的父母仍然難以照顧他。他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但他的內心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期待。

第一學年的學習和生活還算正常,在班上的學習他並不算突出,但還是比較踏實;他與班上同學和宿舍的同學相處雖不密切但還算比較融合,但他更非常喜歡與老鄉一齊玩耍。第二學年的第一個學期開學以後,變化不算大,但學習的積極性有所下降,而且隨着其他班的幾個老鄉相繼退學後,(有的到外面打工,有的回當地讀高中)他的內心不再平靜了,雖然整天還是嘻嘻哈哈的,但相比以往就更加的沉默寡言。剛開始同學們和老師都沒有察覺到他的變化,直到了接近期末的一天,他突然跑來對身爲班主任的我說,他下學期不想讀書,而是想到外面打工,我才注意到他的變化。當時我首先了解了他的想法,然後就跟他分析他現外面打工的困難性。聽了我的分析後,他當時就表示會安心讀書,不到外面打工。但我仍然不放心,叫他們宿舍的同學密切留意他的動向,還把他想法第一時間與通他遠在海南省的父親交換了意見。

在及後的時間裏,他雖然偶爾會逃課、缺課。經過教育後還是有所改更,到了期末考試完畢後,他又來跟我說想到外面打工,這時已開始放假了,我建議他先回去看看父母,如果可以就在當地找份暑期工試試。他接受了我的建議後便回家了。在暑期裏,我向他父母瞭解,他回去後並沒有打工,而是像平常回到家一樣,而且經常與他兒時的朋友一齊玩。

但到了這個學期開學回來後的第二個星期,他又跑來對我說要到外面打工。而且這一次非常堅決。根據與他交談後知道,他的同鄉在深圳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很想到外面見識一下。再次與他父親聯繫時得知,他的於是跟他說清楚利害關係,再三叮囑他注意安全,並且要求他每個星期與家人,與老師通一次電話或短信之後,讓他離開了學校。

一、原因分析

經過和父母的交談了解到,他的父母親因工作原因,與孩子相處時間不多,對孩子的教育比較簡單,回家時對他所做的錯事缺乏教育,同時他母親對該生比較寵愛,平時不捨得打罵。心情好的時候,又會滿足他一切合理與不合理的要求。這就造成了他對他父母親的不服,以及養成固執和任性。而且他在初中曾經因爲根朋友一齊去玩而逃學,他父母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他找回來。

由於家庭原因,他與兒時夥伴的關係非常密切,身邊的朋友有好有壞,受朋友的影響非常的巨大。我認識到這時候家長和老師不聞不問,或批評責罵他,不僅不會消除這種不健康的心理,反而會增強這種心理,直至不可救藥。最好的方法是幫助他的找到好的朋友,使他遠離,或認清不好的朋友。通過他的朋友去影響他。

他要求打工的時候,正因春節過後,工廠的訂單大增,而節後的難於招工等原因,工廠十分缺乏人手,因此入職的條件非常吸引,而他對外面的世界的渴求又非常強烈。如果只是單一的阻止,只會使他產生更大的逆反心理。

二、心理輔導和教育的過程

第一步:加強與其家庭的聯繫,說服其家長要盡到做父母的責任,使他擺脫心理困境。

我認識到造成他心理不健康的原因主要在於家庭及社會的景響,因此,我加強與其家庭聯繫,讓其父母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責任感,使這個家庭也逐漸學會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我一次一次地用課餘時間與他的家長取得了聯繫,說服他多用一些時間與孩子通通電話,從生活上及學習上多點關心他,儘量讓該生感覺到父母的關愛,經過多次推心腹的交談,終於使他們接受了我的建議。又在他離校前給他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在離校後的一個月裏,他按照我的要求每週與家人通一次電話,並每隔兩三天就用短信與我聯繫。由於家庭、學校的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髮生了微妙的變化,不再逃避,也願意跟同學們交往,漸漸地回到學校上課了。

第二步:在師生間、同學間架起愛的橋樑,使他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恢復心理平衡。

開始他不願上學,說什麼都一定要到外面打工,要去見識外面的世界,我想與他家長聯繫,他總是找老鄉來假扮家長。我知道這是防禦心理的表現,其實其內心還是渴望得到別人的同情和關心的,他極需要被愛的感覺。我不急也不燥,一開始先去關心他的生活和工作,瞭解他到深圳後工作用生活的事情,教他如何面對和解決困難,再以極大的耐心和熱情地給他講班裏發生的趣事,講同學們是多麼希望他回到學校,和他們一起學習,一起活動。我主動與之接近,縮短心理距離,想用集體的溫暖來消除他內心的焦慮和冷漠。當他回來以後,同班級同學知道這種情況之後,主動利用放學後的時間,陪他聊天,給他講講學校組織的各種各樣的活動,他宿舍的一些好同學,也主動要求與他做朋友,無論在生活上,在學習中,不斷的關心他……慢慢地,他的沒有那麼牴觸,並切身的瞭解到了學習的重要性,漸漸地露出了對學習的嚮往。

在離開學校將近一個月後,他的身影又重新出現在教室裏。但我並不滿足於此,一直尋找讓他重新振作的契機。我瞭解到這個孩子自覺性很強,有一定的動手能力,有一天他來上實習時,我提出一個問題,很多同學不會答,竟意外地發現這孩子眼裏露出一點笑意,就抓住這個機會提問他。開始,他漲紅了臉,講得結結巴巴的,我用鼓勵的眼神望着他,親切地對他說:“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 結果他講得很流利,得到了全體同學的掌聲,他的 臉上也露出了久違的笑容。此後,我還多次爲他提供嘗試成功的機會,讓其體驗成功的喜悅和榮譽,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擺脫自閉心理,激發起自信心和上進心。心靈的交往,熱情的鼓勵,溫暖着他那顆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體中。

第三步:組織主題班會,激發起他對生活的熱愛,學會自強,提高自我心理承受能力。

爲了使這孩子學會自強,也教育其他學生,我組織了一次主題班會《外面未知的世界》。在這次班會中,我以他打工的經歷爲例子,沒有言明是那個同學的經歷,只是說一個普通打工仔的遭遇。同學們熱情洋溢地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對如何面對將來的挑戰,如何面對困難,如何面對挫折,各抒己見。我細細地觀察,發現這孩子的眼圈紅了。於是,輕輕地走過去,把他引到會場的中心,“想說說你的看法嗎?“他緩緩地擡起頭,堅定而清晰地告訴大家:“我錯了,我要從現在做起,面對現實,做一個勇於克服困難的堅強的人……”他的話博得了一陣陣熱烈的掌聲。

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這個孩子變了,他開始很用心地聽我的話,用心的學習。下課的後,他再也不是畏畏縮縮,而是大大方方的和同學們一起玩,還主動要請我與他們一齊打籃球。這件事讓我深深地感到:學生需要老師走近自己,需要同學貼近自己。這種走近是情感上的走近,是心靈上的挨近,精神上的靠近。作爲老師要時刻懷着一顆尊重學生的心,做一個學生可信賴的朋友。走進他們的心靈,傾聽他們的心聲。在他們茫然時,做他們思想火把的點燃者,等待他們的頓悟;在他們“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做他們前進路上的嚮導,陪他們一起體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悅;在他們快樂或痛苦時,和他們同喜、同怒、同悲、同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