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詩詞歌賦 > 文言文 > 華隆之犬文言文翻譯

華隆之犬文言文翻譯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7W 次

學習文言文,就要會用現代漢語翻譯文言文。對於高考,文言文的翻譯既是重要的語言綜合訓練,又是考查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言文知識的重要標誌。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華隆之犬文言文翻譯,希望對你有幫助。

華隆之犬文言文翻譯

原文:

華隆好獵,畜一犬,號曰“的尾”,每出必從。一日,隆至江邊,爲大蛇圍繞周身。犬遂奮而咋蛇,蛇死焉。而隆僵仆於地,不省人事。犬疾走至家,嗥(haó)吠不止。舉家怪之,因隨犬往,見隆悶絕委地。車載歸家,二日乃蘇。隆未蘇之間,犬終日不食。如此愛憐,如同親戚焉。 譯文 有個叫華隆的人喜歡打獵,他餵養了一隻狗,取名叫“的尾”,每次出門它一定會跟隨。有一次,這個叫華隆的人到了一江邊,被一條大蛇周身圍困。那條狗極力咬蛇,蛇死了。而華隆渾身僵硬的臥在地上,毫無知覺。“的尾”馬上跑回家,狂叫不停止,一家人感到奇怪,便跟着狗一起來到了江邊。發現華隆暈倒在地,急忙將他送回家。兩天後才甦醒過來。在他還沒有甦醒的這兩天,那隻狗一直都沒有吃飯。華隆知道這件事了以後,從此對“的尾”更加愛護,無微不至,像是對待他的家人一般。

譯文:

有個叫華隆的人喜歡帶着狗四處遊玩,於是呢就餵養了一隻,取名叫“的尾”,每次出遊都會帶上它。有一次,這個叫華隆的人到了一江邊,被一條大蛇圍困。於是那條狗將蛇咬死了。而華隆渾身僵硬的臥在地上,毫無知覺。“的尾”在他周圍轉來轉去不停的吠叫,家人發現這狗奇怪的舉止,很是疑惑,便跟着狗一起來到了江邊。發現華隆蜷縮着,急忙將他送回家。兩天後才甦醒過來。在他還沒有甦醒的這兩天,那隻狗一直都沒有吃飯。他知道這件事了以後,從此對:“的尾”愛護有加,無微不至,像是對待他的親戚朋友一般。

文言文翻譯方法:

【增補法】

文言文言簡意賅,故省略成分現象較突出。文言文翻譯的增補法,就是要把語句中省略的重要成分補全,使句子意思完整。文言文中大量省略主語、謂語、賓語、兼語和介詞、中心詞等,如“永州之野產異蛇,(異蛇)黑質而白章”(《捕蛇者說》)中就省略了主語“異蛇”,翻譯時如果不增補齊全,意義就不太明確。特別是一些句子成分省略較多的文言文句子,如“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一句就省略了主語和兼語,不增補全句子成分就譯成“叫進來,讓拜見夫人”,直接譯出來,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可是增補後的句子應該是“(左光斗)召(史可法)入(家),使(史可法)拜夫人”,翻譯成“左光斗叫史可法來自己家裏,讓他拜見自己的夫人”,大家一看就明白。

【調換法】

文言文中許多句子結構和現代漢語語序不同,經常出現賓語前置、定語後置、狀語後置、介詞結構後置等句式(在文言文中統稱倒裝句),如果原封不動地按照原句順序翻譯出來,意思就含糊不清。如“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琵琶行並序》)譯成了“曾經學習彈琵琶向穆、曹兩位樂師”,讓人不知所云,調換成正確的語序“嘗於穆、曹二善才學琵琶”後就譯爲“曾經向穆、曹兩位樂師學習彈琵琶”。

【留借法】

“留”即保留原文不用翻譯。翻譯文言文時,人名、地名、官名、物名、朝代國號、帝號年號、典章制度和度、量、衡等專有名稱直接留用,不用翻譯。如“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 ”(《岳陽樓記》)一句中,“慶曆”是年號,“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毋須翻譯照用即可。 “借”即借用相關的詞語代替現有的`詞語,這主要是針對文言文中的“通假”而言。文言文在發展的過程中,遇到新的物象,而沒有現成的字詞,只得借用相關的字詞來寄託所要表達的意義(即許慎在《說文》中稱之爲“本無其字,依聲託事”)。在文言文翻譯中,如果不懂通假借用,有的句子是無法翻譯的。如“操吳戈兮被犀甲”(《國殤》)和 “顏淵蚤死”(《論衡》)兩句,“被”通“披”,“蚤”同“早”,如果不會“借”,你將無法翻譯通這些句子,不信試試?

【刪減法】

文言文雖以言簡意賅見長,但有時爲了表情達意,會增加一些字詞,刪減法就是把多餘的文言詞語刪除。有兩種情況較常見:一是偏義複詞或同義連用中,要刪除這些詞中陪襯的詞素。像“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出師表》)中的“異同”就是偏義複詞,意義偏重在“異”字上,翻譯時要把“同”字刪去,譯爲“不應當有所不同”。類似的有“死生,晝夜事也! ”(《〈指南錄〉後序》)、“我有親父兄”(《孔雀東南飛》)等,都偏重在加點的詞上。二是有些文言文中有無實義的句首發語詞或句中助詞,在翻譯的過程中也可刪去不譯。如 “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捕蛇者說》)中加點的“蓋”字就不用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