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高三試題 > 2017屆高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江西省)

2017屆高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江西省)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03W 次

通過模擬考試,可以讓學生們從心理到生理、從基礎知識到應試技巧都有很大的改進和提高。以下小編爲大家整理了2017屆高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江西省),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2017屆高考語文全真模擬試卷(江西省)

  第Ⅰ卷 閱讀題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論述類文本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後題目。

中國繪畫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北宋以後,除了民間畫家、宮廷畫家等創作羣體外,還出現了詩人、士大夫等各類文化人蔘與創作的現象。他們以自身文化人的氣質,崇尚和追求唐代詩人兼畫家王維作品中所蘊含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在繪畫創作中,他們以詩人的思考方式,把表現對象提升到詩的藝術境界,創作了很多爲後人慣稱的“文人畫”。

詩人的思考方式,實際上就是中國文人畫家基於中國傳統畫論中東晉大畫家顧愷之所言的“遷想妙得”,及後來唐代畫家張璪所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繪畫理論,將表現的對象在心中“遷想”成詩的藝術形象的思維過程。中國文人畫家的這種詩人的思考方式,是大文化學養背景下成就的結果。詩人和音樂家一樣,在感情世界裏是最敏感的人羣,他們所創作的文人畫相較西方畫家以科學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現的科學的藝術形象而言,更接近感情的本質,也更顯得純潔與透明。

中國的文人畫家在具體創作中,以顧愷之提出的“傳神”的藝術理念爲要求,以追求作品的出神入化爲最終目的。如宋代畫家梁楷所畫的《布袋和尚圖》和《潑墨仙人圖》,以兩種粗細不同的藝術手段,表現詼諧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另外,中國文人畫家又以詩人的擬人化手段將表現的對象人格化。如明代畫家徐渭在《墨葡萄圖》中所表現的“筆底明珠無賣處,閒拋閒擲野藤中。”

基於大文化學養背景的文人畫家創作的文人畫,在具體的畫面處理中,比單純追求形象與色彩變化的西方繪畫藝術顯得更有廣度和深度。他們不僅追求表現對象的“實”處,還以太極中“陰陽”的理念追求其相對“虛”的空間;進而提出了“計白當黑”的畫論,將表現的形象延伸到一個更大的審美空間,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詩意境界。如八大山人的《魚鴨圖卷》、齊白石的《雛雞》等作品。

中國的文人畫家以大文化學養背景鑄就了“心曠神怡、超然物外”的沖淡平和的心態,所以在作品中容易敘述心靈的情懷。如宋代米友仁的《瀟湘奇觀圖》表現的“山色空濛雨亦奇”的境界,元代畫家吳鎮的《漁父圖卷》表現的“斜風細雨不須歸”的超然境界。

中國的文人畫家在詩、文、書法等各方面的學養上往往都有很高的造詣。中國文人畫,那種集詩、書、畫於一體的繪畫形式,在世界繪畫史上是絕無僅有的。文人畫不但是中國古代文明在繪畫中的綜合體現,而且是世界繪畫史皇冠上的明珠。這些傳世優秀的文人畫作品,足以與晉唐的書法及唐詩宋詞,共同構成中國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塊。

(摘編自了廬《文人畫是用詩人的思考方式去繪畫,源於“遷想妙得”》)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王維作品中蘊含的“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藝術境界是北宋以後參與繪畫創作的詩人、士大夫等各類文化人所崇尚和追求的。

B.中國的文人畫家以詩人的思考方式,通過把表現對象提升到詩的藝術境界所創作的很多作品被後人慣稱爲“文人畫”。

C.詩人的思考方式,是指中國文人畫家基於中國傳統畫論中的一些繪畫理論,將表現對象在心中“遷想”成詩的藝術形象的思維過程。

D.中國畫家的創作相較於西方畫家以科學家的思考方式所表現的科學的藝術形象,感情色彩更濃厚,更純潔、透明。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布袋和尚圖》《潑墨仙人圖》兩幅畫作以粗細不同的藝術手段,表現詼諧而玩世不恭的人物形象,體現了顧愷之提出的“傳神”的藝術理念。

B.中國文人畫在具體畫面處理中比西方繪畫藝術顯得更有廣度和深度,是因爲後者單純追求形象與色彩變化,而前者還追求虛實相生的藝術境界。

C.中國的文人畫家在自己的畫作中容易敘述心靈的情懷,緣於大文化學養背景鑄就了他們“心曠神怡、超然物外”的沖淡平和的心態。

D.集詩、書、畫於一體的中國文人畫在世界繪畫史上絕無僅有的地位,足以使其與晉唐書法、唐詩宋詞比肩成爲中國文化史上三大具有代表性的板塊。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北宋以後,中國繪畫發展到了相對成熟的程度,除了民間畫家、宮廷畫家等創作羣體外,還出現了詩人、士大夫等各類文化人蔘與創作的現象。

B.中國文人畫家在具體創作中,一方面以顧愷之提出的“傳神”藝術理念爲要求,一方面又以擬人化手段將表現對象人格化,以追求作品出神入化爲最終目的。

C.中國文人畫家在處理具體畫面虛實關係基礎上,提出“計白當黑”的畫論,將表現形象延伸到一個更大的審美空間,達到了“此時無聲勝有聲”的詩意境界。

D.宋代米友仁、元代吳鎮等中國文人畫家在各自作品中表現出來的詩人的思考方式,是他們在詩、文、書法等各方面學養上往往都有高造詣的體現。

(二)文學類文本閱讀(14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題。

端午的陽光

熊紅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羅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國軍隊已攻破楚國郢都,頓時感到支撐生命的最後一點亮光熄滅了。

當他把“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的詩句吟誦給江邊漁父的時候,就已經決定,要將自己的清澈與江水的澄明合二爲一了。我知道,這是屈子爲保留個體純淨最無奈的選擇,也是迄今爲止,文化祭壇上最高尚的選擇。

最終,三閭大夫坐在了汨羅江邊,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陽光裏,把最後的生路溺死水中。懷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涼的心,走進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詩句,留在了岸上,留給了端午。一條江因爲成了一個詩人心靈最後的歸屬地,而永遠被世人銘記。一個普通的節日,因爲收留了偉大詩人的高尚魂魄,而內涵充盈。

端午,把緬懷和敬仰裹成了節日的糉心。

節日的壽命當然要比人的壽命長久許多,所以,三閭大夫把自己的傲骨託付給了這個日子。在結束自己生命肉體的同時,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灌洗的靈魂,猶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後人的視線和思想。我知道,這種深入骨髓的隱痛,來自時間深處的行吟,一個揹負着深重苦難,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其實是在爲自己的存在尋找一個答案。

所以,端午節帶給我們的,應該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詩人余光中所說:“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以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用一個詩人的隕落,喚醒了一種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國,卻用死成就了《離騷》一樣,忽然覺得,端午節其實更像是包裹糉子的葦葉了,它把所有的內容和精髓,密密細細地包藏起來,讓我們極具耐心地一層層打開,最後領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時,葦葉汲取了糯米的黏質,糯米滲透着葦葉的清香,似如端午與屈子之間的浸染,節與人的統一。

我對端午節的最初認知,完全來自於糉子,那時候的小學課本,還沒有涉及到“楚辭”或者《離騷》的片言碎語,文化不高的母親也無法給我們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好在糉子並不因爲我們的無知而改變所蘊含的味道,我總會把端午節和甜香黏軟的糯米聯繫起來。這使得整個貧乏的生活,還能透射出星星點點的光亮,就像枯枝間的芭蕾,滲漏出些許隱祕的春意。

現在看來,那些夾雜在一年日曆中爲數不多的能激發我們飲食嚮往的節日,早已成爲精神上抵擋艱難生活的盾牌。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爲擁有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閭大夫叩謝。對童年而言,這是一個多麼充滿人情關懷的節日啊!那種甜膩的感覺,一直泛舟舌津。

後來知道了屈原和楚懷王,知道了《國殤》和汨羅江,知道了每年這一天,人們蜂擁江岸,插艾蒿、掛菖蒲、吃糉子、競龍舟,把一種悲情的懷念渲染成了歡悅的行爲,熱熱鬧鬧,轟轟烈烈。

歷史會在很多場合拐出一道彎來,就像屈原投江時所選擇的河泊潭一樣——它是汨羅江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彎曲處。這種彎道,對河流而言,只是改變了水的流向;對三閭大夫而言,卻是以生命爲筆,填充了歷史的章節,引領了情感的走向。許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彎道,這些遠航至此的細節,因爲承載了有溫度的夙願,使得堅硬的歷史柔軟了許多。所以,更多的時候,是生命的結局讓歷史的敘述更具悲情。明白了這一點,再品嚐糉子時,心情會沉重許多。

事情往往是這樣,在分享一種傳統時,我們更多的時候只在關注它所帶來的結果,而其中蘊含的真諦,卻很少探究了。因爲時空的距離,讓來源變得愈加縹緲和混沌。好在歷史給了我們最好的解決方式,它讓時間淡化了一個國家的破碎的同時,卻強化了一種品質的高貴。它讓我們穿越兩千三百年的距離,聆聽到了一條河流古老的潮汐。這時候的端午,或許更像是一縷陽光,從汨羅江的源頭流淌過來,映照着江邊每一位過客的內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無法超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鏡,端放在我們必經的路口,讓人們從歷史影像中,找到現實的映像。

《人民日報》(2016年5月21)有刪改

4.下列對散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通過寫汨羅江因屈原而被人銘記,來證明名家名作對於名勝的重要意義,正如歐陽修之於醉翁亭、范仲淹之於岳陽樓,表現了山河與文化血肉相連。

B.文中詩一般的語言,意蘊深厚,充滿張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寫出了屈原在中國文化中開創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讚頌了屈原偉大的品格無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不足,促使我們反思並不斷提升自己,強化了屈原精神在現實中的意義。

D.文章以“端午”爲線索組織材料,回顧了對端午節的認知過程,對自己最初只喜歡端午節糉子的淺薄而感到慚愧,對世人將悲情渲染成歡悅而感到不滿。

5.文章前三個自然段寫了什麼內容?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5分)

6.從全文看,“端午的陽光”有幾重含義?請簡要分析。(6分)

(三)實用類文本閱讀(12分)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7~9題。

史學家呂思勉先生

陳吉龍

六歲,他就開始讀經書、學八股;八歲起開始接觸史學,啓蒙者是他的母親。後來在父親指導下,他從頭至尾點讀完了《綱鑑易知錄》,後來又花了半年時間,點讀了編年體通史《通鑑輯覽》,對中國歷史有了一個概略的瞭解。與此同時,他還跟母親學習了《說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學家呂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先生十一歲,已開始讀報,關心時事。1898年戊戌變法,風雲人物康有爲、梁啓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他讀梁啓超、康有爲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了很大影響。

他十五歲開始閱讀正史,或抄錄或點讀,極其認真,且閱讀速度驚人,能日讀十四卷,每讀書必從頭至尾看完。十六七歲間,其父按蘇常一帶讀書人家教子弟讀書的`常用方法,要他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通讀一遍,以便在做學問之初,可知整個學問的概況及分類,知道天下學問有哪幾種,每種源流派別如何,對學術史作一鳥瞰。他讀得很認真,花了兩年多時間,將經、史、子三部全部讀完,只是集部讀了一半。

在父親的指導下,他又閱讀了《日知錄》《廿二史札記》等書,着重學習怎樣閱讀史書及寫作札記的方法。後來在經學名家丁桂徵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將有關小學的書及《十三經注疏》精讀一遍,使經學、文字學成爲治史的得力工具。1904年,他在邑人創設的“讀書閱報社”聽了元史專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講座,深受影響,開始研讀遼金元史,從此愛好民族 問題的研究。那年他二十三歲,首次讀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讀書必用硃筆圈識,或眉批,或將材料抄錄,加題識或按語,分類保存,在此基礎上寫成讀書筆記。待有心得,意見成熟,即寫成札記、論文或專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紮實的治學功力及精切嚴謹的學風和文風。

1925年“五卅”慘案之後,上海聖約翰大學愛國師生爲悼念被殺害工人舉行罷 課,並在校內下半旗誌哀,以示對帝國主義的抗議。美籍校長卜芳濟竟蠻橫地將當時的國旗拉下,踩在地上。於是全校師生憤而離校,並謀創光華大學。張壽鏞先生任校長,知名學者如錢基博、胡適等激於愛國熱忱,紛紛執教光華。當時已應滬江大學之聘的先生,看到光華初創,便決定赴光華任教,爲中國人自己辦的大學出一把力,爭一口氣。從此,幾與光華終生相伴。

他進光華後,每週上課十多節,先後開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史、文字學等十餘門課程。他常穿深色長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視眼鏡,謙遜、質樸、睿智而又自信,具有東方學者的風度和氣質。他的課極富魅力,很多受業學生認爲聽他講課是一種享受。他上課時帶幾本古籍上堂,先以剛勁挺拔的書法板書一二段提綱,然後邊踱方步邊緩緩講授,言詞清晰,語氣平和,引經據典,脫口而出。先生雖自稱是個專門讀書的人,但他歷來反對死讀書。他認爲讀書不能脫離實際,學問在空間,不在紙上。

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爆發。同年11月29日常州淪陷。當時他對女兒說:“我已年過半百,決不向日本人低頭!”他雖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節凜然。那時候常州,城門口有日本兵的崗哨,行人經過時要脫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復乃戴帽”。1945年日本侵略軍投降後,光華大學覆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買了一頂六合帽戴上,揚眉吐氣,昂然歸故鄉。 (摘編自陳吉龍《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傳》)

相關鏈接:

(1)呂思勉(1884-1957),與陳寅恪、陳垣、錢穆並稱爲近代史學四大家。他學識淵博,具有深厚的國學根底,同時又極富獲取新知的熱情。治學領域廣泛,在中國通史與多項專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樹,並撰寫了大量教學用書和通俗讀物,同時關注國事,心繫民生。

——李波《呂思勉與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新史學》

(2)先生不喜走訪知名人士,自述見名人輒自遠,不涉無謂的社會交際。沒有學歷學位,無黨無派,遵從父訓,一生唯好教書授業,小學、中學、大專、大學都教過。1926年進入光華大學,不久即受聘爲史學系系主任,遂自託爲終身歸宿,前後凡30餘年。

——王家範《呂思勉與“新史學”》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3分)

A.呂思勉父親依照蘇常一帶讀書人家教子弟讀書的常用方法,指導呂思勉通讀《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便他在做學問之初對整個學問概況及分類有了解。

B.呂思勉六歲開始讀經書,八歲接觸史學,十一歲開始讀報,十五歲開始閱讀正史,二十歲開始研讀遼金元史,這些都是在父母的啓蒙和指導下進行的。

C.呂思勉治學領域廣泛,對中國通史和多項專史以及文字學都頗有研究,他在光華大學曾開通中國通史、中國民族史、文字學等十餘門課程。

D.呂思勉關注國事,愛國憂民,光華大學初創之際,已應滬江大學之聘的他毅然決定赴光華任教,爲中國人自己辦的大學出一把力,爭一口氣。

8.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4分)

A.呂思勉十幾歲時就結識戊戌變法風雲人物康有爲、梁啓超,閱讀他們的文章、著作, 受他們的思想影響,把他們奉爲心目中的楷模。

B.呂思勉讀書認真且速度驚人,每讀一書,必從頭至尾看完,到二十三歲時已將“二十四史”讀了幾遍,奠定了他成爲史學家的堅實基礎。

C.呂思勉學識淵博,國學根底深厚,具有東方學者的風度和氣質,在光華大學先後開設十餘門課程,他講課引經據典,深受學生喜愛。

D.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身居淪陷區常州的呂思勉,不齒於行人向城門口的日本崗 哨脫帽行禮的行爲,發誓光復後才戴帽子

E.呂思勉不喜結交知名人士,更不涉足無謂的社會交際,沒有學歷學位,遵從父訓,一生唯好教書,從小學到大學各學段學生都教過。

9.作爲一位優秀的史學家,呂思勉先生治學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 (5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十五年,督廣東學政。粵士多健訟,檄通省籍諸生之幹訟者,牒報治之,士風以肅。任滿,授陝西漢中知府,歷河南糧道,陝西、四川、江蘇按察使。在川、陝嚴治刀匪、嘓匪,屢擒其魁置之法。

先是,永昌回亂,迤西道羅天池濫殺,不分良莠,衆回益擾。總督賀長齡、提督張必祿急於主撫,降者輒復叛。至是,緬寧匪首馬國海被剿亡走,潛結雲州回馬登霄、海連升等復起事,迤西大震。星沅追論肇亂之由,長齡、天池並獲譴。二十七年,遣兵進剿,解散被脅回衆,首逆就殲,餘匪肅清。詔嘉其功,加太子太保銜,賜花翎。尋調兩江總督。

星沅未第時,客陶澍幕中,爲掌章奏。又歷官江南,習於鹽、漕、河諸利弊。時度支告匱,廷臣主南漕改徵折色①,於北省採買。星沅謂折多徵收不易,折少採買不敷。谷賤銀貴,民間展轉虧折。且州縣藉端浮勒,胥吏高下其手,防之皆難。迭疏論列,折色之議遂寢。

三十年,宣宗崩,赴京謁梓宮,復以母老陳請歸養。會廣西匪亂方熾,起林則徐督師,卒於途,命星沅代爲欽差大臣。是年十二月,抵廣西,駐柳州。時左右江匪氛蔓延,諸賊尤以桂平金田洪秀全爲最悍。巡撫鄭祖琛、提督閔正鳳皆以貽誤黜去,周天爵、向榮繼爲巡撫、提督。二人者並有重名,負意氣,議輒相左,星沅調和之,仍不協,軍事多牽掣。咸豐元年春,向榮進剿,賊由大黃江、牛排嶺竄新墟、紫荊山。星沅檄總兵秦定三、李能臣率滇、黔兵追躡,賊復竄武宣。榮、天爵各進擊,賊踞東鄉,兩軍攻之不克。星沅以事權不一,奏請特簡總統將軍督剿,詔斥其推諉。尋命大學士賽尚阿率總兵達洪阿、都統巴清德赴湖南防堵,將以代之。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遺疏言:“賊不能平,不忠;養不能終,不孝。歿後斂以常服,用彰臣咎。”文宗覽而哀之,依總督例賜卹,賜金治喪,存問其母,子二人命俟服闋引見,諡文恭。子桓,官至江西布政使。

(選自《清史稿列傳一百八十》,有刪改)

【注】①折色:舊時謂所徵田糧折價徵銀鈔布帛或其他物產。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

B.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

C.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

D.賽尚阿至湖南/遂授欽差大臣/赴廣西督師/命星沅回湖南治防/四月/星沅力疾赴武宣前敵督戰至則已/憊甚數日/卒于軍。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糧道”,指軍隊運送軍糧等補給的通路, 在古代戰爭中,凡屬高明的將帥,都十分重視糧食供應對取得作戰勝利的重要作用問題。

B.“迤西”,明清時稱雲南西部地區,大致包括現在大理、麗江、永昌等地。 “道”在秦朝開始出現,起初跟縣同級別,專門使用於少數民族聚居的偏遠地區。

C.“花翎”,清官員、貴族冠飾。清制,武職五品以上,文職巡撫兼提督銜及派往西北兩路大臣,以孔雀翎爲冠飾,綴於冠後,稱花翎,除因軍功賞戴者外,離職即摘除。

D.“服闋”,守喪期滿除去喪服。在古代,有嚴格的服喪制度,喪服根據親屬關係的遠近,從重到輕,依次分爲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此之謂“五服”。

12.下列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李星沅治官有方。在廣東督導學政時,在川陝治理匪徒時,發現問題後均及時整治,並處理得當,效果顯著。

B.李星沅辦事有理有據。在追究永昌回亂的緣由時,認爲禍亂不僅與匪首有關,還與總督賀長齡、提督張必祿政策失當有關。

C.李星沅富有遠見。在討論“南漕改徵折色”問題上,認爲這一做法不妥,可能會導致官員貪 污,上下其手。可惜皇上及衆臣並未聽從,依舊推行。

D.李星沅得到皇上尊敬看重。在其死後,文宗悲傷哀痛,褒封諡號,授予撫卹金,並厚待李星沅的母親和兒子。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粵士多健訟,檄通省籍諸生之幹訟者,牒報治之,士風以肅。(5分)

(2)星沅以事權不一,奏請特簡總統將軍督剿,詔斥其推諉。(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送李副使赴磧西①官軍

(唐)岑參

火山六月應更熱,赤亭②道口行人絕。知君慣度祁連城③,豈能愁見輪臺月。

脫鞍暫入酒家壚④,送軍萬里西擊胡。功名只向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①磧(qì)西:安西都護府。 ②赤亭:地名。在今x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西南。

③祁連城:地名,在今甘肅省張掖縣西南。 ④酒家壚(lú):酒家。

14.下列各項對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5分)

A.詩歌一、二兩句寫塞外酷熱難耐、人跡罕至的惡劣環境,烘托了李副使不畏艱苦、奔赴邊關的豪邁氣概。

B.“知君慣度祁連城”一句說“知道您經常出入邊地”,高度概括了李副使不平凡的經歷。

C.“豈能愁見輪臺月”一句是反寫,明說李副使不會因見輪臺月而想念“我”,實則藉此表達“我”對友人的思念之情。

D.詩的五、六兩句是招呼、勸說的口氣,挽留李副使脫鞍稍駐,暫入酒家,飲酒話別。表達了友人離別的依依不捨之情。

E.詩的七、八兩句直抒胸襟,既可看作岑參勉勵李氏立功揚名,創造英雄業績,又是自己的理想和壯志。顯示出作者的英雄豪氣,將詩情推向高潮。

15.同是送別詩,試比較本詩與《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表情達意上的相同和不同之處。(6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白《蜀道難》中,“ , ”兩句詩使用誇張手法,正面描寫山之高峻、崖之陡峭,以此表現蜀道之難。

(2)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提醒晚唐統治者,對於強秦盛極而亡的歷史,如果後代人只是一味哀嘆而不以史爲鑑,那麼就會“ ”。

(3)《詩經關雎》中用“ ”和“ ”兩句生動刻畫了男子追求窈窕淑女而不得之後朝思夜想、難以入眠的情狀。

 第Ⅱ卷 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使用,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3分)

①傳統年俗日漸式微,作坊式經營難敵規模化發展,燈籠生意一年不如一年,買燈籠的人少了許多,也讓扎燈籠的老李這個年過得意興闌珊。

②最近,湖南張家界大峽谷高空玻璃成功合龍,但很多專家認爲其危險性近似與虎謀皮,不值得其它旅遊景點效仿。

③在年底的這次政治局會議上,總書記立下懲治的“誓言”。刮骨療毒的決心讓那些心存僥倖的分子坐立不安。

④古代學者皓首窮年研治一經,書雖讀得少,讀一部卻就是一部,口吐珠璣,咀嚼爛熟,透入身心,變成一種精神的原動力,一生都受用不盡。

⑤春分之後,開始晝長夜短。北方地區迎來了近幾年的好天氣,五風十雨,農作物盡情地生長。

⑥實施“精準扶貧”,就是要創新扶貧機制,瞄準扶貧對象,找到真正適合的措施,着力改善貧困地區百姓簞食瓢飲的生活狀況。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3分)

A.今年5月,參加北京國際合作高峯大會的國家將共建合作平臺,共商合作大計,共享合作成果,爲解決當前世界經濟面臨的問題尋找方案。

B.能否通過鐵拳反腐,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這對我們構建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C.《人民日報》官方微博點評稱:以夢爲馬,不負韶華的國足在長沙雨夜擊敗韓國,拿到了本屆 12強賽首勝,延續着進軍 2018年世界盃。

D.佛山秋色、行通濟、西樵山萬人齋宴、官窯生菜會等衆多的民俗文化活動深受佛山民衆追捧,對舞龍、七姐誕等民俗活動卻越來越不重視。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

古今中外不少學問大家,對讀書都有過思考和總結, ① 不乏專門論著。這些是讀書人永恆的問題,我稱之爲“十字架般的問題”,讀書人永遠揹負着它們, ② 爲了尋求一種上升和超脫。人 ③ 可以分爲“讀書”和“不讀書”兩類, ④ 同爲讀書人也有不同的境界,比如爲消遣的閱讀、爲知識的閱讀,以及爲觀點和思想的閱讀。 ⑤後一種境界能讓我們對書籍以及書籍背後的人保持極大的敬意和熱情, ⑥ 讓閱讀成爲我們終身不可廢離的生活方式。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甚至 本來 即使 但是 而且

B 也 就是 固然 但 惟有

C 而且 只是 當然 然而 並且

D 並且 是 可是 只有 而且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5分)

一些有關筷子的習俗至今流傳,比如,①____________。首先,要會擺放筷子。筷子要整齊地擺放在進食者的右手邊,不要將一雙筷子一反一正並列擺放,也不要將筷子用於進食的一端朝桌外擺放。其次,②_______。不可取位過高,這樣容易被認爲清高孤傲,也有遠離父母家門的嫌疑;③_____________,這樣容易被認爲笨拙,也顯得缺乏教養。在舉筷夾菜時,不要亂翻後再夾菜,更不要伸筷過長而到別人面前的碗盤中夾菜。

21.孔子學院是中國在世界各地推廣漢語、傳播國學的文化交流機構。下面是孔子學院的標誌,請寫出該標誌中心部分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語意簡明,句子通順,不超過90個字。(6 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三個巡防隊員在商場門口巡邏,看到兩名穿着時尚的年輕女子,其中一名女子手機露出褲後兜三分之一。巡防員喊住兩名女子說,商場人多,要注意防範。兩名女子聽到了勸告,卻不屑地向巡防隊員翻了一下白眼,就繼續往前走:“臭流氓,看人家屁股,真是多管閒事’我想裝哪兒就裝哪兒,還真當自已是警察了。”巡防隊員聽後無語。不久,兩名女子急匆匆地找到巡防隊員,其中一名女子哭着說:“我的手機丟了,求求你們幫我找找,這是我攢了兩個月的工資剛買的蘋果手機,真是後悔沒聽你們的話。”巡防隊員一邊安慰女子,一邊把手機借給她撥打報警電話。記者報道此事後,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爭議。有人責罵女子不識好歹,有人安慰巡防隊員,有人認爲提高防犯意識需要常抓不懈,有人說提高文明素養刻不容緩……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1.D(概念擴大,“中國畫家”應爲“中國文人畫家”。)

2.D(強加因果,中國文人畫並非因其在世界繪畫史上的地位而能與晉唐書法、唐詩宋詞比肩。)

3.B(“追求作品出神入化”是文人畫家在具體創作中 “以顧愷之提出的‘傳神’藝術理念爲要求” 的最終目的。)

4. B (A項錯,作者寫作的目的並不是談名家名作與名勝之地的關係。C項理解錯誤,“屈原偉大的品格無人能企及”,與“有些品格是無法超越的”不一致。“不斷提升自己”沒有依據。D項錯在“‘漸愧”和“不滿”,沒有此意。)

5.①寫了屈原在五月五日自沉淚羅江的事件,點明丁屈原與端午節的關係(端午節紀念屈原的來由)。(1分)

②表現了屈原純潔高尚的品質,讚頌了屈原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2分)

③它照應了題目,引發了下文關於端午節的感想。(2分)

(共5分,意思對即可。)

6.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陽光,是照着屈原投江的陽光,是歷史的見證。

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

③它是端午節的文化之光。屈原的愛國、正直,屈原的純潔、高貴,就像陽光一樣映照進後人的內心。 (每點2分。答對三點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

7. B(研讀遼金元史是在屠寄先生的影響下進行的。)

(A項呂思勉並沒有結識康梁二人,也不是讀了二人的著作,受其思想影響才奉其爲楷模的。B應爲“首次讀遍了二十四史”, D原文並沒有他“不齒於行人”行爲的意思。)

9.(1)父母啓蒙指導,名家引領:呂先生讀書受母親啓蒙,經父親指導學會許多讀書方法;治學中得到經學家丁桂徵先生、史學家屠寄先生的指引影響。

(2)治學態度勤奮執着:呂先生治學中閱讀了大量書籍,積累大量史學知識;潛心科研,五十年如一日。

(3)治學方法科學嚴謹:呂先生爲了治史,還學習了經學、文字學,學習了閱讀史書以及寫札記的方法。

(4)治學領域廣泛:他在光華大學先後開過中國通史、中國民族史、文字學等十餘門課程。

(5)甘於平凡:不喜歡走訪名士,不涉無謂的社會交際。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

10.B(3分)

11.A (3分)

【解析】根據上下文意思,這裏的“糧道”指官名,明清兩代都設督糧道,督運各省漕糧,簡稱“糧道”。)

12.C (3分)

【解析】(原文“迭疏論列,議遂寢”,這件事最終廢止不行,並沒有繼續推行。)

13.(10分)

(1)廣東讀書人大多善於打官司,(星沅)發文在全省範圍登記熱衷追求打官司的書生,併發布公文治理這件事,士風因(此)得以肅整。

(意思對3分,關鍵詞:健,1分; 籍,1分)

(2)星沅因爲軍事上的權宜處理不統一,上奏請求專門選拔統帥率領軍隊督導圍剿,皇帝下詔斥責他推卸責任。(意思對3分,關鍵詞:簡, 1分,詔1分)

附:參考譯文

李星沅,字石梧。湖南湘陰人。道光十二年考中進士,選爲庶吉士,授予編修。十五年任廣東學政。粵地讀書人大多善於打官司,(星沅)發文在全省範圍登記熱衷追求打官司的書生,併發布公文(下令)整治,士風因(此)得以肅整。任期滿後,被授予陝西漢中知府,歷任河南糧道,陝西、四川、江蘇按察使。在川、陝嚴厲整治寇匪,多次擒獲他們的首領並將其繩之於法。

這之前,永昌發生回亂,迤西道羅天池胡亂殺人,不分好人壞人,衆多回人更加滋擾生亂。總督賀長齡、提督張必祿急於主張安撫,投降的人動不動就又反目叛亂了。至此,緬寧匪首馬國海被追剿而逃亡,暗中勾結雲州回人馬登霄、海連升等再次發動叛亂,迤西大爲動盪。星沅追究造成禍亂的緣由,長齡、天池一併受到責斥。二十七年,派遣軍隊進行圍剿,解散被脅迫的回族衆人,造反作亂的首領被殲滅,其餘的匪徒也被消滅乾淨。(皇上)下詔嘉獎他的功勞,加封太子太保官銜,賜花翎。不久調任兩江總督。

星沅沒有中第時,寄居在陶澍幕府,掌管章奏(臣僚呈報皇帝的文書)。又先後連任官職江南,熟悉鹽、漕、河諸多利弊。當時度支(掌管全國財賦的統計與支調的官員)訴說用度缺乏,朝廷大臣主張南糧改爲用徵銀布帛等代替,在北方省份採購糧食。星沅說折銀太多徵收不容易,折銀太少採購不夠。糧食低賤銀兩貴重,民間經過太多環節損失虧耗。且州縣以此爲藉口額外勒索,官吏玩弄手法,串通做弊,防備他們都很難。(星沅)屢次上疏論述,改徵的提議於是廢止不行。

三十年,宣宗駕崩,(星沅)赴京拜謁皇帝的靈柩,又因爲母親年老請求回家奉養。恰逢廣西匪亂正盛,最初起用林則徐爲督師討伐,(卻)在途中去世,命星沅代爲欽差大臣。這年十二月,抵達廣西,駐守柳州。當時兩岸的江匪發展勢頭日益蔓延,衆多賊匪尤其以桂平金田洪秀全爲最剽悍。巡撫鄭祖琛、提督閔正鳳都因爲貽誤戰機而被免官,周天爵、向榮繼任爲巡撫、提督。二人者都有很好的名聲,但都頗爲自負,意氣用事,謀議總是不一致,星沅調和他們的意見,仍然不能使他們協調一致,軍事很多時候相互牽制掣肘。咸豐元年春,向榮進軍圍剿,賊匪由大黃江、牛排嶺竄入新墟、紫荊山。星沅發文總兵秦定三、李能臣率領滇、黔軍隊循跡追剿,賊匪又竄入武宣。榮、天爵分頭進擊,賊盤踞東鄉,兩軍攻打不下。星沅因爲行使指揮職權不能統一調度,上奏請求專門選拔統帥率領軍隊督導圍剿,皇帝下詔斥責他推卸責任。不久命大學士賽尚阿率總兵抵達洪阿、都統巴清德趕赴湖南防堵,將讓他們代替李星沅。賽尚阿至湖南,就被授予欽差大臣,趕赴廣西督導軍隊,命星沅回湖南治理防務。四月,星沅竭力快速趕赴武宣前敵督戰,到達已經非常疲憊,幾日後在軍中去世。遺言上奏:“賊不能消滅,是不忠;父母不能終養,是不孝。死後用常服收殮,用以表明我的錯誤。”文宗看後非常傷心,依據總督的規格賜予撫卹金,賜予金錢置辦喪事,恤問他的母親,下令他的兩個兒子等服喪完畢後引見朝廷,授予李星沅“文恭”的諡號。李星沅的兒子李桓,後來官至江西布政使。

【解題思路】C項“實則藉此表達‘我’對友人的思念之情”錯。“豈能愁見輪臺月”,豈能見到輪臺的月亮而惹起鄉愁呢?這裏“豈能”故作反問,暗示出李副使長期馳騁沙場,早已把鄉愁置於腦後了。是盛唐時代人們積極進取精神的反映,是盛唐之音中一個昂揚的音節。D項,“表達了友人離別的依依不捨之情”錯,結合下一句“送軍萬里西擊胡”,作者越過一般送別詩多訴依依不捨之情的藩籬,直接提出此次西行“擊胡”的使命,化惆悵爲豪放,在送別的試題下開拓了新的意境。

15.相同處:兩首詩都一反送別詩的離愁別緒,寫得格調高昂,氣勢宏偉。本詩抒發了勸勉友人建功立業的豪邁之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過勸慰友人,表達了一種曠達之情。

不同點:本詩字裏行間作者只是以知己的身份說話行事,祝酒勸飲,從自始至終全無離別的傷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由“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的悽惻,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樂觀與豁達,到最後的勸慰,情感起伏大。

16.(1)連峯去天不盈尺,枯鬆倒掛倚絕壁 (2)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 (3)寤寐思服輾轉反側 (每答出一空給1分,有錯別字則該空不給分)

17、.B(日漸式微:指事物逐漸地由興盛而衰落。與虎謀皮:同老虎商量要取下它的皮。比喻所商量的事,與對方有根本的利害衝突,不可能辦成。刮骨療毒:將深入骨頭的毒液用刀刮除,達到治療的目的。口吐珠璣:形容說話有文采。五風十雨:五天刮一次風,十天下一次雨,形容風調雨順。簞食瓢飲:一簞食物,一瓢飲水。形容讀書人安於貧窮的清高生活。)

18、B.

A.語序不當。應先“共商”合作大計,再“共建”合作平臺,後“共享”合作成果。

C.病點:成分殘缺。“延續”後面沒有賓語與之搭配,可加上“的希望”。

D.最後一個分句暗換主語,應在“對”前加上“人們”。

本題考查考生辨析並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層級爲 E級。

19、B

第一條橫線:“對讀書都有過思考和總結”與“不乏專門論著”之間可以是遞進關係,

也可以是並列關係,所以四個選項都可以成立;

第二條橫線可排除“只是”,因其過於絕對。也可以排除“”,因爲句子不通順。“就是”和“是”的區別在於“就是”的語氣更加強烈,用在此處更爲恰當;

第三和第四條橫線應爲“固然但”的搭配,表示“承認人可分爲兩類,但同一類中

也有所區別”;

第五條橫線“惟有”和“只有”都能成立,以突出強調後一種境界纔是我們追求的境界;

第六條橫線可不填,以體現句式的工整:讓讓。

本題考查考生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的能力,能力層級爲 E級。

20.答案:①筷子的擺放和使用要有講究  ②要會使用筷子 ③但也不可取位過低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亦可)

21.【答案】標誌是中文“漢”字的變體,融合了地球、逗號和鴿子等要素。“漢”字代表漢語言和中國文化,地球圖案表達把漢語向全球推廣,逗號象徵漢語推廣交流永無止境,昂首高飛的鴿子彰顯了中國文化精神。( 要素2 分,寓意4 分)

22.參照2016年高考作文評分標準。

本題屬於以亊件爲材料的作文題。在審題立意時,抓住事件中的人物去選擇角度,闡明自己的立場。立意角度主要看考生着眼於何種層面。其―:從女子這一方面着眼,出行逛街提高安全意識,待人應當禮貌文明,等等。其二:從巡防隊員這--方面着眼,被誤解也要堅持做好工作,對他人善意的幫助終會受到理解和肯定,等等。其三:從記者這一方面着眼,多弘揚社會的正氣、傳遞社會的正能量等。其四:從網友這-方面着眼,應當注意文明素養,批評不等於罵人,尊重、理解、包容和隨他人十分重要,等等。只要緊扣材料的其中―個角度,做到思想積極,觀點鮮明,言之成理,論之有據,就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