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2017年西寧市中考語文試卷

2017年西寧市中考語文試卷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4W 次

一、語文基礎知識及運用(共25分)(請將以下的一至六題的答案選項填塗在答題卡相應的位置上,每小題2分.)

2017年西寧市中考語文試卷

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

A.醞釀(niàng) 確鑿(zuó) 勻稱(ch èn) 根深蒂固(dì)

B.偌大(nuò) 倜儻(tāng) 藩籬(fān) 周道如砥(dǐ)

C.蜷曲(quán) 卑微(bēi) 綺麗(qǐ) 吹毛求疵(cī)

D.收斂(liǎn) 妒忌(jì) 傖俗(cāng) 惟妙惟肖(xiāo)

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鴉雀無聲 寬洪大量 大庭廣衆 斷章取義 磐石

B.婦孺皆知 無動於衷 顧明思義 雞犬不寧 真諦

C.離合悲歡 窮愁潦倒 黎民百姓 粗製爛造 啜泣

D.進退維谷 因地制宜 左右逢源 斷壁殘垣 扶掖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

A.西寧市工商局一舉查獲了不良商販瀝盡心血苦心經營的製假窩點

B.信客年紀不小了,已經長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C.人類的智慧與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實在是相形見絀

D.重要的書必須常常反 複閱讀,每讀一次都會覺得開卷有益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西寧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活動,在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已經階段性取得了成果.

(語序不當:應把 “階段性”調到“取得了”之後)

B.爲了提高市民的文明素養,西寧市教育局策劃開展了“讀傳統經典,建文明城市”.

(成分殘缺:把“西寧市教育局”調整到“爲了”之前)

C.我們在學習上 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絕不能驕傲自 滿.

(關聯詞搭配不當:應把“即使”改爲“雖然”,或把“但”改爲“也”)

D.考試前是否充分備考,是取得好成績的關鍵.

(前後兩面失衡:在“取得”之前加上“能否”)

5.給下列新聞擬寫標題最恰當的一項是( )

本報訊(實習記者唐劍)端午節當日,記着在 西寧市街頭看到,各種顏色鮮豔,做 工精美的手工香包,頗受市民的青睞。

30日上午八點,記着在西寧市城中區南川東路早市看到,許多市民圍着一個老奶奶的香包攤,爭相購買各色香包,元寶、口袋、蓮花等多種造型的香包非常吸引人的眼球。“這種是‘元寶香包’,有招財的意思,這是‘福袋香包’,有帶福的意思!”在老奶奶的講解宣傳下,一位中年女性一下就買了10個。在採訪中,很多市民表示,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雖然很多傳統習俗已經慢慢變淡。,但我們西寧人的端午節依然要過得古色古香:糉子要吃,尤其手工香包一定要戴。所以,端午節這天老奶奶手工香包的生意格外好。

(《西寧晚報》2017年5月31日,有改動)

A.端午節手工香包頗受西寧人青睞

B.手工香包頗受市民青睞

C.西寧手工香包頗受青睞

D.端午節手工香包頗受青睞

6.下列各項內容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

A.《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作者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在寫該書時,已經雙目失明,全身癱瘓,這部書是他強忍病痛,在病榻上歷時三年才寫成的

B.作爲我國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滸傳》是一部以北宋 末年宋江起義爲題材的長篇章回體白話小說.小說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武松,吳用,魏延,林沖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 詞以寄之》中“破陣子”是詞牌名,“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是這首詞的題目.作者辛棄疾與蘇軾都是我國宋詞豪放派奇人的代表

D.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後來成爲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 韻的.我們學過的劉禹錫的《陋室銘》就屬於這類文體

7.(10分)詩文默寫

①放下飽食過稻香的鐮刀, 。秋天棲息在農家裏。(何其芳《秋天》)

② , 。角色滿天秋色裏,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賀《雁門太守行》)

③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描寫雪後美景的詩句是 , 。

④溫庭筠在《望江南》中表現女主人公祈盼愛人歸來,卻一次次失望,同時又暗示眺望時間之長的句子是 , 。

⑤《木蘭詩》中用比喻 作結,對木 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12年未被發現的.奧祕加以巧妙解答的句子是 , ; , 。

8.(3分)綜合性學習

我國自行研製、建造的第一艘航空 母艦下水儀式將於明天(2017年4月26日)9:00時在大連造船廠舉行,屆時,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將進行現場直播。爲此,育才中學準備明天組織 全體學生在本班教室集體收看現場直播。請你以育才中學政教處的名義,就此擬寫一則簡明扼要的通知。

二、口語交際(共3分)

9.(3分)近年來,全國各地校園欺凌事件時有發生。當你得知你的同學張峯放學後要去報復今早在公交車上不小心踩了他腳的一名七年級學生時,你應 該怎樣勸阻他呢?

三、古詩文閱讀(共12分)

10.(3分)讀李白的《行路難(其一)》,回答問題

金樽清酒鬥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1)“閒來垂釣碧溪上,復乘舟夢日邊”這句話在寫法上 最突出的特點是什麼?

(2)簡要分析“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一句。

11.(9分)閱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回答問題。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徵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 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實詞

①行拂亂其所爲 拂:

②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

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

①管夷吾舉於士 於:

②曾 益其所不能 其:

13、用現代漢語翻譯

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餓其體 膚,空乏其身

14、文章中列舉 六 位名人的事例有何作用?

15、本文的中心 論點是“ ”(選用文中句子回答)

四、現代文閱讀(共30分)

(15分)閱讀《大自然的語言》,回答問題。

大自然的語言

竺可楨

①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不久,布穀鳥也來了。於是轉入炎熱的夏季,這是植物孕育果實的時期。到了秋天,果實成熟,植物的葉子漸漸變黃,在秋風中簌簌地落下來。北雁南飛,活躍在田間草際的昆蟲也都銷聲匿跡。到處呈現一片衰草連天的景象,準備迎接風雪載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溫帶和亞熱帶區域裏,年年如是,周而復始。

②幾千年來,勞動人民注意了草木榮枯、候鳥去來等自然現象同氣候的關係,據以安排農事。杏花開了,就好像大自然在傳語要趕快耕地;桃花開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趕快種穀子。布穀鳥開始唱歌,勞動人民懂得它在唱什麼:“阿公阿婆,割麥插禾。”這樣看來,花香鳥語,草長鶯飛, 都是大自然的語言。

③這 些自然現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稱它爲物候。物候知識在我國起源很早。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諺就包含了豐富的物候知識。到了近代,利用物候知識來研究農業生產,已經發展爲一門科學,就是物候學。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瞭解隨着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 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④物候觀測使用的是“活的儀器”,是活生生的生物。它比氣象儀器複雜得多,靈敏得多。物候觀測的數據反映氣溫、溼度等氣候條件的綜合,也反映氣候條件對於生物的影響。應用在農事活動裏,比較簡便,容易掌握。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裏.下面是一個例子。

⑤北京的物候記錄,1962年的山桃、杏花、蘋果、榆葉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遲十天左右,比1960年遲五六天。根據這些物候觀測資料,可以判斷北京地區1962年農業季節來得較晚。而那年春初種的花生等作物仍然是按照往年日期播 種的,結果受到低溫的損害。如果能注意到物候延遲,選擇適宜的播種日期,這種損失就可能避免。

……

⑥物候學這門科學接近生物學中的生態學和氣象學中的農業氣象學。物候學的研究首先是爲了預報農時,選擇播種日期。此外還有多方面的意義。物候資料對於安排農作物區劃,確定造 林和採集樹木種子的日期,很有參考價值,還可以利用來引種植物到物候條件相同的地區,也可以利用來避免或減輕害蟲的侵害。我國有很大面積的山區土地可以耕種,而山區的氣候、土壤對農作物的適應情況,有很 多地方還有待調查。爲了便利山區的農業發展,開展山區物候觀測是必要的。

⑦物候學是關係到農業豐產的科學,我們要進一步加強物候觀測,懂得大自然的語言,爭取農業更大的豐收。

16、閱讀第一段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表達效果。

①立春過後,大地漸漸從沉睡中甦醒過來。

②冰雪融化,草木萌發,各種花次第開放。再過兩個月,燕子翩然歸來。

17、爲什麼“古代流傳下來的許多農業就包含了豐富的物侯知識。”一句中的“許多”不能刪去?

18、結合第四段的內容,說說“物候對於農業的重要性就在這裏。”一句中的!“這 裏”具體指的是什麼?

19、結合第三四段的內容,指出下列各句分別運用了什麼說明方法?有何作用?

①物候學記錄植物的生長榮枯,動物的養育往來,如桃花開、燕子來等自然現象,從而瞭解隨着時節推移的氣候變化和這種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說明方法:

作用:

②它比氣象儀器複雜得多,靈敏得多。

說明方法:

作用:

20、閱讀第六段,請具體說說本段是按什麼順序進行說明的。

(15分)閱讀張保振的《交友之道》,回答問題

交友之道

①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 朋友”,說明朋友的重要。《詩小雅》言:“雖有兄弟,不如友生”,說明朋友的至要。《孟子滕文公上》載:“出入相友”,說明朋友的必要。朋友的重要、至要、必要,在古 人看來,是“友也者,友其德也”的。所以,與朋友交,就要只取其長,不計其短。也就是說,交友要有選擇,看重並學習朋友的優良品德。

②那麼在現代生活中,我們又該怎樣交友呢?

③交友之道首先是擇友。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成爲朋友的。對朋友,古人們看得很重,認爲是“五倫之一”,是“平居可與共道德,緩急可與共患難。”並認爲,“友則兩相關切。若酒肉飲博,相與往還,此黨也,非友也。”(蒲松齡語)所以,擇友,就要或道同相助,或品德相親,或學問相成,或氣節相感,或然諾相信,或才技相合,或詩文相尚等,要兩相共贏,昭昭可鑑。畢竟,擇友只有志趣相投,互爲“人鏡”,補充提高,才能獲取增加一倍的智慧,放大一倍的力量,才能如同讀一本聖賢經傳,或一篇名人詩篇,使身心得到滋補,境界得以昇華。而這,是從一般人那裏難以得到的。

④交友之道關鍵是取友。世間儘管有“一見如舊識,一言知道心”的交友取友之道,但取友畢竟是取優,故不可等閒視之、草率取之。自古至今,爲 人稱頌的取友之道,“慢熱型”的居多。這種慢熱型,往往是先淡後濃,先疏後親,先遠後近。初次見面,就親熱得不得了,未必是真友、至友,很可能是遇上了“見面熟”。這種“見面熟”式的朋友,當你遇到挫折,甚至將要掉進深淵時,他的雙手未必來拉住你;當你一帆風順, 。取友,就是要智可以砥礪,行可以輔弼,有了 錯誤可以指正。司馬遷在《史記汲鄭列傳》中說:“一死 一生,乃知交情。一貧一富,乃知交態;一貴一賤,交情乃見。”這“六個一”,全在人生的關節點,道出了取友的最佳點。所以,對貧賤之交、生死之交,不僅終生不可忘,而且要始終一契之。

⑤交友之道重點是結友。結友要結真友。無疑,在生活中,友有面友、真友之分。面友者,友而不心也。真友者,生無請言,死無託辭也。交友就要交真友 。真友是需要風浪的考驗、時間的檢驗的。人的一生不可能年年順意,事事行時。在遇到人生的逆境、背時,才能對面友或真友看得清,分得明。這方面的教訓很多。如戰國中期有一對同習兵法、一師之徒的同窗朋友孫臏與龐涓,由於孫臏的才能略高一點而招致龐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國並深得魏王重用的機會,密招孫臏入魏,口言善,說是要向魏王力薦;身行惡,實則借刀殺人,對孫臏施以臏刑①,“斷其兩足而黥之”,使孫臏成爲一個“刑餘之人”而不能進入仕途。這就警示人們,飲酒要飲醇,結交要結 真。否則,不僅自己會吃盡苦頭,而且連殘至死都不知啥個原因。

⑥交友要交優。只有多看朋友的長處,把朋友的長處吸收爲自己的長處,從而讓朋友的優點、優勢也能體現在自己身上,才能在人生路上肩並肩手挽手,共譜新篇章。

【注】①臏刑:古代剔除膝蓋骨的酷刑。

21、閱讀全文,指出本文的中心論點

22、文章開頭用俗語和古籍中的語錄有何作用?

23、文章第二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24、指出第三段和第五段中畫線句子所運用的論證方法及其作用。

① 對朋友,古人們看得很重,認爲是“五倫之一”,是“平居可與共道德,緩急可與共患 難。”並認爲,“友則兩相關切。若酒肉飲博,相與往 還,此黨也,非友也。”(蒲松齡語)

論證方法:

作用:

②如戰國中期有一對同習兵法、一師之徒的同窗朋友孫臏與龐涓,由於孫臏的才能略高一點而招致龐涓嫉恨在心,以至利用自己先到魏國並深得魏王重用的機會,密招孫臏入魏,口言善,說是要向魏王力薦;身行惡,實則借刀殺人,對孫臏施以臏刑,“斷其兩足而黥之”,使孫臏成爲一個“刑餘之人”而不能進入仕途。

論證方法:

作用:

25、閱讀第四段,仿照畫線句子,在“當你一帆風順”之後再續寫一個句子,是上下文語義連貫。

仿照:當你遇到挫折,甚至將要掉進深淵時,他的雙手未必來拉住你;

續寫:當你一帆風順, 。

五、寫作(共50分)

26.(50分)請從下面兩道作文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要求:

①符合題意,中心明確,情感真實,內容充實,語言通順,卷面整潔,不得抄襲,套作。

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③字數不少於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

題一:

以“走進 ”爲題,請先將題目補充完整,然後寫一篇作文。

題二:

重讀一本老書,就會發現新的感受;再遊一次名勝,就會發現別樣的景緻;回望走過的足跡,就會發現自己的成熟;回味親友的關愛,就會發現被忽略的幸福……只要有心,只要留意,我們也會在平凡的生活中發現無數的不平凡。

請以“發現”爲話題,自擬題目,自主立意,自選文體,寫一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