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試題中心 > 九年級試題 > 《我的叔叔于勒》疑難解析練習題

《我的叔叔于勒》疑難解析練習題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W 次
《我的叔叔于勒》疑難解析練習題
1、分析小說中的人物性格:
    菲利普夫婦是自私、冷酷、貪婪、庸俗的小市民,在愛慕虛榮這一點上,他們特別相像。如菲利普看見別人高雅地吃牡蠣,也擺出紳士風度完全是打腫臉充胖子。菲利普太太明明怕花錢吃牡蠣,卻偏說“怕傷胃”,“怕慣壞孩子”,這樣既維護了面子,又省下了錢。但菲利普太太遠比他的丈夫精明、潑辣、有心計。如在船上發現于勒是窮光蛋後,菲利普是內心恐慌、神態異常、語無倫次,只會向妻子討主意,而菲利普太太則一面大罵于勒,一面果斷地帶領全家躲開,脫離了“危險區”。

    文中的“我”是一個入世未深、比較天真單純、富有同情心的孩子。雖然他也盼望叔叔發財回來,但當他得知叔叔的真相後,竟不受父母影響,既仔細觀察叔叔,心中默唸叔叔,還給叔叔十個銅子的小費。這與父母的自私冷酷形成鮮明對比。在這個尚未受到腐蝕的孩子身上,作者寄寓着自己的希望和理想。
  2、資本主義社會中異化的人和人的關係:

    這是比較傳統的認識,主要根據馬克思、恩格斯關於資本主義社會的人與人之間關係的論述:“資產階級撕下了罩在家庭關係上的溫情脈脈的面紗,把這種關係變成了純粹的金錢關係。”“它使人和人之間除了赤裸裸的利害關係,除了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就再也沒有別的聯繫。”“貨幣能使各種冰炭難容的人親密起來,迫使勢不兩立的人互相親吻。”

    在資本主義社會裏,金錢主宰了人的心靈和生活。貨幣既然能使互相對立的人親密無間,同樣也能使非常親近的人分道揚鑣。菲利普爲什麼不肯和親弟弟相認?就是因爲金錢的作用。這樣殘酷的情景,是資本主義金錢至上的社會現實概括。這篇小說對這樣普遍的社會問題,作了真實的藝術的反映。

  3、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也有人認爲,這篇小說的主題表現的是小人物生活的辛酸。從菲利普夫婦立場看,他們爲什麼不認親弟弟?首先是于勒佔用了菲利普應得的那份家產(在西方文化中,私有制是社會的基礎,這點要注意到),菲利普對弟弟還是寬容的,不然不會讓他佔用自己應得的家產(看來菲利普並不是那麼冷酷的人)。于勒的惡行,將菲利普一家的生活拖累到貧困中而不能自拔。按照人們當時的習慣(注意,當時西方人有到海外淘金的習俗),菲利普把弟弟送上去海外的輪船。(不然怎樣對付于勒這個遊手好閒的敗家子呢?養他一輩子嗎?)菲利普一家不得不忍受生活的艱辛,這一切都是于勒造成的。因爲貧困,菲利普的女兒出嫁都成了問題,這不能不讓做父母的焦急。于勒發財的消息,成了他們擺脫窘迫生活的惟一救命稻草,是他們生活的精神支柱。後來他們遇見了無臉歸來的窮困潦倒的于勒(于勒也知道自己愧對哥哥一家,所以不肯回家),他們怎麼辦呢?認下於勒?等於生活更加窮困,等於扼殺女兒好不容易得來的婚姻……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們,會做出怎樣的選擇呢?
  4、本文的情節特點:
    全文情節總體上是大起大落,這急驟變化,不使人感到突然,卻讓人感到真切、可信,這就是“曲折”的妙用了。討論要點:
   ⑴ 開頭寫了菲利普一家的境況之後,並不忙着介紹于勒,卻突然用了一句“可是每星期日……”,像電影的短鏡頭似的吸引了讀者的注意力。人們不禁要問:于勒是誰?他在哪裏?爲什麼這一家都盼望他回來?于勒的情況就是用這種曲折的設置懸念的方式引出的。

   ⑵ 接下去,作者又回過頭來,前後對比着介紹于勒。值得注意的是:這個介紹是介於同樣兩個鏡頭之間(“每到星期日”──“於是每星期日”),是插敘。既簡潔交待了事情因果,又使我們產生了不得不看下去的慾望。這插敘的內容本身,就形成了情節的“曲折”。

   ⑶ 一般說,接下來就可以直接告訴讀者,這一家人終於見到了于勒或沒有見到手勒,但這樣一來未免直露了,使文章故事一覽無餘。這裏需要“曲折”的佈置。而“乘船遊玩”這一情節就是“曲折”的設計。開闢了一個讓人物充分表現自己的舞臺,讓希望的肥皂泡一直吹到最大限度,再突然破滅、消失,使故事更加強烈、感人。

   ⑷ 于勒的出現,如果用兄弟倆突然撞見的方式就沒戲可看了,不吸引人。作者故意安排吃牡礪這個小插曲,讓人物有更多的表演餘地,這裏面又可設計更多的波瀾。

   ⑸ 船上相遇,由“我父親突然好像不安起來”到“出大亂子了!”突出了菲利普夫婦一系列心理變化過程:(父親)猜測──否定──不放心──與船長搭話──真相大白。(母親)莫名其妙──伯──哆嗦──馬上回答──暴怒。人物感情變化曲折複雜。如果直面相對,一下認出來,內容就簡單直露了,人物也顯得單薄。

  5、本文是怎樣巧設懸念引人入勝的?
    懸念是欣賞小說、戲劇、電影或其他文藝作品時的一種心理活動,即關切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的緊張心情。作家和導演爲體現作品中的矛盾衝突,在處理情節結構時常用各種手法引起讀者或觀衆的懸念,以加強文藝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在章回小說中,往往在情節緊要關頭或人物命運起落之時,作者來個“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這就是故意設置的懸念。

    在《我的叔叔于勒》中,莫泊桑巧妙地運用了懸念,不僅把讀者緊緊地吸引住了,而且將故事一步步地推向高潮。故事一開始,作者抓住幾件瑣細的小事,渲染了菲利普拮据的家境後,立刻引出“父親總要說他那句永不變更的話”。“唉!如果於勒竟在這隻船上,那會叫人多麼驚喜呀!”爲什麼“父親”急切地盼望于勒歸來?于勒歸來會改變他們家的境況嗎?于勒現在在哪裏?他是幹什麼的?這一連串的問號,就是作者設下的一個個懸念,它讓讀者懷着迫切的心情急於看下文。接下去作者寫于勒兩次來信,說他發了財,“已經租了一所大店鋪,做着一樁很大的買賣”。可是一轉眼10年過去了,菲利普一家人望眼欲穿,但仍不見於勒歸來,這又是爲什麼呢?作者再次設下懸念,把讀者的胃口吊足。最後菲利普一家在去哲爾賽島遊玩的渡輪上遇到了一個衣衫襤樓的老水手,他很像于勒,可那人究竟是否是于勒呢?他怎麼會在渡輪上賣牡蠣呢?又一個懸念產生了。至此,作者把故事情節推向了高潮,任何一個讀者都已欲罷不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