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 鄧禹字仲華,南陽新野人也。年十三,能誦詩,受業長安。時光武亦遊學京師,禹年雖幼,而見光武知非常人,遂相親附。數年歸家。及漢兵起,更始立,豪傑多薦舉禹,禹不肯從。及聞光武安集河北,即杖策北渡,追及於鄴。光武見之甚歡,謂曰我得專......

  • 《後漢書》卷四十一·第五鍾離宋寒列傳第三十一 第五倫字伯魚,京兆長陵人也。其先齊諸田,諸田徙園陵者多,故以次第爲氏。倫少介然有義行。王莽末,盜賊起,宗族閭里爭往附之。倫乃依險固築營壁,有賊,輒奮厲其衆,引強持滿以拒之,銅馬、赤眉之屬前後數十輩,皆不能下。倫始以營長詣......

  • 《後漢書引逸詩》古詩 作者佚名 古詩後漢書引逸詩的原文詩意翻譯賞析 皎皎練絲。在所染之。......

  •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李固字子堅,漢中南鄭人,司徒郃之子也。郃在《方術傳》。固貌狀有奇表,鼎角匿犀,足履龜文。少好學,常步行尋師,不遠千里。遂究覽墳籍,結交英賢。四方有志之士,多慕其風而來學。京師鹹嘆曰是復爲李公矣司隸、益州並命郡舉孝廉,闢......

  • 《後漢書》卷八十二上·方術列傳第七十二上 仲尼稱《易》有君子之道四焉,曰卜筮者尚其佔。佔也者,先王所以定禍福,決嫌疑,幽贊於神明,遂知來物者也。若夫陰陽推步之學,往往見於墳記矣。然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於明靈之府、封縢於瑤壇之上者,靡得而窺也。至乃《河》、......

  • 《後漢書》卷二十八下·馮衍列傳第十八下 建武末,上疏自陳曰:臣伏念高祖之略而陳平之謀,毀之則疏,譽之則親。以文帝以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爲罪,施之以德則爲功。逮至晚世,董仲舒言道德,見妒於公孫弘,李廣奮節於匈奴,見排於衛青,此忠臣之常所爲流涕也。臣衍自惟微賤之......

  • 《後漢書》卷十上·皇后紀第十上 夏、殷以上,后妃之制,其文略矣。《周禮》王者立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以備內職焉。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喪、祭、賓客,女御序於王之燕寢。頒官分務,各有典司。女史彤管,記功書過......

  • 《後漢書》卷六十一·左周黃列傳第五十一 左雄字伯豪,南陽涅陽人也。安帝時,舉孝廉,稍遷冀州刺史。州部多豪族,好請託,雄常閉門不與交通。奏案貪猾二千石,無所回忌。永建初,公車徵拜議郎。時,順帝新立,大臣懈怠,朝多闕政,雄數言事,其辭深切。尚書僕射虞詡以雄有忠公節,上疏......

  • 《後漢書》卷十一·劉玄劉盆子列傳第一 劉玄字聖公,光武族兄也。弟爲人所殺,聖公結客欲報之。客犯法,聖公避吏於平林。吏系聖公父子張。聖公詐死,使人持喪歸舂陵,吏乃出子張,聖公因自逃匿。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羣入野澤,掘鳧茈而食之,更相侵奪。新市人王匡、王鳳爲平......

  • 《後漢書》志第十五·五行三 大水水變色大寒雹冬雷山鳴魚孽蝗《五行傳》曰簡宗廟,不禱祠,廢祭祀,逆天時,則水不潤下謂水失其性而爲災也。又曰聽之不聰,是謂不謀。厥咎急,厥罰恆寒,厥極貧。時則有鼓妖,時則有魚孽,時則有豕禍,時則有耳痾,時則有黑眚、黑祥,惟火......

  • 《後漢書》志第五·禮儀中 立夏請雨拜皇太子拜王公桃印黃郊立秋貙劉案戶祠星立冬冬至臘大儺土牛遣衛士朝會立夏之日,夜漏未盡五刻,京都百官皆衣赤,至季夏衣黃,郊。其禮:祠特,祭竈。自立春至立夏盡立秋,郡國上雨澤。若少。郡縣各掃除社稷。其旱也,公卿官......

  • 《後漢書·劉寵傳》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 劉寵,字祖榮,東萊牟平人,齊悼惠王之後也。悼惠王子孝王將閭少子封牟平侯,子孫家焉。父丕,博學,號爲通儒。寵少受父業,以明經舉孝廉,除東平陵令,以仁惠爲民所愛。母疾,棄官去。百姓將送塞道,車不得進,乃輕服遁歸。後四遷爲豫章太守......

  • 《後漢書》卷三十四·樑統列傳第二十四 樑統字仲寧,安定烏氏人,晉大夫樑益耳,即其先也。統高祖父子都,自河東遷居北地,子都子橋,以資千萬徙茂陵,至哀、平之末,歸安定。統性剛毅而好法律。初仕州郡。更始二年,召補中郎將,使安集涼州,拜酒泉太守。會更始敗,赤眉入長安,統與......

  •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衝孝質帝紀第六 孝順皇帝諱保,安帝之子也。母李氏,爲閻皇后所害。永寧元年,立爲皇太子。延光三年,安帝乳母王聖、大長秋江京、中常侍樊豐譖太子乳母王男、廚監邴吉,殺之,太子數爲嘆息。王聖等懼有後禍,遂與豐、京共構陷太子,太子坐廢爲濟陰王......

  • 《後漢書蔡邕傳》閱讀訓練及譯文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少博學,師事太傅胡廣,唯辭章、數術、天文是好,妙操音律。邕性篤孝母常滯病三年邕自非寒暑節變未嘗解襟帶不寢寐者七旬母卒廬於冢側動靜以禮有兔馴擾其室傍又木生連理遠......

  •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孔子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言嗜惡之本同,而遷染之塗異也。夫刻意則行不肆,牽物則其志流。是以聖人導人理性,裁抑宕佚,慎其所與,節其所偏,雖情品萬區,質文異數,至於陶物振俗,其道一也。叔末澆訛,王道陵缺,而猶假仁以效己,憑義以濟功。......

  • 《後漢書》卷八十五·東夷列傳第七十五 《王制》雲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堯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蓋日之......

  •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安思閻皇后諱姬,河南滎陽人也。祖父章,永平中爲尚書,以二妹爲貴人。章精力曉舊典,久次,當遷以重職,顯宗爲後宮親屬,竟不用,出爲步兵校尉。章生暢,暢生後。後有才色。元初元年,以選入掖庭,甚見寵愛,爲貴人。二年,立爲皇后。後專房妒......

  • 《後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伏湛字惠公,琅邪東武人也。九世祖勝,字子賤,所謂濟南伏生者也。湛高祖父孺,武帝時,客授東武,因家焉。父理,爲當世名儒,以《詩》授成帝,爲高密太傅,別自名學。湛性孝友,少傳父業,教授數百人。成帝時,以父任爲博士弟子。五遷,至王莽時......

  • 《後漢書》志第三·律歷下 曆法昔者聖人之作歷也,觀璇璣之運,三光之行,道之發斂,景之長短,鬥綱所建,青龍所躔,參伍以變,錯綜其數,而制術焉。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星從天而西,日違天而東。日之所行與運周,在天成度,在歷成日。居以列宿,終於四七,受以甲乙,終......

  • 《後漢書》卷二十五·卓魯魏劉列傳第十五 卓茂字子康,南陽宛人也。父祖皆至郡守。茂,元帝時學於長安,事博士江生,習《詩》、《禮》及歷算。究極師法,稱爲通儒。性寬仁恭愛。鄉黨故舊,雖行能與茂不同,而皆愛慕欣欣焉。初闢丞相府史,事孔光,光稱爲長者。時嚐出行,有人認其......

  •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孔子曰與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又云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爲也此蓋失於周全之道,而取諸偏至之端者也。然則有所不爲,亦將有所必爲者矣。既雲進取,亦將有所不取者矣。如此,性尚分流,爲否異適矣。中世偏行一介之夫,能成名立方者,蓋......

  • 《後漢書》卷八十三·逸民列傳第七十三 《易》稱《遯》之時義大矣哉。又曰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是以堯稱則天,不屈潁陽之高。武盡美矣,終全孤竹之潔。自茲以降,風流彌繁,長往之軌未殊,而感致之數匪一。或隱居以求其志,或迴避以全其道,或靜已以鎮其躁,或去危以圖其安,或垢......

  • 《後漢書》志第十七·五行五 射妖龍蛇孽馬禍人痾人化死復生疫投蜺《五行傳》曰皇之不極,是謂不建。厥咎眊,厥罰恆陰,厥極弱,時則有射妖,時則有龍蛇之孽,時則有馬禍,時則有下人伐上之痾,則時有日月亂行,星辰逆行皇,君也。極,中也。眊,不明也。說雲此沴天也。不......

  • 《後漢書》卷八十八·西域傳第七十八 武帝時,西域內屬,有三十六國。漢爲置使者、校尉領護之。宣帝改曰都護。元帝又置戊己二校尉,屯田於車師前王庭。哀、平間,自相分割,爲五十五國。王莽篡位,貶易侯王,由是西域怨叛,與中國遂絕,並復役屬匈奴。匈奴斂稅重刻,諸國不堪......

 154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尾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