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七年級語文《紫藤蘿瀑布》的教學反思大綱

七年級語文《紫藤蘿瀑布》的教學反思大綱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81W 次

【教學背景】

七年級語文《紫藤蘿瀑布》的教學反思

長期以來,由於受應試教育的限制,語文課堂教學的過程經常成爲追求“標準答案”的過程。一問一答式的教學方式不僅使課堂變得瑣碎冗長,而且會導致學生的思維只能以線性的定向的方式運作,使思維狹窄。甚至於把學生限制在一個思維態勢裏,整個教學過程就像一個作坊,或是一個現代車間,限制得較死。學生在學習時,無形中有一根繩子牽着他們,我們就無法注意到學生的個性差異,能力差異等等,不利於學生的個性發展。這堂《紫藤蘿瀑布》教學是一堂經過精心設計的課,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下面就這堂課的一個片斷加以描述。

【教學案例】

師:世界上的花千種萬種,爲什麼作者卻獨獨鍾情於紫藤蘿花?我們大家一起來交流一下。

生:紫藤蘿花吸引“我”駐足觀賞,使“我”浮想聯翩,原先的悲痛、焦慮化爲寧靜與喜悅。

生:紫藤蘿花使“我”領悟到人生的哲理,引發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

……

師:我們深入細緻地研討一下課文,看看紫藤蘿在哪些方面對作者的思想感情產生了影響?爲什麼面對紫藤蘿瀑布,作者的感情會產生那樣的變化,對生命有那樣的感悟?大家可圍繞這個話題,再深入提出問題,進行討論,力求對文章能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

(提示學生注重分析理解過程,淡化結論,結論可以是多樣的。並要求學生注意傾聽他人意見。)

學生自主探究:根據對課文的理解和個人的感受,提出最有價值、最深刻、最喜歡的問題。

學生小組討論、課堂發言,確定思考題。

學生小組交流,對個人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整理。

教師引導學生課堂交流,將思考題逐漸集中到以下方面:

1、紫藤蘿有過怎樣的變遷?作者爲什麼會對紫藤蘿產生這樣濃厚的感情?

2、聯繫背景材料,試說說紫藤蘿的命運有什麼象徵意義。

3、作者是怎樣由紫藤蘿的形象感悟出人生的意義的?找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議一議。

4、怎樣理解“花和人都有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

5、怎樣理解“那時的說法,花和生活腐化有什麼必然關係。”?

6、文章開頭說“我不由得停住了腳步”,結尾說“我不覺加快了腳步”,各有什麼含義?其作用是什麼?

學生討論、明確。

教師引導學生深入討論,使問題逐漸明朗,最終明確:

1、“十多年前”家門外的一株大紫藤蘿,後來被拆掉毀壞了。過了這麼多年,紫藤蘿花又盛開了。作者通過紫藤蘿的變遷,聯想到類似的家庭境狀和人生際遇,觸景生情,思想感情自然隨之起伏涌動。

2、紫藤蘿的命運,從花兒稀落到毀掉,再到如今繁花似錦,正是十幾年來整個國家命運的寫照和象徵。

3、引導學生品味第7段和第10段的內容,並理解:

面對眼前盛開的紫藤蘿瀑布,作者觸景生情:儘管家庭、人生以至國家、民族等都像紫藤蘿一樣,有着不幸的過去,但畢竟事過境遷。重要的是現在,一切都像紫藤蘿一樣,好起來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之得以昇華,對人生的意義有了全新的深刻的理性認識。

4、遭遇不幸的時候,不能被厄運壓倒,要對生命的美好和長久保持堅定的信念。厄運過後,要面對新的生活,振奮精神,投身到偉大的事業中去。

5、現在聽起來的確不可思議,但是在極左氾濫的年代裏。事實就是這樣。人們狹隘地理解勞動人民的感情,認爲賞花不應該是勞動者的本分,賞花是低級情調,甚至認爲賞花就會腐化墮落。瞭解這些有助於我們認識過去,更加珍惜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6、“停住了腳步”是被紫藤蘿的繁茂旺盛所吸引。“加快了腳步”是被紫藤蘿的生命活力所感染,所催促。前者的.作用是引起懸念,後者的作用是照應開頭,使文章結構完整,並深化了主題。

經驗反饋:

1、你認爲哪些景物描寫得最好,試着仿寫幾句。

2、課文中哪些句子能引起你的共鳴?找出讓你感觸最深的段落或句子,反覆品讀,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

3、讀了這篇課文,你認爲應當怎樣對待人生的挫折與不幸?

以上問題只要談出意見,言之成理即可。

生:“只見一片輝煌的淡紫色,像一條瀑布,從空中垂下,不見其發端,也不見期終極”。我認爲這句話寫得很好,這裏把瀑布從空中垂下比作藤蘿,不僅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藤蘿的形,而且讓我們看到藤蘿生長得很繁茂,生機勃勃。

生:“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着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這是用帆和船艙作比喻,細緻的描繪了紫藤蘿花盛開的狀態,給人以生機勃勃的感受;比做笑容,就有美好可愛的感覺,也抒發了喜悅之情。

生:“紫色的大條幅上,泛着點點銀光,就像迸濺的水花。”這裏在色彩上運用大條幅的紫色上泛着點點銀光,讓我們看到了藤蘿色彩的躍動,生命的躍動。

生:“我在開花!”它們在笑,“我在開花!”它們囔囔。這裏運用擬人的修辭,生動地寫出了花開得很鬧,花的勃勃生機和爛漫情趣,也看出了生命的可愛……

(注:教師根據學生的不同回答,多媒體依次打出文章句子,再次進行朗讀、更深層次品味、探究。)

生:“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艙,那裏滿裝生命的酒釀,它張滿了帆,在這閃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萬花中的一朵,也正是由每一個一朵,組成了萬花燦爛的流動的瀑布。”從這裏,作者領悟到了人生的意義,就是無。

論是人生的熱烈,還是人生的生死,生命對於萬物來說都有着頑強與美好,它是永恆的!

生:他說“紫色的花艙裏,滿裝生命的酒釀”,就把生命的沉澱變成了對人生生與死的思考,更寫出自己內心對深層的兄弟情的思考,顯得越發感人。

生:我覺得他們沒有品出後一句話的蘊味:一朵花是一個流動的花瀑中的一分子,正是一朵一朵花的炫麗、燦爛,才組成花瀑的熱烈、輝煌,其實我們在生活中,是社會的一分子,只有我們個體生命的奮發和進取,才能創造社會的勃勃生機。

生:“花和人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說明花曾遭遇不幸,但那個不幸的年代已經過去,花走過了坎坷的際遇,走向新的光燦的輝煌;人也一樣,時代的洪流總會沖走種種不快的過往,只要你堅定信念,張起生命的風帆,加快腳步趕上去,就一定能匯入光輝、炫爛的“花的瀑布”。

生:對,在我們生存的世界中,個體的生命可能遭遇過挫折和磨難,但整個生命的歷史卻是奔流不息的,它定能跨越溝壑,走向斬新的輝煌。比如:十年內亂已成歷史,我們又迎來社會蓬勃發展的新的春天。

……

師總結:紫藤蘿瀑布象一首深沉的歌,爲我們展示了人生的畫面:藤蘿不與羣芳爭,獨自開在花謝時,踏春無人戀,蜂蝶亦不顧,而它們卻盡情的展示着自己的生命,驕傲自信的爲自己的美麗生命而歡騰嬉鬧。然而回首十年,心中的“焦慮和悲痛”又會令人感受到一種沉重,一種悲哀。仔細品味這篇短文,使人幡然悟到,只有經歷過苦難的人,纔會珍惜生活的浪花,正如宗璞所說,“生命的長河是無止境的”,每個人都應當象紫藤蘿的花朵一樣,以飽滿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長河中去,讓生命更加絢麗多彩。

【板書】

紫藤蘿瀑布

花形──猶如瀑布 賞花──如人生的美好熱烈

花色──熱烈沉靜 想花──如人生的生死挫折

花香──朦朧長久 悟花──如生命的永恆意義

【對具體教學情況的總結分析】

本案例以新的課程標準爲指導,在教學設計時採用設計“主問題”的形式,在全文中設置一個能一線串珠地貫起全文內容的值得學生深層探究的問題。那就是:世界上的花千種萬種,爲什麼作者卻獨獨鍾情於紫藤蘿花?這一問題的提出達到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在認真閱讀文本的基礎上從不同的角度回答。這樣一個開放性題目的設計,既可以減少無謂、無效、甚至無用的提問,節省出一定的課堂時間,又可以帶動課文的整體閱讀,更重要的是由於要解決問題而形成長時間的深層次的探究活動,可以讓學生的思維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多元化地解讀文本,並展示出自己的個性特徵,使課堂呈現出答案因多彩而精彩的現象,也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在分析的過程中還讓學生對文本進行多種形式的朗讀,把琅琅的讀書聲還給課堂,“三分文章七分讀”,“一章三遍讀,一句十回吟”,朗讀不僅是傳統的語文教學方法,更是審美傳情的極好手段,在對語言文字的反覆吟詠之中,可以達到準確的傳情和悟情。朗讀到位,還可以創設一種情境,使學生充分明確文章的種種美,在潛移默化之中培養了語感,提高了審美能力。

【從這堂課引起的反思】

新課程改革把我們語文教學帶進了一個新的領域,新的境地。如今,我們師生的課堂行爲大多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旗幟下發生和進行。但是,令人遺憾的是:許多現有的課堂實踐資料,卻未必真正理解“自主、合作、探究”。即便是從那些經過反覆演排並精煉出來的課例裏面,我們在經歷了“亂花漸欲迷人眼”的短暫欣喜之後,仍不免有“淺草才能沒馬蹄”之慨。

首先,教師不再是課程知識的被動的傳遞者,而是一個主動的調適者、幫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學生是知識的構建者,學習是學習者經驗的重新組織和重新理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主動學習者,只有通過自主的知識建構活動,學生的創造力、潛能、天賦等才得以發揮,情意才得以陶冶,個性才得以發展。因此,我們要把學習的主動權充分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學得自覺、快樂、有收穫。新課標提到的“語文教育的個性化”,其實也就是要求對學生尊重,讓學生找到自己發展的更廣闊的前景。

其次,語文課堂裏,學生在自主閱讀和合作學習的基礎上的“探究”,不應該僅僅或常常是停留在“暢所欲言”的層面上,它還應該有更深層次的嘗試。我始終認爲:沒有溝通,就沒有教學。例如,對於學生之間的不同觀點,如果不能統一,也應該引導學生關注別人的不同觀點,試圖去發現並理解這些觀點產生的原因。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許會修正自己的看法,也許會認同對方的觀點,也許繼續堅持自己的觀點。總之,他將體會到“共存”和“妥協”的意味,體驗到尊重和寬容是有益的。再如,我們常常提倡,閱讀要和文本對話。其實,“對話”除了走向文本展現的境域之外,除了將作者所表現的情致同學生的生活經驗嫁接之外,還有一個幽微的層面,文本的背後是作者,我們的閱讀是在和作者握手,上升到對話則是在同文本的作者交流、談心。在經歷了《紫藤蘿瀑布》的教學之後,我更加確信“探究”是有層次的,並且驚歎學生的“自主”可以怎樣地超出並改變老師的意料。

語文課堂教學只有深深紮根於新課標理念這一片沃土,才能發芽,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