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反思 > 《給予樹》教學反思範文

《給予樹》教學反思範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12W 次

《給予樹》向我們講述了一個感人的故事。在聖誕節到來之前,家裏並不寬裕的八歲小女孩金吉婭,在商場的給予樹上發現了一個素不相識的小女孩渴望得到洋娃娃的心願卡,便把應該給家人買禮物的錢買了一個洋娃娃,送給了小女孩。展現了金吉婭善良、仁愛的美好心靈。聽完洪老師的課,我想談以下幾點:

《給予樹》教學反思範文

1、這是一堂樸實、紮實、情趣盎然的語文課。張教師充分解讀教材內容、準確定位年級特點、緊緊扣住語言文字,引領學生走進文本,展開心靈對話。寓教於思、寓教於情、寓教於法,讓學習過程進入認知與情意和諧統一的境地,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習得方法、自主實踐的同時,激發求知慾望、獲得情感體驗、推動心智發展。

2、以媽媽的情感變化爲線索,組織教學。在品讀課文這一教學環節中,張老師請同學們讀課文,發現媽媽心情變化,劃出有關句子,讀一讀。學生在自主研讀的基礎上,與主人公進行情感交流,從整體上感受文本情感的變化線索,“感受”媽媽心情變化的過程,初步感知媽媽美的情感。使學生思維得到發展,情感得到尊重。接着,根據媽媽的心情變化,擔心、生氣、激動,組織教學。學生緊緊抓住“擔心”一詞,品讀課文的重點詞句,用美好的心靈去感受心靈的美好,用美好的親情去感受親情的美麗,用對母親的愛去感受母親對子女的愛,從而真切地感受到“擔心”一詞所折射出的仁慈、關愛、奉獻等美麗的品質,使詞句段篇都詮釋出人類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潤生命的情感之水。

在生氣這一環節的教學中,重點在於通過媽媽的情緒變化,引出對金吉婭內心世界的探求。引導學生關注金吉婭走在回家路上的神情──“沉默不語”,“金吉婭爲什麼沉默不語?”讓學生咀嚼體味、交流碰撞,感受語言文字背後所承載的人文情懷,觸摸人物豐富的情感領域,讓學生真切感受一個八歲的小女孩因沒能給家人買像樣禮物那種擔心、愧疚、難過的複雜心理。張教師用這些富有實效而又了無痕跡的指導,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關注語言,關注情感,並且調動自己的情感,調動自己積累的語言。

3、深入研讀,引導學生個別讀、齊讀。一開始,深刻理解爲什麼“媽媽說金吉婭不但送給我們棒棒糖,還送給我們善良、仁愛、同情和體貼,以及一個陌生女孩以願以償的笑臉。”這樣突破了課文的難點。又使學生在理解知識與提高能力的同時掌握了學習方法,昇華情感。

4、課文中還有幾種不易發現的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找一找。例如,“母子之愛”和“手足之愛”,母親在家裏並不寬裕的情況下,仍然給每個孩子錢讓他們買聖誕節禮物,這是母子之愛的表現;媽媽聽完金吉婭的陳述後,沒有責備她,卻爲她的行爲而感動,也是母子之愛的表現。買禮物前,孩子們“希望送出最誠摯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這是手足之愛的表現;買完禮物後,孩子們“你給我一點兒暗示,我讓你摸摸口袋,不斷讓別人猜測自己買了什麼禮物”,這也是手足之愛的表現。這兩種愛,是爲金吉婭對陌生人的愛做鋪墊的,更襯托出金吉婭對小女孩的愛的可貴。同時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金吉婭的“給予”行爲雖然源於她善良的本性,但和她成長在這樣一個“愛” 的家庭氛圍中也有很大的關係。

高效的語文課堂,離不開教師的有效引導,離不開師生的互動合作。一切的努力都是爲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場。讓學生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靈魂的薰陶。教師就是那個知識的傳授者,更是那個帶領學生走向高尚精神世界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