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教學設計 >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5篇)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5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71W 次

作爲一名優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從而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展。那麼寫教學設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精選5篇)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著名童話家安徒生的一篇傑作。以虛實結合的方法,記敘了一個賣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夜裏,極度寒冷、飢餓、冷落的情況下,一次次劃燃火柴,出現了不同的幻想,最後凍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全文以火柴爲線索,從賣火柴到燃火柴,最後拿着燃後的火柴梗,帶着美好的幻想幸福地死去。課文以美好的幻想和細節描寫映襯出小女孩悲慘的命運,表達了作者對小女孩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

  設計理念:

細微處的點撥與指導,讓語文學習變得富有情趣,讓學生的朗讀能夠達到一個新的境界。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句,讓學生用心揣摩與體會。在引領的前提下,沒有忘記放手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在學生談感受以前,給學生充分自由朗讀的空間。在指導朗讀以後,讓學生能夠自己讀一讀,體會一下。課堂不再是教師展示自己風采的地方,也不是展示教師解讀能力的場所,課堂成了教師和學生互相幫助,共同發展的地方。

  教學目標:

1、會寫6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和理解生字所組成的詞語。

2、把握課文主要內容,能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關注課文中人物的命運,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4、瞭解現實與幻想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體會這樣表達的效果。

5、激發學生閱讀安徒生童話的興趣。

  學習重難點:

1、從小女孩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體會作者實虛結合的表達方式及表達的效果。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你們的大年夜是怎樣過的?(學生暢所欲言)在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筆下,有一個美麗的小女孩,卻有家難歸,在寒冷的街頭賣火柴。小女孩有着怎樣的命運,在這個大年夜發生怎樣的故事,這節課,就讓我們走進那個風雪交加的大年夜。

2、板書課題,齊讀。

3、關於作者,你瞭解多少?

學生交流。出示資料:

安徒生(1805—1875),世界著名童話作家。因家境貧寒,安徒生幼年未進過正規學校,十四歲時獨自去哥本哈根,在劇院裏打雜。後來在一些藝術家的幫助下才正式上學。他刻苦學習,終於成爲了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海的女兒》《拇指姑娘》《醜小鴨》《皇帝的新裝》等。

寫作背景:《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發表於1846年。當時有個朋友要求他爲一幅拿着一束火柴的窮苦小女孩的畫寫一篇童話,這幅畫讓安徒生想起了自己母親的苦難童年。當安徒生的母親還是一個小女孩的時候,她就被趕出家門到街上求乞,但她不願求乞,又不敢回家,於是她就躲在城裏的一座橋下坐着。沒有鞋穿,她只好用雙手抱着雙腳取暖,安徒生就是懷着對母親深切的同情及對世道的不平,創作出了這篇童話故事。

  二、整體感知,理清脈絡

快速瀏覽課文,出示閱讀提示:

1、簡單地說一說課文講了一個什麼故事?

2、小女孩給你留下怎樣的印象?

(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表揚,從文章的不同角度去理解,就會帶給學生不同的感受。)

  三、創設情境,體會小女孩的可伶

1、下面我們就靜下心來,仔細品讀1—4段,邊讀邊劃出小女孩可伶的句子,並寫出自己的想法,完成後小組交流。(教師來回指導)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再來讀讀這部分內容,小女孩目前的處境是怎樣的,在文中空白處寫一寫。

3、結合具體的語句彙報(非常寒冷;非常飢餓-—光着頭赤着腳;只好赤着腳走路,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的;蜷着腿縮成一團,她覺得更冷了;人情冷漠,痛苦孤獨-—另一隻叫一個男孩撿起來拿着跑了;誰也沒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給過她一分錢;爸爸一定會打她的。)

師:小女孩“沒注意”什麼?她“忘不了”什麼?爲什麼?

生:小女孩“沒注意”的是她美麗的金髮,她“忘不了”的是大年夜。因爲飢餓與寒冷使小女孩顧不了自己的美麗,她更需要的是溫暖與食物,突出了小女孩生活的悲苦。

小結:在這樣一個本應幸福溫暖的夜晚,小女孩走在又冷又黑的街上叫賣火柴,要爲家裏掙一點兒錢來維持生活。這是一個多麼“可憐的小女孩”呀!她眼巴巴地看着有錢人家窗戶裏透出的燈光,無可奈何地聞着街上飄着的烤鵝香味。這段描寫流露出作者對小女孩深深的同情。

4、痛苦、無助的小女孩!

她實在太孤獨,太難過了,她要點燃這些沒有賣出去的火柴。她一共點燃了幾次?(答:五次。引導說出分別看到的景象:溫暖的火爐、噴香的烤鵝、美麗的聖誕樹。)

那第四和第五次呢?(第四、五次點燃火柴,她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奶奶。)

儘管如此,可每一次火柴都滅了。要知道這可是令人們歡樂無比的大年夜啊,可小女孩呢——

儘管小女孩穿着那雙沒有多大用的大拖鞋,然而她穿過馬路的時候——

(兩輛馬車飛快地衝過來,嚇得她把鞋都跑掉了。)

一隻怎麼也找不着,另一隻呢——

(一個男孩撿起來拿着跑了。他說將來他有了孩子的時候可以拿它當搖籃。)

本來應當贏得人們的同情與幫助,但是——

(這一整天,誰也沒有買過她一根火柴,誰也沒有給過她一個錢。)

本來應當受到父母的那些深深的關愛,但她卻——

(她在一座房子的牆角里坐下來,蜷着腿縮成一團……她不敢回家,因爲爸爸一定會打他的……)

小女孩本來想點燃火柴,獲得溫暖與快樂,然而——火柴又一次熄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高的牆……

這寒冷,這飢餓,這恐懼,這孤獨,當我們把這些散亂四處的句子規整一起,整體閱讀的時候,可以想象小女孩的內心又是怎樣的情感?

  四、合作交流,重點探究

小女孩一共擦燃了幾次火柴,?每次她都看到了什麼景象?結果又是怎樣的呢?認真讀書,填表格。(填完後小組交流)

讓我們先來走進小女孩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出示:來,請你來讀。(第一次擦然火柴的情景)

(大屏幕上“多麼溫暖多麼明亮的火焰啊,簡直像一支小小的蠟燭。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小女孩兒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着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變成紅色。)

爲什麼在火柴的光亮中看見大火爐?生(因爲太冷,渴望得到溫暖)

指導朗讀。

學生速讀,交流。師完善板書。

  五、練筆拓展

“天冷極了,下着雪,又快黑了。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夜——大年夜。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個光着頭赤着腳的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小女孩是怎樣賣火柴的,作者並沒有詳細地描寫。但我們可以想象到這一整天小女孩會有什麼樣的動作、語言、心理活動啊!根據你的想象從一個小方面補充一個細節。

  六、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火爐溫暖

飢餓烤鵝滿足

痛苦聖誕樹渴望快樂

孤獨奶奶疼愛

悲慘奶奶快樂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2

  教學目的:

1、初讀課文,學習並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積累“哆哆嗦嗦”等詞語

2、體會小女孩悲慘的命運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體會小女孩悲慘的命運

  步驟:

  一、談話導入

1、師:世界文學寶庫裏,有許多中國經典作品,還有許多外國名篇名著,你們知道哪些外國的名篇名著呢?

2、師: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就是安徒生寫的一篇非常著名的童話

  二、初讀課文

1、按要求自讀課文

(1)讀通課文,認讀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2、卡片認讀本課詞語

3、指名回答: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

4、引導學生讀句子:她死了……

5、再讀這句話,你們體會到什麼?

  二、品讀語句

1、師:大年夜是多麼美好的日子,而小女孩卻還要去賣火柴,這是爲什麼呢?

2、讀課文的1~4自然段,畫出讓你感受到小女孩生活窮苦的語句

3、指名反饋,品悟

(1)天冷極了,下着雪……

(2)在這又冷又黑的晚上……

4、教師和學生進行填空式小結

因爲家裏太窮了,小女孩只好在大年夜冒着風雪,赤着腳到街上賣火柴,她又()又()地向前走,一雙小腳凍得()

1、卡片認讀“悽美”等詞語

2、說說“悽美”的意思

3、師:人們都說《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個悽美的故事。上節課我們感受了它的悽慘,請同學們從文中找出它是一個美麗的故事的語句

  三、瞭解五次幻象內容

1、學生帶着問題自由讀文

2、爲什麼說小女孩大年夜凍死在街頭是一個美麗的故事

3、她在凍死前到底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東西呢?找出描寫小女孩幻象的段落。

4、她一共幾次擦燃了火柴?小女孩第一次看到的是什麼美麗的東西呢?輕聲讀第5自然段

5、引導學生觀察圖上小女孩的表情,想想此時小女孩心情怎樣?

6、這是小女孩擦燃火柴後想像到的,這對她來說是這樣的美好,而現實又是怎樣的呢?

7、按照剛纔的方法,小組合作學習餘下的四次幻象

8、你們從這四次幻象中體會到了什麼?

9、這四次的幻象中還有不少感人的語句,請同學們畫下來讀一讀

  四、板書設計

賣火柴的小女孩

幻想——渴望

火爐——溫暖

烤鵝——食物

聖誕樹——歡樂

奶奶——愛撫

奶奶——幸福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3

  一、教學要求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激起對資本主義社會貧苦兒童悲慘生活的同情。

2、體會作者由現實生活所展開的想象。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1、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2、從最後三個自然段的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具準備

1、生字生詞卡片。

2、教學掛圖。

  四、教學時間:三課時。

  五、教學方法:閱讀法、想象法、討論法。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理清課文敘述順序,學習課文第一段。

教學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教學過程:

一、瞭解“導讀”內容,引人新課

1、指名讀第三組的“導讀”。

2、今天我們開始學習第三組的第一篇課文《賣火柴的小女孩》。(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

1、《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你對安徒生有哪些瞭解?

2、檢查生字讀音。

3、指名按自然段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讀後評議,糾正讀錯的字音。

三、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1、提出自學要求:閱讀課文,想一想,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

2、學生按要求自學,在書上找出有關的部分,做上記號。

3,討論交流。

(1)課文中哪幾個自然段是講小女孩擦火柴的?(第五到第十一自然段)

(2)把課文分成三段,可以怎麼分?”(第一至第四自然段是第一段;第五至第十自然段是第二段,第十二、十三自然段是第三段。)

3、這三段,每一段的主要內容是什麼?認真看看課文,再用自己的話回答。

(第一段講大年夜,小女孩在街上賣火柴。第二段講小女孩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從火柴亮光中看到了種種幻象。第三段講小女孩在大年夜凍死了。)

四、學習第一段

1、提出自學要求:閱讀第一段,想一想課後“思考·練習”第一題應該怎樣回答。

2、學生按要求自學。

3、討論:大年夜,天快黑了,又下着雪,小女孩爲什麼還在街上賣火柴?

(抓住兩點:一是“她不敢回家”;二是回家同樣要挨凍。)

從這裏,你體會到這個小女孩怎麼樣?讓我們把體會到的,通過朗讀表達出來,要讀出這個小女孩的可憐。

4、練習有感情地朗讀。先學生自練,再指名朗讀。

五、佈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課,引人新課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段。

2、小女孩在房子的牆角坐下來,後來又怎麼樣了呢?讓我們繼續學習第二、三段。

二、自學第二段

1、提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三、指導理解第二段

1、小女孩幾次擦燃火柴?(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

2、請五位同學把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的部分讀一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

3、五位同學讀課文後討論: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小女孩看到了什麼?(小女孩第一次擦火柴看到一個大火爐,第二次擦火柴看到了烤鵝,第三次擦火柴看到了聖誕樹,第四次擦火柴看到了奶奶,第五次小女孩擦着了一大把火柴,奶奶把她抱起來,摟在懷裏,帶她飛走了。

4、小女孩爲什麼一次又一次地擦火柴?請同學們帶着這個問題看看書,同座討論討論,然後我們再一起研究。

(1)小女孩是在什麼情況下擦第一根火柴的?(是在凍得實在受不了的情況下才擦第一根火柴的。)你是從哪些語句中看出來的?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從這兩句話中你們知道了些什麼?

(2)小女孩擦第一根火柴經過很長時間的思想鬥爭,第一根火柴滅了,她爲什麼緊接着又擦第二根、第三根、第四根呢?

(3)小女孩爲什麼“趕緊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5、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發出的亮光裏,她看到了火爐、烤鵝、聖誕樹、奶奶。同學們想一想,她怎麼會看到這些東西的?

四、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二段

五、學生自學第三段

1、提出自學要求,學生按要求自學。

六、指導理解第三段

1、指名朗讀第三段。

2、這個小女孩後來怎麼樣了?“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是什麼意思?(意思就是小女孩死了,離開這個世界了。)

3、“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她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對這句話中的兩個“幸福”,你是怎樣理解的?(第一個“幸福”是說小女孩臨死的時候是幸福的,她是在看到許多美麗的東西的幻覺中死去的;第二個“幸福“的意思是小女孩死了就幸福了,就沒有寒冷,沒有飢餓,沒有痛苦了。)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些什麼?(體會到小女孩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活路,只有死亡才能擺脫痛苦。體會到作者對小女孩的同情和對不合理的社會制度的不滿。

七、練習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第三課時

一、體會作者是怎樣展開想象的

1、這篇課文是童話,童話的內容來之於生活。但具體情節往往是根據想象虛構的。這篇童話的作者是根據什麼來想象的?(是根據他平時見到的窮苦孩子的悲慘生活和窮苦孩子凍死街頭的.情景來想象的。)

二、《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想象性作文

教學要求

一、通過想象性作文,激發學生對賣火柴的小女孩的同情和關懷,進一步顯示社會主義新中國兒童的幸福。

二、發展兒童的想象力,要求想象合理。

三、繼續練習寫事,要求圍繞中心,記敘具體,並初步學習借事抒情的方法。

課前準備:先教《賣火柴的小女孩》課文。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導語。明確中心。開拓思路,進行片段訓練,提出寫作要求。

教學過程

一、導語,激發寫作慾望。

師:上一堂課,我們認真學完了《賣火柴的小女孩》這篇課文。這一節作文課,我想先向小朋友介紹一首詩,題目是《你別問這是爲什麼》:(劉倩倩,九歲)

媽媽給我兩塊蛋糕,

我悄悄地留下一個。

你別問,這是爲什麼?

爸爸給我穿上棉衣,

我一定不把它弄破。

你別問,這是爲了什麼?

哥哥給我一盒歌片,

我選出了最美麗的一頁。

你別問,這是爲了什麼?

晚上,我把他們放在牀頭邊,

讓夢兒趕快飛出我的被窩。

你別問,這是爲了什麼?

我要把蛋糕送給她吃,

把棉衣給她去擋風雪,

在一塊唱那最美麗的歌。

你想知道她是誰?

請去問一問安徒生爺爺——

她就是賣火柴的那位小姐姐。

假如說賣火柴的小女孩她沒有死,有一天,她來到了我們社會主義中國,來到我們中間,來到你的身邊,我們大家怎麼關心她呢?你又準備怎樣給她溫暖和幸福?

二、提供導語,明確中心。

文章開頭的第一句話可以是“她來了”,也可以不用這個開頭。接下去,你們要介紹些什麼?

交代她是誰?還要交代她什麼時候來,爲什麼來?她來到哪裏?她來了以後,我準備幹些什麼?

板書:中心大家關心她……我們真幸福

三、開拓思路,進行片段訓練。

中心明確了,我們想象起來就有了目標。在你們想象中,賣火柴的小女孩是什麼時候來到我們中間的?她來了以後,你準備怎麼辦呢?

你們還打算給她做哪些幸福的事呢?

四、提出寫作要求。

我們寫想象性作文要注意什麼呢?

第一點,因爲是想象性的作文,想象要合理。(板書:想象要合理)

這裏有兩段話,你們看哪一段合理。

1、今天,我對小麗莎說:“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高興地說:“好。”一路上小麗莎像小鳥一樣,又是唱,又是跳,快活極了。

(小麗莎是給賣火柴的小女孩取的名字。)

2、今天,我對小麗莎說:“我帶你到少年之家去玩,好嗎?”小麗莎睜大着那雙藍眼睛問:“少年之家,那是什麼地方?我能去嗎?”“怎麼不能?這是我們少年兒童的家嗎!每個小朋友都能去。”小麗莎顯得有些膽怯:“真的嗎?那些少爺小姐會欺負我嗎?”“什麼少爺小姐,在我們國家裏,每個孩子都是祖國的花朵,你放心去吧!”

第二點,敘述要具體。(板書:敘述要具體)要爲賣火柴的小女孩想得周到,想得周到就容易寫具體。五、你們還有其他困難嗎?

[板書設計]

中心:大家關心她……我們真幸福

要求:1、想象要合理。

2、敘述要具體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4

  一、教學目標:

1、藉助MTV精美的畫面,通過朗讀課文,讓學生與作者的心靈產生共鳴,體會小女孩命運的悲劇,社會的不公,從而產生高興——————悲傷——————悲憤的思想感情。

2、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討論“女孩之死誰之過?”這一問題,從而挖掘出作品中蘊涵的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二、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從讀中感悟,深入體會本文的中心。

2、感受作者用最美的表現形式,描寫最悽慘結局的寫法。

  三、教學設計:

在運用多媒體進行的教學設計中,教學策略是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的。因此,在運用課件時,遵循整體優化的原則。根據本課主題和重、難點,從“情感領悟”“朗讀指導”幾個方面制定教學目標。課件的運用,能渲染氛圍,使學生得到情感薰陶,從而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四、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明確目標

1、出示幻燈片(一):

一張“天鵝”的圖片,同時播放聖桑的《天鵝》,營造一種悲劇氣氛。同時顯示本課主題“享受讀書”動畫效果出示“盧老師寄語”,並指名讀。

“去靜下心來讀一本好書,去與作者產生心靈的交融;去感受作品中主人公的喜、怒、哀、樂;去享受讀書的滋味。”

——盧老師寄語

通過讀這段話,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與作者與文本產生對話,從情感入手,體會《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悲慘命運。

  (二)初讀課文,整體把握

出示幻燈片(二),彩燈閃爍的聖誕樹和本課課題。

1、同學們喜歡用什麼方式讀課文?

(默讀、大聲朗讀、站着讀、兩個人一起讀)

“好,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自由讀”

2、書讀完了,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

高興——————生氣——————難過

說說你爲什麼會有這些感受?

  (三)藉助MTV動畫《火柴天堂》,進一步加深感受,關掉MTV音樂,老師根據畫面配音解說。

畫面上小姑娘那閃爍的大藍眼睛中交替出現的希望與失望的眼神,能讓所有在場的人爲之動容,爲之流淚。這一教學情景的創設,有利於課文內容的展開。

  (四)看完動畫後,繼續談感受。

生:我想哭

生:我想揍那個拿女孩鞋的男孩一頓。

生:我想給那個女孩送吃的。

生:當女孩眼前產生幻象高興時,我也替她高興。

(1)文章的哪些地方令你感到高興、難過、生氣?

(2)找出課文中有關的句子,讀一讀。

(3)怎樣才能讀出這種感受?

  (五)指導朗讀,體會感情

高興的句子: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所看到的美麗幻景。怎樣才能讀出小女孩當時高興的心情呢?

抓住重點詞語,注意語氣助詞。

重點指導第一次擦燃火柴。

精讀本段:讀出小女孩敢擦燃火柴的勇氣

讀出小女孩面對美麗溫暖大火爐那喜悅與舒服的感受。

讀出火柴光亮熄滅回到現實的冷酷無情。

在讀中感悟的基礎上討論:

小女孩爲什麼會在火柴的光亮中看到大火爐?

依照這段的讀法讀其餘四次擦燃火柴看到的。

  (六)通過對比,揭示中心

1、幻景的美麗,現實的殘酷,造成了什麼結果?

找出描寫小女孩死了句子。(文後三個自然段)

2、出示幻燈片(三)小女孩凍死在牆角,手裏捏着一把火柴。圖文對照,朗讀後三個自然段。

3、小女孩的死是痛苦的?還是幸福的?

多數學生認爲是痛苦的,部分學生認爲是幸福的。

小女孩願意死嗎?

生:願意,因爲她活着太痛苦了

生:不願意,她還太小,還沒嚐到生活的甜頭。

一個學生說:如果在生活中你爸爸總是打你,那你不願意死嗎?

全班交流,找出依據。

4、動畫出示:“女孩之死誰之過?”幾個大字。

5、小組討論以上問題,並簡單列出原因,作好記錄。

(1)小女孩太冷

(2)小女孩太餓

(3)小女孩沒人同情她

(4)她爸爸打她

(5)社會不公平

小女孩的死對她來講是一種解脫。可現實生活並沒有天堂,那隻不過是人們的美好願望。

此處對學生進行生命可貴的教育。

  (七)聯繫生活實際,激發孩子們的同情心

1、作者爲什麼安排這樣的結局?你對這樣的結局滿意嗎?

2、如果讓你改寫結尾,你將怎樣寫?

(這一問題的設計,意在讓學生聯繫現實生活的美好,表達對小女孩的同情之心。)

  (八)迴歸全文,經歷整個過程。

這個童話以它永久的魅力,影響着一代又一代人,人們把這個故事排成電影,編成歌,製成動畫。下面讓我們再次用心靈來感受一下這篇童話的美麗與悽慘。

再次播放熊天平製作,齊秦演唱的《火柴天堂》。使學生的整個身心沉浸在美妙的童話之中,達到享受讀書的目的。

  小學三年級賣火柴的小女孩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理解“火焰、暖烘烘、閃爍、靈魂”等詞語。

2、理解重點句。

(1)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跟着奶奶一起走新年的幸福中去。

(2)他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

(二)能力訓練點

1、培養學生理解詞句,領悟課文中心的能力。

2、指導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通過了解小女孩悲慘的命運,喚起學生對小女孩及所有受壓迫的窮苦人的深切同情對資本主義社會制度的憎恨。

(四)、美育滲透點

體會小女孩的美好願望,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

教學重難點及疑點

(一)重點

從小女孩一次次擦火柴所看到的種種幻象中體會她的悲慘生活。

(二)難點

從最後三個自然段含義深刻的語句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疑點

小女孩死後爲什麼嘴上帶着微笑?她真的能飛到“沒有寒冷,沒有痛苦的地方”去嗎?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所需要使用的表格(課前發給學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質疑問難

1、師包含深情地說:在上節課裏我們認識了安徒生筆下賣火柴的小女孩。你看大年夜的晚上,她正在大街上哆哆嗦嗦地走着,又冷又餓。(課件出示風雪中的小女孩,同時播放悲悽的音樂)

2、看到這樣的情景,你想說什麼?(生答:小女孩的生活多麼悲慘!小女孩多麼飢餓、多麼痛苦、孤獨啊!小女孩真可憐!)

3、可是文章結尾卻說“誰也不知道:她曾經看到過多麼美麗的東西,她曾經多麼幸福地跟着她的奶奶一起走向新年的幸福中去。”課件出示這句話。齊讀。你有什麼疑問?(生問:爲什麼會感到幸福?幸福是什麼含義?她看到哪些美麗的東西?)

  二、學習課文的第二部分。

(一)有感情朗讀五次描寫幻景的句子。

1、她擦了幾次火柴?她看到了哪些美麗的東西,請快速閱讀課文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指名回答。

2、請用“——”畫出描寫這些幻景的有關語句有關,讀一讀。最喜歡的語句大聲地多多幾遍。讀了以後有什麼感受,能不能用一些詞語來概括?

3、交流反饋:

(1)、同學們找到寫幻景的句子嗎?讀了以後有什麼感受?

(2)、是啊!這些幻景確實非常美妙、神奇,那麼我們進入文章的字裏行間去感受一下吧!你可以選擇其中的一至二個幻景認真地讀一讀,去感受幻景的美妙、神奇,然後用你的朗讀把那種美妙、幸福的感覺表達出來。(學生練讀)

(3)、朗讀反饋(按照學生朗讀的順序交流)

第一次幻景:我們先請讀第一個幻景的同學來讀一讀(評議)

朗讀處理:火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麼舒服啊!(輕讀:讀出盡情享受、陶醉;重讀:讀出驚喜)齊讀

第二次幻景:在第一次幻景中,小女孩盡情享受火爐帶給她的溫暖,那麼第二次幻景帶給小女孩的又是什麼呢?誰願意來讀?爲什麼讀的時候,聲音放輕了,放慢了?(課件演示,感受)是啊,看到這噴香的烤鵝向她走來,萬分飢餓的小女孩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好嗎?

第三次幻景:想讀的同學一起讀,說說你有什麼獨到的朗讀處理嗎?(不由自主地伸出手去,要讀得快些,讀出驚呆了)

第四次幻景:

a、最後一次小女孩看到了她親愛的奶奶,看到了世界上唯一疼她的奶奶,她是怎樣對奶奶說的,誰來讀讀?請女孩子當那個小女孩,把她又驚又喜又急切的心情讀出來,好嗎?

b、奶奶確實沒有離開,而且變得更加高大、更加美麗——教師範讀(結合課件演示):她把小女孩抱起來,摟在懷裏。她們倆在光明和快樂中飛走了,越飛越高,飛到那沒有寒冷,沒有飢餓,也沒有痛苦的地方去了。好好讀讀這段話,說說你讀懂了什麼?那麼這一段話,你準備怎樣來讀?指名讀,談感受。

4、連讀四個幻景:

(老師有個小小的建議,我們把四次美妙的幻景連起來讀一讀,怎麼樣?)

分工:第一次——一、二兩組同學讀;第二次——三四兩組同學讀;第三次——男同學讀;小女孩的話——女孩子讀;最後飛走了——全班齊讀

問:通過剛纔的朗讀你又發現了什麼?

體會的幻景越美好,與出現破滅的結果一旦相聯繫,則更淒涼,爲後面的比較作基礎。

大量時間的自讀自悟,體現人文性,珍重學生的獨特感受。

(二)小女孩爲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幻景呢?小組討論學習,完成表格。

過渡:幻景是美好的,但幻景終要消失,每一次火柴滅了,小女孩面對的是怎樣的情景了?理解幻景破滅的句子

出示句子:

(1)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裏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2)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

這時候,火柴滅了。只見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簡直成了天空中閃爍的星星。有一顆星星落下來,在天空中劃出了一道長長的紅線。

請學生談談不一樣在什麼地方?

輕聲讀讀這些句子,然後說說自己的感受

在幻象與現實的再次鮮明對比中,發現小女孩在美妙的幻象中沒有寒冷、飢餓、享受着快樂與疼愛。她是幸福的。當火柴熄滅時,她又會回到冷酷的現實,學生此時認識到小女孩這時的幸福是可憐的。

過渡:天空中閃爍的星星讓小女孩想起了奶奶,爲了留住奶奶,小女孩最後一次是怎樣擦燃火柴的呢?生答。她以前是怎樣擦燃火柴的呢?請同學們找出有關語句。生回答。

(三)體會擦火柴時的不同心情

課件出示句子:

她敢從成把的火柴裏抽出一根來,在牆上擦燃了,來暖和暖和她的小手嗎?她終於抽出了一根。

她又擦了一根。

她又擦着一根火柴。

她在牆上又擦了一根火柴。

她趕緊擦着了一整把火柴。

問:有什麼不一樣?第一次的不敢,最後一次的急切、毫不猶豫,,反差時是多麼大啊,這裏,你又讀懂了什麼?連讀這五句話。

  三、解疑內化。

1、讀後思考。

(1)齊讀課文最後一部分。思考:死對平常人來說是件痛苦的事,但對小女孩來說也是不幸的嗎?

(2)交流討論。

(3)談談對文中兩個“幸福”含義的理解。

蘇霍姆林斯基說:“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把發現留給學生,就是滿足學生的精神需要,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嘗試着自己發現問題思考和解決問題,使他們的學習活動充滿生氣和活力,充滿愉悅和欣喜,充滿思考和想象)

2、指導朗讀。

小女孩凍死了,我們對她寄予了無限的同情和憐惜。讀這一部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融入自己的感情,深情地讀出來。課文的第12自然段這樣寫到:(引讀)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課件演示)

3、如果這個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了我們中間,你會對她說些什麼呢?

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爲基礎,展開合理想象的訓練,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學生在暢談中再一次激起對小女孩的同情,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四、作業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寫一篇《賣火柴的小女孩》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