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馬伶文言閱讀理解

馬伶文言閱讀理解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11W 次

閱讀下文,完成第10~12、14題。

馬伶文言閱讀理解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金陵爲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太平盛時,人易爲樂,其士女之問桃葉渡遊雨花臺者,趾相錯也。梨園以技鳴者,無論數十輩,而其最著者二:曰興化部,曰華林部。

一日,新安賈合兩部爲大會,遍徵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列興化於東肆,華林於西肆,兩肆皆奏《鳴鳳》,所謂椒山先生者。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墜疾徐,並稱善也。當兩相國論河套,而西肆之爲嚴嵩相國者曰李伶,東肆則馬伶。坐客乃西顧而嘆,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復東。未幾更進,則東肆不復能終曲。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既去,而興化部又不肯輒以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而華林部獨著。

去後且三年而馬伶歸,遍告其故侶,請於新安賈曰:“今日幸爲開宴,招前日賓客,願與華林部更奏《鳴鳳》,奉一日歡。”既奏,已而論河套,馬伶復爲嚴嵩相國以出,李伶忽失聲,匍匐前稱弟子。興化部是日遂凌出華林部遠甚。其夜,華林部過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無以易李伶。李伶之爲嚴相國至矣,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馬伶曰:“固然,天下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我聞今相國崑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儔也。我走京師,求爲其門卒三年,日侍崑山相國於朝房,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乃得之。此吾之所爲師也。”華林部相與羅拜而去。

馬伶,名錦,字雲將,其先西域人,當時猶稱馬回回雲。

侯方域曰: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夫其以李伶爲絕技,無所幹求,乃走事崑山,見崑山猶之見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嗚乎!恥其技之不若,而去數千裏爲卒三年,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耳。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須問耶?

10.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無論數十輩 無論:不止,豈止

B.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墜疾徐 迨:等到

C.坐客乃西顧而嘆 西顧:看着西面

D.其夜,華林部過馬伶 過:責備

11.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 )(3分)

A.①其士女之問桃葉渡遊雨花臺者 ②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爲?

B.①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乃得之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①日侍崑山相國於朝房 ②且立石於其墓之門

D.①華林部相與羅拜而去 ②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1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馬伶是金陵城裏善於演唱的演員,在一次演唱會中他卸妝逃走是因爲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恥辱,而李伶又不肯授技於馬伶,說明當時演藝界競爭激烈、互相傾軋。

B.馬伶作爲一位有名的演員,在經歷一次演出失敗之後,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勵志奮發,遠走幾千裏,不惜爲人奴僕去深入生活,觀察人物的言行舉止、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終於塑造出了深受觀衆讚賞的舞臺形象。

C.侯方域推測,倘若馬伶去了三年還不能學到要學的東西,他就仍然不會回來。並感嘆說馬伶具有如此堅定的意志,取得精湛的技藝是無須再問的了。

D.兩次會演,馬伶始敗終勝。這個故事表明,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藝術家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深入生活,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索,閉門造車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

(三)翻譯。

13.請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一)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 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3分)

譯文:

(2) 以《春秋》災異之變推陰陽所以錯行,故求雨閉諸陽,縱諸陰(4分)

譯文:

(3) 自公孫弘得用,嘗集比其義,卒用董仲舒。(3分)

譯文:

14.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二)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⑴既去,而興化部又不肯輒以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而華林部獨著。(4分)

⑵李伶之爲嚴相國至矣,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3分)

⑶我聞今相國崑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儔也。(3分)

 答案

10.D(拜訪)

11.C(均爲介詞,在。A①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②動詞,到、往;B①才,②竟然,卻;D①表修飾,②錶轉折)

12.A(“說明當時演藝界競爭激烈、互相傾軋”屬於無中生有)

13.(1)(董仲舒)出入時(注意)儀容舉止,不合乎禮儀的絕不去做(或:董仲舒出入時的儀容舉止,無一不合乎禮儀的規矩),學生們都師法、敬重他。(注意“容止”、“非禮”、“師尊”,句意通順。)

(2)他依據《春秋》記載的自然災害和特異現象的變化來推求陰陽之道交替運行的原因,因而求雨時關閉種種陽氣,放出種種陰氣(注意“所以”、“錯行”、“諸”,句意通順。)

(3)自從公孫弘受到重用,他曾收集比較了谷粱學和公羊學的經義,最後採用了董仲舒所傳授的公羊氏的學說。(“集”、“義”、“用”,句意通順。)

14.⑴他走了以後,興化部又不肯隨意替換他,就最終停止了演出,(從此在金陵)只有華林部獨自著名(每句翻譯正確各得1分)。

⑵李伶扮演嚴相國已好到了極點,您又是從哪兒學來的演技而超過李伶了呢?(第一句翻譯正確得1分,第二句翻譯正確得2分)

⑶我聽說當今的相國崑山顧秉謙,是嚴相國一類的人。(第一句翻譯正確得1分,第二句翻譯正確得2分)

 (二)【附文言翻譯】

馬伶是金陵戲班子裏的演員。金陵是明朝的留都,國家設置的百官都在這裏,而又處在太平盛世,人們容易尋歡作樂。那些男男女女探訪桃葉渡,遊覽雨花臺,腳踩腳多得數不清。戲班因技藝高超而出名的,豈止幾十個,而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一個叫興化部,一個叫華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會合這兩個戲班子,辦了一個大堂會,廣泛邀請了金陵城裏的貴客文人和那些豔麗的婦人、嫺靜文雅的才女,這些人全都會集在一起。興化部被安排在場子的東面,華林部安排在場子的西面。兩邊的場中都演出《鳴鳳記》,這場戲演出的就是人們稱爲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時,雙方的演唱都符合節拍,講究音律,曲調的高低快慢,變化很多,都稱得上很好。當演到兩位相國爭論是否收復河套的情景,西面戲臺扮宰相嚴嵩的演員,是李伶,東面戲臺則是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戲臺讚歎,有的人還大聲呼喊叫人拿酒來,有的人移動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戲臺,頭不再轉向東面。演出繼續進行不多久,東面的戲臺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詢問其中的緣故,原來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恥辱,已經卸妝逃走了。馬伶是金陵城裏善於演唱的演員。他走了以後,興化部又不肯隨意替換他,終究就停止了演出,從此在金陵只有華林部獨自著名。

馬伶走後將近三年又回來了,告知他昔日演戲的所有夥伴,並向那新安商人請求說:“希望今天能爲我開一次宴會,再招來上次那些賓客,我願意與華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鳴鳳記》,敬獻一日的歡樂。”演出開始後不久,又演到爭論是否收復河套,馬伶再次扮相國嚴嵩登場演出。李伶忽然失聲驚叫,匍匐上前,對着馬伶自稱弟子。在這一天,興化部的名聲於是大大地超過了華林部。當天晚上,華林部的人來拜訪馬伶,說:“您雖是當今十分優秀的演員,可本來是不可能超過李伶的`。李伶扮演嚴相國已好到了極點,您又是從哪兒學來的演技而超過李伶了呢?”馬伶說:“的確是這樣,現在天下的演員不可能超過李伶,而李伶當時又不肯把演技傳授給我。我聽說當今的相國崑山顧秉謙,是嚴相國一類的人。我跑到京城,請求在他門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裏侍奉他,觀察他的行爲舉止,細聽他的講話,時間長了就掌握了他的特點,這就是我求師的方法。”華林部的人一起向馬伶羅列而拜,然後離去。

馬伶,名錦,字雲將,他的祖先是西域人,當時還稱他爲馬回回。

侯方域說:真是不尋常啊,馬伶自己這種求師的經歷。他認爲李伶的演出已是絕技,無處能學到超過他的技藝,竟然跑去侍奉顧秉謙,見到顧秉謙就猶如見到了嚴嵩一樣,讓嚴嵩本人來教演嚴嵩的人,怎麼能不精妙呢?唉!馬伶以自己的技藝不如人家爲恥,就遠走幾千裏,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還不能學到要學的東西,就仍然不回來。他的意志如此堅定,技藝的精湛又何須再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