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文章中常見的寫作及表現手法

文章中常見的寫作及表現手法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4W 次

聯想、想像、誇張、擬人、諷刺、象徵、託物言志、對比、以小見大、襯托(正襯、反襯)、烘托、設置懸念、借物喻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直接(間接)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運用典故、伏筆和鋪墊、前後照應、卒章顯志、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

文章中常見的寫作及表現手法

(1)象徵(託物言志):通過詠物來抒情,常常藉助於某些具體植物、動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將作者的感情表達出來。

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現爲具體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運用眼前之物,寄託深遠之意。

(2)襯托 :以他體從正面、反面兩個角度陪襯本體。

作用突出本體的××特徵。

(3)對比:把兩種相反的事物或一種事物相對立的兩個方面作比較。

作用鮮明的突出了主要事物(或事物的主要方面)的××特徵。

(4)借景抒情:通過描寫具體生動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場景,表達作者某種真摯的思想感情。

作用情景交融,自然地流露出作者情感,使文章充滿詩情畫意。

(5)先抑後揚:先否定或貶低事物形象,然後深入挖掘事物特點及內在意義,再對事物予以肯定、褒揚。

作用突出強調了事物(人物)的特徵,印象深刻,使行文有波瀾。

(6)側面(間接)描寫:側面烘托出該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使得文章結構更加集中緊湊,表達更爲簡潔精練。

作用直接和間接描寫方法結合運用,可以使被描寫的人物或景物的特點更加鮮明、突出。

(7)伏筆和鋪墊:作用內容前後照應,情節嚴絲合縫。

(8)照應:作用記敘文:使文章渾然一體,整體感強,突出主題。

散文:反覆地抒發××情感,增加情感的深度。

(9)聯想: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過程。

作用豐富文章內容,使人物形象更真實,性格更鮮明突出,情節更生動感人。

(10)想像: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礎上,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作用爲塑造形象、表現主題服務;內涵豐富,意境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