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中國古代胎教的方法有哪些

中國古代胎教的方法有哪些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63W 次

  1、中國古代胎教是什麼

中國古代胎教的方法有哪些

“胎教”一詞是中國古代流傳下來的。教授向記者介紹說:“據說在周朝之前就有胎教觀念了。”西漢人劉向編寫的《列女傳》記載:周文王的母親懷孕時“目不視惡色,耳不聽淫聲,口不出惡言,能以胎教”。西漢賈誼在《新書》中也提到“胎教”一詞。這就是說,在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就已經有了“胎教”一詞。到了魏晉南北朝和唐朝的時候,當時的醫書中已有了“胎教”這一門類,說明胎教已經成了祖國醫學的一個分支。到了近代,康有爲、蔡元培都提出了設立“胎教院”的主張。

 2、中國古代胎教原則

  我國古代許多着名醫藥學家,對準媽媽在妊娠期間的情志調適,生活環境以及應該注意的有關事項都有要求和建議。比如被稱爲醫聖的大醫藥學家孫思邈,經過對胎教的專門研究,歸納了以下六項原則:

謹慎起居:勞逸適度,起居有序,忌貪吃貪睡,忌負重物。

調節飲食:營養豐富,易於消化,忌辛辣生冷。

調理情志:靜心節慾,心胸開闊,遇事樂觀,忌悶悶不樂,心情敗壞。

慎對寒溫:注重胎前保養,忌風寒侵襲,以防感染疾病。

節制房事:房事有度,忌求一時之歡,導致傷胎。

戒酒避毒:酒能傷胎,宜戒佳;減少服藥,慎灸穴位,避免流早。

 3、中國古代胎教對現代胎教的影響

  古代胎教對當今的胎教有着啓迪意義,但並不是一回事。現在所謂的胎教,實際上是對胎兒生長髮育的一個良好的維護與促進。胎教本身不屬於教育的範疇,之所以還用“胎教”這個詞,是因爲廣大老百姓都是這樣稱呼的,因此,就一直沿用下來了。

胎教這個詞彙在我國其實已經有了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不過古時候的胎教和現在的胎教是很不一樣的。儘管如此,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到古代的胎教對現代胎教具有重要的啓迪意義。因爲從本質上來講,無論是古代的胎教,還是現代的胎教都要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更好的保護母嬰健康,更好的促進胎兒的發育。胎教從字面上來看似乎含有教育的.意義,其實其並不屬於教育的範疇。瞭解了這些知識對於我們更好的執行胎教具有一定的理論指導意義。

 傳統胎教是什麼

1、從圓房開始作爲胎教的開始,認爲一個生命不是低賤的,而是高貴的。

2、詳細的說明懷孕的女性應該保持的基本的道理。首先,從孕婦的舉止上來說,選出“三態度”,即話不能太多,不應該笑得太多或哭得太多或受驚太多或害怕,不能哭喪。防止孕婦過於興奮或激昂。如果孕婦興奮的話,由於身體內的荷爾蒙的作用,會引起血管收縮或代謝障礙,對胎兒有害。

並且急事、憤怒的事,、xx的事是胎兒得病,孕婦感覺到的喜怒哀樂等7種感情會遺傳給胎兒,所以孕婦不要聽壞話,做壞事,有壞的想法。

我們相信只有母親的姿勢正確和端正,出生的胎兒纔會端正,有氣質有品位。所以孕婦與任何時候相比都要使心態和舉止正確。

3、強調丈夫的作用。<胎教史記>中說“懷孕時,爸爸一天的端正的舉止重要性不亞於孕婦懷胎10個月。這就是在傳統胎教中強調爸爸的胎教的重要性。

作爲丈夫在妻子懷孕期間不要接近雜人,不要過度飲酒或吸菸,不要貪色,虔誠的生活,以此爲生活的原則。而且幫助不幸鄰居或動物,幫忙村裏辦喪事,希望自己的品德傳送給後代。

  自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胎教方法

例如在妊娠中看見火災,會出生有紅色胎痣的嬰兒;拿取高處的物品,臍帶會纏住胎兒脖子等。雖然這些說法並無任何根據,可是孕婦還是應避免在妊娠期間,遭受過大的驚嚇或危險。

叫人遠離火災現場,這可能是觀看火災現場,容易使孕婦遭受驚嚇。孕婦一旦受到驚嚇,會造成副腎機能亢進,產生的激素對胎兒會有不良影響。儘量避免讓孕婦看到災難場面,也是一種體貼。

孕婦受到驚嚇,會經由間腦,腦下垂體分泌使子宮產生收縮的激素;這種刺激,容易導致流產或早產,對孕婦和胎兒都很危險。

不要拿取放在高處的東西;肚子一大,行動就不方便,任何一點小意外都可能導致流產。

據統計,現代妊娠意外事件中,孕婦因勉強取高處物品而跌倒,以致腹部遭受強力撞擊,導致流產的比例最高。

古時候流傳的胎教,不一定適合現代的情形,然而應重視孕婦的情緒,這點自古至今都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