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張騫乘槎“典故的由來

”張騫乘槎“典故的由來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45W 次

張騫,漢代著名外交家。漢代,今甘肅玉門關以西的河西走廊、新疆地區稱西域,在廣大的區域內散佈着大小三十六國。在當時的北方即今蒙古草原上生活着匈奴族(蒙古族的祖先)。匈奴屬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善騎射,性格剽悍,常南下騷擾,並控制着西域的`部分小國。西域小國懼怕匈奴的威脅,不得不與其結盟。

”張騫乘槎“典故的由來

西漢武帝時,國力鼎盛,一面派李廣等名將出擊匈奴,一面派使者出使西域,以削弱匈奴在西域的影響。武帝派張騫出使鄯善、高昌、樓蘭等國。張騫在極其艱苦危險的環境裏,計殺匈奴使者。他在西域活動三十餘年,爲加強西域諸國與漢王朝的聯繫,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張騫回漢後,因爲有功,被封爲博望侯。

張騫因爲出使西域,建立殊功,以致後人對他予以神化。傳說武帝派張騫去尋黃河源頭,張騫乘槎(木筏)溯水而上,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穿過荒無人煙的地帶,到達一座人煙稠密的集鎮,男耕女織,秩序井然。他走進一戶人家,見這家的女主人正在織布,其丈夫牽牛飲水。張騫很詫異,向他們詢問:“這是什麼地方呢?”

男主人指着牛正飲的河流說:“這是天河。”女主人把支撐織機的一塊石頭送給張騫,張騫帶回後,被見多識廣的東方朔認出,說這是天上織女織機下的填石。

後來,“張騫乘槎”這一典故,用來比喻出使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