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人教版爬天都峯課文

人教版爬天都峯課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3.6W 次

導語:這是一篇小學三年級上冊的精讀課文,作者是黃奕波。課文描寫了在假日,“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接下來小編蒐集了人教版爬天都峯課文,歡迎查看,希望幫助到大家。

人教版爬天都峯課文

原文:

假日裏,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峯。

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擡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

忽然聽到背後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來爬天都峯?"

我回頭一看,是一位白髮蒼蒼的老爺爺,年紀比我爺爺還大哩!我點點頭,仰起臉,問:"老爺爺,您也來爬天都峯?"

老爺爺也點點頭,說:"對,咱們一起爬吧!"

我奮力向峯頂爬去,一會兒攀着鐵鏈上,一會兒手腳並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樣……

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終於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在鯽魚背前,爸爸給我和老爺爺照了一張相,留作紀念。老爺爺拉拉我的小辮子,笑呵呵地說:"謝謝你啦,小朋友。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不,老爺爺,我是看您也要爬天都峯,纔有勇氣向上爬的!我應該謝謝您!"

爸爸聽了,笑着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教學反思:

《爬天都峯》這篇課文描寫了在暑假裏,“我”和爸爸去爬天都峯,路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大爺,“我們”互相鼓勵,克服山高路陡的困難,終於一起爬上了天都峯的一件事。課文向人們揭示了在困難面前,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要善於互相學習,互相鼓勵,共同進步的道理。

在教學中,我先讓學生齊讀課題,並明確課題中“都”是多音字,在本課讀“dū”,緊接着向學生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課題爲什麼用‘爬’,而不用‘登’呢?讓學生帶着這個疑問學習文本,激發探索文本的興趣。在學習課文內容時我緊扣本單元訓練重點,抓住文中重點詞句突破教學重難點。本課的重點是“我”爬天都峯的過程,難點是讀懂最後一段中爸爸的話:“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在教學過程中,我抓住天都峯的“高”和“陡”這兩個特點,通過對“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及“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等句子引導學生品讀感悟,結合課文插圖,讓學生理解天都峯的“高”和“陡”,理解爬天都峯的艱難和不易。

在學習爬天都峯中這一部分內容時,我緊緊抓住小女孩和老爺爺爬山時的動作詞,如:“奮力”、“一會兒……一會兒”、“爬呀爬”、“終於”等重點詞句引導學生反覆朗讀體會,讓學生聯想“我”和老爺爺登山的艱難,他們是怎樣互相鼓勵和從對方身上汲取力量,奮力攀登、勇往直前的精神。學生了解了這一點,就會明白,兩個人爬上天都峯之後,爲什麼會互相道謝,學生就更易理解爸爸說的話了。

學完本文後,再讓學生回答文中課題爲什麼用“爬山”,不用“登山”這一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爲學生在上文已經瞭解了天都峯又高又陡,直身走很危險,大部分上山的路只能像猴子一樣爬着前行,所以用“爬山”。反過來,用“爬山”作題,也告訴了我們,天都峯是一座又高又陡的山峯。

本課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剛剛開學,學生上課發言不夠積極,以後還要多運用一些方法激勵孩子多思考,多發言。教師講解過多,學生主體地位不夠突出。在今後教學中,我會結合研修所學到的方法指導自己的教學,爲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