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案中心 > 三年級教案 >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課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課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2.91W 次

  教學目標: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課文《爬天都峯》教學設計

1.認識18個字,學會其中的1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暑假、筆陡、石級、鐵鏈、似乎、發顫、奮力、鯽魚、紀念、辮子、勇氣、決心等。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3.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4.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生字,理解詞語;

2.訓練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步驟: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爬過山嗎?能談一談你爬山時的感覺嗎?

2.有一位小朋友,她爬上了一座高高的山峯——天都峯,這節課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她都有哪些感覺。(板書:爬天都峯)

  (二)初步感知

1.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多讀幾遍。

2.通過查字典,再聯繫上下文,理解你不認識的詞語的意思。

3.再讀課文,給課文的自然段標明序號,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麼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你不能理解,在書上畫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 1.認讀生字詞

2.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篇課文,講的是誰,在什麼時候,到什麼地方,幹什麼?

讀後明確: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和一位不相識的老爺爺相互鼓勵,一起爬上了天都峯。

  (四)質疑

請同學們把你們畫出的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來。(對於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進行歸納,如果學生之間能相互幫助理解的,儘量鼓勵他們相互幫助理解。有些師生共同歸納。)

  (五)佈置作業

1.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2.抄寫生字詞;

3.自己查找資料或同學之間相互討論,試着理解下列問題:

(1)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高和陡?你是怎麼理解的?

(2)我和老爺爺、爸爸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對於“奮力”“終於”“居然”這些詞語你是怎樣理解的?

(3)爬上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爲什麼要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麼,你是怎樣理解的?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繼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點是讀好對話,讀出不同人物的語氣和心情。

2.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我”和老爺爺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堅定信心戰勝了困難。

3.學習養成多讀多想的讀書方法。

  教學步驟

  (一)導入

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第6課《爬天都峯》。

 (二)細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讀,其他同學思考:讀這一自然段都讓你知道了什麼?

讀後明確:暑假裏,“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峯。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想一想第二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明確:天都峯又高又陡

(2)你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高和陡?你是怎麼理解的?

師生交流後明確:

①“我站在天都峯腳下擡頭望:啊,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這句話中的“雲彩上面”就是說天都峯非常高。“啊、哩”兩個語氣詞,表達了我的驚歎,烘托了天都峯的高。

②“我爬得上去嗎?”這句話也突出了天都峯的高,這句話寫的是對自己能不能爬上天都峯的懷疑,也襯托了天都峯的高。

③“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這句話中的“筆陡”“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能突出天都峯的陡,因爲“筆陡”就是筆直筆直的;“從天上掛下來的”是說天都峯特別陡,所以從這兩個詞可以看出天都峯的陡;“真叫人發顫”表達了“我”當時害怕的心態,烘托了天都峯的陡。

(同學們說到哪老師就引到哪,不一定按順序說)

(3)指導朗讀

對於天都峯的高和陡,要讀出氣勢。①自由讀,體會一下 ②指名讀。

3.學習三、四、五自然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三、四、五自然段又分別告訴了我們什麼?

明確:“我”和老爺爺相互鼓舞,決定一起爬天都峯。

(2)面對又高又陡的天都峯,我爲什麼不再猶豫了?

師生交流後明確:“我”看到的老爺爺“白髮蒼蒼”,“年紀比我爺爺還大”,通過對老爺爺的描寫,可見他年歲已經非常大了,“我”看到年紀這麼大的老爺爺也來爬天都峯,於是勇氣倍增,不再猶豫,並和老爺爺約定一起爬天都峯。

(3)朗讀指導。

① 同座分角色試讀。

②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

4.學習六、七自然段。

(1)朗讀6、7自然段,思考:他們是怎樣爬上天都峯的?你覺得爬天都峯怎麼樣?你是怎樣理解的?

(學生應抓住“奮力”“一會兒……一會兒”“手腳並用”“爬呀爬”“終於”等詞語來理解。)

①我(奮力)向峯頂爬去。

問:“奮力”是什麼意思?

“我向峯頂爬去”一句加上“奮力”有什麼好處?說明了什麼?

明確:“奮力”就是充分鼓起勁來,能使我們感受到爬山不容易。

②爬呀爬,我和老爺爺,還有爸爸都爬上了天都峯頂。

“終於”在這裏指什麼?

這句話用上“終於”好在哪裏?

明確:“終於”指“我”和“爸爸”經過艱苦的努力,登上了峯頂。用上“終於”使我們進一步感受到爬山很費力,很不容易。

(2)小結:“終於”是“奮力”的結果,這兩個詞使我們感受到“要攀登高峯,必須奮力向上,勇於攀登,才能達到目的。”

(3)指導朗讀。

試讀、指名讀。

5.學習八、九自然段。

(1)自由讀八~九自然段,思考:爬天都峯後,“我”和老爺爺爲什麼會互相致謝呢?

(2)要不是你的勇氣鼓舞我,我還下不了決心哩!現在(居然)爬上來了!

“居然”是什麼意思?這句話用上“居然”有什麼好處?

明確:“居然”是出乎意料的意思。用上“居然”一詞能使我們感到爬天都峯很不容易,但只要有勇於攀登的精神,是一定能爬上天都峯的。

(3)指名分角色感情朗讀八、九自然段。

6.學習第十自然段。

(1)看到“我”和“老爺爺”互相致謝,爸爸又說了什麼?你怎樣理解爸爸說的話?

爸爸聽了,笑着說:“你們這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會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

“汲取力量”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明確:汲取力量就是得到鼓舞。

(2)我們想想課文前面的內容,老爺爺和小妹妹是怎樣互相鼓舞的?

明確:小妹妹爬山的勇氣使老爺爺增添了勇氣,老爺爺爬山的勇氣又使小妹妹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3)練習用“鼓舞”這個詞說一句話。

(4)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你在平時有這樣的體會嗎?

(5)通過以上分析,誰能再具體理解一下爸爸的話?

①老爺爺爬山給“我”增添了勇氣。

②“我”爬山使老爺爺增強了爬山的信心。

③這一老一小,雖然互不相識,卻能互相鼓勵,互相學習。

  (三)根據課後練習讀句子,用帶點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四)總結

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積極主動,課文《爬天都峯》主要講了在暑假裏,爸爸帶“我”去爬天都峯,“我”與一位素不相識的老爺爺,互相鼓勵,一起爬上天都峯的事,從這件事,你得到了什麼啓示呢?

(要從別人身上汲取力量,幹什麼事只要不怕困難,勇於攀登,一定能成功)。

 (五)課堂練習

1.組詞。

陡( ) 乎( ) 攀( ) 思( )

級( ) 顫( ) 勇( ) 取( )

2.理解詞語。

筆陡:

奮力:

3.造句。

終於:

鼓舞:

  (六)板書設計

板書:

在雲彩上面

天都峯 爬得上去嗎

掛下來

發顫

  《爬天都峯》教學反思

《爬天都峯》一課主要講了天都峯的高和險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解決困難爬上天都峯的。通過對課文的朗讀體會善於從別人身上相互學習、相互激勵、共同進步解決困難的道理。

課堂上,我首先對生字和詞語檢查過關,然後就把重點放在朗讀感悟上。這一課中我把朗讀感悟重點放在了對天都峯的高和險上以及我和老爺爺相互激勵的話語上面。這裏重點說一直對於第二自然段的教學。在體會天都峯的高和險上,我讓學生多次朗讀第二段,在讀中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進行體會。如:“峯頂這麼高,在雲彩上面哩!”體會天都峯的高;通過“掛”等詞體會天都峯的陡。但是在找一找這些詞語時,卻碰到了一些困難,尤其是對於“掛”這個詞語,很多小朋友不能理解,因此花在這裏的時間就相對多了些,最後我希望通過知識的遷移來使學生理解,我舉了《望廬山瀑布》的例子,通過這裏的“掛”字來使學生理解課文中的“掛”字,由於學生已經學習過了《望廬山瀑布》這首詩,所以這樣一來就比較容量理解了,我也認識到有些東西的學習對三年級剛升上中段的學生不能太強求了,要通過知識的遷移和感性的事物的幫助才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