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語文基礎 > 課文 > 爬山虎的腳課文原文

爬山虎的腳課文原文

推薦人: 來源: 閱讀: 1.61W 次

《爬山虎的腳》是一篇觀察描寫爬山虎的精讀課文。下面我們來看看爬山虎的腳課文原文,一起來看一下吧!

爬山虎的腳課文原文

爬山虎的腳

學校操場北邊牆上滿是爬山虎。我家也有爬山虎,從小院的西牆爬上去,在房頂上佔了一大片地方

爬山虎剛長出來的葉子是嫩紅的,不幾天葉子長大,就變成嫩綠的。爬山虎的嫩葉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長大了的葉子。那此葉子綠得那麼新鮮,看着非常舒服,葉尖一順兒朝下,在牆上鋪得那麼均勻,沒有重疊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空隙。一陣風拂過,一牆的葉子就漾起波紋,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這種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麼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來爬山虎是有腳的。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蝸牛的觸角。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

爬山虎的腳步觸着牆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牆。細絲原先是直的,現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緊貼在牆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

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着牆,不幾天就萎了,後來連痕跡也沒有了。觸着牆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不要瞧不起那些灰色的腳,那些腳巴在牆上相當牢固,要是你的手指不費一點兒勁,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莖。

爬山虎的腳教學反思

《爬山虎的腳》一文是著名的作家葉聖陶的一篇名作。課前我設計了以讀代講,以說代講爲主的教學方式,想達到的預期目標是:通過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在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基礎上,進而使學生對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及爬山虎腳的樣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從整個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媒體教學非常感興趣,學生能夠積極回答問題,教學任務基本能夠完成。

授課過程中,有這樣兩個地方讓我記憶猶新。

在課堂上,我充分運用媒體,讓學生觀察圖片,提出了課前設計的環節:學生充分的讀書,在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完成問題,明確爬山虎的腳長在什麼地方?長得什麼樣子?從學生舉手的情況表明,學生大多數都沒有找到有關語句讀出來,這時課堂頓時陷入了僵局。該怎樣打破課堂上沉悶的氣氛呢?突然,我眼前一亮,我不是早已經準備好了爬山虎的實物標本嗎?我馬上轉變教學思路,給孩子們展示真正的爬山虎。當孩子們看到爬山虎時,就開始嘰嘰喳喳的說起來。孩子們此事課堂已經成了課堂的主人。不用我講,有的孩子就說:”老師,我看到了爬山虎的腳了,他就是幾根細絲。”有的孩子說:“老師,爬山虎的腳在莖和葉柄交叉的地方。”......這樣一個小小的舉動,讓課文內容由難到易,孩子立刻就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

在進行爬山虎的腳是怎樣一步一步往上爬的這一環節時,我順勢而爲,讓孩子先找到爬山虎爬牆的動作的詞語。讓後讓孩子動手感受動作:同桌兩個,一個用背當牆,另一個把兩隻手想象成爬山虎的腳。然後用手在背上做觸、巴、拉、貼這些動作。當學生親自體驗了這樣一個過程後,再回到文本,孩子們就更能體會文本內容。就這樣,一堂課在孩子們的笑容中結束。

此時,我才意識到深入文本,高於學生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縱觀整節課,雖然有意想不到的收穫,但是也有許多值得我思考的地方:

1、在一堂課中,我對課堂的自我把握能力不是很到位,課堂組織性語言,評價性語言過於欠缺,課堂口頭語過多,語速過快等一些問題,導致有些學生對提出的問題沒有多餘的時間思考就被我一帶而過。

2、備課不要湊環節。環節設計的精巧的確會使課堂節奏緊湊,過渡自然,有助於學習,但是過於花哨、零碎的環節,或者爲了某個新意的環節而生搬硬套,就是顧此失彼了。這樣一來課堂就顯得太急,頻繁更換方式方法,學生不紮實,老師還是過環節,走教案。所以纔會造成一節課有蜻蜓點水的感覺。

3、我的孩子們讀書的時候仍然不夠大膽,沒有興趣,更談不上什麼聲情並茂。多給孩子們朗讀的時間,讓孩子們能大聲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還需要很長時間的訓練,絕對不能放鬆。

4、孩子們根本沒有合作意識,在以後的教學中,應該多給孩子們創設協作學習條件和氛圍,讓孩子們具備協作意識,學會合作。讓學生動起來,參與教學,讓學生有體驗的權利,讓學生在和諧的環境中求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以上就是我對自己這節課的一點小的感悟,我會在今後的教學中一一去詮釋,去體會。我會繼續努力,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